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ppt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盐城市卫生监督所 吴登胜Tel:88232811,15351553365E-mail:,一、导引,劳动是人类维持生存和发展并获得健康的必需条件,良好的劳动条件对健康有利。但在不良的劳动条件下,劳动者接触职业危害,可以使劳动者的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导致患职业病。,职业危害与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生产性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放射性物质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所造成的伤害。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劳动者在不良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下工作时,由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所产生的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某些因素。,职业性损害,职业性损害职
2、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包括工伤、职业病和职业性多发病三个方面。职业病是指在生产劳动中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职业性多发病是指该病发生与职业有关,但职业因素不是该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只是导致该病发生的许多因素之一,或使已有的疾病加重。,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从200年前的产业革命至今,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地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近年来,ILO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发生各类事故125亿人次,死亡110万人,平均每秒有4人受到伤害,每100个死者中有7人死于职业事故,欧盟每年有8000人死于事故和职业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1万人死于职业事故,1.5亿工人遭受职
3、业伤害。,我国职业危害状况令人担忧,我国职业危害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全国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2500万人以上,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地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65.5万例,已死亡15万余例。目前,无论从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人数,职业危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及新发职业病人数,中国均居世界首位。,由于一些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职业健康体检率低,再加上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的特点,我国每年实际新发职业病情况要远高于现有报告数字。据专家估计,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病发病总数还将继续呈上升趋势。,职业危害呈转移蔓延趋势,.职业危害呈转
4、移蔓延趋势,农民工健康影响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危害从经济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转移。在我国,职业危害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大中型企业向小型企业转移的情况依然存在。我国有2亿多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非常严重。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屡屡发生的尘肺病、正己烷中毒、三氯甲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镉中毒等群发性职业病事件已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农民工因职业病致贫、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的职业病危害不仅造成劳动者个人和家庭的悲剧,而且给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国家造成严重经济负担。,据统计,因职业病争议或纠纷上
5、访事件已成为社会信访的突出问题,在各种纠纷、上访、诉讼中占第5位。例如:福建省仙游县外来农民工集体患矽肺病事件、河北白沟镇制造箱包的农民工苯中毒、广东东莞鞋厂女工正己烷中毒、温州市三洋盛凯鞋材加工厂慢性苯中毒事件,以及河南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等等,都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2004年7月12日,福建联福林业公司发生11人急性苯中毒事故,其中3人病情严重。7月13日,一名患者的丈夫在医院病房望着因中毒昏迷的妻子流下了眼泪。,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2006年07月14日,美俐隆工艺品(南京)有限公司一名18岁女工在车间内工作时猝死。据查,该公司员工每天在43以上的高温下
6、工作11小时。,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2006年8月14日上午,盐城市亭湖区酱菜厂在清理酱菜腌制池时,发生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共有6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2009年云南水富12名返乡农民工病死:维权遭遇困境,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向家坝镇永安、大池、楼坝3个村地处偏远。两年多来,一种“怪病”的蔓延打破了小村的平静。3个村共有12名青壮年男子因患这种“怪病”相继死亡,目前还有数十名患者未能治愈。“怪病”引起水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据统计,2003年至今,3个村共有77人自发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官沟乡多家石英砂加工企业务工。这些农民工当中,有12人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间死亡,死因
7、诊断包括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风湿性心脏病等,有30余人先后出现过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另外41人没有自觉症状。,农民工张海超为证明患职业病坚持开胸验肺,http:/2009年07月10日03:27东方今报(新浪网转载),2009年河南新密农民工“开胸验肺”引起各界关注,疑似“尘肺”的工友以及工友的家属,都等待着张海超维权结果,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今年3月,有网友将贵州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可能有上千工人患职业病的情况发到网上,引起中央领导重视,国家和贵州省有关部门分别组成督查组和调查组进驻公司,恒盛公司大量工人患矽肺病的黑幕被揭开,企业首次被责令停产。,今年4月,在上级部门督促
8、下,恒盛公司对目前在岗在册和部分已离厂的1337名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认195人为矽肺病人,工人矽肺病检出率高达14.58。另有261人X射线胸片有不能确定的尘肺影像学改变,需半年后进行复查。耐人寻味的是,该公司先后多次被各级组织授予“先进企业”称号,还被贵州省国税、工商部门评为“诚信纳税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2009年10月,在施秉县“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该企业还成了当地“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好典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我省发生过苏州某企业女工三氯乙烯中毒死亡事件、无锡松下电池有限公司员工“尿镉含量超标”事件等。,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1、职业危害损害劳动者的基本
9、权利:安全权利、健康权利、生命权利(人权)。2、职业危害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灾难,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不利因素。3、职业危害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每年职业病损失近百亿元。4、职业危害有损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成为国外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借口。,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原理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原则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程序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 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 不同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一)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原理,从因到果原理。借鉴科技文献和典型事故案例,识别职业危害因素。类推(类比)原理。以同类或类似装置的职业卫生状况及检测数据进行项目类比分析。从量变到质变原
10、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二)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原则,全面识别原则主次分明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三)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程序,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工程分析危害筛选,(四)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1类比法参考相同类型的现有项目进行类推。2资料复用法查阅文献资料。3经验法依据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4检查表法编制检查表进行系统调查。5工程分析法依据该项目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原料、半成品、产品进行分析。6实测法利用仪器设备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采样、检测。7理论推算法利用有害物扩散的物理化学原理或噪声等物理因素传播与叠加原理定量推算有害物存在的浓度(强
11、度)。,(五)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包括铅、汞、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有毒物质和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尘等生产性粉尘。(2)物理因素:包括高温、低温、高频、噪声、振动、微波、激光、紫外线和放射线等。(3)生物因素:包括布氏杆菌、炭疽杆菌和谷草尘上的霉菌等。,职业病危害因素,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精神或视力过度紧张、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
12、具等。,职业病危害因素,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如夏季的太阳辐射、厂房矮小狭窄、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等。在实际生产场所中常同时存在两种或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影响: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独立作用:同时存在的几种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毒作用互不关联;相加作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化学结构相近,作用的靶器官相同时出现相加作用(“三苯”);协同作用:指一种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加强另一种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一氧化碳与噪声;酒精与四氯化碳)。,(五)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为十大类: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13、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六)不同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机械(汽车)制造业,粉尘、噪声、高温、热辐射、高频、有毒物品(有机溶剂、一氧化碳、氧化锰、氧化锌等)。焊接工艺手工电弧焊:利用电弧热,使焊条和基本金属熔化,形成焊接接头使两金属焊体连接在一起。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电焊尘、锰尘、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紫外线。气体保护焊: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喷嘴沿焊丝周围喷射出来,在电弧周围造成局部的气体保护层,使熔滴和熔池与空气隔离开来,从而保证焊接过程稳定持续进
14、行。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电焊尘、锰尘、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紫外线、。氩弧焊:氩气从焊枪或焊炬的喷嘴喷出,在焊接区形成连续封闭的氩气层,对电极和焊接熔池起着保护作用。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电焊尘、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紫外线、噪声。气焊:利用气焊火焰来熔化焊件和焊丝进行焊接,同时火焰的气流又是熔化金属的保护介质。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电焊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乙炔。,机械(汽车)制造业,静电涂装:是以接地的被涂物作阳极,涂料物化气作阴极,在两极间形成高压静电场,使带电漆滴受电场的作用,沿电力线方向吸附在在被涂物上,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苯系物、甲醇、环己酮、乙酸丁酯。喷涂:将涂料物化,在气
15、流的带动下,高速的将涂料均匀的涂着在被涂物上。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机械工业,纺织印染行业,纺织、印染行业:棉(麻)粉尘、噪声、高温、有毒物品(苯、汽油、有机染料等)、生物因素(毛纺、羽绒制品生产过程中的炭疽杆菌和布氏杆菌)。,不同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电力行业:粉尘、高温、噪声、有毒物品(一氧化碳、氨、强酸、强碱等)。建材行业:粉尘、噪声、高温、有毒物品(一氧化碳等)、放射性物质。化工行业:各种有毒物品、噪声、高温、粉尘、放射性物质。,不同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轻工行业(家具、玩具制造,制鞋,医用仪表,玻璃,工艺品,印刷等):有毒物品(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汞、铅、油墨等)、粉
16、尘(木尘、矽尘等)、噪声等。家具制造木家具制造:主要为粉尘、噪声、苯系物、乙酸乙酯。钢木家具制造:主要为砂轮磨尘、硫酸。,印刷行业,印刷岗位:用凸版印刷机、平板印刷机、凹版印刷机等机械设备将各类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印到承印物上,若是印刷彩页则需加入含有溶剂的彩色颜料。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甲酚、乙酸、乙酸乙酯、噪声。油墨调配岗位:使用计量工具,将配方所需的各种颜料、连接料、用搅拌机制成印刷油墨制成品,再使用轧墨机,将已配制好的油墨半成品等各种填加剂,轧制成各种印刷专用油墨。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二甲苯、甲酚、乙酸乙酯。,电子工业,三、职业危害的评价,职业危害评价目的职业危害评价法律与标准体系 职业危
17、害评价的方法,(一)职业危害评价目的,1、预测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引起健康损害的类型和特征;2、估计健康损害的发生率;3、估算和推测职业危害因素可能造成损害的剂量;4、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的重点。,(二)职业危害评价法律与标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二)职业危害评价法律与标准体系,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监发2002第63号)职业病目录(卫监发2002第108号)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
18、3号)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3620号),(二)职业危害评价法律与标准体系,相关卫生标准及技术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199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5083-199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199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198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二)职业危害评价法律与标准体系,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方法GBZ/T 160-200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业 场所 职业 危害 识别 评价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