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基本知识和监管要点.ppt
《有限空间基本知识和监管要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基本知识和监管要点.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限空间基本知识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要点刘艳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主要内容,一、有限空间基本知识二、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要点,有限空间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污水井,地下工程,基本知识,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化粪池,地下管道,隧道,有限空间分类,基本知识,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2、。,温室,料仓,密闭垃圾楼,基本知识,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反应釜,锅炉,车载槽罐,基本知识,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r health concentration,IDLH)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人员在这种浓度水平下逗留30分钟即可产生死亡或健康的严重损害。当暴露于IDLH环境时,呼吸危害能够使在其中没有得到呼吸防护的作业人员致死,或丧失逃生能力,或致残。,基本知识,职业接触限值(OELs)职业
3、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基本知识,基本知识,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爆炸极限(Explosion Limit,EL)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或纤维)与
4、空气(氧气或氧化剂)均匀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浓度达到一定的范围时,遇到明火或一定的引爆能量立即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浓度下限(LEL)最高浓度称为爆炸浓度上限(UEL)爆炸浓度的上限、下限之间称为爆炸浓度范围。这一范围会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或爆炸下限值越低,这种物质越危险。,基本知识,进入(Entry)指人体通过一个入口进入有限空间,包括在该空间中工作或身体任何一部分通过入口。隔离(Isolation)通过封闭、截断等措施,完全阻止有害物质和能源(水、电、气)进入有限空间。,基本知识,有害环境(Haz
5、ardous Atmosphere)指在职业活动中可能造成死亡、失去知觉、丧失逃生及自救能力、伤害或引起急性中毒的环境,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形:(1)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超过爆炸下限(LEL)的10。(2)空气中爆炸性粉尘浓度达到或超过爆炸下限的30。(3)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5或超过23.5。(4)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5)其他任何含有有害物浓度超过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IDLH)浓度的环境条件。,基本知识,缺氧环境(Oxygen Deficient Atmosphere)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低于19.5。富氧环境(Oxygen
6、Enriched Atmosphere)指空气中氧的体积百分比高于23.5。紧急情况(emergency)由于任何内外原因,对进入有限空间的劳动者健康或生命有可能产生危险的情形。,基本知识,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缺氧窒息中毒燃爆其他危害,如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等,基本知识,典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基本知识,典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基本知识,有限空间作业危害的特点属于高风险作业,如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当可导致伤亡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多种危害可能共存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危害具有隐蔽性有限空间存在的危害,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基本知识,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程序,引起缺氧窒息的气体种类
7、1.缺氧 在有限空间内由于通风不良、生物呼吸作用或物质氧化作用,使有限空间形成缺氧状态,当空气中氧浓度低于19.5%时就会有缺氧危险,导致窒息事故。2.二氧化碳、氮气、甲烷、氩气、水蒸气和六氟化硫等。这类单纯性窒息气体,本身无毒,但由于它们的存在对氧气有排斥作用,且这类气体绝大多数比空气重,易在空间底部聚集,并排挤氧空间,而造成进入空间作业的人员缺氧窒息。,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缺氧窒息,主要来源:(1)有限空间内长期通风不良,氧含量偏低。(2)有限空间内存在的物质发生耗氧性化学反应,如燃烧、生物的有氧呼吸等。(3)作业过程中引入单纯性窒息气体挤占氧气空间,如使用氮气、氩气、水蒸气进行清洗。(4)
8、某些相连或接近的设备或管道的渗漏或扩散,如天然气泄漏。(5)较高的氧气消耗速度,如过多人员同时在有限空间内作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缺氧窒息,对人体的危害 氧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缺氧会对人体多个系统及脏器造成影响。氧气含量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缺氧窒息,导致缺氧的典型物质二氧化碳(CO2)理化性质:二氧化碳别名碳(酸)酐,为无色气体。比空气重。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水溶剂呈酸性,能被碱性溶液吸收而生成碳酸盐。二氧化碳加压成液态贮存在钢瓶内,放出时二氧化碳可凝结成为雪花固体,统称干冰。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缺氧窒
9、息,主要来源:(1)长期不开放的各种矿井、油井、船舱底部及下水道。(2)利用植物发酵制糖、酿酒,用玉米制酒精、丙酮以及制造酵母等生产过程,若发酵桶、池的车间是密闭的或隔离的,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产生。(3)在不通风的地窖和密闭仓库中储存蔬菜、水果和谷物等可产生高浓度的二氧化碳。(4)在有限空间作业人数、时间超限,可造成二氧化碳积蓄。(5)化学工业中在反应釜内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制造碳酸钠、碳酸氢钠、尿素、碳酸氢胺等多种化工产品。(6)轻工生产中制造汽水、啤酒等饮料充以二氧化碳等过程均可生成多量二氧化碳。,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缺氧窒息,导致缺氧的典型物质 氮气(N2)理化性质:氮气为无色无味气体。微
10、溶于水、乙醇。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物质保护剂、冷冻剂等。氮气本身不燃烧。,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缺氧窒息,主要来源:由于氮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所氧化,或用作工业上的清洗剂,洗涤储罐、反应釜中的危险、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觉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等症状,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氧气浓度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缺氧窒息,导致缺氧的典型物质甲烷(CH4)理化性质:甲烷为无色
11、、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水。甲烷是油田气、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在极高浓度时成为单纯性窒息剂。甲烷易燃,爆炸极限为5%15%,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缺氧窒息,主要来源:有限空间内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天然气管道泄漏。对人体的影响:甲烷对人基本无毒,麻痹作用极弱。但极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使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引起单纯性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的体积比时,人出现窒息样感觉,如头晕、呼吸加速,心率加快,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和行为失调等。若不及时脱离接触,可致窒息死亡。甲烷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12、,引起缺氧或中毒,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缺氧窒息,导致缺氧的典型物质氩气(Ar)理化性质:氩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比空气重。它的性质十分不活泼,既不能燃烧,也不助燃。,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缺氧窒息,主要来源:氩是目前工业上应用很广的稀有气体。在飞机制造、船舶制造、原子能工业和机械工业领域,焊接特殊金属如铝、镁、铜、合金以及不锈钢时,往往用氩作为焊接保护气,防止焊接件被空气氧化或氮化。对人体的影响:常压下无毒。当空气中氩气浓度增高时,可使氧气含量降低,人 会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继之出现疲倦无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等症状;在高浓度时导致窒息。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
13、触可引起炎症。,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缺氧窒息,有毒物质种类常见的有毒物质: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系物、磷化氢、氯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气、氰和腈类化合物、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极高浓度刺激性气体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主要来源(1)有限空间内存储的有毒化学品残留、泄漏或挥发。(2)有限空间内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如有机物分解产生硫化氢。(3)某些相连或接近的设备或管道的有毒物质渗漏或扩散。(4)作业过程中引入或产生有毒物质,如焊接、喷漆或使用某些有机溶剂进行清洁。,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对人体的影响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主要体现在刺激性、化学窒息性及致敏性方面,其主要通过呼吸吸入、
14、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再经血液循环,对人体的呼吸、神经、血液等系统及肝脏、肺、肾脏等脏器造成严重损伤。短时间接触高浓度刺激性有毒物质会引起眼、上呼吸道刺激、中毒性肺炎或肺水肿以及心脏、肾脏等脏器病变。接触化学性、窒息性有毒物质会造成细胞缺氧窒息。,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典型有毒物质硫化氢(H2S)理化性质: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剧毒。比空气重,溶于水生成氢硫酸,可溶于乙醇。爆炸极限的浓度范围为4%46%,与空气混合能燃爆,遇明火、高热、氧化剂发生爆炸。,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主要来源:(1)加工含硫原油过程的密闭设备。(2)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3)有机物发酵腐败场所,如制糖、造纸、制革等
15、。(4)咸菜、咸鱼腌制的低洼处。(5)污水管道、窖井、污水泵站、污水池、炼油池、纸浆池、发酵池、垃圾堆放场、粪池等。,化粪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对人体的影响 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中硫化氢被列入级危害(高度危害)。MAC:10mg/m3 IDLH:430mg/m3,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呼吸道,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典型有毒物质一氧化碳(CO)理化性质: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与空气比重相当。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氨水。爆炸极限的浓度范围为12.5%74.2%。遇热、明火易燃烧爆炸。,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主要来源(1)在有限空间中进行焊接作业时含碳物质不完全
16、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2)反应釜中生产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等化学品时产生的副产物中存在一氧化碳。(3)使用一氧化碳作为燃料等。(4)使用柴油发电机、检查燃气管道、清洗反应釜/塔等可能会接触到一氧化碳。,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对人体的影响: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一氧化碳被列入级危害(高度危害)。PC-TWA:20mg/m3PC-STEL:30mg/m3IDLH:1700mg/m3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大于氧气,造成细胞缺氧窒息,主要损害神经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备注:1ppm=0.001(质量百分比浓度),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典型有
17、毒物质苯(C6H6)理化性质: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易燃,闪点-11,爆炸极限的浓度范围为1.2%8%。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其蒸汽比空气密度大,在较低处能扩散至很远处,遇明火会引起回燃。,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主要来源:(1)在反应釜中制作油、脂、橡胶、树脂、油漆、粘结剂和氯丁橡胶等作业时用苯作为溶剂和稀释剂。(2)苯用于制造各种化工产品,如苯乙烯、苯酚、顺丁烯二酸酐和许多清洁剂、炸药、化肥、农药和燃料等。(3)在地下室、船舱内进行涂刷作业、对反应釜/塔进
18、行清洗、维修作业时会接触到苯。,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对人体的影响: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苯被列入级危害(极度危害)。PC-TWA:6mg/m3PC-STEL:10mg/m3IDLH:9800mg/m3苯可引起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主要来源:(1)在反应釜中作为生产甲苯衍生物、炸药、染料中间体、药物等的主要原料。(2)在有限空间进行涂刷作业或进行反应釜/塔清洗时,作为油漆、粘结剂的稀释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中毒,爆炸过程易燃易爆物质和空气混合后,在有限空间内容易积聚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则造成爆炸,引起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限 空间 基本知识 监管 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9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