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十二章羧酸.ppt
《有机化学第十二章羧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第十二章羧酸.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8/18,第十二章 羧酸,2023/8/18,教学要求,1掌握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2掌握一元、二元羧酸的化学性质及其制备方法,12-1 羧酸的分类,命名、结构,羧酸是指分子中含有羧基 COOH的含氧化合物。羧酸RCOOH可以看成RH中的H原子被羧基所取代的化合物。,2023/8/18,一、分类,1、按分子中R的种类:脂肪族羧酸、芳香族羧酸。,2、按R的饱和程度:饱和羧酸与不饱和羧酸。,3、按COOH的数目: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二、命名,1、系统命名法:,与醛相似。由于羧酸是有机化合物中氧化态最高的化合物,在系统命名法中,一般以它为母体。,2023/8/18,A、选择主
2、链,确定母体: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并根据碳原数目确定为某酸。,B、编号:从羧基一端开始编号。,C、书写名称:与其它化合物相同。,4-甲基-4-苯基戊酸 3-甲基-2-丁烯酸,2023/8/18,4-甲基-4-苯基-3-己酮酸,注意:,A、芳香族羧酸一般把芳基作为取代基。,B、十碳以上的不饱和羧酸,命名时在“烯”字前加一个“碳”字,2023/8/18,-萘基乙酸-萘基乙酸 9-十八碳烯酸,也可以用表示双键的位次,把双键碳原子的位次写在的右上角。例如 9-十八碳烯酸,2、俗名法:根据来源命名,蚁酸 安息酸 肉桂酸,2023/8/18,三、结构,羧酸的官能团是COOH,实验测得的结果如下
3、:羧基按SP2杂化,3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烃基、2个氧原子形成3个键,碳原子剩下的P轨道分别与1个氧原子的P轨道侧面重叠形成键。而OH中的氧原子的2P轨道上有2对孤对电子,它可以与键形成P-共轭。,由于P-共轭的结果,使得C=O双键与C-OH单键的键长平均化:,羧基C=O 0.125nm 醛酮:C=O 0.122nm C-O 0.131nm 醇:C-O 0.143nm,2023/8/18,2023/8/18,因此,羧基中的羰基C=O 和羟基OH失去了典型的羰基和羟基的性质,使得羧酸在化学性质上与醛酮、醇都有很大的差异。,12-2 羧酸的物理性质,一、物理性质,强调:,1、沸点:由于羧酸是极性
4、化合物,它的沸点比相应的醇高,甲酸(46):100.7 乙醇(46):78.5 乙酸(60):bp.118 丙醇(60):97,2023/8/18,2、熔点:从丁酸开始,羧酸的熔点随分子量的增大呈交替上升,一般偶数碳原子比相邻的奇数的酸的熔点高,原因P3。例如,甲酸:8.4、乙酸熔点16.6、丙酸-20.8、丁酸:-4.3、戊酸:-59、己酸:-2、庚酸:-8 辛酸:16、壬酸:15 葵酸:31。,3、水溶性:低级酸(C1C3)与水混溶,随烃基增大,水溶性降低。,当室温低于16.6时,乙酸立即凝成冰状结晶,故纯乙酸又称为冰醋酸。,2023/8/18,123 羧酸的化学性质,羧酸是由羟基和羰基组
5、成的,羧基是羧酸的官能团,因此要讨论羧酸的性质,必须先剖析羧基的结构。,羧基的结构为一 P-共轭体系。,当羧基电离成负离子后,氧原子上带一个负电荷,更有利于共轭,故羧酸易离解成负离子。,2023/8/18,由于共轭作用,使得羧基不是羰基和羟基的简单加合,所以羧基中既不存在典型的羰基,也不存在着典型的羟基,而是两者互相影响的统一体。,羧酸的性质可从结构上预测,有以下几类:,2023/8/18,一、酸性,1、电离 羧酸具有弱酸性,在水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乙酸的离解常数Ka为1.7510-5,2023/8/18,甲酸的Ka=2.110-4,pKa=3.75 其他一元酸的Ka在1.11.810-5
6、之间,pKa在4.75之间。,可见羧酸的酸性小于无机酸而大于碳酸(H2CO3 pKa1=6.73)。,2、与金属钠作用,2023/8/18,3、与NaOH Na2CO3 NaHCO3作用,生成的羧酸钠溶于水。在羧酸钠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等强酸又析出RCOOH。,利用上述性质可以提纯、分离、鉴别羧酸。可以根据有机化合物的酸性强弱有关分离混合物。例如:,2023/8/18,此性质可用于醇、酚、酸的鉴别和分离,不溶于水的羧酸既溶于NaOH也溶于NaHCO3,不溶于水的酚能溶于NaOH不溶于NaHCO3,不溶于水的醇既不溶于NaOH也溶于NaHCO3。,RCOOH+NH4OH RCOONH4+H2O,高
7、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铵是雪花膏的主要成分。,例如:请分离、提纯苯甲酸、苯酚、甲苯的混合物。,2023/8/18,4、影响羧酸酸性的因素:,影响羧酸酸性的因素复杂,这里主要讨论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A、电子效应对酸性的影响,1)诱导效应,2023/8/18,1吸电子诱导效应使酸性增强。,FCH2COOH ClCH2COOH BrCH2COOH pKa值 2.66 2.86 2.89 ICH2COOH CH3COOH 3.16 4.76,2供电子诱导效应使酸性减弱。,CH3COOHCH3CH2COOH(CH3)3CCOOH pKa 4.76 4.87 5.05,3吸电
8、子基增多酸性增强,诱导效应具有加和性,2023/8/18,ClCH2COOHCl2CHCOOH Cl3CCOOHpKa 2.86 1.29 0.65,4取代基的位置距羧基越远,酸性越小,诱导效应沿着键传递随距离增加而减少。,pKa 2.86 4.41 4.70 4.82,2)共轭效应,当能与基团共轭时,则酸性增强,例如:,CH3COOH Ph-COOHpKa 4.76 4.20,2023/8/18,2取代基位置对苯甲酸酸性的影响,共轭效应对羧酸的影响主要在对芳香族羧酸的影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与取代基的位置、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的同时存在和影响有关,还有场效应的影响,情况比较复杂。可大致归纳如下:
9、,2023/8/18,2023/8/18,二、羧基中OH的取代反应,羧基中的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亲核试剂进攻发生加成消除反应生成羧酸衍生物,羧酸分子中消去OH基后的剩下的部分称为酰基。,2023/8/18,1酯化反应 被烷氧基取代生成酯,注意:A、酯化反应的条件:H+催化,加热,B、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Kc4,一般只有2/3的转化率。为提高酯的产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某一反应物浓度,加入过量的酸或醇。过量的依据是使用廉价易得的原料;(2)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可以用分水器或加入浓硫酸吸水;(3)将产物随反应过程不断蒸除。,2023/8/18,C、酯化反应历程:两种历程 成酯,验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第十二 羧酸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9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