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烷烃全面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烷烃全面剖析.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烷 烃(Alkanes),7 了解烷烃的来源和用途。,1 掌握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命名方法;,2 掌握烷烃的结构及杂化轨道理论;,4 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5 掌握烷烃的化性及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6 掌握烷烃的制备方法;,教学要点:,3 掌握楔型式、锯架式、纽曼式等几种表示构 型和构象的方法;,一、烷烃的同系列,第一节 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烃,hydrocarbon,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间连接方式可分为:,烷,烷烃(alkane),烷烃中只含有C-C单键和C-H 键。,烷烃的通式CnH2n+2,同系列(homologous series):同一个通式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物
2、理性质随碳数的增加有规律地变化的化合物系列。,同系物(homologs):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称同系物,系列差:CH2,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反应速率往往有较大的差异;物理性质一般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同系列中的第一个化合物往往具有明显的特性。,二、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1、同分异构体,构造异构体(constitutional isomers):分子式相同,而构造不同的异构体。,构造:指分子中原子互相连接的方式和次序。,2、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C6H14为例),烷烃的同分异构是由于碳干构造不同而产生的,又称碳干异构。,再写少二个C原子的直链,把这二个C作为二个支链或当 作
3、一个支链(乙基),分别取代氢原子。,不重复的只能写出5个。,写出此烷烃的最长直链式。C-C-C-C-C-C 1.,再写少一个C原子的直链,把那个C作为支链,依次取代 直链上各个碳原子的氢。,同3,3、烷烃构造式的书写方法,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加。,三、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类型,将饱和碳原子分为伯、仲、叔、季四种类型,伯碳原子(一级碳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相连1,仲碳原子(二级碳原子)与二个碳原子相连2,叔碳原子(三级碳原子)与三个碳原子相连3,季碳原子(四级碳原子)与四个碳原子相连4,一、普通命名法,第二节 烷烃的命名法,1.直链的烷烃(没有支链)叫做“正某烷”。,1-10
4、个碳的烷烃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表示,10以后用大写数字表示,十一、十二、。,2.含支链的烷烃,为区别异构体,用“正(normal,n-)”(直链)、“异(iso,i-)”(一末端有两个甲基)、“新(neo)”(季碳)等词头表示。,CH3-CH2-CH2-CH2-CH2-CH3,正己烷(n-hexane),异己烷(i-hexane),新己烷(neohexane),烷基:烷烃从形式上消除一个氢原子而余下的基团。“基”-“一价”,烷基的通式:CnH2n+1-,也可用R-,二、烷基,常见的烷基,1.烷基的命名,英文中把词尾“-ane”改为“-yl”,2.亚基结构:,两个价集中在一个
5、的原子上时,一般不要定位。,两个价分别在不同的原子上时,一定要求定位,定位数 放在基名之前。,3.三价的烷基叫次基,限于三个价集中在一个原 子上的结构。,1,2-亚乙基,1,3-亚丙基,三、系统命名法,参考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命名原则,并结合我国的文字特点于1960年制定,1980年由中国化学会加以增减修订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选主链:选最长的、取代基最多的碳链作主链。,2.编号: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编号,并满足最低 系列原则。,取代基位次:2,4,8,取代基位次:2,6,8,2,8-二甲基-4-乙基壬烷,取代基名称,2,5-二甲基-4-异丙基庚烷,系统命名法,IUPAC,
6、4-ethyl-2,8-dimethylnonane,4-isopropyl-2,5-dimethylheptane,相同的取代基合并起来,用二、三、四等表示,位次间的数字(阿拉伯数字)用“,”隔开。,3.书写,若主链上有几种取代基时,应按“次序规则”,较优基团后列出。,列在后面的是较优基团,一、C原子的四面体概念,第三节 烷烃的构型,构型(Configuration):具有一定构造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状况。,Vant Hoff 和 Le Bel 分别提出碳四面体概念。,CH4,二、碳原子的sp3杂化,C原子基态电子排布:,有2个未成对电子,应该是二价的,但碳原子实际上是四价的.,2s轨道
7、的能量与2p较接近,2s上的1个电子可以激发到2pz空轨道上。,激发态的碳原子有4个单电子,但轨道能量不等。,杂化形成4个能量相等的新轨道sp3轨道,sp3轨道示意图,具有更强的方向性,能更有效地与别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稳定的化学键。,每个sp3轨道,各含1/4 s成份3/4 p成份。,sp3轨道的空间取向是指向正四面体的顶点。,sp3轨道夹角是10928,使四个键角之间尽可能的远离。,三、烷烃分子的形成,键:沿键轴旋转,它的形状和位相符号不变。,特点:,电子云沿键轴近似于圆柱形对称分布。,成键的两个原子可以围绕键轴旋转,而不影响电 子云的分布。,C-H:sp3-s,C-C:sp3-sp3,如正
8、戊烷的碳链可以有下列几种形式:,四、分子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楔形透视式,实线:在纸平面上的键,虚线:伸向纸平面后方的键,楔形线:伸向纸平面前方的键,锯架透视式,所有键均用实线表示,纽曼投影式,一、乙烷的构象,第四节 烷烃的构象,构象(Conformation):分子通过单键旋转,形成各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布。,交叉式,重叠式,凯库勒模型,锯架透视式,纽曼式,凯库勒模型,两面角(扭转角)f,单键旋转时,相邻碳上的其他键会交叉成一定的角度,f为0时的构象为重叠式构象,f为60时的构象为交叉式构象,f为060时的构象为扭曲式构象,非键合的两原子接近到相当于范氏半径之和时,二者间以弱的引力相互作用,体
9、系能量较低;如果接近到这一距离以内,斥力就会急剧增大,体系能量升高。,重叠式的能量大于交叉式能量。,(pm),乙烷分子的位能曲线图,乙烷的构象的稳定性:交叉式重叠式,交叉式转变为重叠式,需吸收12.5kJ/mol的能量。,室温时分子的热运动可产生83.6kJ/mol的能量,在常温下各种构象之间迅速互变。,二、正丁烷的构象,E1:14.6kJ/molE2E3,稳定性顺序为:对位交叉邻位交叉部分重叠全重叠,分子总是倾向于以稳定的构象形式存在。在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种构象在整个构象中所占的比例称为构象分布。,15%,15%,70%,构象分布,当正烷烃碳原子数增加时,尽管构象也随之更复杂,但仍然主要以对
10、位交叉式构象状态存在。所以直链烷烃绝大多数是锯齿形的。如正戊烷主要以第 1 种构象形式存在,第 3 种为全重叠构象,最不稳定。,第五节 烷烃的物理性质,1.物质状态:,1-4个C原子的烷烃为气体;5-16个C的烷烃为液体;17以上C原子的烷烃为固体,2.沸点(b.p.):,直链烷烃: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升高。,支链烷烃:相同C原子的烷烃,支链愈多沸点愈低。(支链多,分子不易接近),3.熔点(m.p.):,随着分子量的增加 而升高。,偶数碳烷烃比奇数 碳烷烃的熔点高。,同数碳的烷烃,结构对称的分子熔点高。即新正异,4.相对密度:,直链烷烃的密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比水轻(0.4
11、24-0.780)。,5.溶解度:,烷烃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在非极性溶剂(如烃类)中的溶解度比在极性有机溶剂(如乙醇)中大。由于烷烃比水轻又不溶于水,因此,在开采石油时可以采取注水的方法多开采。,“相似相溶”的经验溶解规律:结构相似或极性大小相近的化合物可以彼此互溶。,第六节 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常温下,烷烃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等都不易起反应。,烷烃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主要原因:,烷烃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光、高温或催化剂的影响下)也可以发生某些反应。,一.烷烃的氧化,燃烧热:纯粹烷烃完全燃烧放出的热称为燃烧热,结论:烷烃异构体中,直链烷烃的燃
12、烧热最大,支链越多,燃烧热越小。每增加一个CH2,燃烧热平均增加659kJmol-1。,1.燃烧:,2.部分氧化:,烷烃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与氧发生部分氧化,生成各种含氧化合物醇、醛、酮、和羧酸。,二.热裂反应,热裂:把烷烃在没有氧的条件下加热到400以上,使C-C键 和C-H键断裂,生成较小的分子的过程。,产生较小的游离基,游离基可以互相结合成烷烃:,或一个游离基转移一个氢原子给另一个游离基,产生1个烷烃和烯烃:,催化热裂:使用催化剂(如铂、硅酸铝、氧化铝)来促使裂解反 应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三.卤代反应,卤代反应: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被卤原子取代的反应,烷烃和卤素(Cl2、Br2)在
13、暗处不发生反应,但在紫外光漫射或高温下,易发生反应甚至引起爆炸。,400,甲烷:氯=0.263:1,四氯化碳。,400450,甲烷:氯气=10:1,一氯甲烷;,烷烃的卤代反应常指氯代和溴代。,卤素对烷烃进行卤代的相对活性:F2 Cl2 Br2 I2,氟与烷烃反应非常激烈,发生爆炸性的反应:,用惰性气体稀释,并在低压下进行,碘与烷烃反应很难直接进行:,碳链较长的烷烃进行卤代时,产物复杂。,如:,夺取1H,CH3CH2CH2Cl,45%,55%,3%,97%,决定烷烃一卤代产物的相对产率的因素:,(1)机率因数:,一级氢和二级氢被取代的机率因数,(2)氢的活泼性:,三级氢二级氢一级氢。,(3)卤素
14、的活泼性:,氯的活泼性较大,但选择性较差,受机率影响较大;溴的活泼性较小,但选择性较强,受机率影响较小。,实验结果表明,叔、仲、伯氢在室温时氯代的相对活性为5:4:1.,在溴代反应中,叔、仲、伯氢的相对活性为1600:82:1.,一、甲烷的氯代反应历程,第七节 烷烃的卤代反应的历程,反应历程(也称反应机理)是指反应物到产物经过的途径和过程。是根据大量实验事实作出的理论假设。,4.氧气的存在,能延缓反应的发生。,实验表明:,1.甲烷与氯气在室温和黑暗下不发生反应;,2.在紫外光照射或温度高于250时,反应立即发生;,3.光引发反应时,即使1个光子,也能产生许多分子的卤代产物;,自由基取代历程(链
15、的引发、链的传递、链的终止),链的引发,链的传递,链的终止,大约一个引发的Cl可以使这个链的增长平均进行5000次循环。,甲烷卤代机理的循环表达式,如果体系中存在少量的氧,则氧与甲基游离基生成了新的游离基:,一种物质,即使只有少量存在,就能使反应减慢或停止的称为抑制剂(inhibitor)。加入少量抑制剂对反应的抑制作用是链反应的一个特征。,二、卤素对甲烷的相对反应活性,反应活性:F2 Cl2 Br2 I2,氟化反应难以控制。碘化反应一般不用。氯化比溴化反应快5万倍。,可从反应热HR来衡量反应进行的难易、快慢。但有例外。,如:,实验表明,若要使这一反应发生,须供给16.7kJmol-1。,活化
16、能(E活):为了使反应发生而必须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反应所需活化能越小,反应活性越大。故反应活性:氯溴碘。,解离能:1mol 烷烃被夺取1个氢原子后形成游离基所 需要的能量。,三、烷烃对卤代反应的相对活性与 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形成自由基的能量越小,这种自由基越稳定,故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为:,3 2 1 CH3,一般讲,越稳定的自由基越容易生成,其反应速率也越快。在许多有自由基生成的反应中,自由基的稳定性支配着反应的取向和活性。,自由基的结构:,碳原子为SP2 杂化,为平面型。,第八节 过渡态理论,(3)旧键未完全断开,新键未完全形成。,过渡态的特点:,(1)能量高;,(2)极不稳定,不能
17、分离得到;,根据分子运动论,要使两种分离的分子之间发生反应,分子间一定要发生碰撞,但只有具有足够的能量(并有适当取向)的分子碰撞才能有效地反应,这种分子叫做活化分子。,活化能(E活):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过渡态与反应物的内能差。活化能高,反应难于进行。一般通过温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由实验测得。,反应热(H):产物与反应物的焓变,近似等于内能差。可以从反应中键能的改变近似的计算。,决定反应速度的是活化能(E活)即能垒高度,而不是两个能谷的高度差(H)。即使反应放热,反应仍需一定的活化能。,如:甲烷的氯代反应中的两步反应,由于E1 E2,所有第一步为决定反应速度的一步
18、。,反应物的能谷比反应中间体CH3低,说明此步反应为吸热的。而产物的能谷比中间体低,说明该步反应是放热的。因H2 H1,因此总的反应为放热,当只有两个自由基结合时,反应非常容易发生,不需要活化能。如:两个氯自由基结合为氯分子,反应时没有键的断裂,不需要爬越能垒,活化能为零,但反应热为-242.5kJ/mol。,过渡态:反应物转变为产物的中间状态势能最高处的原子排列,寿命=0,无法测得。中间体:反应中生成的寿命较短的离子或自由基,中间体一般很活泼,但可通过实验方法观察到。,Hammond 关于过渡态结构的假说在简单的一步反应(基元反应)中,该步过渡态的结构、能量与更接近的那边类似。,第九节 烷烃
19、的制备,一、偶联反应,1.武慈(Wurtz)合成法,卤代烃在乙醚溶液中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高级对称的烷烃。,2.科瑞(E.J.Corey)-郝思(H.House)反应,卤代烃与二烷基铜锂的反应。,3.格氏(V.Grignard)试剂法,二、还原反应,1.烯烃的氢化,2.卤代烷的还原,a.格氏(Grignard)试剂的水解,b.用金属和酸还原,4.柯尔伯法(Kolbe),高浓度的羧酸盐电解生成高级烷烃的反应,第十节 烷烃的来源和用途,烷烃的来源主要是天然气、石油和煤。,天然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熔点:-183;沸点:-164;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气油、乙醚等溶剂中。,甲烷的物理性质为:,天然气的主要用途为:,1.燃料,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范围时,遇到火花就会爆炸。,2.化工原料,a.氧化生成碳黑、甲醇等,不完全燃烧,部分氧化,b.裂解生成乙炔,c.生成合成气,甲烷的实验室法,石油是烷烃最主要的来源,它的组成主要是烃类(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煤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下,加氢可以得到烃类的复杂混合物,又称人造石油。,本章重点:,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碳四面体概念及sp3杂化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的表示法及烷烃的构象烷烃的物理性质(规律性)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卤代反应机理(链反应)过渡态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