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3章ppt课件.ppt
《中国传统文化3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3章ppt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绪 论,一、“文化”界说 1、“文化”的含义 文:各色交错的纹理“物相杂,故曰文”(易 系辞下)化:生成、改易、造化“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曰鹏”(庄子 逍遥游),“文化”的并联使用,“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 贲 象传)“以文教化”西汉后:“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 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补亡诗 由仪),拉丁文:cultura(动)耕种、练习、,英语:culture 栽培、种植、锻炼 agriculture 农业 horticulture 园艺“文治教化”文明:“睿智文明”“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
2、曰明”(孔颖达:尚书 舜典)文化实质性的含义:人化、人类化;,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文化: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又称为“大文化”;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什么是文化)狭义文化: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又称“小文化”。,二、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文化:中国疆域内从古到今、世代相传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2、中国传统文化:“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刘熙:释名)“统,继也。”(颜师古:汉书)1840年以前的中国传统思想、道德、艺术、习俗、制度、科技等;,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方法,意义:1、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民
3、族自身;2、有助于更好地提高个人素质;成功名人与传统文化:毛泽东“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周恩来)杨振宁70岁时诵词:“形骸已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化工”(陆游)贝聿铭、钱学森等;,3、继承优秀传统,创造美好未来。,马克思:“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梁漱溟:“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方法:实事求是,辨证分析,历史主义,批判继承。,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一、历史地理环境: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半封闭性大陆 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
4、;人文地理环境: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等;地理特点:地处东亚大陆、疆域辽阔、负陆面海,1、文化的形成: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遗址:旧石器时代:蓝田人、河套人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夏、商、周时期:长安、洛阳、开封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遗址:元谋人、长阳人、河姆渡遗址、屈家岭文化,2、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如农业、打猎、采集、林业等;,3、文化的半封闭性:一方面由于地理障碍,阻隔了中国文化的对外开放;另一方面由于内部地理条件优越,自给自足,无求于人,优越感和自我陶醉感禁锢着中国人。,二、社会经济基础:农业自然经济,
5、1、农业经济是社会的主体经济,农业文化成为文化的主要形态:“有道帝君”以农业为怀;“禹、稷躬稼而有天下”;2、农业文明长期延续,保证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原因:历代统治阶级重视农业,重农是基本国策;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从武力上的征服者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3、农业经济中的多元化成分,使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纵:远古村社经济-明清乡族经济;秦汉的贵族分封-明代的藩王勋戚;横:农业内有手工业、商业等;“农家以粟易械器,纷纷然与百工交易,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之。”(孟子)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地域:齐鲁、荆楚、吴越、三晋文化等;,三、社会政治结构:血缘宗法制度,社会人群的结合方式:血缘:宗族亲
6、戚;地缘:邻里乡亲;业缘:社会分工;血缘宗法制度:产生于氏族社会末期,成熟于西周时期;1、嫡长子继承与家天下的延续 天子:嫡长子、大宗 诸侯:庶子、小宗(大夫、士类推),2、家族制度与家国同构,家国同构: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上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共同性。3、专制制度严密 血缘宗法制度使中国人重视家庭生活、亲族交往、道德规范、崇拜祖先、注重传统。,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1、中国文化的雏形期先秦时期 原始文化:200万年前,远古猿人;旧石器文化:170万年前,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等;新石器文化:约70万年前,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等;三皇:伏羲、女娲、神
7、农(炎帝);五帝:颛顼、黄帝、帝喾、唐尧、虞舜;,青铜器文化:夏商周时期,货币、文字,历法、青铜、玉器等,从神本走向人本;,多元文化: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界的众多学派,儒、道家等;2、中国文化的定型及强化期秦至明 秦文化: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大一统文化,汉民族文化成为主体文化;汉文化:开拓进取、有容乃大,汉代经学;魏晋文化:多元文化,宗教、五言诗、书法、绘画等,魏晋玄学;,隋唐文化:科技、唐代诗歌、书法、绘画、音乐、隋唐佛学,宋明文化:宋词、绘画、瓷器、话本、杂剧、小说、科技、宋明理学;3、中国文化的转型期清朝 考据学,康熙字典、全唐诗、四库全书;文字狱;如:“一把心肠论浊清”
8、中外文化交流;,第二章 中国古代哲学,一、中国远古哲学思想萌芽于殷周之际,发展于春秋时期;尚书:中国最早的帝王术;五行学说: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五行无常胜”(孙子)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配天干: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五行配地支: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辰戌丑未为土;生辰八字: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周易:蕴含中国各家哲学思想;阴阳学说:最初指日光的向背 阳爻 阴爻 组成八卦: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二、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说文解字:“儒,柔也,
9、术士之称。”章太炎:儒,原为“需”,是求雨的巫师;胡适:儒:殷商的教士,以“治丧相礼”为业;孔子:“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吾求其德而已”。“九儒十丐”: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 七猎八民九儒十丐,1、孔子(前551前479年)春秋末期人,名丘,字仲尼,儒家的主要经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九经: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春秋左氏传;十三经: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10、仁”: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 内涵:(1)自我修养的根本原则;,三德:智、仁、勇;“力行近乎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2)规范血亲关系的重要原则;“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3)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重要的施政方针。“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恭、宽、信、敏、惠,“礼”:孔子倡导的人伦原则 内涵:一种社会行为规范,(1)维护社会宗法等级制度:“为国以礼”(2)规范个人行为礼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中庸”:孔子主张的方法论(1)过犹不及:“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
11、狷乎!”(2)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孟子(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人,名轲,字子舆,(1)性善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 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仁政学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3、董仲舒(前179前104年)西汉时期哲学家,(1)大一统说:“王者也天下为家,据大一统。”(2)天人感应说:“王权神授”、“天不变,道亦不变。”(3)三纲五常说: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文化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8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