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都江堰城区规划分析.ppt
《旅游规划:都江堰城区规划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规划:都江堰城区规划分析.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堰城区旅游规划分析,都江堰旅游,综合概况资源评价市场调查规划设计都江堰与铜官窑,一、都江堰概况,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水利名城。在地理上 都江堰居于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的“上风上水”,历来有“天府之源”的美誉。在交通上 距成都市仅39公里,只需20分钟就可到达,到双流国际机场也只需30多分钟。西北可达九寨沟、黄龙、雪山草地,是成都九寨沟川西北和成都-卧龙-四姑娘山川西黄金旅游通道的枢纽。在经济上 既有平原经济的富庶,又有山区经济的贫瘠和经济作物的多样性特征。都江堰是四川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在文化上 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青城山是道教发祥地,都江堰水利工程更是举
2、世闻名。,二、资源评价,1、旅游资源(1)人文旅游资源(2)地理旅游资源(3)旅游资源评价2、区位分析(1)交通区位(2)地理区位,1、旅游资源,(1)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文物古迹类(下含古遗址、古建筑、金石、碑刻等亚类)革命文物遗址 风景园林 名城名镇 民风民俗 特色节庆 都市风貌,1、旅游资源,(2)自然旅游资源 青城山都江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龙池国家森林公园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貌景观(含山景、峡谷、溶洞)水文景观(含瀑布、湖泊、河流)生物景观(含植物景观、动物景观)气象景观 特殊地质景观,著名景区,景观类型,1、旅游资源,(3)旅游资源评价,定性评价都江堰市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采,
3、文化旅游资源独具一格,产业资源品种多样,适合开展近、中、远期各种形式的的旅游项目的需要。都江堰市旅游资源占有量大,等级高。都江堰市旅游资源品位高、知名度大,适合开发面向省外和境外游客的旅游精品的需要。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世界级别的价值。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应成为该区旅游品牌的代表;青城山道教文化观光游应成为该区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都江堰市具有开发度假旅游的优良环境。,优良环境:宜人的康乐气候,良好的环境质量,清幽的避暑环境等。,定位评价1、与成都口岸区及其周边地区相比 人文旅游资源的品质只有三星堆遗址可与青城山都江堰比美。都江堰应依托自己良好的自然生态走自己特色的度假旅游的道路。都江堰生
4、态与城市的完美结合又是周边其他地区不能比的。2、与川西、川西北、川西南比较 川西自然生态旅游区以九寨沟、黄龙、卧龙、贡嘎山、海螺沟、四姑娘山为代表,将是国家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而都江堰市处于其前沿地位,并且是距成都口岸区最近的生态旅游地。更何况都江堰的生态旅游形式和特点与其他地区不同。九环线上生态旅游的世界级景点和文化旅游资源密集,都江堰在其中有重要地位,并且其他景区特色都无法代替青城山都江堰的特色。以成都口岸区为中心,形成川西南、川西北两条世界遗产线路,都江堰正好处于中心地带。在九寨、黄龙机场建好后,其过境地的地位将受到威胁。如上所述,在周边及相关旅游区内,如同都江堰市一样,自然资源和
5、人文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其中许多(如九寨沟/黄龙,贡嘎山,四姑娘山和峨眉山)被认为达到世界水平。但它们都没有:在众水之源与成都平原和青藏高原结合部上,所拥有的丰富多样的自然特征和以“幽”“翠”为特色的生态环境;世界独一无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文化;独具特色的青城山道教文化;离成都口岸区最近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1、旅游资源,(3)旅游资源评价,2、区位分析,道路条件都江堰市是成都九寨沟川西黄金旅游通道的枢纽,有铁路、公路与成都相连接。都江堰市不仅是成都门户旅游区的重要部分,而且又与川西自然生态旅游区接合,处在北环线(九寨沟、黄龙自然生态旅游线)和西环线(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自然生
6、态旅游线)的交汇处,是两条线的必经之地。综上所述,都江堰市旅游市场在区域旅游市场中的地位是很突出的。交通条件都江堰市客运中心有通往全市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车。城区有公共汽车线路4条,市内小公共汽车线路5条,线路总长度42公里,公交车年客运量850万人次。全市运输系统共有旅游客运公司、出租车公司28家,车辆830余台。,三、市场调查,1、客源市场(1)国际市场(2)国内市场(3)主要客源市场基本特征分析 A.成都市民出游规律 B.外地游客流动规律2、形象定位(1)旅游主题形象定位(2)品牌战略(3)生态度假战略,1、客源市场,(1)国际市场因都江堰离成都太近,且其产品主要是观光,故海外游客
7、在都江堰市停留过夜的很少,一般当天返回成都,或者去九寨沟的游程中停留半日。游客停留时间短暂的原因一是交通运输改善,缩短了旅途时间;二是传统的观光产品无法吸引游客长时间停留;三是第一站游客减少,由于同处西南片区的重庆与欧美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各大城市间的直航班机开通,使得大多数游客经过重庆中转至成都,导致停留时间减少,进而直接减少旅游外汇收入。游客特征首次来蓉游客居多,占调查总数的55.8%;其中外国人比重最大。多数游客为男性,占总数的65%;散客中的男性占76%;年龄在25-64岁之间(83%)。游客职业以商贸人员、职员、技术人员居多,且均以散客为主;其次是退休人员、家庭妇女,政府工作人员,以团队
8、为主。观光/度假的团队为主(53%),其次是商务旅游的散客(28%)。经省内其它地方周转的客人多。,1、客源市场,(2)国内市场 国内市场一直是都江堰旅游市场的主要支承。游客特征观光和度假是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其次是科考;约30%的游客是随团旅游,其余70%均是散客;最大的客源地是成都、重庆、其次为北京、上海、广州、甘肃等地;多数游客的年龄在3054岁之间,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居多,其余依次为行政人员、教师、商务、个体经营者等;一般停留时间为1天(过夜),其余为1天(不过夜)、2天、3天;出游时间一般在510月;2月份到龙池观雪、滑雪是次高峰时节;旅游总花费的一半用于餐
9、饮、住宿、门票、购物。人均消费水平偏低,在青城前山,有20%左右散客自带干粮,平均每人消费85元左右;55%的团队游客人均消费150元左右;25%的会议游客人均消费300元左右。,1、客源市场,(3)主要客源市场基本特征分析 由于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自然使其成为西部地区的一大中转站。如果将成都市民所形成的向外流动的游客称为一级客源的话,那么,以成都为中转站的外地游客就成为二级客源。A.成都市民出游规律空间规律趋向于选择级别较高的传统景点。倾向于离成都更近景点。时间规律出游次数较少。比较重视节假日的外出活动。随团旅行较少。出游在八月前后及春节前后出现高峰。B.外地游客流动规律客源地集中
10、主要集中于本省和东南沿海地区以成都为节点向周围扩散线路集中于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重庆;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成都-九寨沟-黄龙寺;成都-新都宝光寺,到成都来的外地游客基本上都会选择来都江堰。淡旺季明显夏季(6-8月)和秋季(9-10)月较多,2、形象定位,旅游主题形象定位品牌战略生态度假战略,2、形象定位,(1)旅游主题形象定位 区域的主题形象取决于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该地区千百年来的旅游资源所凝聚出来的特色;一是该地区的这种自然、文化特色所展示给游客的感知形象。同时还要结合其区位条件和市场需求,对地区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根据这一原则,将都江堰市旅游主题形象定位为 都江古堰文化观光旅游和生态度
11、假旅游目的地,都江古堰文化观光旅游和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将是21世纪世界旅游发展的两大趋势,都江堰市在这两方面都占有资源优势。历史文化是世界级资源,生态度假又被确定为都江堰市的旅游新形象。都江堰市千百年来一直享有世界上唯一现存并发挥作用的无坝引水工程的美誉,是世界上水利工程建设史的奇迹。中国、四川的度假旅游正在兴起,四川地处内陆,缺乏结构合理的度假旅游产品,都江堰的生态度假将提供度假旅游的新形式:有别于海滨、温泉、高山等形式的度假。山、水、城、文化浑然一体,旅游者在现代文明与良好生态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既可享受城市生活,又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形象全国罕见。都江堰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规划 都江堰 城区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