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ppt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考点阐释,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和错误的一项;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注意文言实词的5大考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做题总原则:因文定义,1.“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你能准确解释“绳”这个词吗?2.“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你能推断出“殛”的意思吗?,绳:约束、制裁,殛:诛杀,讨 论,复习目标,探究
2、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几种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想,想,看,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2.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字 形,分析:根据字形可知“觐”与“见”有关,但与“见”有关的有“接见”,有“召见”,有“引见”,具体意义要根据语境来确定。“若少屈,冀得一归觐”是李若水仆人对他的劝说,“公父母春秋高”是劝说的理由,“归觐”是“少屈”的目的,仆人的意思是:你父母年纪大了,你若稍微屈
3、就一点,希望能有机会回家见他们一面。这是儿子见父母,从礼仪的角度说,是晚辈见长辈,“觐”解作“拜见”,切合文中的人物关系。,【方法一、字形分析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1、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与 有关,2、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 有关,3、从“(言)、辶(走)、彳(行)”者与 有关,兵器,动物,人的行为,禾,皿,宀,贝,纟,求,隹(zhu),歹,月,目,五谷,金钱,死亡,器具,丝麻,肉,房舍,毛皮,眼,鸟雀,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
4、,邑万家,将奈何?,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赂:贿赂),用“糸”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例:一曲红绡不知数 自缢于庭树 夜缒而出,见秦伯,缢:上吊,吊死,绡:丝织品,(缒:用绳子往下吊),试,试,看,1.宰臣上炙而发绕之。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3.抚军亦厚赉成名。4.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烤肉),(打),(赏),(财),试,试,看,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2.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3.可以独飨白粲4.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绳索),(踏),(双目失明),(飨,食用;粲,米一类的东西),试,试,看,1.有牧人御众之才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3.迨诸父
5、异爨(cun),东西多置小门。4.彀(gu)士十万人,(统治,治理),(小箱子),(灶台,烧火煮饭),(弓箭手),1、王怒曰:“劓之。”,劓:割掉鼻子。,3、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2、词极恳挚,时论韪之。,韪:正确,绠:井绳,试,试,看,4.汤、武非受命,乃弒也。,“弒”根据其形旁可推知此词和“杀”有关,义为“臣杀君”。(译文:汤、武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杀君),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2、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3、自是二年,孔子亡,又十一年,哀公竟逼于三子而孙于越,比之简公,仅全其身尔。,通“雇”,雇佣,通“促”,催促,“逊”,意为“流亡”,字音,想,想,看,【方法二、通假推
6、断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赢粮而景从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景同影,像影子一样。,知通智,智慧。,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同座,座位。,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受。,1.熟悉书中常见的通假字,2.树立一种意识:一旦按照一般意义讲不通,就要往通假上考虑。考虑与之音近、形近的字有没有能替换它并解释得通的,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要”与“邀”同音通假,“邀请”,“顿”与“钝”读音相近通假,“钝”的含义是“不锋利”,那么“甲兵顿
7、弊”就是“甲弊兵钝”,意思是“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也不锋利了。”,试,试,看,试,试,看,1.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2.复之以掌 3.卒然临之而不惊4.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蚤”:跳蚤。无法理解。蚤通“早”,“复”通“覆”,“卒”通“猝”,“从”通“纵”,(更加,越来越),(疲劳),1.追亡逐北,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4.曹操之众远来疲敝,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逸享受),5.通五经,贯六艺,(贯通),6.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排斥、排除),结构,(败逃者,逃亡的人),想,想,看,【方法三、结构观察法(句式)】,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
8、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4.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5.一年所居成聚,两年所居成邑,攻下,攻取,奔马,不周全,不周到,辱骂,村落,试,试,看,试,试,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殚:dn,尽,被,谨慎、办好、做好,用以,被任用,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2、变姓
9、名,诡踪迹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形容词,硬的、强有力的,动词,隐蔽,动词,腰上佩戴着,试,试,看,(唐太宗)叹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 乏,家无余财,通“赈”,救济,弊:衰败,试,试,看,想,想,看,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2.将军身披坚执锐,“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坚”解“坚硬的盔甲,“锐”解“锐利的兵器”才能搭配。,成分,【方法四、语法推断法】,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
10、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1、定位 2、定性 3、定义,1、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用法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信义著于四海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试,试,看,2014年高考题(新课标全国卷2明史 韩文传)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11、项: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著:登记译文:核实积存的金银,登记它在籍册,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迁移,31,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倒下,后退),望风披靡;所向披靡,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要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方法五、知识迁移法(联想推断法),1、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2、偏爱、偏私),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2、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边境、边界,3、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联系逍遥游中“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适:到,往,4、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联系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日薄西山:薄,迫近,接近。,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湖南卷),试,试,看,屡试不爽:差错。屡次试验都不错。,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出类拔萃,超出),吾亦望汝副其心:我希望你也要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 实词 含义 推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