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ppt
《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ppt(1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四章 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教学目标,能说出各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学习规律知道各学习理论对教师和学生的意义能够正确运用各学习理论,第一节 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3,学习理论,学习是人和动物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4,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5,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桑代克的试误学说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6,(一)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7,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试误说学习的
2、本质是使某情境与某一特定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并使其联结的力量得以加强:称之为“联结说”。,8,Thorndike(1874-1949)饿猫迷箱试验,9,桑代克试误学习三条定律,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练习律(law of exercise)效果律(law of effect),10,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1、有准备给以活动满意;2、有准备不活动烦恼;3、无准备强制活动烦恼。,11,练习律,指剌激反应联结随练习次数的多少而增强或减弱。应用律(law of use)失用律(law of disuse),12,效果律,指刺激反应联结受反应结果的影响。建立联结奖励联结
3、加强建立联结惩罚联结削弱或淘汰。,13,老师的作用,14,(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1904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Pavlov,18701932),15,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学习的过程是条件刺激引发反应。学习的本质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16,17,巴甫洛夫学习定律,习得律(acquisition)消退律(extinction)泛化律(generalization)辩别律(discrimination),18,(三)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斯金纳(Skinner)1904-1999,19,1、一切行为分为应答性和操作性两种。2、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
4、手段是强化。,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20,应答性行为(respondent behavior)对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操作性行为(operant behavior)有机体主动作用于环境习得的反应,21,22,学习的过程:塑造行为的过程学习的本质:在某一情境下,有机体自发出现的反应,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23,相关概念强化(reinforcement)指提高有机体反应概率的任何事件。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剌激增强反应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剌激增强反应的概率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强化理论,24,强化分类时间 立即强化 频率 持续性强化 延迟强化 间断性强化
5、 间隔强化 比例强化 固定间隔强化 固定比例强化 可变间隔强化 可变比例强化,强化理论,25,强化理论,泛化与辨别泛化: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相倚关系可使得个体习得他们行为库中没有的新行为。辨别: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使个体学会对类似的剌激做出辨别反应。,26,强化理论,4.塑造与渐退塑造(shaping):用分解动作的方式,逐步练习,最后将多个反应连贯在一起而形成复杂行为的方法,即新行为的塑造。渐退(fading):指在反应之后,如果不继续给予强化,反应行为就会逐渐消失,27,程序学习,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按一定顺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一一回答,然后学生可得到反馈信息。,28,(四)
6、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social learning)又称观察学习、替代学习,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来进行学习。代表人物: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29,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30,31,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匹配行为动机阶段再生阶段保持阶段注意阶段模型展现的事件,受变量的影响,32,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榜样特点:相似性、地位与名誉、能力水平、人格魅力观察者特点:榜样显示的特点:直接的示范、符号性示范、内隐的示范、创造
7、性示范,3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组织目标教学形成积极的学习行为正确应用强化理论,34,二、认知学习理论,认知人内在的思维过程,如感知、思考、学习、记忆、领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影响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包括注意、动机、记忆、思维及情感等,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35,认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托尔曼的认知目的学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36,37,主要观点:(1)学习是有目的的(2)对环境条件的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或途径(3)学习的实质是脑内形成了认知地图(认知结构),(一)托尔曼的认知目的学说,38,白鼠学习方
8、位的迷宫实验,39,40,41,主要观点: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表征(1)动作表征(2)映像表征(3)符号表征,(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42,2、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43,3、学习一门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为了组织最佳的知识结构,布鲁纳提出了三条组织原则。一是表现方式的适应性原则。二是表现方式的经济性原则。三是表现方式有效性原则。4、提倡发现学习 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和寻找获取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44,(三)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1、强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
9、的接受学习 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从学习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45,2、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46,3、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第二,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第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 知识的适当观念。,47,4、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即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同化指新知识被认知结构中的原有适当观念吸收,新旧观念发生相互作用,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使原有认知结构
10、发生变化的过程。,48,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49,先行组织者,为了促进有意义学习的进行,奥苏伯尔提出了使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是奥苏伯尔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经典解释,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50,(四)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记忆信息加工模式记忆过程遗忘及其原因,51,记忆信息加工模式,52,感觉登记(瞬间记忆),指对事物的感知觉停止后所产生的印迹持续一瞬间就急速消失的记忆(保持时间在一二秒内)。特点:持续时间短暂,信息保留原状,保存容量大,5
11、3,短期记忆,指经过感觉登记后再经注意而在时间上延续到1分钟内的记忆。特征:保存时间短暂容量有限承担感觉记忆与长期记忆的中间纽带具有运作性,54,对于短时记忆的材料,通常要通过有意、无意的各种形式的重复,包括复习、练习等,才能转变为长时记忆而被保持下来。长期记忆负责知识的贮存;短期记忆负责学习知识。,55,短时记忆与瞬间记忆,持续时间上不同;短时记忆的内容是人充分意识到的,而瞬间记忆的内容是人未充分意识到的;短时记忆能因人的多次反复练习而加强,瞬时记忆却难免要急速消失。,56,长期记忆,指保持信息长期不被遗忘的永久记忆。容量:无限活动方式:相对静止,可被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激活。(不被信息激活则遗
12、忘)信息表征:语义编码、表象编码,57,长期记忆特点,保留时间长容量极大经短期记忆加工主要功能是备用,58,(2)记忆过程,编码贮存提取,59,凡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不能恢复时,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再现,就叫遗忘。,(3)遗忘发生的原因,60,61,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分别遗忘42%、56%、66%;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等。通过分析,显而易见,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因已遗忘了材料的72%以上,所以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62,
13、消退学说(decay theory):学习时信息在人的神经系统内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最终完全消失。干扰学说(interference theory)其他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干扰原有信息,造成提取失败(前摄干扰、后摄干扰),63,遗忘发生的原因,同化学说(assimilation theory):在前后相继学习过程中人脑为减轻负记忆负担对知识加以组织简化。动机遗忘学说(theory of motivated forgetting)动机因素决定记住什么,遗忘什么。,64,学习过程与心理过程具有阶段性动机产生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期望。了解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注意、选择
14、性知觉。获得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编码、存入。保持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贮存。,65,回忆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检索。概括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迁移。作业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反应。反馈阶段,与之相应的心理过程是强化。,66,67,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t)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教学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6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
15、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建构: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69,图式是结构或组织。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就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平衡,70,教师的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71,认知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布鲁纳学习理论在
16、护理教育中的应用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基本原理重视学习的内部动机奥苏伯尔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应用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72,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73,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似本能需要。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教育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74,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因此,教育目标是培养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情知
17、合一的人。教育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75,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76,人本主义学习论者以潜能的实现来说明学习的机制。认为必须尊重学习者,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相信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指导自己,“自我实现”潜能。,77,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比较,研究对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认知学习理论心理过程+可观察的行为研究方法行为主义严格的实验室方法认知学习理论实验室实验+主观经验,78,第二节 学习的分类与教学,一、学习的分类二、言语信息的教学三、智慧技能的教学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教学 心理学 基础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