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施国春.ppt
《心理学基础施国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基础施国春.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认知过程,本章纲要,认知过程概述感知觉记忆思维,本章学习目标,1、能说出注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2、领会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3、理解知觉的特征。4、能正确表述感觉与知觉的联系与区别。5、知道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6、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并能领会运用。7、知道影响遗忘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并能明确说明遗忘的规律是什么。8、能有效运用学习中增进记忆的方法。9、能说出思维的概念及人类思维过程的表现形式。10、清晰表述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影响因素、问题解决策略。,第一节 认知过程概述,一、信息加工观点与认知过程二、人脑与计算机三、注意,认知过程信息加工观点,认知的概念 认知是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
2、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所谓的信息加工的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的概念,认知心理学,1、含义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心理学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活动、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等,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兴起,认知心理学建立以前的认知研究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是相当数量的心理学家致力于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认知过程中的神经活动以及导致这些神经活动的生物化学过程试图揭示认知活动的生理机制其二是观点林立,使人莫衷一是,注意,概念注意(attention):心理活动(意识
3、)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特点,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对象上并深入下去。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指向是集中的前提。,注意的分类,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将注意分为如下: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动物也有无意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刺激物自身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 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期待、刺激物的意义)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有
4、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高级形式,有意注意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从事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有意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为人所特有。在种系发展上,有意注意出现得较晚。,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目的与任务。目的明确,任务具体 兴趣。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活动的组织。把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自我要求,提出问题 人格。顽强、坚毅等性格特点,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5、,注意的特征(品质),良好的注意品质 适当的范围注意的广度 比较稳定注意的稳定性 善于分配注意的分配 主动转移注意的转移,1、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如,一目十行,一览无余。实验表明:在1/10秒内,成年人能同时把握46个彼此不相联系的对象,小学生能同时把握34个彼此不相联系的对象。这说明,注意的广度随个体知识经验的积累而扩大。同时,也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关。,划消测验,5 4 3 7 1 9 2 5 3 9 6 5 0 8 1 3 4 7 6 7 5 1 2 0 8 9 3 5 2 1 7 8 0 15 4 9 3 6 0 8 4 6
6、 7 5 8 6 4 5 2 18 0 7 2 3 5 3 4 4 9 3 5 0 6 4 3 49 1 2 5 4 1 5 6 8 1 6 2 4 7 7 5 30 1 1 4 9 3 4 0 5 2 6 8 5 7 1 9 48 9 2 7 4 7 5 5 9 8 7 0 4 3 5 4 37 9 3 2 5 7 6 5 0 8 1 3 4 7 6 4 57 2 0 8 7 3 5 2 7 9 4 7 8 9 0 1 85 2 4 1 7 8 0 1 5 5 4 3 9 1 7 5 41 8 6 4 5 5 2 1 8 0 9 3 8 0 6 7 4,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
7、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第一,婴幼儿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有趣的事物与活动注意的时间长。第二,当孩子正在专心从事某一项活动,一定不要打断他的活动,否则就破坏了注意的连续性。第三,利用特制的玩具和活动训练孩子的注意。例如串珠、拼图、插板、积木等玩具对训练稳定的注意是很有意义的。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动物的吃、睡、嬉戏等生活习性,学习弹琴、绘画等活动都有助于增强孩子注意的稳定性。第四,训练注意力要与培养控制力和意志力结合进行,不能孤立训练。第五,学习的内容要难度适当,太难太易都不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因而也就难以维持注意稳定。第六,学习内容要多样化。
8、,注意的起伏现象。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而经常是间歇的加强或减弱,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叫注意的起伏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有利于减轻疲劳。,注意的起伏图,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即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注意分配的条件,同时进行着的几种活动中,其中一种是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如果建立起联系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不同。测量指标,可用从一种活动过渡到另一种活动所花费的时间,也可用单位时间内工作的转换次数和工件的正确性。,注意的分配与转移,(二)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功能,1
9、、布罗德本特的过滤理论2、衰减理论3、后期选择理论4、多阶段选择理论5、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6、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第二节 感知觉,第一节感觉,感觉的概念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感觉的重要意义,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是认识事物的开端和知识的源泉。感觉是一切高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维持正常心理活动、保证机体与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sensory deprivation)实验,感觉剥夺实验出现的心理和生
10、理症状: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思维迟钝暗示性增高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感受性,感受性 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绝对感受性 感觉出最小刺激的能力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 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不同的人感觉能力不同,即感受性有很大差异,实践证明它能通过训练而改变。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S=1R,各种感
11、觉的绝对感觉阈限。,视觉 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听觉 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味觉 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嗅觉 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触觉 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一个苍蝇的翅膀,绝对感觉阈限,绝对阈限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强度值,而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心理学家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刺激值定为绝对感觉阈限。它也不是绝对不变的。,研究发现,为了辨别一个剌激出现了差异,所需差异大小与该剌激本身的大小有关。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由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韦伯定律(Webers law)。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剌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
12、需要的剌激变化量与原有剌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或韦伯比率,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1860,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Gustav Fechner)对韦伯定律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它也可用于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即知觉大小。费希纳指出,由于jnd是对刺激量的一个最小变化的觉察量,那么就可以用它作为测量知觉经验变化的单位。当剌激量越大时,产生一个jnd所需要的变化量越大,也可以解释为在物理量不断增加时,心理量的变化逐渐减慢。说明在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这一规律称为费希纳定律(Fechners law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基础 施国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5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