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技能新二级.ppt
《心理咨询技能新二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技能新二级.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咨询技能(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咨询技能,个体心理咨询技能团体心理咨询技能,第一节 个体心理咨询技能,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模仿法生物反馈法认知行为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远期疗效评估,第一单元 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基本方法: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1)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2)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3)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直至脱敏。,一、学习目标: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二、工作程序:1、学习放松技术每日一次,20-30分钟/次,6-8次可学会放松,反复练习直至自如。2、建构焦虑等级由求助者给每
2、个事件指定一个焦虑分数,0-100。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循序渐进。每一级引起的焦虑,小到能被放松所拮抗。,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并报告出对每一事件他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主观程度,这种主观程度可用主观感觉尺度来度量。这种尺度为,一般分为个等级,单位为sud,如图(恐惧的主观度量尺度):,()将求治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表是一位害怕考试的学生的主观等级的最后排列示例。,一个害怕考试的学生害怕的等级层次,3、系统脱敏每次放松后,咨询师都要询问求助者有多少焦虑分数。若超过25分,就继续放松。逐级上升,
3、直至最高级脱敏。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疗效。三、相关知识:1、基本原理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J.Wolpe)。首先,使猫产生实验性神经症,然后由远到近,逐渐抑制其紧张焦虑反应。,四、注意事项:1、引发的情境不只一种时,分别建立焦虑等级表。2、求助者想象次数,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3、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靠放松很难降低,表明等级设计不合理。4、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此法,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第二单元 冲击疗法,冲击疗法即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它是通过细心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冲击疗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强烈焦虑的刺激
4、情境中,但是恐惧的后果并不会发生。现实冲击疗法是指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让恐惧自行降低。,想象冲击疗法基于相似的原理并遵循相同的程序,不同之处是暴露在想象的恐惧之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其优点是不限制产生焦虑情境的性质。冲击疗法可以很有成效地治疗一些过度的恐惧,如飞机恐惧等。一、学习目标: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二、工作程序:1、筛选确定治疗对象详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脑电图等。2、签订治疗协议已讲解冲击疗法的原理、过程和效果;必要时强行执行,但求助者及家属认可;咨询师对治疗全过程负责;治疗中求助者及家属执意要求停止,应立即停止。,3、治疗
5、准备工作确定刺激物;准备安定、心得安、肾上腺素等应急药物。4、实施冲击疗法求助者治疗前正常进食、饮水、排空大小便;穿戴简单、宽松。有条件可进行同步血压和心电监测。在指定位置坐下,咨询师迅速、猛烈地向求助者呈现刺激物。求助者可能惊叫、失态,不必顾及,但应密切观察,酌情处理。特别是在求助者应激反应高峰期之后,成功即在,一定要说服甚至强制完成。,通常一次治疗要持续30-60分钟。一般实施2-4次,一日一次或间日一次。有的只需一次就痊愈。三、相关知识:基本原理动物实验:当逃离不了现场时,刺激持续一段时间后,恐惧反应逐渐减轻直至消失。优点是方法简单,疗程短,收效快。缺点是求助者痛苦大,不宜滥用(其他方法
6、失败才考虑)。,四、注意事项:1、经求助者同意,签订协议方可采用;2、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切不可以协议为凭,一意孤行;3、治疗中,若出现(1)通气过度综合症(2)晕厥或休克,应停止治疗,对症处理。,第三单元 厌恶疗法,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反复实施,结果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照样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一、学习目标: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工作程序:1、确定靶症状若不只一种不良行为,只能选择一个最主
7、要的或求助者迫切要求摈弃的行为。2、选用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程度。常用的厌恶刺激有:(1)电刺激可调节和控制,安放在前臂,用盐水纱布包裹电极,从小到大逐渐增加。,(2)药物刺激吐酒石、吐根硷、阿朴吗啡等(3)想象刺激也称内隐致敏法,如吃苹果馅饼的例子。(4)其他刺激如憋气、羞辱、强光、尖锐噪音、针刺等3、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时间要控制准确。,三、相关知识1、基本原理动物实验:吃食物时,笼子底板给予强电流刺激,动物进食行为终止。如电刺激治疗烟瘾、酒瘾;内隐致敏法治疗性变态。,四、注意事项1、必须在严格控制下使用,必须是无害的,起码是安全的。2、一定要签订
8、知情同意书。3、靶症状要单一而且具体。,第四单元 模仿法,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一、学习目标: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二、工作程序1、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适应症、评估求助者的模仿能力2、设计示范行为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个或一组示范行为,情景尽可能真实。3、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模仿并不困难,但要将模仿行为吸收、巩固、融合为个体自然行为,就要及时强化。,三、相关知识1、模仿法具体方式(1)生活示范(2)象征性的示范:生活示范不便时一电影、录象带、图片等(3)角色扮演(4)参与示范(5)内隐示
9、范求助者根据咨询师的描述想象,四、注意事项1、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模仿法更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2、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感染力、相似性)3、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适时和适当。,第五单元 生物反馈法,生物反馈法是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一、学习目标: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二、工作程序(以肌电生物反馈为例)1、治疗前准备设立专门治疗室;咨询师熟练掌握反馈仪的使用方法;向求助者讲解该疗法的原理、方法、特点
10、和功效,使其主动参与治疗。2、诊室训练(1)求助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安静、均匀呼吸。,(2)安放电极以酒精清洁皮肤,涂上电极膏。电极放置依照训练的目的不同而异。如紧张性头痛放在额部、其他疾患放于前臂屈侧,固定。求助者双目自然直视反馈仪和反馈信号(数字、声响、彩色灯光)。(3)测肌电水平的基线值以便与治疗后比较训练效果(三次取平均值),(4)反馈训练经训练使肌电水平逐渐下降(肌肉松弛),故每次训练开始时,应预先设定预置值。如求助者基线值为5V,预置值可为4.5 V。当肌电水平在预置值周围上下变动时,声、光反馈信号会发生改变。,训练开始,在咨询师的语言诱导下,求助者尽量放松。求助者体验到身体放松的感
11、觉时,要维持反馈信号向肌电水平下降(肌肉松弛)的方向变化。当达到预置值时,嘱其继续放松。每次治疗结束时,记录能保持5-10分钟的目标值,供下次治疗参考。同时给求助者布置家庭训练作业。(指导语可放磁带),(5)再次治疗时,咨询师与其交谈5分钟,了解诊室训练体验,查看家庭训练记录,肯定效果,增强信心。(6)带求助者初步掌握放松技巧后,可让求助者变换体位、进行双向训练(快乐与痛苦回忆)等,在不同背景下继续训练,以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7)每次训练30分钟,第一周1-2天1次,第二周起2次/周,共4-8周。,3、家庭训练与诊室训练基本相同,只是要求求助者意念指导语,重复在诊室训练学到的放松体验,即在脱
12、离反馈仪的条件下进行放松训练。并做家庭自我训练日记。开始每天2-3次(早、中、晚),每次20分钟。逐渐增加次数而缩短时间,最后做到于数分钟内,即可达到诊室训练后的目标。需要长时间坚持家庭训练,达到遇到紧张时,便能自我调节。,三、相关知识(一)基本原理人体活动分为:随意控制的骨骼肌运动和不能随意控制的内脏和腺体活动。所谓随意与不随意神经之间没有截然界限,在一定条件下,植物神经可能被个体随意控制。动物实验证明。生物反馈治疗是在古老养生术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心理治疗技术与现代科技的结晶。,在通常情况下,人的生理状态不易被自我察觉,甚至不能被自我察觉。但是被试者可以根据仪器转化的信号,学会调节自己的生理
13、状态。(二)临床常用的生物反馈仪分类:1、肌电生物反馈仪适用于焦虑症、恐怖症及与精神紧张有关的心身疾病;神经系统功能性与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局部肌肉痉挛、抽动、不全麻痹等。,2、皮肤电反馈仪一种是测量电流通过皮肤时的电阻反应;另一种是测量皮肤本身的电活动。交感神经活动与情绪有关,经过训练可以减少情绪反应。用于治疗恐怖症、焦虑症、癔症以及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3、皮温生物反馈仪常用部位为食指或中指腹侧。将指端皮肤温度转换成声、光、数字等信号反馈给求助者,使其学会控制。用于治疗血管性偏头痛、雷诺氏病等。,4、脑电生物反馈仪是将波或SMR(感觉运动节律)为反馈信息通过声、光等反馈信号指示求助者反复训
14、练,减少异常脑波出现。用于治疗失眠症、癫痫等。5、其他反馈仪(心脏、气管、胃肠道)四、注意事项:1、辨别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生物反馈仪本身对求助者没有任何治疗作用,是他自己在支配那些反馈信号。,第六单元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特点:(1)求助者与咨询师是合作关系;(2)假设心理痛苦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的改变;(4)通常是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一、学习目标:掌握其基本理论和治疗技术二、工作程序1、埃利斯的合理情绪
15、行为疗法(三级)2、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1)建立咨询关系强调咨询师扮演诊断者(认知问题的诊断)和教育者(引导求助者对其认知过程有一定认识,并安排特定的学习过程来帮助其改变)的双重角色;求助者则细致体验反省,主动的再学习。,(2)确定咨询目标分解为更为具体的咨询目标(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提问就是咨询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其注意力导向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意识到和未意识到的);自我审查就是鼓励求助者说出他的自己的看法,并对其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基于具体、可见的事实)。(问题不太严重者则会收到效果),(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表层错误观念就是求助者对自己
16、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如强迫洗手的理由。有关技术:建议让其去检验如洗手演示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景,从而更客观地看待自己如扮演心理剧模仿先观察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有求助者模仿完成同样的活动。这样,咨询师可以发现更为基本的错误观念。,(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深层错误观念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需要使用一些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如“灾变祛除”(其夸大灾难后果驱除其夸张性认知)、“重新归因”(思维的不现实性归结出原因)、“认知重建”(正确认知取代非逻辑认知)等技术,离不开对句子的语义分析。语义技术主要针对求助者错误的自我概念。如“我是个笨蛋
17、。”,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引起认知的改变。通过设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景,帮助其产生他所忽略的情绪体验,给予强化;学会了如何获得这些体验(如何行动)。,(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认知复习就是以布置家庭作业或让求助者阅读有关认知疗法材料的方式给求助者提出某些相应的任务,是前面咨询过程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延伸,从而巩固正确的认知观念,进一步学习使用新的思维方式。,小结:确定问题-提问、自我审查技术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模仿 纠
18、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布置家庭作业),3、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代表性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是应对技能学习程序,是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略。具体程序是:通过角色扮演引发焦虑的情境求助者评价其焦虑水平察觉引发焦虑的认知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检查这些想法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遇到熟人的例子),具体应用:压力接种训练SIT(包括信息给予、讨论、认知重组、问题解决、放松训练、行为复述、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和改变环境情景)(1)概念阶段通过一系列技术使求助者认识到认知和情绪在造成与维持压力过程中所扮
19、演的角色;,(2)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教给求助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如放松疗法和应对技术);复述一种新的自我陈述(采取新的自我指导的方法)(3)应用和完成阶段将治疗中发生的改变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维持下去。(实践自我陈述、应用新技术、家庭作业练习、继续提高),应用价值:既用于矫正也用于预防,如愤怒控制、焦虑管理、自信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抑郁症的治疗、对健康问题的处理等。,三、相关知识(一)基本原理 1、贝克的认知疗法(1)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知觉和思维的过程)自动化思维固定的思维习惯规则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不能正确使用共同感受这个工具
20、;对自动化思维中的错误观念不能内省;过分按规则办事,其特征:主观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概括、夸大和缩小、个性化(个体)、错贴标签、极端思维 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性思维(提问、自我演示等)(2)识别认知性错误(归纳)(3)真实性验证设计验证)(4)去中心化(纪录别人对改变的反应)(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自我观察),2、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强调错误观念的存在状态(以什么样的顺序和方式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错误的自我概念;以群集的方式表现出来(每一个错误观念的群集都对应着某一类情绪障碍,如抑郁情绪);从表层(边缘)中心(深层),予以纠正。,3、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关注求助者的自
21、我言语表达的改变(1)自我观察(学习如何观察自己的行为,重新概念化)(2)新的内部对话(改变自己的内部对话)(3)学习新的技能(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应对技能),四、注意事项 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地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如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等。但并非对所有心理障碍和疾病有效。,第七单元 求助者中心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上,认为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有很大的潜能理解和解决自己的问题无需咨询师进行干预;如果使其处于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与其他理论不同之处:是咨询师的态度和个性以及咨询关系的质量作为咨询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把咨询师的理论与技能作为次要因素。,一
22、、学习目标:掌握其基本理论、咨询目标和咨询技术。二、工作程序(一)确定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不仅在于解决求助者眼前的问题,而且在于支持求助者的成长过程。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协助求助者寻找迷失的自我,探索真正的自我,重建新的自我的过程。,求助者的变化标准(治疗目标)1、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不再僵化地看外界)2、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依照真我面对自己)3、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自己做选择)4、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自我的内部和外部统合了)5、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可变的),(二)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咨询技术 咨询关系是求助者发生积极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23、(心理上接触、无条件关注、共情的交流)三种技术:1、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1)关注全力以赴地关注(面部表情、躯体姿势、身体距离、声音特点等),(2)用语言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理解求助者的情感和认知信息,并是被准确地理解*表层理解:重复、内容的反映*深层的理解(暗含和深层的含义):直接提出求助者所关心的问题,(3)非语言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准确地解释咨询师和求助者所表达出来的语言和非语言线索。非语言信息:姿势、身体活动、面部表情、目光接触,甚至省略的、没说出的话等促进求助者的理解。(4)沉默作为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的一种方式咨询师和求助者都需要考虑所说过的话,而不需要任何语言。,2、坦诚交流的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技能 二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