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ppt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一、整体面层及明沟1.混凝土及水泥砂浆面层 工作内容:清理基层、调运砂浆、刷素水泥浆、抹面、压光、养护 单位:100,第一章 楼地面工程,2.1 概述,定额是规定的限额,是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在一定的时间内,为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所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它反映一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行业的生产与管理水平。2.1.1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的概念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是主管部门颁发的、用以完成建筑装饰工程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具有指导性的数量标准。,2.1.2 现行定额管理模式现行的定额管理模式是“三级
2、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主要负责制定和颁发工程建设定额的政策、制度、规范,组织和委托其他定额管理机构编制各类工程建设定额,并组织审批和颁发等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定额管理机构,一般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领导下设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主要负责本地区定额的编制、报批、发行工作;定额执行过程中的解释工作;定额纠纷的调解仲裁等工作。各市的定额管理机构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领导下设置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主要负责本地区的定额管理工作月;工程造价业务的咨询工作;定额的补充、解释工作;监督检查工程预结算或工程标底、标价的合理性等工作。,目前,全国统一定额,例如全国统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
3、GDY)-90l-2002)、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等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地区预算定额,例如省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省建筑装饰工程计价定额 等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临时定额一般由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负责管理和确定。临时定额常常一次性地使用于某个装饰工程。,2.1.3 定额管理的发展 一是国家颁发的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起指导性作用,各企业可以完全按定额执行,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工程的情况调整执行;二是各建筑装饰施工企业自已制定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编制预算和投标报价时,根据企业定额的消耗量来确定建筑装饰工程造价。,2.1.4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的作用与特性1.定额的作用 在工程
4、建设和企业管理中,确定和执行先进合理的定额是技术和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工程项目的计划、设计和施工中,定额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定额是编制计划的基础。(2)定额是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和评价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的尺度。(3)定额是组织和管理施工的工具。(4)定额是总结先进生产方法的手段,2 定额的特性(1)真实性和科学性(2)系统性和统一性(3)稳定性和时效性,2.2 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的确定,施工过程及其分类(一)施工过程的含义 施工过程就是在建设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建造、恢复、改建、移动或拆除工业、民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建筑安装施工过程同其他物质生
5、产过程一样,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工作地点四个要素。,(二)施工过程的分类。1根据施工过程组织上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工序过程、工作过程和综合工作过程。(1)工序过程:工序是指在组织上不可分割,操作过程中技术属于同一类的施工过程。工序过程的特征:操作者、工具、材料和工作地点相对固定不变。如果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更换了材料或工具时,即表示已转入另一个工序了。(2)工作过程:是由同一操作者(或小组)所完成,在技术操作上相互联系的工序组合。工作过程的特征:操作者、操作地点相对固定不变,而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变化。,(3)综合工作过程:是指同时进行的,在组织上有有机联系的,为最终能完成一个产品而结
6、合起来的各工作过程的总和。综合工作过程的特征:在综合工作过程中,操作者、操作地点、工具和材料都可能变化。2按照工艺特点,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循环施工过程和非循环施工过程两类。凡各个组成部分按一定顺序依次循环迸行,并且每经一次重复都可以生产出同一种产品的施工过程,称为循环施工过程;反之,若施工过程的工序或其组成部分不是以同样的次序重复,或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各不相同,这种施工过程则称为非循环的施工过程。,3根据使用的工具、设备的机械化程度,施工过程又可以分为手动施工过程和机械施工过程两类。凡用手动工具或其主导组成部分使用手动工具进行的施工过程,称为手动施工过程,如用手工砌砖、手工挖土等。凡用机械工具或其
7、主导组成部分使用机械工具进行的施工过程,称为机械化施工过程,如用挖土机挖土、起重机安装构件等。在一般情况下,机械化施工过程大多都是循环施工过程,手动施工过程大多是非循环施工过程。4按施工过程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建筑过程、安装过程和建筑安装过程,建筑过程和安装过程往往交错进行,难以区别。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施工过程就称为建筑安装过程。(三)施工过程的研究,2.2.2 工作时间的分类 研究工作时间,最主要的目的是确定施工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其前提是对工作时间按其消耗性质进行分类。(一)工人工作时间的分类,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有效工作时间 基本工作时间 辅助工作时间必须消耗的时间 休息时间 不可避免
8、的中断时间 多余和偶然时间 停工时间 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损失时间 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违背劳动纪律损失的时间,1必须消耗的时间 必须消耗的时间中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和休息时间。(1)有效工作时间,是指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时间消耗。其中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是工人完成能生产一定产品的施工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辅助工作时间,是为保证基本工作顺利进行所消耗的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是执行任务前或任务完成后所消耗的工作时间。,(2)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是由于施工工艺特点引起的工作中断所必需的时间。(3)休息时间,是工人在工作过程中
9、为恢复体力所必需的短暂休息和生理需要的时间消耗。2损失时间中包括多余和偶然时间、停工时间、违背劳动纪律损失的时间 损失时间,是与产品生产无关,而与施工组织和技术上的缺点有关,与工人在施工过程中个人过失或某些偶然因素有关的时间消耗。,2.2.3 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技术、生产组织条件下和平均先进水平的基础上,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必要的劳动消耗量标准。劳动定额是人工消耗定额,又称人工定额。,1.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 劳动定额以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表示。1)时间定额。时间定额也称为工时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下,某工种、某技术等级的工人小组或个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
10、工作时间。主要包括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工人必需的休息时间。时间定额以“工日”为单位,根据现行的劳动制度,每“工日”是指一个工人工作一个工作日(8小时),工分指1min,工时指1h。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时间定额(工日)=完成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消耗的作业时间(工日)/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时间定额的常用单位是:工日/m3、工日/m2、工日/块、工日/套、工日/组等等。,例2-1对一名工人挖土的工作进行定额测定,该工人经过3天的工作(其中4h为损失的时间),挖了25 m3的土方,计算该工人的时间定额。解:消耗总工日数=(38-4)h8h/工日=
11、2.5工日 完成产量数=25 m3 时间定额=2.5工日25 m3=0.10工日/m3 答:该工人的时间定额为0.10工日/m3。,例2-2对一个3人小组进行砌墙施工过程的定额测定,3人经过3天的工作,砌筑完成8 m3的合格墙体,计算该组工人的时间定额。解:消耗总工日数=3人3工日/人=9工日 完成产量数=8 m3 时间定额=9工日8 m3=1.125工日/m3 答:该组工人的时间定额为1.125工日/m3。,2)产量定额。产量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下,某工种技术等级的工人小组或个人,在单位时间(一个工日)内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产量定额的单位是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计量单位表示,如
12、平方米/工日。产量定额的计算公式为:单位时间产量定额=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完成一定数量的产品所需消耗的作业时间(工日)产量定额的常用单位是:m2/工日、m3/工日、块/工日、组/工日、套/工日、t/工日等等。,例2-3对一名工人挖土的工作进行定额测定,该工人经过3天的工作(其中4h为损失的时间),挖了25 m3的土方,计算该工人的产量定额。解:消耗总工日数=(38-4)h8h/工日=2.5工日 完成产量数=25 m3 产量定额=25 m32.5工日=l0 m3/工日 答:该工人的产量定额为l0m3/工日。,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的关系 时间定额=1/产量定额 或 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产
13、量定额=1 例如:已知水磨石地面(不嵌条,机磨)的时间定额为3.58工日/10 m2,则水磨石地面的产量定额为1/3.58=0.279(10 m2/工日)=2.79 m2/工日。,3)劳动定额示例 摘自全国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第四分册砖石工程的砖基础。,2.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1)技术测定法 是在深入施工现场的条件下,根据施工过程合理先进的技术条件、组织条件和施工方法,对施工过程各工序工作时间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实地观测,分别测定每一工序的工时消耗,通过测定的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并参考以往数据经过科学整理分析以制定定额的一种方法。技术测定法包括:测时法、写实记录法、简易计时观察法。技术测定法有较
14、充分的科学技术依据,制定的定额比较合理先进,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这种方法工作量较大,使它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它一般用于产品数量大且品种少、施工条件比较正常、施工时间长,经济价值大的施工过程。,2)经验估计法。一般是根据老工人、施工技术员和定额员的实践经验,并参考有关的技术资料,结合施工图纸、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组织条件和操作方法等,通过座谈、分析讨论和综合计算制定定额的一种方法。经验估计法技术简单,工作量小,速度快,在一些不便进行定量测定和定量统计分析的定额编制中有一定的优越性。缺点是人为因素较多,科学性、准确性较差。,3)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把过去一定时期内实际施工中的同类工程和生产同类
15、产品的实际工时消耗和产品数量的统计资料(施工任务书、考勤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经过整理,结合当前生产技术组织条件,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来制定定额的一种方法。统计计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工作量小。但要使统计分析法制定的定额有较好的质量,就应在基层健全原始记录与统计报表制度,并将一些不合理的虚假因素予以剔除。,4)比较类推法。比较类推法又称典范定额法,它是以精确测定好的同类型工序或产品的定额,经过分析,推出同类中相邻工序或产品定额的方法。比较类推法简单易行,工作量小。但往往会因对定额的时间构成分析不够,对影响因素估计不足,或者所选典型定额不当影响定额的质量。,3.预算定额中人工消耗量的确定1)基本用工
16、。基本用工指完成某一项合格分项工程所必需消耗的技术工种用工,按技术工种相应劳动定额的工时定额计算,以不同工种列出定额工日。如花岗岩楼地面中铺设花岗岩板、调制砂浆、运花岗岩板及砂浆的用工等。计算公式为:基本用工=(综合取定的工程量施工劳动定额)2)其他用工。其他用工包括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和人工幅度差。超运距用工。超运距用工指劳动定额中已包括的材料、半成品场内水平搬运距离与预算定额所考虑的现场材料、半成品堆放地点到操作地点的水平运输距离之差。超运距=预算定额取定运距-劳动定额已包括的运距超运距用工=(超运距材料数量超运距劳动定额),辅助用工。辅助用工指技术工种劳动定额内不包括而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
17、考虑的用工。如筛砂子的用工等。辅助用工=(加工材料的数量相应材料加工的时间定额)人工幅度差。人工幅度差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而在预算定额中又必须考虑的用工,也是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难准确计量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的计算公式为 人工消耗量=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1+人工幅度差系数)人工消耗量=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例2-4 经现场的测定,完成1m3的砌体需基本工作时间15.5h,辅助工作时间占工作班延
18、续时间的3%,准备与结工作时间占工作班延续时间的3%,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占工作班延续时间的2%,休息时间占工作班延续时间的16%,人工幅度差系数为10%,计算完成1m3砌体的人工消耗量。解:完成1m3的砌体劳动定额人工消耗量=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15.5/(1-3%-3%-2%-16%)=20.39h 20.39/8=2.55工日 完成1m3的砌体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2.55(1+10%)=2.81工日,例2-5:某内墙面抹灰工程由18人组成的抹灰班,需26天完成内墙抹灰工程。产量定额为12/工日,试计算抹灰班应完成的抹灰面积。解:抹灰
19、板班应完成的抹灰面积=182612=5616.00,习题:1.某班组4人,工作3天,生产5件产品,试分析其劳动定额。2.某砌筑班组12人,现需完成砌筑工程量200m3。已知其劳动定额为:0.89工日/m3,试求完成该项任务所需的定额天数。,2.2.4 材料消耗定额的确定1.材料消耗定额的概念材料消耗定额的含义。施工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一定品种、规格的原材料、燃料、半成品、配件和水、动力等资源的数量标准。,材料消耗定额的作用。材料消耗定额是企业推行经济承包、编制材料计划、进行单位工程核算不可缺少的基础,是促进企业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材料消耗、实行限额
20、领料和材料核算的重要工具,是正确核定材料需用量和储备量,考核、分析材料消耗的重要依据,是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的有利工具,是反映建筑装饰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2.材料的分类(1)按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性质分类 施工中材料的消耗,一般可分为必须的材料消耗和损失的材料两类。,直接用于工程的材料 材料净耗量必需消耗的材料(正常消耗)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 不可避免的施工材料操作损耗损失的材料(不合理消耗)材料损耗量 1)必须消耗的材料数量净用量 净用量,即设计(施工图)所示必需的材料、成品、半成品用量,这部分用量将形成建筑安装施工过程的工程实体。2)施工过程中损失的材料数量损耗量损耗量即施工过
21、程中图示所必需的材料、成品、半成品用量以外的材料消耗,包括: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施工损耗和可以避免的施工损耗和可以避免的施工损耗。其中不可避免的施工损耗量应计入定额消耗量。,(2)按材料在构成工程实体时所发挥的作用及其用量的大小分类1)主要材料,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2)辅助材料,构成工程实体除主要材料以外的其他材料,如垫木、钉子、铁丝等。3)其他材料,指用量较少,难以计量的零星材料。,(3)按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次数分类1)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能多次反复使用的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2)非周转性材料,也称为直接性材料,它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建筑安装
22、产品实体的材料。如:水泥、钢材、砂、石等。,3.主要材料及辅料消耗量的计算公式 材料消耗量包含材料净用量和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量两部分。其关系式如下:材料损耗率=材料损耗量/材料净耗量100%材料消耗量定额=材料净耗量定额+材料损耗量定额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4.材料消耗定额确定的基本方法(1)非周转材料消耗定额的确定方法。现场观测法。现场观测法也称现场测定法,与劳动消耗定额中的技术测定法相似。它是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在施工现场,对某一产品的材料消耗量进行测定,通过分析、整理,最后得出材料消耗量。被观测对象应符合下列要求:a工程结构是典型的;b施工
23、符合技术要求;c材料品种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d被测定的操作工人在使用材料和保证产品质量方面有较好的水平。,例2-6 一施工班组砌筑一内墙,经现场观测共使用砖2660块,M5水泥砂浆1.175 m3,水0.5 m3,最终获得5 m3的砖墙。计算该砖墙的材料消耗量。解:砖消耗量=2660块5 m3=532块/m3 M5水泥砂浆消耗量=1.175 m3/5 m3=0.235 m3/m3 水消耗量=0.5 m3/5 m3=0.1 m3/m3 答:该砖墙消耗砖532块/m3,M5水泥砂浆0.235 m3/m3,水0.1 m3/m3。,实验室试验法。试验法是通过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在实验室内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
24、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能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测定的塑性材料和液体材料。试验法主要用来测定材料的净用量。(表),统计法。统计法是通过对现场进料、用料的大量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获得材料消耗的数据。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组织专人观测和试验。理论计算法。理论计算法是指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出产品材料的净用量,材料的损耗量仍要在现场通过实测取得。,具备下列条件者,均可采用此法:1凡有标准规格的材料,按规范要求(如砌砖,按规范要求的灰缝宽度和厚度、排砖方法;防水卷材,按规范要求的搭接宽度和铺贴方法)计算定额耗用量;2凡设计图纸标有截面尺寸及下料长度要求的,按设计图纸尺寸及下料要求计算
25、材料净用量,如木门窗制作用的板、方材等。,常用理论计算公式:(1)标准砖 每立方米砌体标准砖净用量(块)=(2墙体厚度的砖数)/墙体厚(标准砖长+灰缝厚)(标准砖厚+灰缝厚)每立方米标准砖砌体砂浆用量=1m3砌体-1m3砌体中标准砖的净体积=1-0.24 0.115 0.053 标准砖数量=1-0.0014628 标准砖数量 标准砖(砂浆)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块料面层材料 100m2块料面层用量(块)=100/(块料长+灰缝宽)(块料宽+灰缝宽)(1+损耗率)100m2块料面层的灰缝砂浆用量=100-(块料长块料宽块料净用量)灰缝深(1+损耗率)100m2结合层材料用量=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装饰 工程预算 定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4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