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缓治疗技术一课件.ppt
《舒缓治疗技术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舒缓治疗技术一课件.ppt(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舒缓治疗技术(一),北京老年医院关怀病房姜宏宁,临终关怀 姑息治疗 舒缓治疗,临终是指各种疾病终末期、治疗无效,日益衰竭,即进入临终阶段。临终过程可能很短,几小时、几天,如各种严重创伤性疾病;也可能几个月,如恶性肿瘤、器官衰竭。在美国临终关怀的对象是预计生存期不超过26个月的终末期患者,我国临终关怀的对象是预计生存期不超过23个月的终末期患者,据统计临终关怀患者中60%是癌症患者,因此,癌症患者是临终关怀的主要对象。,临终关怀(Palliative Care),是一门临床学科,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包括躯体的、社会心理和宗教的(心灵的)困扰,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
2、从而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病人和他们的亲人的生命质量。,临终关怀起步、发展,20世纪6070年代由英国人Saunders、美国人Kubler Ross所倡导和推动。1967年在伦敦的创立“圣克里斯多佛临终关怀机构”成为最早的临终关怀组织。从20世纪80年代起,临终关怀运动及姑息治疗的先驱者在不同国家就致力于发展姑息医学,逐渐建立了合作的国际网络。,临终关怀起步、发展,1987年,姑息医学(Palliative Medicine)作为全科医学亚学科正式成立,经历了7年的发展探索时期,此后成了独立的知识理论体系,这门学科在英国最终获得认可,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临终关怀起步、发展,2005年10月
3、8日诞生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念日,即“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日”。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肿瘤工作者的要求也由“肿瘤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项任务改为“肿瘤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姑息治疗”四项任务。,临终关怀起步、发展,孙燕院士指出:“重视姑息治疗是当前临床肿瘤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强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提高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是癌症防治的四大目标之一。,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和现状,我国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起步较晚!1988年8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死亡的机构天津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之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和临终关怀基金也相继成立,上海创办了第一个临终关怀机构。,我
4、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和现状,1992年北京市招收濒危病人的松堂医院正式成立。1998年由李嘉诚先生捐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了宁养院,开创了国内宁养医疗服务。从2001年开始,李嘉诚先生每年又捐资2000万元于国内20家重点医院开展宁养医疗服务。,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和现状,2004年国内部分地区医院评审标准中新增量临终关怀的内容。2005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启动了“爱心护理院”试点工作,计划在全国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在300个大中城市建立“爱心护理院”,专门为老龄重病的老年人们提供临终关怀服务。,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和现状,2006年2月,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
5、见里明确提出支持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业务。2006年4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和现状,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临终关怀机构已超过120家,主要分布于大城市,正向部分中等城市延伸。我国晚期癌症临终关怀的主要模式有:宁养院、社区的临终关怀家庭病床、临终关怀医院、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等。,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和现状,原则上,以长期照护为主的病患,就诊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一级医院,而病情复杂或出现急、危、重症时,需就治于二、三级医院的专科。但现实状况是在大城市,很多晚期病患被医院拒之门外,其根源较为复杂。传统医学观念 现实医院考核及
6、经济压力,正确认识临终关怀,、以病人为中心的关怀,而不是以疾病为焦点。、接受死亡,但也要提升生存的质量。、病人和照护者是合作关系。、关心缓解症状和舒服的治疗(治疗的舒适性和耐受性),而不是根治。,临终关怀的对象,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首先是指晚期肿瘤患者和一些存在疾病进展、器官衰竭而且现有医学没有有效治疗手段的非肿瘤患者,例如:肺心病晚期、心衰晚期、脑血管疾病并发感染、尿毒症晚期、糖尿病晚期等。现阶段晚期肿瘤患者占接受临终关怀服务的患者的绝大多数。,临终关怀不是中、长期照护,而一些慢性疾病,虽然存在生活不能自理,或无法进食,需要长期鼻饲、留置尿管等医学照料,因为没有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或严重的并发
7、症,但预计生存期较长,此类患者需要中、长期照护,而非临终关怀。,姑息医学以及姑息治疗是实现临终关怀的手段 舒缓治疗是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姑息治疗,以人为本的治疗,姑息治疗不是等死不治,而是更积极地参与晚期疾患的整体治疗,不仅包含传统西医的姑息性手术、姑息性放(化)疗,还包含无创和微创的理化治疗和介入治疗(导管介入化疗、支架治疗、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内镜下血卟啉激光治疗)以及中医药及生物治疗,更包含躯体康复治疗、心理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等。具有人文关怀的治疗,更容易得到患者和家属的接受。因此舒缓治疗的提法更为恰当!,舒缓治疗的原则,一、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重心的适度治疗;二、强化和全方位护理
8、;三、发展规范化的整体照护;四、重视死亡教育;五、提供家属心理辅导和居丧服务。,舒缓治疗的内容,一、缓解症状和舒服的治疗,为患者减轻疼痛、乏力、消瘦等疾病并发的痛苦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是得到舒服的感受了;二、整合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提供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躯体康复、中医姑息等全方位服务,提高生活质量;,舒缓治疗的内容,三、树立患者的尊严,维护和尊重生命,关心生命的品质,追求平和的归途;四、提供支持系统帮助家属正确对待患者的疾病过程和他们的居丧;,舒缓治疗的内容,五、应用团队的工作方法以满足患者和他们的亲人的整体需求,包括必要时的居丧服务咨询;六、用于疾病过程的早期,联合应用其他积极的
9、延长生命的治疗,如像放疗和化疗,包括所需要的检查来评估和治疗各种临床并发症。,什么时候开始治疗?,什么时候开始治疗?,以恶性肿瘤为例:第一阶段:抗癌治疗与姑息治疗相结合,对象为可能根治的癌症患者;姑息治疗主要是缓解癌症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症状,对症支持治疗,保障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什么时候开始治疗?,第二阶段:当抗癌治疗可能不再获益时,以姑息治疗为主,对象为无法根治的晚期癌症患者;姑息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什么时候开始治疗?,第三阶段:为预期生存时间仅几天至几周的终末期肿瘤患方提供临终关怀治疗、善终服务、沮丧支持。,总结临终关怀和舒缓治疗,理念:1、重视人本身,而非仅是疾
10、病。2、重视生活质量,即不促进也不延迟患者死亡。3、通过正面、积极和技巧性的沟通,开展工作。,总结临终关怀和舒缓治疗,理念:4、舒缓治疗对疼痛及诸多不适症状的控制非常重要。5、肯定生命的价值,正确认识死亡。6、以团队形式提供积极、全面的照护。,总结临终关怀和舒缓治疗,意义:一、临终关怀体现人文主义、符合人类利益,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临终关怀和舒缓治疗,意义:二、对传统思想的补充和纠正,具有伦理学意义。,总结临终关怀和舒缓治疗,意义:三、有助于缓解社会压力,维护社会安定,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临终患者常见症状,临终患者常见症状,1、疼痛2、恶液质和疲乏3、消化系统症状:吞咽困
11、难、厌食和体重下降、恶心和呕吐、便秘、肠梗阻;4、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粗重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咯血、呃逆、异常呼吸模式;,临终患者常见症状,5、神经系统症状:头疼和头痛、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眩晕、头晕眼花、晕厥和头晕、脊髓压迫、尿潴留和尿失禁、癫痫发作、运动障碍和不宁退腿综合征、共济失调和协调不能;6、内分泌和代谢症状:高钙血症、肾衰竭、血管升压素异常和低钠血症、谵妄,临终患者常见症状,7、血液系统症状:贫血、出血;8、泌尿系统症状:尿路梗阻、尿失禁、尿瘘、尿潴留、血尿、膀胱痛;9、肌肉骨骼系统:肌阵挛、痛性痉挛和痉挛、骨转移症状;,临终患者常见症状,10、皮肤症状:出汗、痛痒、皮肤
12、转移和真菌样迅速生长的肿瘤;11、认知、心境和睡眠障碍:认知丧失、心境障碍、睡眠障碍;12、副癌综合征症状,临终患者常见症状,急症:1、脊髓压迫 2、上腔静脉阻塞 3、窒息与急性呼吸道阻塞 4、突发的严重出血,临终患者常见症状,急症:5、急性肠梗阻 6、颅内高压与脑疝 7、恶性胸、腹水 8、恶性心包积液,控制症状的原则1、评估:对症状、患者评估2、分析和解释3、沟通和讨论4、个体化治疗(现有手段、收益与负担、患者意愿等)5、注意细节6、掌握病情的变化和进展,疼 痛,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并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或被描述为与这样的损失有关。国际疼痛研究协会,疼痛,疼痛包含:1、令人
13、不快的感觉2、不愉快的情感体验3、社会和精神因素,癌痛现状1、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全球每年还将新增2000万癌症患者2、癌症的死亡率占总死亡人口的1/4,列死因第一位。且癌症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疼痛,癌痛现状3、据WHO统计:晚期癌症患者中50%以上有疼痛,30%会出现严重的剧烈疼痛。4、全球有350万的癌痛患者得不到及时处理,在中国每天有100万的癌症患者遭受疼痛折磨。5、癌症疼痛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疼痛,疼痛,疼痛的类型1、伤害感觉性疼痛(皮肤表层、深部躯体、内脏)2、神经病理性疼痛(外周、中枢神经病理)3、混合性疼痛4、爆发性疼痛与伴发性疼痛,疼痛,疼痛的原因1、直接
14、由肿瘤侵犯引起的疼痛(70-80%):肿瘤侵及骨骼、神经、空腔脏器、血管、淋巴及各排泄管道引起疼痛。2、肿瘤相关症状(10%):肿瘤副综合征,活动障碍致痛。3、肿瘤治疗或诊断致痛(10-20%):穿刺、手术致痛,放化疗反应。4、与肿瘤或治疗无关的疼痛(10%),疼痛,疼痛的评估1、视觉模拟法(VAS划线法),疼痛,2、程度分级法(VRS法)O 级:无疼痛;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药,睡眠受干扰;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止痛剂,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植物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疼痛,3、数字分级法(NRS法)0:无痛
15、14:轻度痛 56:中度痛 710:重度痛,疼痛,4、量表简明疼痛调查表(BPI)麦吉尔疼痛调查表(the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Hkn.library.ualbcrta.ca/CINAHL/95031390.pdf,疼痛,特殊类型:脸谱评分法(用于儿童和弱智的成年人),疼痛,疼痛的辅助用药,疼痛的辅助用药,疼痛的辅助用药,NMDA(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 NMDA受体参与神经性疼痛中“上扬现象”的发展,且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作用位点密切相关,可增强阿片类药物疗效及减轻阿片类药物的耐受与依赖性。氯胺酮,可溶性麻醉剂,镇痛作用是拮抗NMDA受体,现常与芬太
16、尼、咪唑安定联合持续静脉泵入镇痛。,疼痛,非甾体类消炎药抑制还氧化酶(COX1、COX2)作用于体内的末梢神经系统,部分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不刺激阿片受体。有剂量极限性(即天花板效应)可使阿片类药物增加疗效不产生耐药性及生理或心理依赖性消炎功能,疼痛,疼痛,布洛芬丙酸衍生物,对COX-2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超剂量应用也安全口服后吸收迅速,2小时内达血药高峰浓度,血浆半衰期为2小时大多数病人能很好的耐受2400 mg/d止痛作用很强,其效力为阿司匹林的3倍。,疼痛,阿片类药物作用于中枢,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常用的完全激动剂无天花板效应可因个体止痛之需而增加剂量价格低,剂量范围大,对重度疼痛
17、有肯定的疗效,疼痛,疼痛,可待因(甲基吗啡)天然阿片类药物在体内10%可待因脱甲基成为吗啡非肠道给药的效力不到吗啡的1/12口服给药的效力为吗啡的1/4-1/35%-10%的人群不能将可待因转化为吗啡副作用与吗啡相似,程度较轻有“天花板效应”,疼痛,曲马多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剂具有阿片和非阿片双重性质体内代谢为去甲基曲马多(其效应比曲马多强2-4倍)非肠道给药的效力为吗啡的1/10口服常用剂量:50-100mg Q4h-Q6h副作用较轻微,只有很少的便秘、呼吸抑制药物依赖倾向性相当小,疼痛,疼痛,哌替啶(杜冷丁)口服可靠性差止痛作用为吗啡的1/8,维持时间.5-3.5小时在体内代谢成去甲哌替啶
18、,具有中枢神经毒作用,其止痛效能为哌替啶的一半,半衰期又长达12-16h去甲哌替啶积聚,可出现神经中毒症状:震颤、幻觉、抽搐、肌阵挛和癫痫发作哌替啶只可用于短时的急性疼痛,疼痛,多瑞吉(芬太尼透皮给剂)有4种规格:25ug、50ug、75ug和100ug用于疼痛相对稳定病人的维持用药,不能应用快速剂量滴定一次用药维持作用时间可达72小时起效较慢,在到达稳态血浓度之前,需加用速释镇痛剂作为补充在停止给药后,其消除半衰期较长,需延长监护后处理时间,疼痛,吗啡强阿片类药物止痛效果为剂量依赖性,无天花板效应有效镇痛时间为3-6小时有控释剂型(美施康定),持续时间12小时。,阿片类药物的等效剂量表,疼痛
19、,1、药物治疗(三阶梯法),疼痛,三阶梯方案的指导原则1、按阶梯给药2、口服给药:在有可能的情况,口服是首选方法,方便,经济,不易产生药物依赖。3、按时给药:可保证疼痛的连续缓解。4、个体化给药: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个体差异很大,对吗啡无极量限制。5、注意具体细节:目的是让患者获得最佳疗效而副作用最小。,1、一、二阶梯的药物有“天花板效应”2、对阿片类药物的剂量调整应遵循TIME原则:Titrite:一般10-30mg美施康定开始,每24小时调整一次。Increase:若疼痛无缓解,按30-50%递增 Manage:突破性的疼痛用速释吗啡处理,剂量为12小时美 施康定剂量的1/4-1/3。Ele
20、vate:当达不到12小时镇痛时,应考虑增加 下一次美施 康定的剂量。,疼痛,疼痛,美施康定剂量调整方案,疼痛,给药途径1、口服给药:简单、方便、经济2、经皮用药:透皮贴剂3、直肠给药:无法口服者4、舌下含化:适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不能吸收5、肌肉注射:应避免用6、皮下注射:临时或持续皮下注射7、连续静脉注射:快,有效性高8、硬膜外给药:止痛时间长,用量较少,副作用少,疼痛,口服给药的优缺点:,疼痛,经皮给药的优缺点:,疼痛,直肠给药的优缺点:,疼痛,肌肉注射的优缺点:,疼痛,皮下注射的优缺点:,疼痛,静脉注射的优缺点:,疼痛,病人自控镇痛(PCA):是在病人感觉疼痛时按压启动键,通过微量泵向
21、体内注射一定量的药物来进行止痛。其特点是在医生设置的药物剂量范围内,病人自己按需调控注射的时机和剂量,达到不同病人、不同时刻、不同疼痛强度下的不同镇痛要求。PCA的给药途径可分硬膜外腔、静脉和皮下等,在癌痛治疗中最常应用的是硬膜外PCA。经硬膜外PCA用药主要包括三类:阿片类制剂局麻药辅助用药。禁用于过度镇静及精神恍惚的病人!,疼痛,2、非药物治疗体外放疗:局部疾病引起的疼痛,例如骨转移。核素治疗及腔内放疗:全身多发的骨转移,铼-186。神经阻滞和脊髓前侧柱切断术。腹部神经丛阻滞用于胰腺肿瘤;脊髓前侧柱切断术用于间皮瘤等。,疼痛,神经毁损性治疗分为物理性毁损和化学性毁损;物理性毁损包括射频和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舒缓 治疗 技术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