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本质六班12.ppt
《酶的本质六班1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的本质六班12.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酶的本质,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2.27-1895.9.2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开始研究,他是一位科学巨人。,主要经历1822年,生于法国多勒 1839年-1842年在贝桑松皇家学院学习 1843年-1846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845年获硕士学位,1847年获博士学位 1848年-1849年任第戎大学物理学教授 1849年-1854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理学院化学教授 1854年-1857年任里尔大学理学院院
2、长和化学教授 1857年-1867年任巴黎高师的主管行政管理和科学研究的主任 1862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1863年-1867年兼任巴黎美术学校教授 1867年-1874年任巴黎大学化学教授 1869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867年-1888年任高等师范学校生理化学实验室主任 1882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1887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永久秘书 1888年-1895年任巴斯德研究所所长 1892年巴黎大学为庆祝巴斯德70寿辰举行了盛大的国际性庆典 1895年逝世于巴黎附近的圣克洛德,主要贡献11848年研究酒石酸的旋光性,发现酒石酸有右旋和左旋现象及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这一发现对结构化学的
3、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后提出分子不对称性理论,开创了立体化学研究的途径。发现生物体对这两种不对称性的晶体具有明显的选择性。2证实发酵作用都是由于微生物引起,创立“巴斯德消毒法”(6065摄氏度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的一种消毒法)并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3证实传染病都是微生物在生物体内的发展引起。4提出了预防接种措施,认为传染病的微生物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变成防病的疫苗。5在当时巴斯德消毒法所获得的利润足够支付法国因为普法战争战败而向普鲁士缴纳的战争赔款。,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尤斯图斯冯 李比希,男爵(Justus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
4、,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机化学。因此被称为“化学之父”。作为大学教授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一创新,他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教育家之一。他发现了氮对于植物营养的重要性,因此也被称为“肥料工业之父”。,爱德华比希纳(Eduard Biichner),德国化学家,1860年3月20日生于慕尼黑。是著名有机化学家,第五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拜耳的学生。他1888年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基尔大学、蒂平根大学、柏林大学、布雷劳和维尔茨堡大学的教授。他一生从事发酵过程和酶化学的研究,并于1896年取得了重大成果,成为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他证明了使碳水化合物
5、发酵的是酵母所含的各种酶而不是酵母本身。还证明酿酶可以从酵母细胞提取,这种酶能使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醇。1907年他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毕希纳曾任德国陆军少校。,萨姆纳(Sumner,James Batcheller;18871955),1887年11月19日生于马塞诸萨州坎顿,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萨姆纳1955年8月12日卒于纽约州布法罗。1910年获哈佛大学学士学位;1913、1914年分别获该校硕士学位及哲学博士学位;1914年在科内尔大学医学院任生物化学助教授,1929年起任教授。自1947年起,他兼任康奈尔大学因他而设立的酶化学研究室主任。,成就20世
6、纪20年代,萨姆纳相信酶是蛋白质。他从1917年开始用刀豆粉为原料,分离提纯其中的脲酶(刀豆中脲酶多,易于测定)。1926年他成功地分离出一种脲酶活性很强的蛋白质。这是生物化学史上首次得到的结晶酶,也是首次直接证明酶是蛋白质,推动了酶学的发展。1937年他又得到了过氧化氢酶的结晶,还提纯了几种其他的酶。由于脲酶和其他酶的工作,他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的著作有生物化学教本、酶的化学和方法(与G.F.萨默斯合著)、酶-化学及其作用机制(与K.迈尔巴克共同主编)等,后两种已被译成俄文等其他文字。,简介切赫(Thomas Robert Cech),美国生物化学家,1947年12月8日生于美国
7、芝加哥。在柏克莱加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78年后在科罗拉多大学任教。切赫于1981年后全力投入到RNA(核糖核酸)分子催化功能的研究,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发展了阿尔德曼的研究成果和学说。提出用分子层次上的化学理论来解释RNA分子的自我催化机理。因此,他为建立生命科学在分子层次上的理论基础作出了贡献。为此,他和阿尔特曼共同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时年42岁。在此之前,切赫因核酸性酶的发现而获得了声望很高的1988年Lasker奖。,美国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西德尼奥特曼由于在研究核糖核酸(RNA)具有催化性能方面所作的贡献,奥特曼教授和另一位美国生物
8、化学家托马斯R切赫(Thomas Robert Cech)同时荣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关于核糖核酸(RNA)具有催化活性的发现,使生物学的两大领域发生了根本变化:它不但修正了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的长期存在的传统理念,而且对于生命起源的问题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了,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2.27-1895.9.2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开始研究,他是一位科学巨人。,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
9、2.12.27-1895.9.2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开始研究,他是一位科学巨人。,尤斯图斯冯 李比希,男爵(Justus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机化学。因此被称为“化学之父”。作为大学教授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一创新,他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教育家之一。他发现了氮对于植物营养的重要性,因此也被称为“肥料工业之父”。,尤斯图斯
10、冯 李比希,男爵(Justus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机化学。因此被称为“化学之父”。作为大学教授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一创新,他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教育家之一。他发现了氮对于植物营养的重要性,因此也被称为“肥料工业之父”。,尤斯图斯冯 李比希,男爵(Justus von Liebig,1803年5月12日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机化学。因此被称为“化学之父”。作为大学教授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因为
11、这一创新,他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教育家之一。他发现了氮对于植物营养的重要性,因此也被称为“肥料工业之父”。,爱德华比希纳(Eduard Biichner),德国化学家,1860年3月20日生于慕尼黑。是著名有机化学家,第五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拜耳的学生。他1888年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基尔大学、蒂平根大学、柏林大学、布雷劳和维尔茨堡大学的教授。他一生从事发酵过程和酶化学的研究,并于1896年取得了重大成果,成为著名的生物化学家。他证明了使碳水化合物发酵的是酵母所含的各种酶而不是酵母本身。还证明酿酶可以从酵母细胞提取,这种酶能使糖分解为:氧化碳和醇。1907年他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在第一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本质 1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