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ppt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妇产科学,妇产科学(第8版)配套课件,“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主编 谢幸 苟文丽,3,第二十五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编者 狄文(上海交通大学),4,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包括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以外的其他部位1860年德国病理学家Von Rokitansky首先描述育龄期是高发年龄发病率10%15%,其中76在2545岁慢性盆腔痛、痛经患者中发病率20%90%,25%35%不孕患者与本病有关5%15%妇科手术患者被发现有盆腔内异症病灶存
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多样组织学上良性但有增生、浸润、转移及复发等“恶性”行为,引起广泛粘连生长的激素依赖性,5,病因学研究:EMs的激素依赖性,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有以下学说: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6,病因学研究,种植学说:1921年Sampson最早提出经血逆流学说经期时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续生长、蔓延,形成盆腔内异症,7,病因学研究,多数临床和实验资料均支持这一学说 经血逆流:可见于70%90%女性,腹腔液中可见活性子宫内膜 经血排出受阻:先天性阴道闭锁或宫颈狭窄医源性内膜种植:剖宫产切口及会阴
3、切口内异症病灶动物实验:成功建立内异症病灶,8,病因学研究,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途径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盆腔淋巴管、淋巴结和盆腔静脉中可见子宫内膜组织 远离盆腔的器官,如肺、四肢皮肤、肌肉等发生内异症,可能就是内膜通过血行和淋巴播散的结果具体机制不明,9,病因学研究,诱导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的延伸在兔动物实验中已证实,而在人类尚无证据未分化的腹膜组织在内源性生物化学因素诱导下,可发展成为子宫内膜组织种植的内膜可以释放化学物质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组织,10,病因学研究,遗传学因素本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某些患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11,病因学研究,免疫因素免疫细胞的细
4、胞毒作用减弱,不能有效清除异位内膜免疫活性细胞释放IL-6、EGF、FGF,促进异位内膜存活、增殖、局部纤维增生、粘连,细胞粘附分子异常表达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与SLE、黑色素瘤及某些HLA抗原有关,12,病因学研究,其他因素血管生成:患者腹腔液中VEGF等血管生长因子增多内膜芳香化酶mRNA和细胞色素P450蛋白的表达增高,型17-羟类固醇脱氢酶表达下降异位内膜凋亡总是低于在位内膜内异症患者中腹膜炎发生率较高,13,基本病理变化,异位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变化发生周期性出血,导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囊肿、粘连形成,在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终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褐色实质性结节或包块 80累
5、及一侧卵巢,50累及双侧卵巢异位子宫内膜依激素的变化,周期性出血病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形成瘢痕或囊肿,14,常见盆腔内异症分类,卵巢微小病灶型:早期病灶,浅表皮层的微小病灶典型病灶型:皮质内的囊肿型病灶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子宫后壁病变早期-局部散在紫褐色出血点或颗粒状结节典型病灶-子宫后壁与直肠前壁粘连,直肠子宫陷凹变浅甚至消失,15,常见盆腔内异症分类,盆腔腹膜无色素沉着型:早期病变色素沉着型:典型的紫蓝色或黑色异位结节输卵管及宫颈暗红色、紫蓝色斑点或结节其他部位阑尾、膀胱、直肠:紫蓝色或红棕色点、片状病损会阴及腹壁疤痕处:圆形结节,可见典型紫蓝色或陈旧出血病灶,16,典型或微小的
6、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17,A:典型的黑色皱缩病变伴有血管增生及橘红色囊泡B:红色息肉样病灶伴血管增生,Novak妇科学第15版.Jonathan S.Berek主编.第518页,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18,A:浅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B:浅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粘连分解术前的腹腔镜下所见C:腹腔镜下子宫及右卵巢的黑红色子宫内膜异位囊肿D、E: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Novak妇科学第15版.Jonathan S.Berek主编.第519-521页,腹腔镜下直肠子宫陷凹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19,A:盆腔广泛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右侧宫骶韧带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结节,伴有粘连B:在直
7、肠与宫骶韧带间的致密粘连中仍有深部子宫异位结节C:CO2激光切除深部结节后直肠子宫陷凹的形态,Novak妇科学第15版.Jonathan S.Berek主编.第522-523页,内异症病灶的特点,20,病变广泛,形态多样,具侵袭和复发性,内异症病灶的特点,21,内异症病灶的特点,22,镜下病理,子宫内膜组织(内膜上皮+腺体+间质)纤维素、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典型内膜组织可受到破坏,23,恶 变,异位内膜极少发生恶变,发生率低于1%生物学行为的特点-浸润性种植生长、对周围组织的破坏、远处转移和易复发恶变病因不明确恶变诊断标准在同一卵巢中内异症和癌并存、内异症和癌的组织学关系相类似、除外转移性恶性肿
8、瘤、有良性内异症向恶性组织过渡的组织形态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24,临床表现:下腹痛和痛经,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 性交痛疼痛部位-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 痛经不是内异症诊断的必需症状,25,临床表现:不孕,盆腔微环境改变影响精卵结合及运送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抗子宫内膜抗体增加而破坏子宫内膜正常代谢及生理功能卵巢功能异常导致排卵障碍和黄体形成不良卵巢、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受精卵运输,26,临床表现:性交不适,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局部粘连使子宫后倾固定者性交时碰撞或子宫收缩上提而引起疼痛一般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27,临床表现:月经异常,发生率:15%30%经量增多、经
9、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或经前期点滴出血可能与卵巢实质病变、无排卵、黄体功能不足有关可能和合并有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有关,28,临床表现:其他症状,肠道内异病灶膀胱内异病灶输尿管异位病灶手术瘢痕异位病灶,29,体 征,卵巢异位囊肿较大时,妇科检查可扪及与子宫粘连的肿块,囊肿破裂时腹膜刺激征阳性典型盆腔内异症双合诊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或子宫后壁下方可扪及触痛性结节,一侧或双侧附件处触及囊实性包块,活动度差病变累及直肠阴道间隙时,可在阴道后穹隆触及、触痛明显,或直接看到局部隆起的小结节或紫蓝色斑点,30,诊 断,临床表现育龄女性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月经紊乱、不孕或慢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子宫 内膜 异位症 腺肌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