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概 述,肾小球疾病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等为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是我国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三大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临床分型-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RPGN)-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隐匿性肾小球肾炎(latent glomerulonephr
2、itis),病理分型,1、微小病变性肾病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病变 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膜性肾病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3)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致密物沉积性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4、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炎症反应 炎性细胞、炎症介质非免疫因素 高血压、蛋白尿、高脂血症,临床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急性肾小球肾炎,一组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可伴一过性肾功能损害。多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均可致病,但大多
3、数为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为A组链球菌中的XII型)感染后所致。主要发病机制为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发作前常有前驱感染,潜伏期为7-21天,一般为10天左右。皮肤感染者的潜伏期稍长。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仅表现为镜下血尿及血C3的规律性变化),重者表现为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一)尿液改变,多数患者有肾小球源性血尿,近半数患者为肉眼血尿。常伴有轻、中度的蛋白尿,少数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水平的蛋白尿。,(二)水肿,90%的患者可发生水肿,常为多数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其原因是钠水潴留。
4、典型表现为晨起时眼睑水肿或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可伴有腹水和全身水肿。,(三)高血压,75%以上的患者会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钠水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仅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四)肾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在起病的早期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而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多于1-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于利尿后数日可逐渐恢复正常,仅极少数患者发展至急性肾衰竭。,并发症,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实验室检查,(一)尿液检查 几乎所有患者都有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尿中红细胞多为畸形红细胞。尿沉渣除红细胞外,还可见白细胞、上皮细胞,并可有红细胞
5、管型、颗粒管型。(二)血常规检查 可有轻度贫血,常与水钠潴留、血液稀释有关。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升高,血沉在急性期常加快。(三)肾功能检查 急性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功能常不受影响,浓缩功能多正常。,实验室检查,(四)免疫学检查 疾病早期,补体C3和总补体(CH50)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动态观察 C3的变化对诊断本病非常重要。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 升高,提示近期内曾有过链球菌感染。,诊断要点,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典型临床表现,伴血清C3的动态变化,8周内病情逐渐减轻至完全缓解者,即可作出临床诊断。若起病后2-3个月病情无明显好转,
6、或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应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鉴别诊断,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 许多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均可引起急性肾炎。潜伏期短,临床表现较轻,无C3与抗”O”改变。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肾炎综合征,常伴肾病综合征,血清补体水平持续低下,8周内不恢复,病变持续无自愈倾向。3、IgA肾病 潜伏期短,可在感染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肉眼血尿,血尿可反复发作,部分患者血清IgA升高。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及发病过程与急性肾炎相似,但临床症状常较重,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持续进行性下降。,治 疗,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限制水、钠摄入感染灶治疗对症治疗 利尿透
7、析治疗,预 后,多数病例预后良好,有自愈倾向。影响预后的因素-年龄-临床表现(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情况)-肾脏病理情况,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病程长,病情迁延,病变缓慢持续进展,最终至慢性肾衰竭。,病 因,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仅少数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所致。,发病机制,原发病的免疫炎症损伤。慢性化机制与高血压、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等非免疫因素有关。,病 理,病理类型多样,最终转化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等。,临床表现,可发生于任何
8、年龄,但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见多数起病缓慢,隐匿临床表现多样性,个体差异大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基本临床表现早期可有体倦乏力、腰膝酸痛、纳差等,水肿时有时无病情时轻时重,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发展至慢性肾衰竭,实验室检查,1、尿液检查 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可见红细胞,并可见颗粒、透明管型等。2、血液检查 病程早期血常规可正常或仅有轻度贫血。多数患者可有较长时间的肾功能稳定期,疾病晚期则出现尿浓缩功能减退,血肌酐升高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3、B超检查 早期肾脏大小正常,晚期可出现双肾对称性缩小、皮质变薄。4、肾活检 可确定肾脏的损害及病理类型。,诊 断,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
9、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一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排除继发性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鉴别诊断,1、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2、Alport综合征 多于青少年起病,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其主要特征是肾损害、耳部病变(神经性耳聋)及眼疾患(球形晶状体等)同时存在。3、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上无明显不适表现,一般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鉴别诊断,4、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肾小管功能(如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异常早于肾小球功能损害,尿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常有高血压其他靶器官损害(如心、脑)和眼底改变等,治 疗,治疗目标 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而不以消除尿红细胞或轻微蛋白尿为目标 一般不宜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可采用综合治疗,治 疗,治疗措施 优质低蛋白饮食和必须氨基酸治疗 控制高血压 对症处理 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预 后,慢性肾炎呈持续进行性进展,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其进展的速度个体差异很大,主要取决于病理类型、治疗是否恰当以及是否重视保护肾脏。,谢 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6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