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知识课件.ppt
《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知识课件.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岗前培训,感控办 周世会,培训主要内容,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二、医院感染的概念三、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四、医疗废物处理五、职业暴露与防护,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三级管理网络: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工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控办,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院长,分管副院长,感控办防保科,医务、护理、临床、检验、药事、设备、后勤,职责,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感控办的职责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组长职责 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职责 科室医院感染监控护士职责 医务人员在院感工
2、作中的职责,医务人员在院感工作中的职责,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三、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四、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物敏感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漫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法执法的规定报告。,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定义
3、,包括 1.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2.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3.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不包括 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或处潜伏期的感染。目前所说的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广
4、义地说是指一切在医院活动过的人群住院病人医院职工门急诊病人探视者和陪护人员(家属)这些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性疾病均可 称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狭义的医院感染研究的对象主要指:住院病人 门诊、急诊病人、探视者、陪护家属在医院里逗留的时间较短,而且感染因素较多,难以确定其感染源是否来自于医院。,医院感染暴发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
5、暴发。,级突发事件(立即报告)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级突发事件(30分钟内报告),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
6、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级突发事件(12小时内报告),发生3例以上5例以下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的类型,1、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 2、按其预防性可分为 可预防性和不可预防性 3、按其感染途径可分为 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和自身感染,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呼吸系统 一、上呼吸道感染 二、下呼吸道感染三、胸膜腔感染 心血管系统一、侵犯心脏瓣膜(包括人工心瓣膜)的心内膜炎 二、心肌炎或心包炎 血液系统一、血管相关性感染二、败血症 三、
7、输血相关感染 腹部和消化系统 一、感染性腹泻二、胃肠道感染三、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四、病毒性肝炎 五、腹(盆)腔内组织感染六.腹水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一、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二、颅内脓肿(包括脑脓肿、硬膜下和硬膜外脓肿等)三、椎管内感染,泌尿系统手术部位 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三、器官(或腔隙)感染皮肤和软组织 一、皮肤感染 二、软组织感染 三、褥疮感染 四、烧伤感染 五、乳腺脓肿或乳腺炎 六、脐炎 七、婴儿脓疱病 骨、关节 一、关节和关节囊感染 二、骨髓炎 三、椎间盘感染 生殖道 一、外阴切口感染 二、阴道穹隆部感 三、急性盆腔炎 四、子宫内膜炎五、男女性生殖道的其它感染
8、 口腔其它部位 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而又不适合归于某系统的感染,通常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皮疹也应列入此类,如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等。,二级医院医院感染指标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 78%左右 医院感染的漏报率应 20,医院感染分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随着医疗器械的进展,各种侵入性操作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是通过医源性传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也有所增加,对于这些外源性感染,我们是可以预防的。,19世纪中期出现的产褥热导致大批产妇死亡,医院曾因此被称为“死亡场所”、“产妇死亡之门”;1847年塞姆尔韦斯通过对产褥热的研究,于1861年发表了“产褥热的病原学观点和预防
9、”而成为医院感染研究的先驱。,手消毒,22降到3,南丁格尔通过改善卫生条件,采取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病房通风、带手套等措施,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使伤病员的死亡率从42%下降到2.2%。,按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感染率18.38%,其中天津39.38%北京25.43%山西17.64%起因是社区感染,但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数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SARS的最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SARS问题的本质是感染控制问题,宿州眼球事件,12月21日,安徽省卫生厅做出决定,取消宿州市立医院二级甲等医院称号。12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徐庆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从此
10、,将不得继续行医。,2003年我国某煤业医院呼吸科连续发生8例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2004年黑龙江北安输血致19人感染艾滋病2008年西安新生儿死亡事件2009年山西两医院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2009年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2009年安徽省卫生厅严肃处理霍山县血透感染事件2009年广东汕头一医院18名剖宫产妇术后感染事件,众所周知,我国是乙型肝炎大国,约有1亿2千万乙肝病毒携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形势也同样令人担忧,我国辽宁省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就是因为在非洲工作期间接受口腔治疗时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据国家权威部门调查,乙肝患者口腔内血液与唾液里的 HBsAg阳性率为58
11、.4%。医院口腔科器械乙肝病毒污染率为5%-30%,其中城镇牙科诊所器械HBsAg阳性率37%,农村诊所牙科器械HBsAg阳性率62%。,参考文献:济宁市卫生局副局长刘兆民在全市医院感染控制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师资培训班上的讲话(2007年11月20日),三、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手段,怎样预防外源性感染,采取哪些控制措施呢?这就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消毒、灭菌、隔离等技术措施的应用,达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的概念,1、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有机物和污迹、尘埃,并去除和减少微生物的方法,清洁必须在消毒和灭菌前进行。2、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12、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或传播媒介上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的概念,3、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或非致病性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4、无菌技术:是在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常用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煮沸法:干热灭菌法:紫外线消毒法:燃烧灭菌法:,常用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高压蒸气灭菌法:a下排气式 b预真空、脉动真空,常用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微波 电离辐射 臭氧,常用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熏蒸法 加热熏蒸法 氧化熏蒸法
13、:浸泡法 喷雾法 擦拭法,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或传播媒介上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他有害微生物。,化学消毒剂,根据化学消毒剂功能的强弱,分为3类 高效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化学消毒剂-高效消毒剂,1、醛类(戊二醛、甲醛)2、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过氧化氢)3、烷基化气体类(环氧乙烷、环氧丙烷)4、溴类(二溴海因),化学消毒剂-中效消毒剂,1、含氯化合物(二氧化氯、康威达、漂白粉)2、含碘化合物(碘伏、游离碘、复合碘)3、醇类(乙醇、异丙醇)4、酚类(石碳酸、来苏尔),化学消毒剂-低效消毒剂,1、季胺盐类化合物(新洁尔灭、杜灭芬)2、酸类(乳酸、苯甲酸)
14、3、二胍类(洗必太)4、金属制剂(硝酸银、硫柳汞),各种医疗用品及卫生标准,1.高危医疗用品(高度危险品类)2.中危医疗用品(中度危险品类)3.低危医疗用品(低度危险品类),各种医疗用品及卫生标准,1.高危医疗用品(高度危险品类)是指需要穿透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包括所有的外科器械、手术器械、针头、静脉留置针、尿道管、针灸针等,对它们的灭菌方法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必须无菌,各种医疗用品及卫生标准,2.中危医疗用品(中度危险品类)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 cm2,病原微生物不得检出。包括呼吸机、麻醉机、胃镜、支气管镜、阴道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感染 管理 岗前 培训 知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59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