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流行现状及诊治进展.ppt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诊治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流行现状及诊治进展.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糖尿病流行现状及诊治进展,目 录,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治疗原则口服药的临床选择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糖尿病治疗进展,目 录,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治疗原则口服药的临床选择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糖尿病治疗进展,糖尿病概述,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的缺陷而导致慢性血葡萄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久病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如眼、肾、神经、血管等慢性进行性病变;每年因糖尿病死亡300万以上,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3大杀手。,糖尿病发生慢性并发症危害,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Diabetes Atlas 2006,8倍,中国糖尿病
2、病人:9240万居世界前列,全球糖尿病病人:2.46亿2型糖尿病占90%,患病率(%),糖尿病流行现状,Yang W,et al.NEJM,2010,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上升,Yang W et a.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2007-2008 中国调查数据: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长令人震惊,Yang W et al.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糖尿病诊断标准(WHO 1999),9,注:1)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2)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IFG或IGT;
3、3)*只有相对应的2h毛细血管血糖值有所不同,糖尿病:2h血糖12.2mmol/L;IGT:2h血糖8.9mmol/L且12.2mmol/L,糖代谢状态(WHO 1999),10,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1.受试者空腹(810 h)后口服溶于300 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75 g(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则为82.5 g,儿童1.75 g/Kg体重,总量不超过75 g),5 min之内服完2.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2 h分别在前臂采血3.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4.血标本
4、应尽早送检5.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 g6.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等37天,11,HbA1c诊断糖尿病?,ADA、WHO:HbA1C 6.5%作为诊断切点我国:HbA1C诊断糖尿病切点的资料相对不足HbA1C测定的标准化程度不够HbA1c诊断糖尿病?,12,目前不推荐在我国将HbA1c作为诊断标准,糖尿病的分型(WHO,1999),1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1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15,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分,16,ICA:胰岛细胞抗体;GAD:谷氨酸脱羧酶抗体;IA-2A: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糖尿病分型,以2型糖尿病为主,17,
5、妊娠糖尿病,DeFronzo R.A.et al.,Diabetes Care(1998),在2型糖尿病诊断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不足已同时存在,糖尿病进程,正常,代偿期,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 录,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治疗原则口服药的临床选择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糖尿病治疗进展,既往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从严格的血糖控制中获益,所以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非常重要,Inzucchi SE,et al DiabetesCare.2012 Jun;35(6):1364-79.,患者个体因素,严格的目标,宽松的目标,2012 ADA/EASD声明:综合考虑患者状况确定患者治疗
6、策略,中国指南:HbA1c控制目标的分层管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情况下,HbA1c的控制目标应小于7%。但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没有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使HbA1c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而儿童、老年人、有频发低血糖倾向、预期寿命较短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或严重的急、慢性疾病等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宜适当放宽。,各指南推荐的院内血糖控制目标,ICU患者1,2:7.8-10 mmol/L某些特定患者:6.1-7.8 mmol/L不建议6.1 mmol/L非IC
7、U患者1,2:餐前血糖7.8 mmol/L,随机血糖10 mmol/L若5.6 mmol/L,需密切注意若3.9 mmol/L,需调整方案外科手术3:择期手术前:FPG7.8 mmol/L,PPG10 mmol/L手术后:重症患者:7.8-10.0 mmol/L 中小手术患者:FPG7.8 mmol/L,随机血糖10 mmol/L,1.Moghissi ES,et al.Diabetes Care.2009;32(6):11191131.2.ADA.Diabetes Care 2012;35(suppl 1):s11-63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象正常人一样工作,结婚生育,长
8、寿,23,像正常人一样生活,IGT可能在诊断DM的12年前就已经开始,糖尿病在诊断前4-7年就已经开始,UKPDS group.UKPDS 16.Diabetes 1995,44:1249-1258.,早筛查和早诊断糖尿病 意义重大!,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自我监测,规律运动,糖尿病教育,药物治疗,饮食控制,饮食治疗是基础、前提,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都需要依据治疗目标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控制总能量的摄入根据体重情况适当减少总能量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超重和肥胖者,27,30,教育的目的:帮助患者认识糖尿病的本质,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掌握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技
9、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被喻为是一种“治疗性教育”,是糖尿病现代综合治疗的核心和基础。,31,包括便携式血糖仪监测血糖,定期到医院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尿微量蛋白、眼底检查等意义:准确了解血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治疗、饮食及运动方案,自我血糖监测,目 录,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治疗原则口服药的临床选择胰岛素的种类及使用原则糖尿病治疗进展,降糖药物分类,促进胰岛素分泌,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增加肌肉的葡萄糖摄取和代谢,双胍类,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抑制肝糖的产生和输出,降糖,增加脂肪的合成和葡萄糖的代谢,各种降糖
10、药的不同作用机制,一线治疗,二线治疗,三线治疗,四线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AGI或胰岛素促泌剂,AGI 或胰岛素促泌剂,TZD 或DPP-4酶抑制剂,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AGI或胰岛素促泌剂或TZD 或 DPP-4酶抑制剂,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基础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或,或,如血糖控制不达标(7.0%),则进入下一步主要治疗途径备选治疗途径,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2010版),DPP-4抑制剂,DPP-4抑制剂,DPP-4抑制剂,DPP-4抑制剂,DPP-4抑制剂,2012 ADA/EASD立场声明 推荐流程,In
11、zucchi SE,et al.Diabetes Care.2012 Jun;35(6):1364-1379.,2013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流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流程,当HbA1c 7.5%,当HbA1c 7.5%,当HbA1c 9.0%,或,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三联种药物合治疗,胰岛素其他药物,GLP-1 RA,DPP4-i,考来维仑,AG-i,SGLT-2*,基础胰岛素,SU/GLN,若治疗3个月后,HbA1c未达标,则开始胰岛素强化治疗,TZD,溴隐亭速释片,三种药物联合治疗*,二甲双胍或其他一线药物,+,胰岛素强化治疗,*药物按推荐使用级别排序*基于3期临床研究数据,GL
12、P-1 RADPP4-iAG-iSGLT-2TZDSU/GLN,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糖苷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药物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格列奈类,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使用药物干预降低体重),无症状,有症状,Garber AJ,Endocr Pract.2013 Mar-Apr;19(2):327-336.,二线药物,指南治疗路径力求达到最佳平衡,患者远期预后,疗效,安全,糖尿病患者关注药品安全,终身服药,老年人居多数,并发症,服用多种药物,关注,患 者,降糖药的不良反应,促泌剂,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肾脏或肝脏功能不全年纪较大,低血糖,禁用,促泌剂
13、不良反应:低血糖,营养不良身体状态有改变患者肾上腺功能不全垂体机能减退患者不按时用餐,血糖下降,慎用促泌剂,TZD,肝毒性是严重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是水钠潴留增加心血管风险,心衰患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骨折患者慎用,选择药物时的几点考虑,老年:低血糖的危害更大,肾功能下降选择作用弱的,不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的药拜糖平、糖适平、诺和龙处于缺氧、心肌缺血的边缘状态:不使用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慎重使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首选药物:胰岛素,选择药物时的几点考虑,血糖很高者:宜先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肾功能不全者:糖适平、瑞格列奈、胰岛素、(拜糖平)肝功能受损:胰岛素、(拜糖平),降糖药物:不同作用机制的联合,
14、目 录,糖尿病概述糖尿病治疗原则口服药的临床选择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糖尿病治疗进展,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起始时机、胰岛素的种类、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何时开始启用胰岛素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讨论稿,A,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B,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C,新发病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D,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初诊T2DM高血糖: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围手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流行 现状 诊治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57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