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教育心理学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教育心理学导论.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材与参考文献,教材: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3版。参考资料:1.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3.【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中译版。4.【美】R.J.斯腾伯格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中译版。5.吴庆麟等编著: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8月版。,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导论,教育心理学,学习目标,1.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2、,并能对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几种陈述作出评价;2.列出与教育心理学邻近的学科,并说出教育心理学与这些学科的关系;3.对常见的教育心理学教材的内容选择与编排体系作出适当的评价;4.陈述中国古代思想家与教育家有代表性的教育心理学观点(不少于6项);5.分析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历史上几种取向(哲学心理学取向、教育科学取向、心理科学取向、教学心理取向)的特点及其利弊得失。,内容提要,一、教育心理学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学与教的规律 主要是学的规律 心理规律 基本规律 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规律,研究对象:,关键词:,(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
3、象,(8)教育心理学通常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与教的科学。(美国教育百科全书),(4)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效果和评价问题。(D.P.奥苏伯尔),(5)研究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冯忠良教育心理学),(7)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邵瑞珍教育心理学),(6)教育心理学是对我们如何教和学有关的那些思想和行为的研究。(N.L.盖奇),关于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种种表述,(1)“教育心理学旨在对研究教育者提供有关人性变化的知识、俾供其建立教育理论之用”(桑代克),(2)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3)研究教育过程中种种
4、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潘菽教育心理学),(二)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分野,1.儿童心理学2.学习心理学3.学校心理学4.教育社会心理学5.教学心理学,(一)主要内容 1.学习的基本问题(学习心理学);2.认知领域学习心理;3.运动技能领域学习心理 4.品德心理;5.学习的测量与评价;6.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二、教育心理学内容与体系,此外,科学趋向的教学论进入教育心理学也成为一种趋向。关于在教育心理学中应否列入教师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内容还存在不同意见。,(1)学习过程 一般学习过程;各个领域的学习过程(概念与规则学习的过程;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学习的过程;运动技能的学习的过程;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5、过程);(2)学习条件 内部条件(认知条件与非认知条件);外部条件(教学媒体、课堂里的社会心理因素、教师的特征等)。,(二)教材的编排,1.一般规律特殊规律2.学习过程学习条件,三、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一)中国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三、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教育哲学取向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2.教育科学取向下教育心理学的希望与挫折3.心理科学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偏离4.教学心理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窄化5.三化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的设想,(二)西方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三)教育心理学取向的回顾与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5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