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
《第12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主要内容,第一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的特点,一、小儿造血特点 二、小儿血液特点,中胚叶造血期 肝造血期骨髓造血期 骨髓造血 骨髓外造血,一、小儿造血特点,(一)胚胎期造血,(二)生后造血,肝(脾),卵黄囊,骨髓,第3周第12-15周,第8周 生后4-5日,第10周终身(淋),第6周4个月终身,(一)胚胎期造血,(一)胚胎期造血,此消彼长,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髓,全部参与造血。57岁黄髓逐渐增多。黄髓有潜在的造血功能。,(二)生后造血,1.骨髓造血,在婴幼儿期发生严重感染、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
2、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2.骨髓外造血,(二)生后造血,二、小儿血液特点,两次“四六”交叉,血容量 Newborn 10%Child 8%-10%Adult 6%-8%,PLT 与成人同 150109/L 250109/L,第二节 小儿贫血概述,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一、贫血的分度,二、贫血的分类,病因分类,生成不足,溶血性,失血性,缺乏造血物质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内在异常红细胞外在因素,急性失血慢性失血,形态分类,大细胞性,正细胞性,单纯小细胞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分类,红细胞平均容积 MCV(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
3、白 MCH(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第三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贫血,在小儿贫血中最常见。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铁的代谢,30%,5%,64%,合成肌红蛋白及含铁酶,储存铁,合成血红蛋白,血浆中铁,1%,铁的分布,来源,铁的代谢,铁,铁,铁,铁,铁,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 空肠上部形式:Fe 2+酸性环境下易吸收,铁的代谢,Fe2+,肠粘膜细胞,血清铁,+载体蛋白,+转铁蛋白,血液,铁的代谢,转运,
4、利用,铁的代谢,铁,骨 髓,幼红细胞,+,珠蛋白,血红蛋白(Hb),正常情况下粪便1mg/日 乳汁中1mg/日 汗液、尿中少量,铁的需要量:成熟儿:1mg/日 早产儿:2mg/日 总量:15mg/日,铁的代谢,排泄,致病因素,缺铁性贫血,铁储存不足,生长发育快,铁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铁丢失过多,喂养不当及疾病影响,胎儿在孕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足够其生后45个月造血所需,如系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和孕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铁储存不足,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较低,吸收率也不同。年长儿偏食、挑食或摄入动物性食品过少等可导致铁摄入量不足。,铁摄入不
5、足,婴儿期、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增加较快,需铁量增加,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就很容易造成缺铁。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更快,更易发生缺铁。,生长发育快,食物搭配不合理可使铁吸收减少。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等还原物质 可促进铁的吸收。植物纤维、茶、牛乳、钙剂等影响铁的吸收。胃肠炎、消化道畸形等影响吸收,吸收利用障碍,消化道畸形、慢性腹泻、钩虫病、肠息肉等可导致铁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乳可因对蛋白过敏出现少量肠出血(每日失血约0.7ml)而致铁丢失。,铁丢失过多,发病机制,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及甲床最明显;神经系统:烦躁或萎靡不振,头晕、耳鸣、眼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造血 系统疾病 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5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