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ppt
《有机化学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的应用,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一)重点本章的重点主要是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的简单原理及作用的理解。(二)难点难点是在对基本原理加以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谱图。特别对谱图的综合运用尤为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是指在电磁波(光)的作用下,对有机分子的某种运动状态的改变所产生的现象加以分析,用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电磁波具有波粒二重性,是量子化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量。分子的某些运动也是量子化的,对应于相应的能量。例如,分子有转动、键的振动、电子的跃迁等(所需要能量依次增加)运动方式,当具有相应能量的电磁波被分子吸
2、收后,将会引起分子某种运动能级的跃迁,这些跃迁与分子的结构密切相关,对这些跃迁加以综合分析后,就会推导出分子的结构。,在有机分子结构测定中常采用的现代物理实验方法:,紫外光谱(UV)又称电子光谱 红外光谱(IR)又称振动光谱 核磁共振谱(NMR)1H NMR;13C NMR;19F NMR;31P NMR 质谱(MS),第一节电磁波谱的一般概念 电磁波谱包括了一个极广阔的区域。从波长只有千万分之一纳米的宇宙线到波长用米,甚至千米计的无线电波都包括在内。所有这些波都有相同的速度(3*1010cm/s),根据公式:c/:频率,单位Hz;:波长,单位cm;c:速度,31010cm/s波长愈短,频率愈
3、高光波波长的单位很多,其换算关系为:1nm=10-7cm=10-3m1.频率的表示法:赫兹(Hz)如波长为300nm的光,它的频率为:c/=(3*1010cm/s)/(300*10-7cm)=1015 s-1,y-射线 x-射线 紫外 可见 红外 微波,波长(微米)10-5 0.2 0.4 0.72 2.5 16 200,2.电磁辐射能 电磁辐射是一种能量,当分子吸收辐射,就获得能量获得多少能量决定于辐射的频率Eh E获得的能量;hplanck常数,6.626*10-34J.S 频率愈高,获得的能量愈大。,波数 波数是在cm长度内波的数目如用波数表示,则在1cm内波长为300nm的光的波数为:
4、1(30010)33333cm-1 就是300nm波长的光的波数为33333cm-1.,3.分子吸收光谱的分类 分子中有原子与电子。原子、电子都是运动着的物质,都具有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整个分子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具有一定的能量,即是电子运动、原子间的振动、分子转动能量的总和。E分子=E电子+E振动+E转动(或E总=Ee+Ev+Er)当分子吸收一个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时,分子就由较低的能级E1跃迁到较高的能级E2,被吸收光子的能量必须与分子跃迁前后的能级差恰好相等,否则不能被吸收,它们是量子化的。E分子=E-E=E光子=h 上述分子中这三种能级,以转动能级差最小(约在0、0510ev)分子的振动
5、能差约在10、05ev之间,分子外层电子跃迁的能级差约为201ev。,转动光谱 在转动光谱中,分子所吸收的光能只引起分子转动能级的变化,即使分子从较低的转动能级激发到较高的转动能级。转动光谱是由彼此分开的谱线所组成的。由于分子转动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很小,所以转动光谱位于电磁波谱中长波部分,即在远红外线及微波区域内。根据简单分子的转动光谱可以测定,键长和键角。振动光谱 在振动光谱中分子所吸收的光能引起振动能级的变化。分子中振动能级之间能量要比同一振动能级中转动能级之间能量差大100倍左右。振动能级的变化常常伴随转动能级的变化,所以,振动光谱是由一些谱带组成的,它们大多在红外区域内,因此,叫红外光谱
6、。,电子光谱 在电子光谱中分子所吸收的光能使电子激发到较高的电子能级,使电子能级发生变化所需的能量约为使振动能级发生变化所需能量的10-100倍。电子能级发生变化时常常同时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因此从一个电子能级转变到另一个电子能级时,产生的谱线不是一条,而是无数条。实际上观测到的是一些互相重叠的谱带。在一般情况下,也很难决定电子能级的变化究竟相当于哪一个波长,一般是把吸收带中吸收强度最大的波长max(最大吸收峰的波长)表出,电子光谱在可见及紫外区域内出现。,第二节 紫外和可见光吸收光谱,1.紫外光谱及产生,紫外光的范围为4400nm,200400nm为近紫外区,4200nm为远紫外区,一
7、般紫外光谱用来研究近紫外吸收,为分子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时,电子发生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紫外吸收光谱,简称紫外光谱(属电子光谱)。,*,*,n,E,图1 电子跃迁能量示意图,Lambert-Beer定律,根据比尔定律:A(吸光度)EcL(I/I0),A:吸光度 E:消光系数 c:溶液的摩尔浓度 L:液层厚度,应用紫外光谱仪,使紫外光依次照射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分别测得E,以E或(摩尔消光系数)或作纵坐标,波长(nm)为横坐标作图,得紫外吸收曲线,此即紫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数据一般报道最大吸收峰及摩尔消光系数:,max甲酸 250nm,12300,紫外光谱图中常用吸收带表示:,R:n*跃迁
8、吸收带,如CH3COCH3,NO2,CHO等,max10000,共轭双键增加,max 向长波方向移动,max也随之增加。B:苯的*,宽峰,波长230270nm之间,204,2.紫外光谱和有机分子结构关系,紫外光谱适于分子中具有不饱和结构的特别是共轭结构的化合物。(p192)在共轭链的一端引入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基团如NH2,NR2,OH,SR等,可产生P共轭,使化合物颜色加深,这样的基团叫做助色基。,258nm 35000,217nm 20900,210nm 25200,217nm,紫外光谱主要用于具有共轭体系的分子,因此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与其它光谱一起相互印证,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例:
9、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4H6O,紫外光谱在230nm,5000,可推测其中存在一个共轭体系。,CH2=CHCHO:215 nm 增加一个双键:30-CH3:10-CH3:12,第二节 红外光谱,1、红外光谱的产生、表示、及应用:当用一束波长连续变化的单色红外光线透射某一物质时,该物质的分子对某些波长的红外光线进行选择性的吸收,从而使各种波长的红外线对该物质具有不同的透射率,若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百分吸收率为纵坐标,这样记录下来的曲线图形,就是该物质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用来研究分子振动与电磁波相互作用进行能量交换的规律性。可用于测定分子中是否含有某种官能团或特殊的化学键,也可用于确认两种化合物
10、是否相同,因而红外光谱是有机分析中重要的分析手段之一。,图5 化合物 2 的红外光谱谱图,2.红外光谱的产生及分子中原子的振动类型 1)伸缩振动:,对称伸缩 不对称伸缩,2)弯曲振动:,剪式振动 平面摇摆面内弯曲,+_,非平面摇摆 扭曲振动 面外弯曲,m1 m2,双原子分子伸缩振动示意图,=1/2k/=m1m2/(m1+m2):折合质量,=c/1/=/c=1/=1/(2c)k/(cm-1),通过量子力学处理计算,得到其振动频率()与化学键的力常数(k)及原子质量(m1,m2)的关系为:,有机分子的结构是复杂的,就是最简单的甲烷分子,其原子个数也有5个。对于有机分子存在的振动方式,可由经验公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第八 现代 物理 实验 方法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54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