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9羧酸及其衍生物a.ppt
《有机化学9羧酸及其衍生物a.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9羧酸及其衍生物a.ppt(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Carboxy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9.1 羧酸,羧酸的结构、分类与命名羧酸的制备羧酸的物理性质羧酸的化学性质二元羧酸,羧酸的结构、分类与命名,一、羧酸的结构:羧酸的分子中都含有羧基(-COOH),属平面型结构。结构中COO以及烃基中直接相连的-C四原子共平面。,羧基中羟基氧上的孤电子对与羰基的C=O双键发生了p-共轭,羧基中电子的活动范围增大,产生特殊性质。,由于形成了一个富电子的大体系,羧基中电子密度趋于平均化,导致氢原子的电离活性增加。因此其性质显著区别于醛(酮)和醇。尤其当羧酸发生电离后,形成的羧酸根负离子由于共轭作用,电子密度
2、完全平均化。,二、羧酸的分类,羧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动植物体内都含有游离的羧酸及其盐或衍生物。并且,许多天然羧酸具有旋光活性。,一元羧酸多元羧酸,三、羧酸的命名,许多天然的羧酸都有其俗名,往往与系统名并存。通常羧酸的命名与醛相似,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它取代基的位置。在习惯命名法中可以采用希腊字母表示位次。特殊情况下羧基也作为取代基,如:柠檬酸,HOOCCH2COOH 丙二酸(胡萝卜酸),HOOCCH2CH2COOH 丁二酸(琥珀酸),羧酸的制备,氧化法水解法格氏试剂制备法酚酸的制备甲酸、乙酸的工业制法,一、氧化法,1、烃的氧化,2、伯醇和醛的氧化,二、
3、水解法,1、腈水解:由伯卤和仲卤与NaCN作用得腈,增长碳链。,油脂水解,3、三氯甲基水解:工业制备苯甲酸,2、羧酸衍生物水解,三、格氏试剂制备法,低温反应效果较好。所以,可将格氏试剂直接与干冰作用(T=-1010)。增长碳链。,有机锂也可作为制备原料,格氏试剂制法有局限性。因此,与腈水解互补,四、甲酸和乙酸的工业制法,羧酸的物理性质,十个碳以下的饱和一元酸为液体,高级酸是蜡状固体。二元酸与芳香酸为晶体。十个碳以下的一元酸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甲酸丙酸呈明显的酸味,丁酸壬酸具有腐败味。饱和一元酸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上升;熔点呈锯齿形上升,偶数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酸的沸点高于相邻两个奇数碳原子的酸
4、。,低级羧酸可呈显二聚体形式羧酸不仅是极性分子,而且羧基具有亲水性可与水形成氢键,低级一元酸(甲酸丁酸)可与水混溶。从戊酸开始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水溶性下降,至癸酸开始不溶芳香酸也是固体,水中溶解度较小,羧酸的化学性质,酸性H的卤代衍生物的生成羧酸的还原羧酸的脱羧羧酸的电解,1酸性,羧酸具有明显的酸性,其酸性比碳酸略强,属于弱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二元羧酸的酸性比对应的饱和一元脂肪酸的酸性强,通常的鉴别方法是加入饱和Na2CO3或NaHCO3溶液,如果有气体放出,证明有羧酸的存在。羧酸的酸性与烃基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吸电子基团有利于酸性加强,斥电子基团将使酸性减弱,羧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因此,
5、与碳酸盐作用可放出CO2气体。,羧酸结构对酸性的影响,烃基结构对羧酸酸性的影响极大。尤其当-C上连有其它基团时,对羧基产生的电子效应不同,而使其Ka值出现较大的变化。可以通过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加以解释。此外,基团的空间位阻也对其产生影响。,(1)影响酸性强弱的因素,诱导效应:原子链的静电作用场效应:空间的静电作用共轭效应:p电子的离域,a.诱导效应,同一族的随原子序数增加,吸电子诱导效应降低;同一周期的随原子序数增加,吸电子诱导效应增加,例如:,FCH2COOH;ClCH2COOH;pKa 2.66 2.87 BrCH2COOH;ICH2COOH pKa 2.90 3.12,诱导效应,基团不饱
6、和程度越大,吸电子能力越大。如:sp、sp2、sp3杂化轨道中s成分不同引起的,s成分多,吸电子能力越强,例如:,CHCCH2COOH;C6H5COOH pKa:3.32 4.31 CH2=CHCH2COOH;CH3CH2CH2COOH pKa:4.35 4.82,诱导效应,带正电荷的基团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带负电荷的基团具有给电子诱导效应。基团具有配位键,有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例如:,诱导效应,烷基具有给电子的诱导效应,同时又具有给电子的超共轭效应,诱导效应总结,吸电子基团:-NR3+-NH3+-NO2-SO2R-CN-COOH-SO2Ar-F-Cl-Br-I-COOR-OR-COR-SH-
7、SR-OH-CCR-OCH3-OH-C6H5-C=C-H,斥电子基团:-O-S-C(CH3)3-CH(CH3)2-CH2CH3-CH3-H,诱导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三个方面:电负性的大小、加和性、作用距离。,(2)有机酸的酸性,(3)卤代酸的酸性,b.共轭效应,共轭效应具有传递性,吸电子共轭效应:-NO2,-CN,-COOH-CHO,-COR供电子共轭效应:-NH2,-NR2,-NHCOR-OH,-OR,-OCOR,(4)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对于取代苯甲酸,当取代基处于羧基的邻位时,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基团都使得酸性增强,这种影响称为邻位效应。是综合考虑了位阻效应、电子效应、氢键的影响的一个复杂过程
8、,至今尚无满意的解释。但对于某些可较好地说明:例:羟基苯甲酸电子效应相同+C和-I,邻位羟基不但具有空间位阻效应,而且当羧基上的质子发生电离后,羧基与羟基形成氢键。,当芳环上羧基的邻间位和对位引入吸电子基,使酸性增强,引入供电子基,使酸性减弱。当取代基处于对位时,同时通过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对羧基产生影响。而且,共轭效应占主导地位。当取代基处于间位时,一般仅通过诱导效应影响所及的电离。因此,影响相对较小。,2.-H的卤代,饱和一元羧酸-H,由于羧基的吸电子作用,可以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酸。作用较慢,通常加少量红磷催化,3.羧酸衍生物的生成,羧基上的羟基可被一系列的基团所取代,生成羧酸衍生物。,
9、羧酸衍生物生成反应的机理是:先亲核加成,再消去。羰基碳由sp2杂化sp3杂化sp2杂化。,反应过程中,首先由亲核试剂进攻带有正电荷的碳基碳原子,形成加成产物的过渡态。但其不稳定,带有负电荷的氧原子恢复形成C=O双键。同时羟基离去。,a.羧酸酯的生成:酸催化下进行的可逆反应羧基可以和醇、酚中的羟基反应,使得羧基中的羟基被烷氧基取代生成酯。在反应过程中,羧酸中羧基的碳-氧单键断裂羟基(-OH)离去,醇中羟基的氧-氢键断裂。,b.酰卤的生成羧酸和PX3,PX5,SOCl2反应,使得羧基中的羟基被卤素取代生成酰卤,酰卤性质极其活泼,易水解,是重要的酰基化试剂。,c.酸酐的生成羧酸在脱水剂的作用下,生成
10、酸酐或无水羧酸盐与酰卤加热得到也可使用乙酸酐作脱水剂,制备高级酸酐,制备混酐,d.酰胺的生成羧基可以和氨、碳酸铵或有机胺中的胺基反应,使得羧基中的羟基被胺基取代生成酰胺,4.羧酸的还原,羧基是有机物中碳的最高氧化态(除甲酸和草酸外),只具有氧化性。但其不易被还原LiAlH4;Cu、Zn、NiCrO2等催化加氢(高温300400OC,高压2030MPa),还原生成醇乙硼烷还原生成醇,注意:乙硼烷还原时,分子中的C=C双键、CC三键也同时被还原,此时只能用LiAlH4。,5.羧酸的脱羧,羧酸的脱羧反应属于降解反应羧酸的无水K、Na等碱金属盐与碱石灰共热脱羧生成烷烃羧酸蒸汽通过钍、锰或镁等氧化物催化
11、气相双分子脱羧生成对称酮-C上连有吸电子基,以及-羰基酸容易脱羧,二元羧酸,1.酸性:二元羧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Ka1Ka2 并且,结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乙二酸 1.23;4.29 邻苯二甲酸 2.89;5.51丙二酸 2.83;5.69 顺丁烯二酸 1.83;6.07丁二酸 4.16;5.61 反丁烯二酸 3.03;4.44戊二酸 4.3;5.4己二酸 4.43;5.41,2.受热分解,二元羧酸的典型反应,不同的二元酸受热后,发生不同的反应(脱羧反应,或者生成酸酐)。乙二酸和丙二酸加热后脱羧,得一元羧酸,丁二酸和戊二酸加热后,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环状内酐。,己二酸和庚二酸加热后,同时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羧酸 及其 衍生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5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