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光谱解析第二章红外光谱.ppt
《有机化合物光谱解析第二章红外光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合物光谱解析第二章红外光谱.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um)复习问题,红外光谱的类别归属?分子的振动类型?决定峰强、峰位的影响因素?特征区、指纹区及相关峰的概念?红外光谱八大重要区域及相关振动类型?根据红外光谱吸收确定双键、苯环取代模式?红外光谱在解析结构中的应用?,第二章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um)1、基本知识红外光谱:红外线可引起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所以又称振-转光谱。红外光的三个区域:1)近红外区:125004000cm-1(0.82.5m),主要用于研究分子中的O-H、N-H、C-H键的振动倍频与组频。2)中红外区:4000400cm-1(2.525m),主要用
2、于研究大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振动基频。3)远红外区:40025cm-1(251000m),主要用于研究分子的转动光谱以及重原子成键的振动等。,2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类型和振动自由度1)振动类型,线形分子只有两个转动自由度,2)振动自由度与峰数振动自由度:基本振动的数目。分子自由度数(3N)=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分子自由度数(3N)-(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理论上,每个振动自由度(基本振动数)在红外光谱区均产生一个吸收峰带,CH2振动类型及自由度,as s i 高频 低频,红外各种峰之间的关系基频峰:1、2、3、4、5倍频峰:2 1、22、2 3、24 组合频峰:1+2、2
3、1+2、1+22 频 差频峰:1-2、21-2、1-3 峰,峰数往往少于基本振动数目(振动自由度),原因有以下几点:,CO2分子的基本振动形式及IR光谱,2349 cm-1,667cm-1,3、分子偶极变化与峰强,3.1,3.2 决定峰强的因素(1)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基频峰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振动过程中的偶极矩的变化。,(2)能级的跃迁几率:倍频峰的强度主要取决于跃迁几率。,偶极矩的影响因素:,4 影响峰位、峰强的其它因素4.1 内部因素1)电子效应(1)诱导效应,(2)共轭效应,共轭与诱导效应共存时的情况,2).空间效应(steric effect)(1)场效应:通常只有在立体结构上互相靠
4、近 的那些基团之间才能产生F效应。,(2).空间障碍(空间位阻),(3)跨环效应,1675cm-1,(4)环张力:环外双键和环上羰基随着环的张力增加,其频率也相应增加。,3).氢键效应(1)分子内氢键:使谱带大幅度向低频方向移动。,乙醇在不同浓度下分子间氢键的影响,分子间氢键使OH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发生位移,4).互变异构,5).振动偶合效应 当两个相同基团在分子中靠得很近时,其相应的特征吸收峰常发生分裂,形成两个峰,这种现象叫振动偶合。,6.样品的物理状态的影响丙酮的羰基在气态下为1738cm-1,而在液态下为1715cm-1。,4.2 外部因素溶剂影响 极性基团的伸缩频率常常随溶剂的极性增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合物 光谱 解析 第二 红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5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