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快推动“医养结合”有关状况的调研报告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的必定结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关于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我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98.6万人,占全市人口21%,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5%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随着高龄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我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因此医养融合发展对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实力和水平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基本状况(一)主动探究居家、社区医养融合新模式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在辖区内组建全科医生团队,对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康档案,对孤寡老人实行免
2、挂号费、降低检查治疗费等实惠。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2008年以来,组织多轮企业退休人员免费体检,周期免费体检率达83.29%o一是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和健康管理团队服务。我市在基层医疗卫朝气构全面启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重点为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供应家庭签约服务。目前,政府举办的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与6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6.7虬全市6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健康管理团队服务,组建健康管理团队342个,覆盖912个村卫生室,开展团队服务8304场次。二是开展居家老人医疗紧急救助活动。2012年,通过政府主
3、导、社会参与、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公益服务的建设运营模式,建成市养老服务平台,以平安、健康和便捷生活为服务主旨,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供应紧急救助、生活照料、精神劝慰等全方位服务。目前,平台12349养老服务热线已覆盖整个市区,24小时为老年人供应服务。三是开展医疗定点服务。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与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系,签订服务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四是开展健康学问询问服务活动。全市以健康扬州社区行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讲师团成员以与有关医学专家深化社区、乡村,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学问讲座。今年仅市专业照料协会就组织社区健康询问服务活动4场,培训养老护理员近200
4、名。(二)着力提升专业养老机构医养融合水平全市共有养老机构99家,其中农村五保供应服务机构(农村敬老院)72家,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等公办养老机构8家,老年公寓等社会办养老机构19家。全市共有养老床位数29820张,床位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3.08%o社会办养老机构19所,床位2284张。全市有护理型床位1843张,占床位总数的6.2%o一是公办养老机构医养支撑辐射实力强。扬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颐和养老康复中心,通过与东方医院合作,在全国首创金拐杖养老服务标准体系,通过亲情助理模式、至全服务模式、ABC管理模式、GoT运行模式四大专属模式,实现示范引导、专业推广、辐射社区的作用。二是社会办养
5、老机构医养分类保障。曜阳国际老年公寓通过与苏北医院合作建立康复医院,完善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机制,为老人开展保健医疗、康复护理、紧急救援、体格检查、健康管理等多项综合性医疗服务。中小型社会办养老机扬州市城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标准、扬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等多个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全市社区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对推动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机制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等作出明确的部署。二、存在问题总体上看,我市养老服务医养融合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与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的养老社会化、多样化、特性化的医疗康复要求不相适应,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
6、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不相适应,与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养老服务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在保障实力、政策法规、管理手段、服务水平、思想相识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一)医养融合制约因素较多我市在推动医养融合方面虽然取得了主动的进展,但是在服务实力、医保结算、政策引导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缺乏医保支持政策。由于养老不属于诊疗项目,因医保报销金额和住院时间的限制,造成须要长期康复治疗的老年人不得不连续出院转院,既造成过度医疗,也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发展不利。二是医疗护理实力欠缺。我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通常只能供应日间照料服务,大部分养老机构虽然有医务室和护理人员,但是医疗和护理水平不高。而诊疗水平高
7、的医疗机构,本身医疗资源特殊惊惶,使得优质医疗资源无法满足居家、社区、机构养老需求。三是养老护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依据民政部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中4-5张床位就须要1名护理人员来推算,全市约2.9万张床位,至少须要5800名护理人员,而我市99所养老机构中,养老床位与护理人员的比例仅为25:1,50岁以上的养老护理员占护理员总数的70%以上,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同时,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薪酬待遇过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和工作环境差等缘由,也造成就业吸引力有限。(二)养老机构供需冲突突出我市现有养老机构的存量与浩大的、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医养需求不相匹配,社会养老服务的压力较
8、大。一是机构养老供应对象结构性失衡。养老机构照看失能老人工作量大,强度高,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因此养老机构情愿选择可自理老人,不情愿接受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造成社会上最须要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被排斥在机构养老之外。通过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探讨结果和我市调研的实际来看,养老机构在收住对象定位上,近一半的机构只情愿接收自理老人或以接收自理老人为主,其中城区将近三分之二的养老机构,不情愿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特殊是社会办养老机构,对入住老人身体因素作为重要的入住条件。二是专业老年护理院的缺失。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江苏省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2.39%,我市老年人98
9、.63万人,以此推算,我市约有失能老人2.3万人,而我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仅为1843张,可见我市失能老年人医养型养老须要巨大。老年护理院作为以护理服务和维持生命的基本医疗服务为主的医疗机构,具备对长期须要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供应治疗性护理服务的实力,对缓解综合性医疗压力、构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互通平台和解决老年患者出院后康复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我省兄弟市老年护理院苏州市20所、南京市12所、无锡市6所,常州、徐州市各1所。其中,南京、苏州、无锡的老年护理院同时具备养老机构性质。我市尚无一家专业老年护理院。三是养老机构供应结构不合理。一为医养融合护理型床位缺失较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快 推进 结合 有关 情况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49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