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式电梯的监督检验.ppt
《曳引式电梯的监督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曳引式电梯的监督检验.ppt(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曳引式电梯监督检验,自治区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陈飞,1、技术资料,监督检验,监督检验,1.1A制造资料,(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其范围能够覆盖所提供电梯的相应参数1、查看该证明文件中所提供电梯的相应参数和设备品种是否能完全覆盖受检电梯,电梯制造覆盖范围可按表1-1判定。2、查看该证明文件是否在有效期内。,1.1(2)A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或者报告书长期有效,如有下表影响型式试验结果的电梯配置与参数变更表中所描述的情况,必须重做整机型式试验。,乘客电梯额定速度增大、额定载重量大于1600kg,或者载货电梯额定载重量增大、额定速度大于0.63m/s,需重做整机型式试验。,1
2、.1(2)A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按质检特函20132号文要求,整机型式试验应当在制造单位或者型式试验机构的试验井道或试验场地内进行。但于对于额定速度6m/s的乘客电梯或额定载重量3000kg的载货电梯,确需在使用现场进行型式试验的,可按照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第十四条规定的相关程序进行申请,即由生产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型式试验机构确认,设备安装地的省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后,委托取得相应资格的安装单位,在使用现场安装1台型式试验所需样品,并在安装现场所在地质监部门办理安装告知。,1.1(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1、查看该证明文件上是否有制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制造许可证明有效日期、
3、产品出厂编号、主要技术参数,以及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如果有)、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驱动主机、控制柜等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号和编号等内容;是否有电梯整机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以及出厂日期。2、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主要技术参数至少要有:设备名称(形式)、额定速度、额定载重、层站门数。其他(提升高度、轿厢尺寸、拖动方式、悬挂比、驱动主机的布置方式、控制柜位置、上行超速保护型式、控制方式、控制装置、轿厢重量、功率等)主要技术参数,如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或机房及井道布置图上无,应附表提供。3、如果现场确认,查看上述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号和编
4、号是否和现场实物一致。,1.1(4)安全装置型式试验合格证,1、型式试验合格证查看型式试验合格证的产品名称及型号、参数,判定型式试验合格证是否能完全覆盖本台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品种和参数;查看该证明文件是否在有效期内(以整机出厂合格证上的出厂日期计算);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每2年进行1次型式试验(取得电梯制造单位许可的企业制造的自用安全保护装置每4年进行1次,其制造的主要部件不进行周期性的型式试验);控制方式中的集选覆盖并联、群控等。2、调试证书,应有相应的型号、出厂编号、调试项目的数据、检验结果、检验日期和部件制造单位公章或专用章,除检验专用章外,非红色的QC章也可以。,1.1(
5、4)安全装置型式试验合格证,1、型式试验合格证查看型式试验合格证的产品名称及型号、参数,判定型式试验合格证是否能完全覆盖本台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品种和参数;查看该证明文件是否在有效期内(以整机出厂合格证上的出厂日期计算);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每2年进行1次型式试验(取得电梯制造单位许可的企业制造的自用安全保护装置每4年进行1次,其制造的主要部件不进行周期性的型式试验);控制方式中的集选覆盖并联、群控等。2、调试证书,应有相应的型号、出厂编号、调试项目的数据、检验结果、检验日期和部件制造单位公章或专用章,除检验专用章外,非红色的QC章也可以。,1.1(5)机房和井道布置图,查看所提供
6、的图纸上是否标注有提升高度、顶层高度、底坑深度、楼层间距、井道内防护、安全距离等内容,相关尺寸应满足电梯的设计要求,井道内防护、安全距离应满足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重点查看:楼层间距超过11m时,需设置井道安全门;井道下方人可以进入的空间时,查阅资料:a.审查底坑地面的设计资料,看是否按5000N/m2载荷设计;b.对重缓冲器安装在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的实心桩墩或装设了对重安全钳,c.必要时校验底坑地面的支反力是否相符;机房、通道尺寸是否能满足2.1及2.3项要求。,1.1(6)电气原理图,1、查看电气原理图中是否包括动力电路和连接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2、若电气原理图为复印件,应查看是否有电梯
7、整机制造单位加盖的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对于进口电梯,则应当加盖国内代理商的公章;印刷成册的应在封面和每张图纸上印有电梯整机制造单位的全称、产品标识或公章;,1.1(7)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1、查看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中是否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救援等方面操作说明的内容。2、上述项目在报检时审查,如果文件为复印件则必须经电梯整机制造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对于安全保护装置及主要部件可提供经制造单位加盖公章或者检验合格章复印件,进口电梯,则应当加盖国内代理商的公章。3、对无手动紧急操作(盘车)装置的电梯(如无机房电梯)应注意应急救援等方面操作说明的内容是否能解决:当轿厢与对重刚好平衡
8、时停电或停梯故障、满载安全钳动作等情况下的应急救援。,1.1 其他制造资料,根据“质检特函2011106号”文的要求,对于非制造单位自己安装、改造、维修的电梯,还应有制造单位委托、同意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维修的合同,及制造单位出具的自检报告。改造时,制造单位可以不是该电梯的原生产厂家,而是有相应电梯制造资质的厂家,但要提供改造合格证。,1.2(1)安装许可证和告知书,查看所提供的安装许可证是否能完全覆盖所施工电梯的相应参数和品种,施工等级是否满足下表,1.2(1)安装许可证和告知书,安装单位必须与告知单位一致。原则上安装合同上的安装单位是否与告知书一致;对于(如日立、三菱等)
9、安装合同是总公司签的,再委托给其他公司(如当地公司或者有资质的安装公司)安装,应有双方的委托书且要有使用单位的意见(三方盖章)。,1.2(2)施工方案,1、审查施工方案是否有按照安装单位的质量体系文件规定改造审批手续。(该项应在报检时审查)2、完善施工方案应有编制、审核、批准人员会签,有批准日期和施工单位的公章,内容完整、齐全,且与施工现场情况一致。(例如方案是有脚手架,实际为无法脚手架),1.2(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查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中的准许项目必须与本次作业内容相适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必须在有效期内。国质检锅【2003】251号要求(从事本次)现场施工的持有效证件人员至少2名。
10、该项除在开工报检时审查资料外,现场检验时也要查验。注意如果人少设备多工期短,必要时判此项不合格。,1.2(4)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1、审查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记录(如开箱验收记录、井道尺寸验收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阶段检查记录等。可参考安装过程记录汇总表)。2、自检报告内容至少包括新检规附件B项目,检查项目应有自检结果,有测试数据要求的,必须要记录数据。3、自检报告应有持电梯自检员证的检验员签名、自检结论、施工单位公章或专用章。4、施工过程记录只要现场查阅,自检报告除现场查阅外还要存档。,1.2(4)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1.2(4)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5、上述记录或报告不完善,除判本
11、项不合格外,还要在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中选填第(一)项,“施工(维护保养)单位的施工过程记录或者日常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6、如果要求测试数据项目的检验结果与自检结果存在多处较大偏差,质疑相应单位自检能力时,还要在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中选填第(三)项,“要求测试数据项目的检验结果与自检结果存在多处较大偏差,质疑相应单位自检能力时”。,1.2(5)设计变更证明文件,1、查看安装过程中是否有变更设计证明文件。2、如有,应查看是否履行了由受检单位提出、经整机制造单位同意的程序。,1.2(6)安装质量证明文件,1、安装质量证明文件至少有持电梯自检员证签名、自检结论、施工单位公章或专用章;自检报告结
12、论页如有齐上述内容也可。2、该项应在竣工后审查,复印件存档。,1.3改造、重大维修资料,1、改造、重大维修区别2、如果属于重大维修(改造)行为,但施工单位没有申报重大维修(改造)监督检验,而只是直接报定期检验,则应判1.4项不合格,并在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选填写(一)、(二)两项,终止复检流程,施工单位应履行告知及重新申报重大维修(改造)监督检验手续。,1.3(3)更换的安全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合格证及有关资料,由于个别老旧安全部件不再生产,相应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书会过期后不可能重新造型试试验,所以更换同规格、同型号主要部件一般不用查验部件型式试验合格证书,只要查验部件产品合格证。限速器和
13、渐进式安全钳还要查验调试证书,限速器调试证书过期可以现场校验。,监督检验需要存档的资料,1、新检规检验意见通知书格式中要求:通知书一式三份,一份检验机构存档,两份送受检单位,其中一份受检单位应当在要求的日期内返回检验机构。如果有发出检验意见通知书,检验机构应要存两份检验意见通知书,第一份通知书在完成检验时就存档;另一份是受检单位完成整改,并在通知书填写了处理结果以及整改报告等见证资料,或者使用单位已经对上述应整改项目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在通知书上签署了监护使用的意见,该份通知书还要有受检单位的公章,如果通知书的内容同时涉及到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双方都应盖章。,监督检验需要存档的资料,2、新检
14、规第十六条规定,检验机构应当长期保存监督检验原始记录(安装过程记录汇总表)和施工自检报告,施工自检报告内容应满足1.2(4)工作指引中第2、第3款要求。3、新检规检验报告格式中注意事项第四款要求检验报告一式三份,检验机构保存其中一份检验报告,但没规定一定要存纸质版的检验报告,如果检验机构有相应的程序和措施保证电子文本检验报告可靠不会掉失、损坏,确保电子版检验报告与纸质版完全一样且不可能被修改,允许只存电子版的检验报告。,监督检验需要存档的资料,4、建议还要存档的资料有:监察部门受理后的告知书;涉及到电梯主要技术参数、安全部件型号及编号的相关资料,如电梯制造单位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机房或者机器设
15、备间及井道布置图等,也应存复印件;安装单位的安装质量证明文件复印件。,2.3C安全空间,1、对于限速器、夹绳器等设备维修检查的地方,由于此设备安装位置的特殊性,经常不能达到不小于0.5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其净高度不小于2m的要求,因此建议适当放宽要求,但是原则是不能影响此设备的各种检查。2、对设在井道内的限速器(如侧置机房电梯),如果能在轿顶对限速器进行维修和检查,且在井道外可以操作(动作和复位),可不设作业平台。但存在限速器如何校验的问题,可能要折下来校验。,三项,不适用于无机房电梯,比较简单,不多说。,2.7B(1)主开关设置,1、主开关应具有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的分断
16、能力。检查主开关容量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一般可参考电梯满载向上起动时的电流一般经验电流值I=(23)Ie(Ie为电机额定电流)或经验电流值I=(4-6)P电机额定功率,超出则要求施工单位提供验算文件。如:额定功率11kw,其最大分断能力为44A至66A,那么可以选择50A和60A的空气开关。超过66kW建议要提供验算文件。2、主开关易于操作和接近:可以理解为进入机房既可以操作,而不需要跨过其他设备,如主机,限速器等。不一定要安装在入口,但是要便于操作。其安装高度宜在1.2m到1.5m之间。,2.7B(1)无机房主开关设置,如果控制柜不是安装在井道内,主开关应当安装在控制柜内,如果控制柜安装在井道
17、内,主开关应当设置在紧急操作屏上;如果从控制柜处不容易直接操作主开关,该控制柜应当设置能分断主电源的断路器;,2.7B(1)无机房主开关设置,在电梯驱动主机附近1m之内,应当有可以接近的主开关或者符合要求的停止装置,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有类似底坑、轿顶急停等,符合要求的停止装置即可。以轿顶作为作业场地检查、维修驱动主机,如果轿顶的停止装置在驱动主机附近1m之内,也可视为驱动主机的停止装置。,2.7B(3)防止误操作装置,1、动作试验,当主电源开关断开时应能被锁住,防止维护保养等过程中误操作主开关引发事故。2、如图,主开关只有在断开位置,才能上锁。,2.9C制动装置(1)机械部件设置,1、对照
18、型式试验报告,查验制动器是否符合要求。2、电磁线圈的铁心被视为机械部件,而线圈不是。,2.9C制动装置(1)机械部件设置,不符合要求双铁芯单弹簧、双弹簧单铁芯、双铁芯双弹簧单连杆,2.9C制动装置(2)电气装置设置,1、根据电气原理图和实物状况,检查切断制动器电流的电气装置数量和独立性。结合模拟操作检查制动器的电气控制,并通过运行试验判断制动状况。2、正常及检修运行均要有效。检修也要求?3、由施工人员操作。,2.9C制动装置(2)电气装置设置,根据电气原理图,可知此电梯正常及检修(紧急电动)运行切断制动器(DZZ)电流均有三个接触器(JBZ、S、X),在电梯向上运行时用绝缘工具(如电笔)按住接
19、触器(S)令其不释放,看电梯制动器能否正常制动(如不能制动应立刻松手),验证独立性;再反向启动电梯,电梯应不能再运行。用类似的方法验证另外两个接触器。,2.9C制动装置(2)电气装置设置,安全事项:1、试验时一定要先读懂图纸,不能贸然对接触器进行强制试验,避免发生短路危险。对无电气原理图等,可观察平时不吸合,上、下运行时才吸合的接触器。2、在电梯运行时用绝缘工具(如电笔)强制闭合该接触器,如电梯不能停止,应立即松手(必要时关电)。例如日立YP以及OTIS TOEC40等型号的电梯就没有两个独立接触器切断制动器电流!(7001定检不要求)3、对于控制柜在井道内的无机房电梯,可以通过接线模拟触点粘
20、连,查看电梯的控制。,2.10(2)B紧急电动运行装置,定期检验只要求检规三项要求安装监督检验,当手动紧急操作力不大于400N时,机房内可以不设置紧急电动运行装置。但是不管手动紧急操作力是否大于400N,只要在机房内设置了紧急电动运行装置,该装置必须满足国标对紧急电动运行装置五项条件,不允许在机房设置只满足检规三项要求但不能使安全钳等电气安全装置失效的类似“检修”功能电气操作装置。因为如果不满足国标五项条件,根本就不能称为紧急电动运行装置。,2.11(1)B限速器铭牌,1、对照检查限速器型式试验合格证、调试证书与现场实物、铭牌核对。2、同时检查限速器电气开关是有接地,如果无应填写2.12项不合
21、格。3、限速器防护要求见5.6。,2.12(1)N线与PE线的设置,1、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T表示供电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N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S表示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这种供电系统零线和地线是分开的,可以和电梯的电气系统直接对应连接。,2.12(1)N线与PE线的设置,2、TN-C-S系统,即三相四线制。C表示供电系统的PE线和N线合用。这种供电系统,应在电源进入机房后在将地线(保护线PE)与零线(中性线N)分开,再和电梯电气系统连接。将主电源断开,断开零线,用万用表检查零线和地线之间是否连通。,2.14B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1、对
22、照检查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型式试验合格证和铭牌;目测动作试验方法的标注情况,在进行第8.1项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试验时,验证标注的动作试验方法是否适当。2、使用夹绳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时,在查看其铭牌时应防止误动作夹绳器。3、目测动作试验方法的标注情况,在进行第8.1项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试验时,验证标注的动作试验方法是否适当。,3.1C 井道封闭,1、“必要的开口”是指:层门开口;通往井道的检修门、井道安全门以及检修活板门的开口;火灾情况下,气体和烟雾的排气孔;通风孔;井道与机房或与滑轮间之间必要的功能性开口(如钢丝绳等的通过孔);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电梯之间隔板上的开孔。2、电梯井道应专
23、用,不应有消防水管、避雷针、非电梯用电缆、手机信号增强装置等。,3.1C 井道封闭,1、井道壁的要求:、因井道应有助于防止火焰蔓延,井道壁应是不易燃无孔的墙、板;、井道壁的强度要求:用一个300N的力,均匀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垂直作用在井道壁的任一点上,应:a)无永久变形;b)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2、用玻璃井道壁的特殊要求,GB7588-2003之规定,在人员可正常接近的玻璃门扇、玻璃面板或成形玻璃板,均应用夹层玻璃制成。,3.1C 井道封闭,对于部分封闭井道,在井道外测量围壁的高度,围壁应符合以下要求:围壁应是无孔的;围壁距地板、楼梯或平台边缘最大距离为0.15m;(见左图
24、)在层门侧的高度不小于3.50m;(见左图)其余侧,当围壁与电梯运动部件的水平距离为最小允许值0.50m时,高度不应小于2.50m;若该水平距离大于0.50m时,高度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当距离等于2.0m时,高度可减至最小值1.10m。(见右图),3.1C 井道封闭,3.2C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将电梯运行到上端站平层,在轿顶测量以下-相应的数据,将垂直方向数值减去HM(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及HD(对重缓侧冲器的缓冲器行程)之和。3.16(5)项中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HM:由于钢丝绳的延伸、更换钢丝绳、截短钢丝绳、拆凳子、更换对重缓冲器
25、等因素会导致轿厢在顶层平层时对重与其缓冲器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顶部空间尺寸变化,应考虑在缓冲距离要求的最大值时都符合要求,因此该项应使用施工单位提供的最大缓冲距离来计算。,3.2C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HD可参考型式试验证书或报告以及现场核对。0.035v2的含义是即重力制停距离:具有一定速度的物体,沿重力相反的方向运行时,在无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能运行的距离。,3.2C 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指的是轿顶上为站人设计的那块(或多块)平面,该平面面积应不小于0.12m2,其短边不应小于0.25m;因此轿顶上整块(或多块)为站人设计的平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曳引式 电梯 监督 检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4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