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运动学0.ppt
《膝关节运动学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膝关节运动学0.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膝关节运动学,人体运动学,(一)组成和运动方向,(二)功能解剖,(三)生物力学,复习,膝关节运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胫股关节的形态与运动的关系、胫股关节的运动特征、髌股关节的功能解剖、膝关节的半月板、膝关节的韧带、膝关节的肌、单足站立时膝关节上的静力学分析、步行时胫骨平台的反应力及辅助结构的作用2熟悉膝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膝关节囊和滑囊、膝关节的轴、膝关节损伤和脱位3了解膝关节的动力学分析、全膝关节关节置换术的功能锻炼,重点和难点,重点:胫股关节的形态与运动的关系、胫股关节的运动特征、髌股关节的功能解剖、步行时胫骨平台的反应力及辅助结构的作用、膝关节运动方向、膝关节的轴难点
2、:单足站立时膝关节上的静力学分析、膝关节的动力学分析,1)构成:,髌韧带 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腘斜韧带,膝关节,2)囊外韧带,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3)囊内,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半月板,4)运动:,屈伸旋内、旋外,(一)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1组成 由胫股关节(内侧胫股关节面、外侧胫股关节面)、髌股关节组成的双关节结构,三个关节面围在同一关节囊内。2运动方向 在胫骨关节面三个平面内均可以发生运动,但是运动幅度在矢状面最大,正常活动范围为0135。,膝关节组成,膝关节活动范围,(1)膝屈曲的范围依髋关节的位置而异,同时还要看是被动还是主动。,(2)膝关节的运动非常复杂。胫股关节的运动包括四个
3、轴方向的运动。此外还有髌股关节之间的运动。A.水平轴:屈伸活动;B.垂直轴:内外旋活动;C.矢状轴:内收外展活动;D.前后位水平移动。,膝关节四个轴,1)膝关节的屈伸运动,膝关节屈伸时,伴有扣锁运动。膝关节伸直30时扣锁运动开始,并导致胫骨外旋,在伸直10时达到最大限度的旋转,此后旋转的程度降低,直到完全伸直为止,此时关节被锁紧。,2)膝关节旋转运动,膝关节伸直时不能旋转,屈曲90约有+/-30活动范围。这种旋转运动是伴随膝关节屈伸活动进行的,是不随意运动。,3)膝关节内收外展运动,膝关节内收外展活动极小,随着屈曲,外展与内收活动也有所增加,在充分伸直时仅约2,充分屈曲时可增加到8。,4)膝关
4、节前后平移,屈膝时,股骨在胫骨上向后滑动,伸膝时向前滑动。,膝关节水平面内的运动及内外旋受到矢状面位置的影响。最大伸展时,旋转运动受到胫骨和股骨节间互锁的制约。弯曲达90时旋转幅度最大。弯曲大于90,由于软组织制约,幅度下降。,(二)膝关节的功能解剖,膝关节周围韧带和周围肌在紧张状态下对关节起到积极的支持作用。膝关节周围骨起到支持、并且对抗压力载荷的作用。因此膝关节的功能稳定性来源于韧带的被动收缩,关节几何结构,肌的主动用力及骨的承重作用。,1胫股关节的形态与运动的关系,胫股关节分内侧胫股关节和外侧胫股关节。外侧胫股关节面前1/3为逐渐上升的凹面,后2/3则呈逐渐下降的凹面。内侧胫股关节面则呈
5、碗形凹陷。凸起的股骨关节面和凹陷的胫骨关节面彼此吻合,使膝关节在矢状面上能作屈伸活动;而外侧胫骨关节面特征凹陷结构又使外侧胫股关节面并非完全吻合,允许膝关节屈伸活动不是同轴运动而是具多个瞬时活动中心的运动。,(1)胫股关节运动范围:A.胫股关节的运动范围在矢状面内最大,膝完全伸直到完全屈曲的范围是0140左右;B.胫股关节在横面内的旋转活动,随膝完全伸直到屈曲90而有所增加;C.在额状面内可得到同样的模式。膝完全伸直时几乎不可能有外展或内收。当膝屈曲到30时,该面内的运动增加,但不论在被动外展或被动内收时,其最大运动也只有几度。同样,由于软组织的限制功能,屈曲超过30时,这个面内的运动减少。,
6、2胫股关节的运动特征,(2)胫股关节面运动:在膝部,面关节运动发生在胫骨髁与股骨髁之间和股骨髁与髌骨之间。在胫骨髁与股骨髁之间,面运动同时发生在所有的三个平面上,但在横截面和额状面上为最小。在股骨髁与髌骨之间,面运动同时发生在额状面和横截面两个面上。,3髌股关节的功能解剖,(1)髌骨 髌骨为膝提供两个重要的生物力学功能:它在整个运动范围内借延长股四头肌力臂帮助膝伸直;并以增加髌骨与股骨间的接触面来改善股骨上的压力分布。(2)关节软骨 髌股关节软骨是人体中最厚的软骨。最大厚度可达7。髌股关节软骨厚度并非均匀一致,软骨最厚部分位于骨嵴处。60%位于髌骨外侧关节面,分布于内侧者约20%。关节面软骨厚
7、度变化特点有助于增加髌股关节面的适合性。,(3)维持髌股对合的平衡机制 膝关节周围很多因素均影响髌股关节的稳定性,包括伸膝装置、支持带、肌力、股胫角和股胫间的Screw-home机制、Q角、髌骨位置、髁间槽发育程度、外力等,因此,良好的髌股周围结构及其力学平衡,对维持髌股的正常排列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Q角:是股四头肌肌力线和髌韧带力线的夹角,即从髂前上棘到髌骨中点的连线为股四头肌肌力线,髌骨中点至胫骨结节最高点连线为髌韧带力线,两线所形成的夹角为Q角。,国人正常Q角为11-18,Q角随屈膝角度而变化,反映了股四头肌-髌韧带力线在骨骼髁间沟引导下的肌力线关系。,静力结构:髌骨的内外侧支持带是
8、维持髌骨排列的静力性平衡机制。动力结构:股四头肌内侧头和外侧头收缩时的力学平衡是保持运动中髌股对合的动力结构。,髌股关节的对合,(4)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特点,膝关节伸直时,髌股关节面是分离的,接触自屈膝15开始,屈膝30以内,髌股关节尚未进入髁间沟内,易脱位。屈膝超过30,髌骨进入股骨髁间沟内,相对稳定。,屈膝80以上,形成“腱股接触”。,A.平地行走时,髌股关节面之间的应力约为人体一半;上、下楼时可达体重的3.3倍。B.深度屈膝时,由于“腱股接触”的参与,有效地增大了接触面积,分担了髌股关节的接触压力,关节面的压强变化不大,对保护关节软骨的正常应力有重要意义。,髌股关节接触应力,胫骨和股骨间
9、的轴向旋转运动,导致髌韧带附着处胫骨结节,出现内外侧移动,造成髌骨出现相对于股骨的旋转运动。正常运动时,大约有内旋6和外旋8,如果运动范围增加还会增大。,髌股关节的运动,4膝关节的半月板,(1)膝关节半月板的结构与功能,半月板是垫在膝关节股骨与胫骨之间半月形的纤维软骨盘,其边缘较厚,中间很薄,上面凹陷,下面平坦,填充在两侧的胫骨髁上。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前脚窄而薄,后角宽阔而稍厚;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形,前、后角的距离很接近,外侧缘与关节囊相连。,半月板功能:,A传导负载:减少膝关节活动时,接触面不吻合,使接触面积增大,压力分布均匀。B维持稳定:加深胫骨髁关节面,并在前后移动中,
10、始终使膝关节的接触面积最大。C减轻震荡: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吸收一定的负荷震荡。,半月板由膝关节血管支获得血运。其周边部血运丰富,中、内1/3在成年后为少血管区或无血管区。,(2)半月板的血液供应,内外侧半月板与胫骨及关节囊的附着及与半月板横韧带之间形成的环状结构又限制了半月板有过度外移。,(3)半月板运动的影响因素,外力:压迫、旋转、外展和内收、屈曲和伸直,(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机制,机制:主要是间接暴力,多见于膝关节屈伸过程中同时又有膝的扭转及外翻。,预后:边缘部损伤预后较好,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内侧缘无血管区损伤应尽早手术。,预防:做好准备运动,增强膝关节周围肌力量,保持正确的膝关
11、节姿势和用力顺序。,5膝关节的韧带,囊外韧带囊内韧带,髌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两侧副韧带在伸膝时紧张,屈膝时松弛,故在伸膝时易损伤。伸膝时膝关节猛烈外展,可致胫侧副韧带部分或全部撕裂,而过度内收则可导致腓侧副韧带损伤。,前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在伸膝时最紧张,防止胫骨前移和膝关节过伸,后交叉韧带在屈膝时最紧张,防止胫骨后移。,6关节囊和滑膜囊,膝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滑膜层反折形成滑膜囊和滑膜襞。滑膜囊多位于肌腱和骨之间,减少运动时两者间的摩擦;滑膜襞充填于关节腔内,使关节更为适合。,7膝关节周围肌,(1)伸膝肌,股四头肌,股四头肌非常强大,能产生超过450KG的内力,(2)屈膝肌,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膝关节 运动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4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