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 新教案网.docx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 新教案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 新教案网.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第四册(修订本)第112113页 角的初步认 识教学要求:L使学生初步认识角,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2 .通过观察操作,知道角的特征及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画角,培养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 .培养自主探索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数学活动中获得 成功的体验。教学准备:剪刀.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吸管.小棒.硬纸条.图钉.三角尺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下图:提问:这幅画上画了什么?它是有哪些图形组成的?能指出这个机器人的 手在哪儿吗?指出:它是这个三角形的一部分,它也有个名称。(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一种新的图形一
2、一角二.操作探究(一)认识实物中的角1 .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面有角生:屋顶有角.三角板上有角师:你能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在哪儿呢?教师规范指角的方法。2 .从实物中找角。每同桌同学为一组,合作从所给的学具袋中(五角星.长方形纸片.圆形纸 片.吸管.小棒)找出角,并按这些物体有角没角分成两类【评析:从生活中引入角,从认识的事物中进行分类,初步感知生活角的 特点,从辨析中理解角。】3 .初步认识角的形状和特征。(1)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在以上表面有角的学具材料中取一个物体,提问: 仔细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语言描述角是怎样的?(小组讨论)(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尖尖的.直直的.平平的.
3、滑滑的【评析:在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中半抽象出角的特征,利用形象思维 帮助学生形成对角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初步形成角的特征和概念。】4 .折角.摆角(1)要求学生将学具袋中没有角的物体想办法变成有角的物体。(2)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巡视选取学生制作出的不同的实物角展示 在黑板上,并指出制作的角在哪儿。(3)指名三位学生上黑板沿实物角的边画角。【评析:通过变角的操作削弱非本质属性,抽象出角的本质属性,在辨析 交流使概念深化。】(二)认识数学中的角师将实物移置图形的上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L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指出:直直的这两条线叫角的边,这个尖尖的点叫角的顶点(板书: 顶点.
4、边)。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2)指名学生上黑板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3)练习:判断角(第112页练一练第一题)2 .学生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哪儿还有角?【评析:在前面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老师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正确 的角的概念,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通过举例联系实际。】3 .学习画角师:既然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么是先画顶点还是先画边呢?(1)小组讨论画角的步骤,并说说理由。(2)学生质疑:先画边还是先画顶点。师生讨论解疑。师画出:不相交的边。(3)指导看书角的步骤:从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 成了一个角。(4)学生独立画角,指名上黑板画,并标出角的顶点和边。(5)问:观
5、察黑板上的角大小相同吗?生:这些角不一样大。师:这说明什么?生:角是有大有小的。【评析:画角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自学课本明确正确的方法,通过小组 讨论教师释疑建构,以培养学生认真看书的习惯和初步的自学能力。】4 .做活动角师: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我们一起做个实验就知道了。(1)学生独立用两根纸条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角。(2)将你做的活动角变大一些?能变小一些吗?(3)小组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4)引导归纳:角的大小与两边是不是靠近有关,角的两边靠得越远,角 就越大。【评析:创作活动角,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操作空间,注重学生的体验,让 学生在独立中思考,在交流中学习。】三.小结.深化L通过这节
6、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 .深化拓展(1)做第114页练习第2题(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2) 一个长方形如果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在黑板上展示不同答案。【评析:从数角到剪角,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 .课后作业:数一数机器人中共有几个角?【总评】:一 .知识教学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L从生活中引入“角”,从操作中感知角。新教学课程标准提倡:结合学 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体会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 说:“接知如接枝。”本节课通过同学自己画的“机器人”的手引入角,再例 举生活中实物的角,在老师提供的实物中找一找,摸一摸,分一
7、分角.指一指 角,然后把没有角的物体变成有角的物体等,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 材料的基础之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这样的设计符合的学生认知 规律。2.从实物中抽象角,从辨析中理解角。低年级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与几何图形抽象概括性存在差异,在摆角.折角的过程,教师通过让学生把没角 的物体变成有角的物体,并把实物粘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用 粉笔描绘出角的形状,移开实物,得到数学中的“角”。使学生经历将“生 活”中的角抽象出“数学中角”的过程,非常精彩,有创意。在画角的过程 中,通过小组交流角的画法,引发认知冲突:先画边还是先画角?展开讨论。 教师加以适时点拨与激励
8、,又通过教材的双向交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启发, 达成共识。完成了 “物一一形”的抽象过渡。充分遵循了(从)感知一(建 立)表象一(到)概念的认知规律。二.教师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L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发展智能。做活动角时,教师 创设操作一一演示一一讨论一一汇报一一结论等一系列活动,从前面静态的角 过渡到动态的角。使学生领悟到:角的两边靠得越近角就越小,离得越远角就 越大。从而为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探索中内化了角的本质属 性,在交流中揭示学生内部心智语言的思维过程,注重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 创新意识的培养。2 .在拓展中激发兴致,获得体验。
9、通过数图形的角到长方形剪去一角还剩 几角?要求逐步提高,课堂上学生迫不及待展示自己的剪法,兴奋得欢呼鹊 跃。教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操作空间,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 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 识.共享.共进。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 能力。总之,本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讨论等方法有机贯穿于教学各环节 中,从生活中实物感知角加以抽象,在大量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知识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及能力的培养两条脉络交相辉映,学生学的扎实,学 的有趣,确实是一节生动活泼,效果明显,有创意的好课。教学内容:苏教
10、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P7376内容教学要求:L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 .使学生初步学会做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4 .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5 .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6 .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教学准备:三角尺、小棒、纸、钉子板、橡皮筋、扇子、剪刀、五角星、 吸管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新知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蓝猫: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多媒体演示:带着红领巾的蓝猫, 一只手拿数学课本,另一只手拿一只插着吸管的杯子)师:蓝猫今天非常想和
11、大家一起学习新本领:认识角。(出示课题)(评析: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物蓝猫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情 绪,使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期盼。)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找一找让学生边观察自己的数学课本边找出蓝猫手中数学课本封面上的角。指导学生用手势正确地比划出角。(首先由教师用手势演示第一个角,接 着让举出数学课本,与教师一起用手势表示出第二个角,然后让一名学生演示 第三个角,最后让全体学生一起书空比划出多媒体上的第四个角。)师:你们看,蓝猫也是一位光荣的少先队员呢。我们再来找一找红领巾的 面上有没有角,好吗?生:有三个角。让学生用手势表示红领巾上的角。(多媒体边演示)师:我们刚才在数学课
12、本的封面上、红领巾的面上都找到了角,你们看看 还有角吗?(多媒体演示吸管。请学生上台用手势表示出吸管上的角。)蓝猫: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对,这些都是角。(多媒体演示:隐去三件 物品显出三个角。)请学生拿出三角板。师:那么你们能找出三角板面上的角吗?找出角,并用手势表示给你的同 桌看,好吗?(评析: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因势利导,精心安排了学生的实践 活动,使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以及手势演示初步体会角的含义,加强感性认 识。同时,在抽象角的图形时,应用媒体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由实物的角变化为 图形的角的过程,促使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师:(让学生摸一摸角的顶点处)有什么感觉?生:尖尖的。师
13、:(在多媒体里出示第一个角的顶点)对,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 点”。师:(再让学生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生:直直的。师:(在多媒体里出示第一个角的边)直直的,我们叫它“边”。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让学生分别指出第二、第三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3、辨一辨师:蓝猫的好朋友都来了,他们都画了一个角,你们看看它们画的对吗?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如果是角,要说出理 由,如果不是,也要说出理由,(评析:让学生通过触摸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突出了角的本质特征,再通 过判断所画角的正误,自然地引入“画角”的教学)4、画一画首先请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同
14、时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然后让多媒体演 示蓝猫画角过程,接着让学生按蓝猫画角的方法再画一个角,并将自己所画角 的顶点和两条边指给同桌看一看。(评析: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先鼓励学生尝试画角,其间充分体 现了教学的民主,可以自己画,也可以讨论,还可以看书,尊重学生的主观意 愿;针对画角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寻 找画角的正确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媒体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看到角的 画法,从运动的观点来加强对角的认识。)蓝猫:你们真棒!我想邀请大家去我家做客,好吗?(多媒体演示出蓝猫 家的外景)师:蓝猫又遇到难题了,开门的密码忘了,门打不开,怎么办?你们愿意 帮它
15、找密码吗?(多媒体出示蓝猫家窗户、屋顶和门的边框图形)师:只要你们能正确找出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就能知道密码了。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每个图形中角的个数。(评析:沟通了 “角”与“多边形”之间的联系,渗透联系的观点,加深 对角的认识。)6、做一做师:哈哈,门打开了,咦,桌子上放了一个信封,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 呢?(展示信纸内容:小朋友,你们好!刚才你们认识了角,现在我为大家准 备了吸管、小棒、彩色纸等材料,请你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材料做一个角。加油 吧!)让学生各自选用吸管、小棒、活动角、彩色纸等物品做一个角。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作品。(评析: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做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
16、 做角方法,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7、玩一玩师:(介绍活动角)这个角能变大变小,我们把这个角可以叫做“活动 角”。你们想不想也来玩玩这个活动角呢?布置游戏要求:拿出活动角,边玩边思考:角的大小与角的什么有关?角 变大了,看看角的两边叉开得怎样了?角变小了,角的两边叉开得怎样了?学生活动后交流,初步建立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的概念。8、比一比师:你们做一个比周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师:你们能做出一个和它一样大的角吗?教师取一名学生做的角来比较大小。(介绍重叠法)再请一名学生自己上 台比较大小。(评析:由学生自己操作活动角的模型,既训练了
17、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加 深了他们对角的认识,蕴含了边的叉开程度决定角的大小的道理,还为将来从 运动(旋转)的观点理解掌握角的定义埋下伏笔,完全是一举多得!)师:刚才我们比一比角的大小,有的角我们可以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 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我们就要用重叠法来比较了。师:(多媒体演示蓝猫的墙上挂着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转动就形成了 角,这四个钟面上的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其余两个呢?怎么判别这 两个角的大小呢?看看哪个小组想出来的办法多。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多媒体演示两种比较方法。三、回到生活,拓展新知蓝猫: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可真开心啊,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谢谢
18、大家。师:蓝猫很开心,你们开心吗?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让学生在小组 和班内谈收获)分页代码师:对,我们今天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辨一辨、画一画、数一数、做一 做、玩一玩、比一比来认识了角。在我们周围其实也藏着很多角,你们能在教 室里找一找角,用手势比划出来,并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小组集体找角。师:小朋友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我们周围找到了很多角,课后我们还 可以利用书本、网络继续探索角的奥秘。(评析:通过从生活引入学习,在学习后回到生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热情。)师:今天小朋友学得太棒了,我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一
19、一五角星。你们知道 它的面上也藏着角,有几个角呢?请大家课后可以一起讨论研究。总评: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L卡通情境,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国标本实验教科书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周老师以学生喜爱的卡通动物“蓝猫”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在新课 的导入时,让学生在活泼可爱的蓝猫身上“找角”并揭示课题;然后通过判断 蓝猫的好朋友画的角的正误,让学生学会“画角”的正确方法;接着在到蓝猫 家做客的过程中一步步展开教学:在帮蓝猫找密码的过程中,沟通“角”与 “多边形”之间的联系,渗透联系的观
20、点,加深对角的认识;从蓝猫的信引出 “做角”,并明确要求;通过观察蓝猫家墙上的四个钟面,让学生初步学会比 较角的大小。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活动充满童趣, 学生在趣中悟、在乐中学。2 .安排自主活动,让学生在动中悟、做中学。这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 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性、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 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周老师把原有的知识传授设计成 了一连串的活动: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做一做、比一比,在多种感官协 调参与下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同时通过分组合作 讨论,全班
21、展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 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 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3 .妙运用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空间观念。在初步认识角时,周老师巧妙地运用媒体,先在实物上闪动角,再除去实 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的画面材料, 很自然地把实物中的角与几何图形中的角联系起来,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角 的表象,又增强了角是源于生活的知识。在学习画角时,周老师又运用媒体的 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看到角的画法,从运动的观点来加强对角的认识。在 比较角的大小时,运用媒体演
22、示比较过程,直观形象地介绍了重叠法和数格子 法。教学内容:P8182教学目的:1 .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干的加减法的口算。2 .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 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难点: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4 、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将部分数据板书。5 、观察这些数据的特点,说说数的组成。二、探究新知6 、教学例9(1)刚才大家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数,小强也收集了两个数 据。张爷爷家新买了一台彩电IOoO元和一台电冰箱2000元,
23、请同学们帮他算 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方法计算。(3)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同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 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2、教学例10(1)出示学校图书馆书籍的部分数据,让学生出一个加法或一个减法问 题。文艺书籍:50种科学书籍:80种学习参考书籍:130种(2)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口算回答,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比较这组数与例9的数据在口算时的不同(4)进一步口算:900+6001500600三、联系实际应用1、让同学选择课前收集的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法或减法的口算问题。2、挑战赛“做一做” 13、捉鼠比赛。练习十七第一题。4、让学生谈谈本节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新教案网 初步 认识 教学 设计 教案 反思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4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