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设计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减法的估算》教学设计二.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下册)第98页例 5和做一做,练习二十第6-12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2 .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过程:一 .准备练习:(及时表扬做的对,做的好的同学)填一填:2999大约是O 196大约是O8006大约是O 3507大约是O二 .学习例5,探究新知L出示例5主题图,创设情境(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再利用。二年级(1) 班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次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一个月 来
2、收集到的情况。(1)出示例5.师:前两天我们只是看到他们一、二周收集到的情况,今天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周收集到的情况,谁来说一说?(2)比较一下前两周收集的个数和后两周收集到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3)经过4个星期的辛苦收集,他们顺利的完成了这项活动,不过他们有个 问题需要你们帮忙解决。(看图,听老师提问)(4)师板书:第3、4周大约收集多少个?(5)看到这个问题后,你觉的哪个词需要认真思考?(大约)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列式?学生口速,师板书:192+219(独立做在本上,再同桌交流两种不同的方法,指名板演)(6)师根据学生的板演情况小:这两种方法都是对的,只不过一个要粗略 一些,一个要
3、精确一些。一般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整百整十。(7)他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如果每收集500个送一次。大约再 收集多少个,又送一次?指名板演:生 1: 500400100 (个)生 2: 500410410 (个)(8)(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第四周比第三周多收集几个? (219192=27 (个)一.巩固提高师:学会了吗?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能力。(D对口令(师报数,学生说近似数)(2)做一做第5题(3)第100页第7、8题。(4)摘苹果(不用计算,准确把苹果摘到筐子里)分页代码二.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揭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你是怎样进行 估算的?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4、教科书 (二年级下册)第98页例 5和做一做,练习二十第6-12题。教学目标:L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2.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过程:一 .准备练习:(及时表扬做的对,做的好的同学)填一填:2999大约是O 196大约是O8006大约是O 3507大约是O二 .学习例5,探究新知L出示例5主题图,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再利用。二年级(1)班的小 朋友们进行了 一次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一个月来收集 到的情况。(1)出示例5.师:前两
5、天我们只是看到他们一、二周收集到的情况,今天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周收集到的情况,谁来说一说?(2)比较一下前两周收集的个数和后两周收集到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3)经过4个星期的辛苦收集,他们顺利的完成了这项活动,不过他们有个 问题需要你们帮忙解决。(看图,听老师提问)(4)师板书:第3、4周大约收集多少个?(5)看到这个问题后,你觉的哪个词需要认真思考?(大约)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列式?学生口速,师板书:192+219(独立做在本上,再同桌交流两种不同的方法,指名板演)(6)师根据学生的板演情况小:这两种方法都是对的,只不过一个要粗略 一些,一个要精确一些。一般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整百
6、整十。(7)他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如果每收集500个送一次。大约再 收集多少个,又送一次?指名板演:生 1: 500400100 (个)生 2: 500410410 (个)(8)(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第四周比第三周多收集几个? (219192=27 (个)三.巩固提高师:学会了吗?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能力。(1)对口令(师报数,学生说近似数)(2)做一做第5题(3)第IOO页第7、8题。(4)摘苹果(不用计算,准确把苹果摘到筐子里)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揭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你是怎样进行 估算的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2页例3及相应的练习题。教学目标:1.在
7、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 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书写方法。2 .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等操作活动,培养观察、分析、比较能力。3 .学会与他人合作,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重点:除法算式的正确书写。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及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纸张、磁铁。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说出下面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84=2102=572=31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师适时给予肯定。2 .圈一圈,并列出除法算式。有9根小棒,每4根一份。生在学习纸张上作答,完成后,师指名上来操作,并列式。师:分完了吗?生:没,还有1根。师:以前我们学过加法竖式、减法竖式,能列
8、除法竖式吗?今天我们一起 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板书)二、探究新知教学例3出示题目:11张笑脸,每4张分一组,结果怎么样?生齐读,并在学习纸张上圈一圈,并列出算式。(114=2组3个)指名展示,问:你是怎么分的?生答后,全班齐读算式。师:现在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把它列成除法竖式,赶紧动手吧!预设:11423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老师现在把另外一种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师:小房子建起来,被除数住进来,除数站在门外面,商要站在屋顶上。师边说边写,生跟着写。24) 11师:那余数3写在哪里?生七嘴八舌。师:不着急,先回答这个问题:每4张笑脸一组,分两组,一共多少张? 生:8.老师把8写这里,也
9、就是说11里最多分了几个4?24) 118生:2。师:那现在余数写在哪里?生:最下面。师:也就是用ll-8=30现在同桌互说竖式中每个数什么意思?该写哪里?生交流后指2名回答。改题:12张笑脸,每4张一组,结果会怎样?生在纸上圈一圈,并列算式。(124=3)师指名指名上台展示,问:你会列竖式吗?生尝试列后板书:34) 1212O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写得吗?生答。师:12和O为什么写这里? 生:一共分了 12张,分完了。师:看来以后我们又多了一种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三.练习巩固1 .教材第62、63页做一做第1、2题。题目:11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了 O组,还剩()组。12根小棒,每4根一
10、组,分了 O组,还剩()组。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完成后反馈,集体订正。2 .比一比,谁最快。()4) 13121() ()=()()145) 83) 14()123()生完成后,指名回答,说说怎样填的。把上面的除法竖式写成横式。() ()=()()() ()=()()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卡片上最大能填几?38 560 9怎样用竖式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6 577318 二年级教案 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复习课UOOOO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和例2 “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13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含义,初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
11、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师按照例1制成可供演示的梨和盘子图片、磁性黑板;每个学生准备10 根小棒。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出示教科书第1页上的复习题.(1)()里最大能填几?(学生填后共同订正。)(2)用竖式计算除法。(出示两道除法竖式)订正笔算除法时提问:除法竖式里,哪个数是被除数?哪个数是除数?哪 个是商?并指名学生说一说笔算的计算过程。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I)教师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图,说明题意:要把这6个梨平均分到3 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指名学生实际分一分,分两次恰好分完.)教师;谁会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先列横式,然后用竖 式计算.)计算后,教师指着竖
12、式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的6表示什么?(表示分 掉的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因为6个梨都分完了,一个也不 乘h)(2)教师又出6个梨和7个盘子图,说明:要把这7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 子里,谁会分?(指一名学生分实际分一分,分两次后,还剩一个。)教师:剩下的一个梨,如果继续分,每个盘子还能再分到1个梨吗?(不 能。)这说明7个梨要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分到2个,还剩1个。教师;怎样计算呢?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板书:73 =,)(3)竖式的写法。(指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被除法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 每盘放几个?那么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教
13、师进一步提问:有3个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那么在 被除数7的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7个梨,分掉6个,有没有剩余?在竖式里应该怎样表示呢?教师着重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要写“1”,剩下的这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4)横式得数的写法。教师:经过计算知道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在等号后面写2。还剩1 个,就是余数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点六个点“”,再写 余数L读作“商2余1”,大家一齐读一启遍“商2余1”。像这样的除法,求出商后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 题:有余数的除法)。2 .做一做
14、下面的“做一做”。让学生每人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摆在课桌上,指名学生说每份 分得几根,还剩几根。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逻指导。订正时,着重提问:商2以后,被除数下面要减去几? 8是怎样算出来 的?横线下面得几?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横式应该怎样写?怎样读?3 .教学例2。出示横式“385=”后,指名学生口述怎样写竖式,教师板书。写出竖式后,着重教学怎样试商。教师:先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8,又小于38,商6行不行?(不行,因 为5乘6的积是30, 38减30还剩8,每份还可以再分到1 ,说明商6小了, 所以要商7。)商8行不行?(也不行,因为5乘8的积是40, 40比38大, 说
15、明商8大了,只能商7。)实际教学时,只要发现商小了或商大了这两种情 况中的一种,能够找到恰当的商就可以了。最后,引导学生写出完整的竖式和 正确的横式。分页代码4 .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和例2中的余数和除数,让学生找一找有什么共 同点,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5 .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先引导学生看图和下面的算式,弄清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三、课堂练习做练习一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四、本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在除法中示出商以后,还有余数的,这样的除法叫做有 余数的除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
16、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1、以往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速度,使计算教学变得 枯燥无味,这是与新课标理念相违背的,作为教师要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在教 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要重视学生的记忆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重视计算与现实 生活的联系,要从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 生的情感投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 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自主沟通有余数 的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竖式的联系,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要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意义是指导计算的基础知识,为了突出意义的教学,教材有 意
17、识地安排了一些“摆一摆”“圈一圈”等观察和操作活动的内容。教师在教 学中要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 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表象,不断增 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相互交流、比较、吸引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 形成学生的认知。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操 作规则,做到活泼、有序和高效。3.在教学中要合理把握生成资源。教材中的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要敢于面对学生学习 中出现的错误,充分利用教学中生成的这些资源,让学生在不同意见的交流、 辩论和分析中认识到错误,自觉地订正错误。如在写竖式时学
18、生可能会把一位 数的商与被除数的十位对齐,可能会把除数和商的位置写反了等,教学时可把 这些现象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判断和分析,在互相帮助中,达到纠正错误, 巩固新知的目的。4 .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感受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觉地关 注身边的生活现象,充分地感知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对收集到的各种教据进 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炼,从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并加以综合运用。在数学 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式进行探索 和解答,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
19、数学的价值,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体验到数 学学习的愉悦情感。5 .在教学过程中,既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又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自 主探究。经过学生独立思考,有了一定的想法之后的合作探究才能更加有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好教学评价这一手段,让学生在互动中进一步辨清 概念、理清思路、优化算法、把握实质,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好所学知识。Copyright?20062022 新教案网 xinjiaoan. com 版权所有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内容一、教学目标1、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二、重点难
20、点: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这是二(1)班同学到野外活动的场面,他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 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劲头可真高啊!你们想不想去参与呢?(二)、探索新知1、引导观察。(1)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想一想根 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讨论,提出数学问题)(2)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选择的出示: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 少人?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除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24=5 (人)2 (条)组织学生说
21、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强调分给人,剩下的是鱼,所以单位不一样。)教师强调:有22条鱼,每人分4条,可以分给5个人,还剩2条鱼,所以 5后面的单位是人,而2后面的单位是条。2、自主探究竖式的写法。(1)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说一说每一部分的名称。(3)教师强调,分到最后剩下的2条鱼不够给5个人,所以就是余下的 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3、强化应用(1)把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可以分几个?A、学生独立列竖式(对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B、指名个别板演,其他同学独立尝试完成。C、共同订正。师:说一说你是
22、怎样试商的?(除数是几要想几的口诀)着重思考并回答:商是几?单位是什么?余数是几?单位是什么?余数还 够分给9个人吗?(2)观察比较:观察一下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吗?引导学生回答: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三)、练习巩固(1)现在二(1)班同学需要搭多少顶帐篷才够用?提示先找到需要的条件,再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同桌交流想法。(2)自主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媒体演示)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2、补充练习先摆一摆,再计算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板书:92=()() 把11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有()个,还剩()个板书:11 4=()()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什
23、么新知识,你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吗?一、新课程标准要求: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将“双基”改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同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 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 验。新课标要求教学设计最根本的出发点和重心要放在学生的发展上一一“为 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突出体现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 同的人在数学上得以不同的发展”。教之道在于“渡”,学之道在于“悟”。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就近发展区”来设计数学
24、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学情境设计上: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走进学生的生活、着力与学生的共 点”。二、教材分析:找数列的排列规律是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九单元书第116118页的内 容,本节课主要是探索数列的排列规律。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发现给定事 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初步感受数 学的奇妙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 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二册时初步接触 了一些简单重复的有规律的图形和数字,初步感知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在此 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数列中稍复杂的排列规律,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 培养学生
25、的发现及推理等能力,同时建立找规律意识。三、教学内容:教材116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三的4、5题。四、学情分析: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 单的排列规律,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本节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 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在教学中,学生因为缺乏有序 的组织和指导,因此要充分发挥“小助手”和小组长的作用。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发现数字简单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 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一列数中 数字的简
26、单变化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 造美的意识。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找数字的排列规律。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七、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法、探究研讨法和指导学习法学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法八、教学过程:(一)PK赛引发知识冲突。1、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组织学生 PK 赛。(女生:149、1491625360 男:100、100100100)引发知识冲突。女生不服气,可能会提出:男生“一百”有规律,而我 们的数列没规律呀!不公平!【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 学,才能唤起他们
27、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 是密不可分的,使数学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学生探求数学的的 欲望,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本环节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男女 生PK赛,让学生体验课前活动的喜悦,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激发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的热情。(二)画画引导认识规律。1、创设情境,明确方向。教师动手画1朵花、两朵花、和四朵花,并板书 个数:1、2、40再让学生联想猜测,接下要画花的朵数。学生明确探究的方 向,动手操作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出示:1、2、4、()、( )2、独立思考,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发挥“小助手”作用。3、小组合作
28、,互相质疑。教师参与活动,适时调控。4、全班交流,展示成果。L 2, 4, 7, 11 (在这列数中,每相领的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 2, 3, 4)1, 2, 4, 8, 16(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两倍)分页代码5、师生小结,寻找规律。【设计意图】找规律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探究性。本环节,画画引导发现 规律,尽可能让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 在动手、动口的基础上动脑,发现数列的规律特点。(三)蛙跳引导创造规律。小青蛙往上跳。出示:1, 3, 6, 10, ( ) , ( ) O1, 4, 7, ( ) , 13, ( ) O10, 20, 30, ( ) , ( )
29、 O老青蛙往下跳。15, 10, 6, 3, ( ) , ( ) o(),(),14, 8, 4, 2, 2帮青蛙创造规律。师:真了不起,从青蛙跳的过程中找到规律,那么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知 识帮青蛙创造几组有规律的数学吗?学生自主创造一组规律。【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运用青蛙跳这一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多种感 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让学生逐步感知,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激发学生 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四)爬梯引导应用规律。表格内容设计为级数和种数。1, 2, 3, 5, ( ) , ( ) o至少向上爬 一级,最多向上爬两级。课件逐级展示爬楼方法。联系生活查找生活中的数列 规律。【设计意图】数学
30、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如果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 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爬楼梯也有数学问题。学生能够体验数学的奇 妙,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五)辨认引导体验规律。1、出示课伊始情境中的问题。女生难记的一组数:149162536。师:这组数列真的没规律吗?(学生意识到有规律,但很难找到,教师 把这组数打散成:L 4, 9, 16, 25, 36)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规律。全班交流,取得共识。拓展延伸。为女生难忘的数列149162536接龙,比比谁接得快。师:同学们,你们能从混乱的数列中找出规律,真是太聪明了。生活中还 有很多这样有趣的规律,等着我们去发现。只要
31、我们带着一双“敏锐”的眼 睛,相信生活中这样的规律也难不倒你们!【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呼应课伊始的PK赛,要求全班学生帮助女生找数字 规律,让学生产生课结束而意犹存。前后呼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 学生参与的热情。【课前反思】:找数列的排列规律对于低年级而言,要透彻理解规律 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设计几个环节提供学生熟悉可见、亲切喜爱的情境,为学 生创造宽松愉快。活泼动感的学习环境,不仅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而且使学 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和认识的提升,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把握和教学的 “收”和“放”。教学目标:能口算两位数减两位
32、数,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出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结果。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1 . 口算。24+4512+7536+1820724+4915+7555+185020说说“36+18和207”的口算方法。2 .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23+5235+1469+1354+17说说估算方法。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例2.出示教材情境图: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们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 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退位的)56-24 (退位的)5627这节课我们研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
33、算方法。(板书课题)三、独立思考,探索新知你能口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到小组里说说自己口算的方法,再听别人 的算法。全班交流。重点放在退位减上,多让学生说一说。比较:上面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异同?相同点:都可以先用被减数减减数十位上的数,再减个位上的数,也都可 以先减个位上的数,再减十位上的数,还可以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分别相 减,然后把两次减得的差合起来,不同点:第一题是不退位减,第二题是退位减,特别是用第二种方法计算 退位减时,要从被除数十位上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再减,小结:同学们通过合作得出了好几种不同的算法,也通过比较找到了自己 喜欢的计算方法。四、合作交流,巩固练习L完成“
34、想想做做”第1、2题。电脑出示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集体反馈,电脑验证。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基础上思 考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第2题让学生体会退位与不退位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 结果和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 以验证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3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
35、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4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教材上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再通过计算,检验估算的情况。五、反思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目标:1 .学生结合实例,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锐 角和钝角的特征。2 .学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学习重难点:1、使学生初步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2、能正确的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学习提示:1、请大家认真观察书第37
36、页图,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2、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角和直角,图画中哪里有角,哪些是直角?3、认真看书38页图,你知道了角的哪些信息?4、你会像38页做一做中的小朋友用纸折一折锐角和钝角吗?5、每个小组成员在身边找一找锐角和钝角。6、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锐角,什么是钝角。锐角和钝角课堂检测:一、判断对错(1)钝角比直角和锐角都大。(2) 一个锐角H一个钝角是一个钝角。()二、填空1、锐角比直角()(填“大”或“小”)2、比直角大的是()3、直角比钝角()(填“大”或“小”)4、比直角小的是()5、红领巾是有2个()和1个()组成的。三、请大家用直尺或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
37、角。四、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教学目标: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 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2使学生知道1千米二IOOO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 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教学准备:米尺、表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
38、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 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二.探索新知,师生构建1 .走一走。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 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 感受。2 .估一估。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I)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 是1千米。(2)估一估走IOoO米大约有多少步?(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圈的 长度正好是1千米。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
39、用了几分钟?(2分钟)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3 .想一想。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1)中街你们一定熟悉吧?请看课件:从文化大楼道光陆电影院、商业 城、新玛特、沃尔玛之间的距离,约1千米。(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 实际长度。小结:1千米=IOOO米4 .读一读。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1千米=IoOO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 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1 (停顿)千米二IOOO (停顿)米分页代码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 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指名板演三、巩固练习1、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 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完成数中46页填一填。(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 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公路边的里程碑摩拖车的速度表限速标志指路标志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2、完成46页的第2题。3、完成43页的第3题。四、总结拓展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拓展。(1)我们知道了 1千米的实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44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