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教学设计.docx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确定位置”教学设计.docx(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内容:课本PlO2、105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 法,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 思路。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 题。教学重点、难点: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2、学生小组内交流。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4、巩固练习,第105页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 流。)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 握计算方法。二、发展练习1、完成105页第2题
2、。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完成第4题:先估算再笔算。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 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3、口里能填几。(补充练习题)5 75754 +6-3-3+257436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 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三、实际应用1、完成107页第10题。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2、小朋友跳绳:小明小红小东小丁45下36下53下60下(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 用的能力。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 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 能力,发展空间观念。2 .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是不同的。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 状。
4、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四本语文读本(或别的书)、娃娃、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四 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娃娃的照片;教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 摄的学生照片、若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V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 schemas-microsoft-com: off ice: office*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 杨桃的故事。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 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
5、桃啊,分明是颗五角 星啊!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 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 观察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二、探究体验1 .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 不一样)。(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 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 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先说你坐在几号位,
6、再说说你看到的是语文读本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 片?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 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4)请小组长把书和照片收到抽屉里。2 .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1)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看看它是谁啊?请出这 位同学。请大家猜猜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请同学上来站在相 应的位置。先出示一张正面和一张背面。当第三个同学上台找到位置后问下面的同学:他找的位置对吗?你是怎么 判断的?出示第4张照片问:这一张也是侧面,和第三张的拍摄角度一
7、样吗?你是 怎么想的?(2)小明他们也在给小动物拍照呢,我们去看看!书:67页,例L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小恐龙拍照,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 在照片下写上小摄影师的名字。这一张照片拍的是小恐龙的哪个面?是谁拍摄的?(3)给小动物拍完照片,他们又被门外的小卡车给吸引住了。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卡车,这辆卡车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是什么 样的呢?请你与下面对应的图片连一连。书70页,完成第一题。投影订正后收起书。3 .巩固练习(1)根据照片把具体物体摆到正确的方向:小动物太可爱了,老师也忍不住给小动物玩具拍了几张照片,每个小组白 色信封里都有四张照片,它是汪老师分别从1, 2, 3, 4号
8、位拍摄的,请小组长 按照照片背面的序号发给相应的组员。然后请大家根据手上的图片,摆出这个 娃娃的正确位置,要保证这个娃娃摆好后,每位同学观察到的和图片上的一 样。汇报: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们小动物的脸面对着几号位(小动物的正面对 着几号位)?(2)换角度观察:你想从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娃娃吗?那我们来个找座 位的游戏,请小组长将这四张照片合起来洗一洗,正面朝上随意的发给每人一 张,然后请大家根据组长发的照片找到正确的位置坐下来。三点要注意:L娃 娃不能移动;2.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数字提示;3.找好了手放膝盖坐好。看看 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好。订正:每个同学是不是找对观察角度了呢?我们可以这样检验,如果
9、你坐 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数字是一样的就说明你们找对了。翻过来看看吧。四个人 全找对了的小组请举手。(3)转娃娃换座位:小娃娃朝一个方向坐累了,请小组长帮帮忙,帮娃娃 换个方向,让他们面向XX,现在小娃娃转方向了,同学们看看自己手上的照 片,在观察一下娃娃,你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请根据照片 找到相应的座位。说说你的座位怎么变化了?还原座位,小组长收起照片和娃娃。三、巩固拓展(1)根据照片猜物体(体会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汪老师从不同的角 度给一些物体拍了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猜猜是什么物体(出示从一个角度 拍摄的柠檬照片,有的学生
10、猜橙子)看来有时候,我们从一个角度观察还不好 确定,换个角度再来一张。(杯子)(冰箱、洗衣机)(书包)(笔盒)(河马、大象)适时 问:这个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2)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汪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 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 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 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 的柱子。”1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 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
11、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 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四、课堂总结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 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教学内容:课本 PlO3、104、109 页。教学目标:1、复习正确辨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 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2、在复习中借助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 识。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培养学生从小善于观察,仔细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复习进
12、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2、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侧面、右侧面)观察 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复习1、回顾观察物体知识(1)、出示玩具汽车: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 子的/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样子。(2)、出示3张汽车图片(前面、后面、侧面)请你想一想,这3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2、说一说(1)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 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3、完成103页第7题。学生先独立练习,
13、再全班交流、订正。设计意图:借助小汽车和图片全面回顾所学的观察物体的知识。通过小 组交流、互评,培养学生讲解的技能和倾听的习惯。二、复习对称图形1、回顾反思什么是对称图形?学生回顾反思,回忆,交流,全班补充,形成较准确的表达。2、画对称图形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对称图形。教师巡视。3、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交流、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对称图形 的理解掌握。三、拓展练习1、教师补充出示各种不同位置看到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2、随堂练习。四、课堂总结。教学反思:教学内容:P96、 97、 98o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
14、程,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2、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单位)和统计表,能提出问题。3、通过学生身边有趣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 单的问题是重点。2、进一步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是难点。教学准备:图、表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让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二十二1题图,你看到了什么?生:举手自由口答。2、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学生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师生重点解决问题3、小黑板除数统计表、统计图(1)学生在树上独立完成(2)上台展示并回答问题(3)师质疑:你
15、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停车场每种车的数量,把解决问题和统计知识综合 进来,巩固所学统计知识和解决问题,体验怎样收集信息。二、生活应用1、出示97页2题(1)同桌观察理解(2)独立在书上完成2、互相纠错评价,教师巡视辅导。3、质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数“正”字来收集信息。三、开放实践1、p97页3题4题(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统计。(1、2、3组做3题,4、5、6组做4题)(2)展示师生互评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去调查收集数据,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并 回答一些问题。四、全课总结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本 Plo2、106 107 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
16、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9的乘法口 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2、交流反馈:你的同桌r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3、教师抽查。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三五()六九()O四十二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 握计算方法。二、发展练习。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1
17、02页的第3题。2、交流反馈。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13题然后校对。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 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三、实际应用1、独立完成107页第12题。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2、109页地16题:设计游乐计划。(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游乐计划。(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 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18、题,培养学生实际应 用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四、课堂总结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本第83页1115题。教学目标:1、用不同方式巩固8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进一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能熟练背诵8的乘法口诀。2、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一、复习1、开火车,对口了令。2、背一背。【设计意图】: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3、填一填。(出示小黑板)82=73=86=28=6 X 7= 口 4 X 6= 口 5 X1 4 X 7= 58=8388=85=56=78=68=64=4、第13题运用8的乘
19、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先让学 生集体讨论,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订正。5、第14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现实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找联系解 决问题。应先引导学生明白题意,再画示意图,帮助解答。二、拓展练习(补充相应的练习)1、每辆车限坐乘客8人,现在有26位乘客,3辆车能坐得下吗?2、商场里有一种袜子每双3元钱,妈妈有20元,想买6双这样的袜子, 她带的钱够吗?3、24= 16=4、6+5+5+5=3O=()三、课堂随练。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本P9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
20、、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准备: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你们喜欢吗?出示课题:数学活动2、我们先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小朋友每人的桌子上有三张图,请你任选两 张拼一拼看看是什么?先和同桌说一说。3、交流反馈。用不同的图可以拼出不一样的效果,如果老师给你数字卡 片,你能拼出什么数呢?设计意图:激趣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1、用1和2两张卡片摆数。(1)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谁最爱动脑筋,谁的小手最巧。(2)独立动手摆,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自己用这两张卡片摆了那些数。展示 大家
21、看。2、用、1、2、3三张卡片摆数。教师激励学生动脑摆一摆:从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卡片,你能组成什么 数?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学生拿出卡片,自己动手摆一摆。引导学动脑,找规律去摆,我们比一比谁摆的数朵而不重复。3、学生摆完后,小组交流,组长把成员摆的数记下来,并总结摆数的方 法。4、小组汇报。师生总结,指明学生说一说。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活动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 法,在学习中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三、小组合作,巩固发展(1)三人做握手的游戏。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2)小组汇报,三人到台上有规律的握手,得出结论。(3次)2、师
22、:我这由三本练习本卖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人民 币,动手试一试。谁想来卖?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到台上来卖。板书学生的方法。3、衣服搭配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图:请看这里有几种搭配方式?试 一试。交流反馈。设计意图: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受 到学习的乐趣。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巩固了 所学的知识。四、课堂小结这节课玩的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本82页练习十八610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2、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进一步巩固8的乘法口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确定 位置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44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