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第五章固溶体.ppt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第五章固溶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第五章固溶体.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固溶体,将外来组元引入晶体结构,占据主晶相质点位置一部分或间隙位置一部分,仍保持一个晶相,这种晶体称为固溶体(即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固溶体),也称为固体溶液。一、固溶体的分类二、置换型固溶体三、间隙型固溶体四、形成固溶体后对晶体性质的影响五、固溶体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固溶体的分类,一、根据外来组元在主晶相中所处位置,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二、按外来组元在主晶相中的固溶度,可分为连续型(无限型)固溶体和有限型固溶体。,一、按杂质原子在固溶体中的位置可分为:1、置换式固溶体,亦称替代固溶体,其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结点上,替代(置换)了部分溶剂原子。金属和金属形成的固溶体都是置换式的。如
2、,Cu-Zn系中的和固溶体都是置换式固溶体。在金属氧化物中,主要发生在金属离子位置上的置换,如:MgO-CaO,MgO-CoO,PbZrO3-PbTiO3,Al2O3-Cr2O3等。C3S的固溶体C54S16MA2.相当于18个Si中有两个被置换。,2、间隙式固溶体,亦称填隙式固溶体,其溶质原子位于点阵的间隙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H、B、C、N等形成的固溶体都是间隙式的。如:在Fe-C系的固溶体中,碳原子就位于铁原子的BCC点阵的八面体间隙中。在无机固体材料中间隙固溶体一般发生由阴离子或阴离子团所形成的间隙中,只有阳离子进入间隙。如C105S35M2A,是C3S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二、按杂质原子
3、在晶体中的溶解度分1、有限固溶体(不连续固溶体、部分互溶固溶体),其固溶度小于100%。两种晶体结构不同或相互取代的离子半径差别较大,只能生成有限固溶体。如MgO-CaO系统,虽然都是NaCl型结构,但阳离子半径相差较大,rMg2+=0.80埃,rCa2+=1.00埃,取代只能到一定限度。,2、无限固溶体(连续固溶体、完全互溶固溶体),是由两个(或多个)晶体结构相同的组元形成的,任一组元的成分范围均为0100%。Cu-Ni 系、Cr-Mo 系、Mo-W系、Ti-Zr系等在室温下都能无限互溶,形成连续固溶体。MgO-CoO系统,MgO、CoO同属NaCl型结构,rCo2+=0.80埃,rMg2+
4、=0.80埃,形成无限固溶体,分子式可写为MgxCo1-xO,x=01;PbTiO3与PbZrO3也可形成无限固溶体,分子式写成:Pb(ZrxTi1-x)O3,为锆钛酸铅压电陶瓷。广泛应用于电子、无损检测、医疗等技术领域。,第二节 置换型固溶体,一、形成置换固溶体的影响因素 1.原子或离子尺寸的影响 2.晶体结构类型的影响 3.离子类型和键性 4.电价因素,1.原子或离子尺寸的影响 以r1和r2分别代表半径大和半径小的溶剂(主晶相)或溶质(杂质)原子(或离子)的半径,当 时,溶质与溶剂之间可以形成连续固溶体。当 时,溶质与溶剂之间只能形成有限型固溶体,当 时,溶质与溶剂之间很难形成 固溶体或不
5、能形成 固溶体,而容易形成中间相或化合物。因此r愈大,则溶解度愈小。,这是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在水泥熟料中为防止-C2S向-C2S转化,就是形成置换形固溶体,添加MgO、SrO、BaO,使他们形成正硅酸盐。或添加B2O3、P2O5、Cr2O3为稳定剂,使他们形成BO4、PO4、CrO4置换SiO4而形成固溶体。,2、晶体结构类型的影响 若溶质与溶剂晶体结构类型相同,能形成连续固溶体,这也是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NiO-MgO都具有面心立方结构,且r15%,可形成连续固溶体;MgO-CaO两结构相同,只能形成有限型固溶体或不形成固溶体。,又如纯
6、Al2O3和Fe2O3两者的r为18.4%,结构为刚玉型,但他们只能形成有限固溶体。但在复杂构造的石榴子石Ca3Al2(SiO4)3和Ca3Fe2(SiO4)3中,Fe3+和Al3+可连续置换。这就是我们在讲混合材水泥时,其中的水化产物之一。,3、离子类型和键性 化学键性质相近,即取代前后离子周围离子间键性相近,容易形成固溶体。4、电价因素 形成固溶体时,离子间可以等价置换也可以不等价置换。在硅酸盐晶体中,常发生复合离子的等价置换,如Na+Si4+=Ca2+Al3+,使钙长石CaAl2Si2O6和钠长石NaAlSi3O8能形成连续固溶体。又如,Ca2+=2Na+,Ba2+=2K+常出现在沸石矿
7、物中。,注意事项,以上几个影响因素,并不是同时起作用,在某些条件下,有的因素会起主要因素,有的会不起主要作用。例如,rSi4+=0.26埃,rAl3+=0.39埃,相差达45%以上,电价又不同,但SiO、AlO键性接近,键长亦接近,仍能形成固溶体,在铝硅酸盐中,常见Al3+置换Si4+形成置换固溶体的现象。,二、置换型固溶体中的“组分缺陷”,组分缺陷主要反映在不等价置换的固溶体中。与热缺陷是不同的,热缺陷浓度是温度的函数,而组分缺陷的浓度取决于掺杂量和固溶度,不等价置换只能形成有限置换型固溶体。1.阳离子空位型 如:用MgO与Al2O3熔融拉制镁铝尖晶石单晶,往往得不到纯尖晶石,而是生成“富铝
8、尖晶石”,MgO:Al2O31,即富铝。因为2Al3+Mg2+时,为保持电中性,结构中出现镁离子空位,这是阳离子空位。,缺陷反应如下:类似这种固溶体的情况还有MgCl2固溶到LiCl中,CaCl2固溶到KCl中,Fe2O3固溶到FeO中等。高价离子置换低价离子。产生带有效正电荷的杂质缺陷,补偿缺陷带负电荷。2.阴离子空位型如:Ca加入到ZrO2中,其中Ca2+Zr4+时,如果保持电中性出现阴离子空位。缺陷反应如下:,不等价置换可能出现下面情况:见P75页高价置换低价有两种:阳离子空位或阴离子填隙。低价置换高价有两种:阳离子填隙或阴离子空位。具体出现那种要根据生成时的热力学条件,即温度、气氛有关
9、,如:氧化钙溶入氧化锆时,在低温1600以下形成氧空位补偿,在高温1800则出现钙离子间隙补偿。阴离子进入间隙较少,因阴离子半径大,形成间隙离子时会使晶体结构不稳定,但萤石型除外。不等价置换产生“组分缺陷”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不同材料的需要,由于产生空位或间隙使晶格显著畸变,使晶格活花,降低难熔氧化物的烧结温度,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第三节 间隙型固溶体,形成间隙型固溶体的条件 填隙式固溶体的固溶度仍然取决于离子尺寸、离子价、电负性,结构等因素。1.杂质质点大小 即添加的原子愈小,易形成固溶体,反之亦然。2.晶体(基质)结构 离子尺寸是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结构中间隙的大小
10、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晶体中空隙愈大,结构愈疏松,易形成固溶体。,3.电价因素 外来杂质原子进入间隙时,必然引起晶体结构中电价的不平衡,这时可以通过生成空位,产生部分取代或离子的价态变化来保持电价平衡。例如YF3加入到CaF2中:间隙式固溶体的生成,般都使晶格常数增大,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使固溶体变成不稳定而离解,所以填隙型固溶体不可能是连续的固溶体。晶体中间隙是有限的,容纳杂质质点的能力10%。,实例,在面心立方结构中,例如MgO中,氧八面体间隙都已被Mg离子占满,只有氧四面体间隙是空的。在TiO2中,有二分之一的八面体空隙是空的。在萤石结构中,氟离子作简单立方排列,而正离子Ca2+只占据了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机 材料科学 基础 第五 固溶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4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