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快速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ppt
《碳酸盐岩快速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酸盐岩快速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碳酸盐岩快速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地质录井处,二零零九年二月,汇报提纲,一、概述二、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三、应用及效果评价,一、概述,项目来源:中原油田科技部,2008年4月-12月,一)项目来源及目的意义,目的:针对碳酸盐岩地层岩性识别问题,对实验室薄片染色技术进行研究、改进,应用于现场混合样,结合数字图像技术,形成碳酸盐岩快速识别技术,实现在PDC钻井条件下细岩屑的准确、快速识别。,1、现场试验应用3口井以上 1、实验应用10口井2、岩性识别符合率大于90%2、岩性识别符合率达到93.7%以上 3、剖面解释符合率大于85%3、剖面解释平均符合率87.3%4、技术完善提高 4、3项技术改进,3项
2、技术创新5、成果信息应用及时率90%5、成果信息应用及时率95%,二)技术指标,合同要求 实际完成,图像采集技术研究改进,碳酸盐识别技术研究,图像分析应用技术研究,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成果推广应用,岩石学特征研究,三)技术路线,四)完成的主要工作,2、通过495个染色样品、325个薄片及2000多幅图像分析,对采集技术进行研究,形成了适合碳酸盐岩岩屑图像的采集方法。,1、研究并建立了11种具有代表性的碳酸盐岩岩石学特性和识别标准;,3、研究目前三种碳酸盐岩岩性识别技术:碳酸盐岩含量测定、X射线分析技术、岩屑图像识别技术。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优选后,重点开展了图像识别技术的改进与完善。,4、通过
3、普光10口井应用,采集图像4921张,分析薄片747块,分析岩屑图像4500张,完成图像分析综合图10份,形成了成熟的碳酸盐岩快速识别技术。,5、研发了碳酸盐岩专家解释系统,实现了岩性的智能化鉴定,使岩性识别符合率达到93.7%,剖面解释符合率87.3%,,二、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一)根据碳酸盐岩的化学性质差异性,对实验室薄片染色技术进行改进,并应用于现场混合样中实现岩性的快速识别;,二)对岩屑图像识别技术进行改进、完善,将研究对象由碎屑岩扩展到碳酸盐岩,将染色技术、地质技术、图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于碳酸盐岩地层岩性的解释与识别,形成了碳酸盐岩图像识别新技术。,三)研发的碳酸盐岩专家解释
4、系统,从根本上突破了岩性智能化鉴定技术难题,同时实现成果图的实时传输与打印。,碳酸盐岩性质特征表,根据灰岩与白云岩的化学差异性,将实验室薄片染色技术应用于现场混合样,使其呈现出不同特征,借助“岩屑显微图像系统”进行识别。,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一染色技术的改进,1、染色原理,茜素红溶液与碳酸盐岩反应机理:方解石在茜素红溶液中释放出的钙离子与茜素磺酸钠作用生成红色螯合物茜素磺酸钙,并覆盖在方解石矿物表面而呈红色;白云石无钙离子释放或释放出来的量达不到生成茜素磺酸钙的离子浓度,因此白云石不染色。三氯化铁溶液与碳酸盐岩反应机理:三氯化铁溶液中水解产物H+与方解石反应生成碱性物质碳酸氢钙,并不断吸附氢氧化
5、铁溶液中的胶体物质氢氧化铁,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样就在方解石矿物表面形成了一层黄色或黄褐色物质的薄膜,其颜色深浅与胶体物质多少有关,而胶体物质多少与化学反应程度有关。,染色技术的改进,2、染色剂的优选,三氯化铁染色,三氯化铁染色,茜素红染色,云质灰岩-薄片,云质灰岩-薄片,染色技术的改进,茜素红染色,白云岩-原样,灰岩-原样,三氯化铁染色规律:灰岩呈黄色,上色均匀,染色后视觉效果突出。白云岩不变色。茜素红染色规律:灰岩呈紫红色,染色效果受岩石本色影响,上色不均匀、不明显。白云岩不变色。优选视觉效果明显的三氯化铁试剂进行样品处理分析。,不同浓度三氯化铁染色效果图,3、三氯化铁浓度的确定,染
6、色技术的改进,不同染色时间效果图,4、三氯化铁染色时间的确定,染色技术的改进,5、岩屑掉色现象分析,染色技术的改进,混合样薄片结论:主要为云质灰岩,少量泥质灰岩,白云石含量高达40%左右,分布均匀。因此掉色现象是岩性不纯和结构共同导致的。,云质灰岩-薄片,泥质灰岩-薄片,云质灰岩-混合样,6、结论,染色技术的改进,三氯化铁染色剂识别灰岩、白云岩效果突出;10%的三氯化铁的溶液浓度染色效果最佳;30-50秒的染色时间染色效果最稳定;掉色现象是岩性不纯和结构共同导致。,根据碳酸盐岩的化学差异性,首次将三氯化铁染色技术应用于现场混合样,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该技术不受样品和操作工艺的制约,比薄片鉴定技术
7、更具时效性。,将PDC钻头条件下的岩屑分为四个粒级进行分析:0.9-0.45mm和0.45-0.15mm粒级岩屑多呈棱角状,真岩屑所占比例大(PDC+螺杆时部分也呈层理状或浑圆状)。经稀盐酸处理后可清晰还原其真实特征。,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二采集技术的改进,1、样品代表性分析,粒度形态特征,0.9mm以上 0.9-0.45mm 0.45-0.15mm,粒度岩性一致性分析,灰岩,膏质云岩,白云岩,采集技术的改进,采用0.9-0.45mm粒径岩屑建立的图像剖面,与取芯剖面对比,岩性符合率达到了90%以上,剖面符合率达到85%以上,证实了岩屑样品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与地层岩性一致性分析,普光302-1
8、井图像录井综合图,采集技术的改进,碳酸盐岩采集系统技术参数表,2、采集系统的改进,色彩还原性好,图像品质高,采集技术的改进,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三碳酸盐岩识别技术,一)碳酸盐岩测定技术:定量检测混合样中方解石、白云石及其它组分含量识别岩性。二)X射线荧光技术:通过分析(Si、Al、Fe、Ca、K、Mg、Ti、P、Mn、S、Ba、Cl等特征X射线产额高12种元素)不同元素组合特征识别岩性。三)图像识别技术:运用先进的成图技术、染色技术将肉眼无法辨别的原始细岩屑实物转换、放大成可辨别的数字图像,并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提取用于识别岩性的特征属性,运用专家知识实现岩性的自动识别。,目前碳酸盐岩岩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碳酸盐 快速 识别 技术研究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4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