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监理一标开挖填筑技术交底.ppt
《方城监理一标开挖填筑技术交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城监理一标开挖填筑技术交底.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方城段监理一标,中水淮河河南天地二一一年九月,土方开挖与填筑质量控制学习,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三、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一、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段工程(方城段)(以下简称“方城段”)是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段的一个设计单元,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境内,起点位于小清河支流东岸宛城区和方城县的分界处,设计桩号124+751,终点位于三里河北岸方城县和叶县交界处,设计桩号185+545;方城段全长60.794km。方城监理第一标段所辖方城段施工一五共五个标段,桩号范围124+751159+982所辖土建标段内的渠道、交叉建筑物等土
2、建工程施工监理,水力机械及暖通和消防设备采购,金结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监理;硅芯管采购与安装施工监理、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工程措施施工监理;所辖土建标段范围内的专用供电线路、安全监测施工监理。建设内容包括长35.231km梯形明渠,河渠交叉5座,左岸排水11座,渠渠交叉10座,跨渠公路桥20座,生产桥11座,分水口门3座,节制闸2座,退水闸1座等建筑物。,2.1 施工测量,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督促承包人及时将渠道及建筑物开挖区的平、剖面地形测量资料报送监理部,监理部在承包人测量断面的基础上按1/3断面进行抽测,经监理部签认的地形测量资料作为开挖工程量计量的原始依据。2、对开挖基准线、边
3、线、轴线和原始地形断面的施工测量,测量监理工程师采用跟踪测量(联合测量)、校测的方式进行复核。3、施工期间所有施工定线、工程量、竣工等测量原始记录、计算成果和绘制的图表,特别是隐蔽工程的资料,均应及时整理、校核、分类、整编成册并妥善保存。,2.2 方案审查内容,土方开挖(包括基坑开挖)前14 天,督促承包人提交施工措施计划,监理部主要审查以下内容:1、开挖施工平面布置图(含施工交通线路布置)2、开挖方法是否符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膨胀土处理施工技术要求,如分段(150 200m)、分层(每层不大于3m)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从渠道中间向两侧开挖等内容3、施工设备的配置(包括设备数量、型号
4、、性能、新旧程度、作业布置方式及期望的生产率等)和劳动力安排4、排水降水措施(包括雨水、施工废水、上层滞水及地下渗水)5、开挖边坡和建基面保护措施6、土料利用、弃渣措施及土石方平衡(注意需利用的膨胀土开挖料在弃土区应按膨胀性、土质情况分类分区堆存,以便再利用)7、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8、施工进度计划等,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3土方开挖前检查,土方开挖前,把地表水引导、坡顶防护作为签发分部工程开工通知的必要条件之一。检查内容包括:1、地表水系引导是否合理;2、截流沟是否按设计要求已完成,排水通畅;3、坡顶防护措施是否已制定、落实;,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4土方开挖质量控制措
5、施,1、对土方开挖过程中一些重要的质量检验点,应设置质量待检点,必须要在监理人员到场监督、检查的情况下承包人才能进行检验,详见表1:土方开挖质量待检点设置表。表1 土方开挖质量待检点设置表,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4土方开挖质量控制措施,2、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周围排水设施的有效性,边坡两侧截渗沟不得积水。3、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监理人员要随开挖进度及时测量校正开挖平面的尺寸和标高,按施工图要求检查开挖边坡的坡度。4、施工过程中,需要随着开挖层面的下降布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将上层滞水和渗水抽至渠顶临时截流沟内;监理人员要督促承包人及时收集天气情报,预备塑料布或防雨布,做到及时覆盖坡面、
6、路口及开挖区路腿等部位,防止雨雪侵蚀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5、膨胀土渠道土方开挖应按设计开挖轮廓线预留保护层,保护层厚度应根据不同渠段的地质条件确定,建议弱膨胀土预留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cm,中、强膨胀土预留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cm。6、对于中强膨胀土,在渠道设计开挖断面轮廓的坡脚处宜预留土墩,土墩宽度(底板宽度方向)2m,高度2m,土墩边坡与开挖轮廓设计边坡相同。7、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型的挖掘、碾压或吊装等重型设备在上一级马道和坡顶上行驶;避免在开挖好的马道上、坡顶及坡面堆放渣土和其他施工材料;不可避免时必须经过边坡稳定复核。,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4土方开挖质量控制措
7、施,8、在进行坡面整理时,要按照坡度进行钉桩挂线;挂线时将线拉紧,防止拉线下垂造成超挖。9、施工中,膨胀土渠坡若不慎雨淋、泡水、失水干裂,应将其挖除,不得欠挖,不得补坡或人工拍坡。10、土方开挖工程完成后,进行以下各项的质量检查和验收:(1)按施工图纸要求检查开挖面尺寸、标高;(2)边坡的坡度复测检查;(3)坡顶临时截流沟底的坡度检查;(4)坡面进行检查清理后,应保证无积水或渗水,基面土壤无扰动。,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5土方开挖建基面隐蔽验收,组织隐蔽工程验收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要求承包人严格执行“三检制”,完善“质量追溯制度”,自检合格后,监理机构组织联合验收组进行隐蔽验收。深
8、挖方、高填方和地质条件较差的膨胀土渠段开挖建基面应列为重要隐蔽工程,验收内容包括:1、开挖轮廓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开挖面浮土清理是否满足要求;3、基面膨胀土区域界限明确,膨胀土类别是否确认;4、坡面渗水引导措施是否有效;5、坡面如有变形或滑坡体处理是否满足要求;6、地质编录是否满足膨胀土渠道施工地质要求。,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5土方开挖建基面隐蔽验收,经承包人自检隐蔽部位或隐蔽工程合格后,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并报送自检记录和必要的检查资料。监理工程师检查应在24小时内完成,如确认质量符合要求,在检查记录上签名后,监理机构组织项目管理、设计、施工单位组成联合验收小组,共同检查、核
9、定其质量等级,隐蔽单元工程全部完成后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表格使用详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附录F:(p42)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施工地质编录应经勘察单位地质工程师签认。,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6 土方开挖质量质量控制风险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措施,作为我们监理1标设计段长35.231km。如何保证渠道输水通畅以及渠道与建筑物的精准对接,测量精度是工程影响质量的关键点。采取的针对性措施:1、勘测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本标段测量基准点需准确无误且完好无损。(交接桩时要注意)2、对移交的基准点与邻近标段的基准点以及附近的国家水准点、
10、三角点或GPS点进行联测复核,复核无误后作为本标段测量工作的首级控制网。3、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本标段的二级甚至三级控制网并妥善保护,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4、对复核无误的基准点严格保护,确保施工期不被破坏。5、相邻标段接头处要组织联测,精准对接排水建筑物轴线和底高程,确保施工精度。,2.6.1 测量工作,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6 土方开挖质量质量控制风险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措施,本渠段沿线共布置各类大小建筑物63座,部分建筑物挖深较大,对边坡稳定要求较高。因此边坡坡面稳定是我们监理工作的重点。采取的针对性措施:1、加强施工期降排水: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承包人和设计人共同分析研
11、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排水方案,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段合理布置点井点,进行有效的降水后再进行开挖,同时加强施工期间的排水。2、对高边坡增设一级马道,边坡堆载要留有一定安全距离,以保证边坡稳定;加强对高边坡稳定的监测,对于特别松软的地段,必要时要求承包人做临时支护,以确保边坡稳定。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边坡系数,充分考虑岩层走向、倾向、倾角等几何产状,以及土体承载力等因素。,边坡坡面稳定,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6 土方开挖质量质量控制风险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措施,本监理标段渠道地下水位较高,均高于渠底板,部分地段可能会存在承压水。因此施工过程中,有效降低渠底水位并消
12、除渠坡外向水压力,确保顺利施工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也是监理工作的关键点。采取的针对性措施:1、建议承包人选择地下水位较高的渠段,打试验降水井,安排专人观测降水效果,及时将观测资料整理、分析,为工程的全面降水施工,合理确定降水井的数量、深度及型式提供依据等,确保降水效果,从而保证工程运行安全。2、不论采取何种降水处理措施,必须保证地下水位降至渠底板下0.5m才能施工下道工序;若须采取深井降水,必须注意备用电源、备用水泵、地下水位观测等工作,以免出现覆盖层管涌破坏事件。3、配备一名负责安全监测的监理工程师,定期对总干渠施工进行巡视检查。,渠段地下水控制,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7 土方开
13、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1、合格标准:主控项目的检查结果全部符合质量标准,检测点合格率不小于 90%;一般项目的检查结果基本符合质量标准,检测点合格率不小于 70%。2、优良标准: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查结果全部符合质量标准,主控项95%目和一般项目的检测点合格率不小于 90%。,2.7.1 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等级标准,2.7.2 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在实体质量检验合格的基础上施工单位自行进行,并由终检人员签字后,报监理单位复核,由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7土方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土方开挖按施工验收长度100m为一个单元工程,渠道断面尺寸检验项目应在开挖完成后进行检
14、测。主控项目施工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及数量见下表1:,表1 土方开挖主控项目施工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及数量,二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控制要点,2.7 土方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2.7.3 土方开挖一般项目施工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及数量见表2下表,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1施工测量,1、开工前,应施测堤基原始纵横断面,放定堤脚清基(考虑富裕宽度)及填筑起坡边线。开始填筑前,应测绘清基地形图和横断面,按清基完成后的地形设填筑起坡桩。2、测绘的横断面间距根据地形起伏情况,一般为20m,地形变化较大的渠段应加密,间距可采用1020m。3、填筑好的断面在进行削坡前应定出放样控制桩,削坡后应施测断面,并与相应
15、的设计断面符合。4、施工期间所有施工定线、工程量、竣工等测量原始记录、计算成果和绘制的图表,特别是隐蔽工程的资料,均应及时整理、校核、分类、整编成册并妥善保存。,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2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工艺试验,试验用料,碾压试验场地,试验人员、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情况,试验施工参数,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成果整理分析及上报,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2 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工艺试验,3.2.1 实验目的,1、检验改性土破碎及拌和系统的生产能力和拌合效果,确定拌制工艺和相关控制指标;2、检查碾压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3、选定合理施工工艺和控制指标,包括取土及运输方式、卸料
16、方式、平整方法、铺土厚度、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等;4、核查改性土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参数;5、通过生产试验,研究和完善水泥改性土填筑的施工工艺和措施;6、确定质量控制检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碾压试验最终确定的经济合理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工艺参数来指导下一步改性土填筑工程的施工。,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2 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工艺试验,3.2.2 实验用料,1、土料:采用弱膨胀土。明确土料的来源,对拟使用土料进行含水率、颗粒分析、液限、塑限、膨胀性等试验,要求出具土工实验报告。2、水泥品种:需经检验合格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质量满足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
17、07)中各项指标(主要有安定性、凝结时间、密度、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等),并且进场复检合格。3、水:经试验检测合格的水。4、试验用料的击实试验:按SL237-1999的方法,采用标准击实仪轻型击实法,对拌合后的改性土作击实试验。(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的粘性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的土。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不大于。轻型击实试验的单位体积击实功约592.2KJ/,重型击实试验的单位体积击实功约2684.9KJ/)5、试验用料以击实试验结果(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为碾压试验控制指标。,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2 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工艺试验,3.2.3
18、 碾压试验场地,按堤防工程施工规范(碾压试验部分)操作:1、为确保试验场地基础的平整和坚实,试验前应将规划的场地范围内表层压实至不低于填土设计要求的密实程度,经测量填土不再下沉后,用推土机扫平,在压实、找平的基础上,按碾压试验场地平面布置的要求,用白灰线放出试验场地。2、碾压试验的场地面积应不小于20m40m。3、将试验场地以长边为轴线方向划分为10m15m的4个试验小块。,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2 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工艺试验,3.2.4 试验人员、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情况,1、明确工艺试验主要参与人员名单。2、拟投入使用机械设备数量、型号、完好率及碾压设备的性能参数等指标。3、拟投
19、入使用的试验检测设备数量、型号和率定等情况。,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2 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工艺试验,3.2.5 试验施工参数,1、碎土工艺:碎土级配要求,土料粒径应不大于10cm,其中10cm 5cm粒径含量不大于5%,5cm 5mm粒径含量不大于50%(不计姜石含量)。一般优先采用液压碎土机碎土方案,碎土前尽量降低土体含水量。2、拌和加水量控制:根据拌和前含水率,考虑水泥改性土运输过程损失含水量,水泥改性土拌和按加水3%5%控制。3、拌和工艺:建议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工艺方案。4、碾压工艺:(1)松铺厚度:如:30cm,40cm,45cm等等,根据工程经验、土料土性等情况拟定。(2)
20、含水量:弱膨胀土拌前含水量控制在20%22%,且每拌和场次不大于600m3的水泥改性土,其抽检样不少6个。测定水泥含量的平均值不小于设计掺灰量,标准差不大于0.7。(3)碾压时采用进占法卸料。(4)碾压:如:采用振动碾静压一遍,再弱压一遍,再强压二遍等等,可根据工程经验和机械情况拟定。,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2 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工艺试验,3.2.6 试验方法,1、测量放线;2、试验场地的处理:碾压密实并注意排水设施的布置;3、土料开采运输:土料来源,分类堆放在规划好改性土拌和场指定位置;4、碎土:(1)碎土宜在拌和场内采用液压碎土机进行;(2)剔除膨胀土土料内粒径大于10cm 的钙质
21、结核或土块;(3)碎好的土料,粒径含量要满足有关技术要求;(4)采用轮式装载机上料碎土、拢堆,采用塑料布临时覆盖;,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2 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工艺试验,3.2.6 试验方法,5、水泥土拌制(针对稳定土拌和机拌制):(1)稳定土拌和站需要一定的场地。安装时,在集料斗前修筑缓坡,利于装载机添料;(2)拌和添加的土料、水泥重量比例,由试验室通过EDTA滴定试验确定。通过试验,绘制水泥含量标准曲线,以便检测水泥改性土水泥含量。通过进行水泥改性土的拌合试验,确定拌和机运行控制参数;(3)将碎好的土料用装载机送至稳定土拌和机集料斗。为保证土料质量,集料斗上口一般加工成带坡度的型式
22、,并在上口设置筛网,每个小网格边长不宜大于10cm,以过滤掉粒径不合格的土料。拌和称量系统按试验参数控制土料、水泥和水的重量,拌和时间一般不少于2min;(4)出料后,取样进行均匀性检测。均匀性采用水泥含量标准差控制,用EDTA滴定法检测水泥含量,平均值不得小于设计掺量。水泥改性土水泥含量标准差不得大于0.7,检测合格的水泥改性土,由装载机拢堆并覆盖或直接运至填筑工作面;,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2 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工艺试验,3.2.6 试验方法,6、运输:采用装载机装料、自卸汽车运输到试验场地卸料,采用“进占法”卸料;7、改性土摊铺:土料卸除后采用推土机铺料和平土。为保证碾压机械的工
23、作面、确保边角压实度,铺土边线在水平距离上要超填30cm以上。在铺料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碾压试验参数控制铺料厚度,一般采用插钎法检测;8、碾压:采用20t凸块振动碾,碾压速度不宜超过2km/h,注意碾压顺序,行走方向和搭接部位;9、试验检测:如从碾压4遍开始取样,加一遍取样一次,每个小块取样应达到12个,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观察压实改性土层底部有无虚改性土层、上下层面结合是否良好、有无光面及剪力破坏现象等,并作记录。,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2 水泥改性土填筑碾压工艺试验,3.2.7 试验成果整理分析及上报,1、对碎土工艺、拌和加水量控制、拌和工艺和碾压等工艺推荐相关参数控制指标;2、对
24、不同填土层厚度,不同碾压遍数进行数据分析,绘出碾压遍数与压实度和沉降值变化曲线关系图,确定不同填土层的碾压遍数;3、对不同填土层厚度的合理碾压遍数进行经济分析,确定最优的填土厚度的碾压遍数;4、评价碾压方式和施工工艺效果;5、若试验时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试验完成后,及时将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上报监理部和建管处。,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3 填料的开采、加工与运输,1、填筑材料应是经过工程地质勘查确定的料场取得的合格土料,或从渠道本身开挖获得的合格土料,若用其他填筑材料替代应专门设计。填筑材料不应含冰、冻土、树根、表土、杂质以及任何其它监理工程师认定为不合格的材
25、料。2、换填料质量复核:土料场按每个料场分区或岩层分层进行复核,每个区域或岩性分层取样试验组数不低于12 组;开挖料作为料源,每段利用方量在5104m3以内时,利用土料所处地层的试验组数不低于12组,如大于5104m3则按挖出使用量的倍数增加试验组数。土料试验取样时,承包人应通知监理组派人参加,旁站土样取样,并跟踪检测。3、在土料开采之前,首先进行料场的植被清理和表层土清除,采用推土机将各种树根、杂草、垃圾、废渣以及其它障碍物等清除拢堆,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区域堆放;采用挖掘机开挖表层腐殖土、有机层,自卸汽车运至指定的表层土堆放区堆放。,三 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3.3 填料的开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方城 监理 开挖 技术 交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41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