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翻译技巧.ppt
《文言翻译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翻译技巧.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招六式巧解文言翻译题,1.考试说明“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考点破解表面上,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考查-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实质上,也涉及内容理解的考查-要求理解全文、理解句子3.命题规律 2002年起,采用主观笔译的形式。另选文段翻译,是文言文翻译题的发展趋势。,考 点 说 明,高考复习讲座,return,文言文翻译的10种失误形式:,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2.以今义当古义,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B.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A
2、.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C.(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D.先帝不以臣卑鄙。,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权以(之)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译成:孙权(把曹操书信)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7.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成:
3、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个)儿子不团结。,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8.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9.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10.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判断正误: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判断正误: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文言翻译的一大原则,直译为主
4、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的种类,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直译:,意译:,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文言翻译的种类,文言文
5、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以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再采用意译。,如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文言翻译的三字标准,信 达 雅,准确,通达,有文采,文言翻译的原则,翻译文言文的三个基本原则是“信”、“达”、“雅”。,信:,达:,雅:,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
6、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翻译出的现代文要通顺明白,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语气不走样。,规范,典雅,得体。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一点是翻译的最高要求,对中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中学生能做到“信”、“达”就可以了。,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第一招:字字落实,第二招:文从句顺,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不多余。,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文言文翻译的两大招数,翻译下列句子:,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
7、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译: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2.得楚和氏璧。,译: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人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与现代汉语义同,器物名,翻译下列句子:,3.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2007安徽高考题),译: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朝代名,字字落实第一式:,留,4.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译:第二年,秦国再次攻赵,杀死二万人。,数量词,字字落实第一
8、式: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翻译下列句子:,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为事物所拘束,而能够和世事转变(自己的想法)。,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删去,发语词,删去,助词,表提顿,删去,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删去,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2007全国卷1),译: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译:一个男子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去,音节
9、助词,删去,字字落实第二式:,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1)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只想求死,不再考虑个人的损失。(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同。(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早晚辛勤地工作,孤孤单单,受尽辛苦折磨。(4)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件。(5)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
10、裂缝,不知道它的深度。,翻译下列句子:,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译:最终让上官大夫去在顷襄王前诋毁屈原,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通“剃”,词类活用,形作动,3.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2007浙江卷),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字字落实第三式:,换,4.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007浙江卷),译: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
11、“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1、把 文言文的某些词,换成与它相当的现代汉语的某些词。如:吾闻而愈悲。(捕蛇者说)其中“吾”换成“我”;“闻”换成“听到”;“愈”换成“更加”;“悲”换成“悲痛”。2、用本字换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用本字“早”换通假字“蚤”。,找一找,换一换,(1)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齐桓晋文之事)(2)今王田猎于此。(庄暴见孟子)(3)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4)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枝”通“肢”,肢体),(“田”通“畋”,打猎),(“卒”通“猝”,卒然,突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 翻译 技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4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