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ppt
《987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87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主讲:方继才,本章主要内容,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高层TCP/IP参考模型,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与时序;语义:用于解释信息中每一部分的意义;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时序: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3.1.1 分层和协议,社会上存在的邮政系统为例,3.1.2 协议分层,层次(layer)分层的基本原则分层的优势,层次(layer),层次是人们对复杂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将总体要实现的很多功能分配在不同层次中;对每个层次要完成的
2、服务及要求应有明确规定高层使用低层提供的服务时,并不需要知道低层服务的具体实现方法。,分层的基本原则,网络中的每一节点都有相同的分层结构,相邻层之间有清晰的接口。同一节点中的每一层能够同相邻层通信,但是不能跨层通信。根据任务的需要来分层,每一层应当实现一个明确的功能。,分层的优势,(1)各层相对独立。(2)设计灵活。(3)易于实现和维护。(4)易于标准化。,3.1.3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3.2 OSI参考模型,OSI的分层模型说明,OSI:计算机网络7层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OSI)标准。其核心内
3、容包含高、中、低三大部分:高层是面向网络应用的;低层是面向网络通信的;中间层是路由选择核心。,基于OSI的通信模型结构,OSI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过程,1.ISO划分七层结构的基本原则,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每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2.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物理层的主要功能:实现点到点的比特流传输数据传输单元是比特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提供点到点的可靠传输;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网络层的功能:实现用户数据的端-端传输数据传输单元是报文分组,传输
4、层的功能:向用户提供可靠端到端服务数据传输单元是报文会话层功能:提供控制会话和数据传输的手段表示层功能:在两个系统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应用层主要功能:提供各种网络服务,2.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OSI环境中的数据变化演示,OSI环境中的数据流,3、OSI服务ISO术语,“层服务”:本层向上邻层提供的通信能力。“层协议”:该协议仅在对等层实体之间使用。“层实体”:层功能实现的真正承担者(相应的硬软件)。“层用户”:层服务的使用者(上邻层实体)。协议传输数据单元(PDU),3、OSI服务服务类型和原语,服务类型两种: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面向连接:虚电路方式非面向连接:数据报方式、证实交付、请求回
5、答服务原语:提供层服务的方法,原语语句执行具有原子特征(完整性)。服务原语分类:请求,指示、响应、确认,3.3 物理层,3.3.1 物理层 直接与物理信道相连,提供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的方法,实现在物理信道上的比特流传输。,3.3.2 物理层涉及的内容一,通信接口与传输媒体的物理特性对通信设备和传输媒体之间使用的接口做的详细规定,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3.3.2 物理层涉及的内容二,数据交换单元为二进制比特比特的同步线路的连接: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拓扑结构传输方式,3.3.3 物理层协议举例,RS-232-C远程连接,物理层协议举例,实例:物理层接口,3.3
6、.4 物理层设备与组件,中继器,集线器,3.4 数据链路层,OSI/RM的第二层,在相邻节点之间建立链路,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信息,向网络层提供无差错、无重复、无丢失的透明传输。,3.4.2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问题,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该层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链路就是数据传输中任何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数据帧通常是由网卡(NIC)产生,1、数据链路层功能,管理数据链路。差错处理技术。流量控制技术(等停协议、窗口机制等),解决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帧同步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2、涉及的具体内容,帧的形成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数
7、据链路层协议,3.4.3 帧的形成,数据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位。帧同步(边界)的方法字符计数法字符填充法比特填充法违法编码法,1、字符计数法,在帧的头部使用一个字段来标明本帧的字节数。当目标机器的数据层读到字节计数值时,就可确定帧结束的位置。,一旦出错,无法找到同步点,2、字符填充法,用一些特定字符来定界一帧的开始和结束,在前面填充一个转义字符来区分。,3、比特填充法,用一组特定比特模式01111110来标志一帧的开头和结束。为不使信息位中出现该特定比特被误判为帧的首尾标志,发送方在连续5个1后填0。,4、违法编码法,借用违法编码的序列来界定帧的开始和结束。IEEE802协议只适用于在物理媒
8、体的编码策略中采用了冗余技术的网络,优点:无需填充,3.4.4 差错控制,前向纠错,开销太大,不适合计算机通信。检错重发发送方发送。接收端检错。发射端重发。计时器问题。发送帧的编号问题。,3.4.5 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是指对在数据链路上的帧的传输速度进行控制,保证接收端有足够的缓冲单元存储发端发来的信息以便收端处理。在链路层常用的流量控制方法:停-等流量控制滑动窗口流量控制。,1.停等协议,停-等流量控制是利用差错控制中的反馈重发方式中的回送校验来实现其流量控制的。,2、滑动窗口协议,窗口被看作缓冲区。若在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各设一窗口,分别称为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发送窗口保存已发送出去但尚未经
9、确认的数据帧;接收窗口保存已正确接收但尚未提交给主机的帧。,窗口示意图,窗口示意图2,窗口协议变化演示,4.5.1 HDLC概述,3.4.6 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标准,可分为两类,面向字符的与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协议。典型的面向字符的:IBM公司的BSC规程面向比特的:HDLC协议两种基本配置:非平衡配置平衡配置,1、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协议,传输的基本单位为字符;信息编码。如BSC规程则可采用ASC码等;可采用同步或异步传输;传输速率为2004800 bit/s;通信方式可采用半双工或全双工;差错控制采用反馈重发(ARQ)方式;发送方式为等待发送方式,4.5.2 HDLC的帧结构,2、
10、面向比特的HDLC协议,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定义三种类型的帧:信息帧、监督帧与无编号帧,每帧的起始和结束以“7E”(01111110)做标志,4.6 Internet的链路层协议,补:因特网中的数据链路层,用户接入Internet的一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户通过电话线,拨号接入Internet一种是使用专线接入。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多的协议为非常简单的点对点协议PPP。早期Internet使用非常简单的面向字符的协议SLIP,但SLIP缺点很多。,SLIP:串行线路IP,成帧:原始IP包加上尾部标志C0h,字符填充。优化:TCP、IP首部压缩,删去相同的首部,以增量来表示不同部分问题
11、:无差错检测和校验,由高层负责 只支持IP 不能动态分配IP地址 不提供身份验证,不适于拨号方式 不是Internet标准,存在多个不兼容版本,PPP:点点协议,标志字段为7E(01111110),地址字段为FF(11111111),控制字段为03(00000110)。这三个字段固定不变。协议字段:当协议字段为0021时,为IP数据报。若为C021,为PPP链路控制数据。而8021表示这是网络控制数据。,3.4.7 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和组件,3.5 网络层,网络层就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主要功能有:组包/拆包、路由选择和阻塞控制。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网络层提供的服务,网络层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87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987 网络 体系结构 协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38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