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算小流域面积设计洪水流量.ppt
《推算小流域面积设计洪水流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算小流域面积设计洪水流量.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6 章 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计算,6.1 小流域暴雨洪水 计算的特点,小积水面积上的排水建筑物,如:城市街道排水沟、厂矿排除雨水的管渠、厂矿周围地区的排洪渠道、铁路和公路的桥梁和涵洞、立体交叉道路排水灌渠、小型水库溢洪道等建筑物,在设计时,需要求得该排水面积上某设计频率的暴雨所产生的相应的最大流量,以便按此流量设计排水管道、桥涵或溢洪道的尺寸。,小流域面积范围:水利:F100km2 公路交通:F200km2,给排水工程:一般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当地势平坦,F=300500km2,当地形复杂,F1030km2.,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的特点:无实测流量资料,所以常用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流量 假定洪
2、水与暴雨同频率 给排水工程设计一般只需要推算洪峰流量,方法:1、推理公式 半理论半经验公式。以暴雨形成洪水的成因分析为基础,考虑影响洪峰流量的主要因素,建立理论模式,公式中的参数根据实测资料推求。,2、地区经验公式 利用水文站实测暴雨洪水资料以及流域地形、地质等影响洪峰流量的主要因素,建立洪峰流量和影响因素的经验关系,即可供该地区无资料流域使用。,影响洪峰流量的因素很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在分析和建立经验关系时应抓住主要因素,一般重点分析以下三个主要问题:设计暴雨(暴雨强度公式)设计净雨(暴雨损失)流域汇流,设计暴雨(暴雨强度公式)已在第五章介绍。,6.2 设计净雨量的推求(暴雨
3、损失)(rainstorm losses),6.2.1 暴雨损失及分类 暴雨损失是指降雨过程中由于植物截留(建筑物截留)、蒸发、填洼、下渗而损失的水量。,损失包括:植物截留(建筑物截留)(interception by vegetation)降雨发生后,一部分雨水被植物茎叶拦截称为植物截留,降雨结束后耗于蒸发。,雨期蒸发(evaporation)降雨期间流域蒸发量,数值较小,可忽略.,下渗(infiltration)指雨水从地面渗入土壤的现象。下渗的水量一部分被土壤吸收,另一部分成为地下径流。被土壤吸收的那部分水量最终消耗于蒸发。,填洼(depression detention)雨水被地面凹坑
4、或洼地拦蓄的现象。拦蓄的水量称为填洼量(depression storage)。,暴雨量扣除损失量称为净雨量(net rainfall,effective rainfall),也称为产流量,其数量等于该场降雨形成的径流量(runoff amount)。,在上述的损失中,下渗损失是最主要的。,下渗是指地面上的雨水从地表渗入土壤的运动过程。,6.2.2 下渗(Infiltration),(1)下渗的物理过程 当降雨持续不断地落在土壤表面时,雨水会渗入到土壤中。渗入土中的水分,在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按水分子所受的力和运动特征,下渗可分为三个阶段:,1)渗润阶段:入渗初期,下渗的水分
5、主要受到分子力的作用,被土壤颗粒吸收。若土壤十分干燥,在强大的分子力吸引下,雨水迅速下渗。当土壤达最大分子持水量时,分子力不再起作用,这一阶段结束。2)渗漏阶段:入渗的雨水,主要在毛管力、重力作用下,沿土壤孔隙向下作不稳定运动,并逐步充填土壤孔隙直至饱和,此时毛管力消失。3)渗透阶段:土壤饱和后,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呈稳定流动,此时下渗很稳定。,下渗率(infiltration rate):单位时间内渗入单位面积土壤中的水量,记为 f,以mm/min或 mm/h计。下渗率的大小与土壤特性,下雨开始时土壤含水量以及降雨强度等等因素有关。,(2)下渗曲线和下渗累积曲线,下渗是指地面上的雨水从地表渗入土
6、壤的运动过程。下渗的快慢以下渗率表示。,在一定下垫面条件下,充分供水的条件下的下渗率,称为下渗能力(infiltration capacity)。,下渗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称为下渗能力曲线,简称下渗曲线(infiltration curve),如图6-1中的 f t 线所示。,在充分供水条件下,f0 与土质、土壤干湿程度有关。对干燥土壤,f0=7080mm/h。fc 只与土质有关,黄粘土 fc=1.01.3mm/h,细沙 fc=78mm/h。,Horton公式:假定:下渗过程是一个消退的过程,消退的速率与剩余量成正比,下渗率最终趋近于稳定下渗率fc。由此可得:,下渗曲线可用数学模型来描述:
7、,解上述微分方程,得:,式中,f0、fc、(0)与土壤性质有关,根据实测资料或实验资料分析确定。,下渗曲线的积分曲线称为下渗累积曲线 Ft,即从开始时刻到 t 时刻的累积下渗量,以mm计。,累积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即为该时刻的下渗率。,6.2.3 设计净雨量的推求(初损后损法),将下渗损失过程简化为初损后损两个阶段,如图6-2所示。初损:产生地面径流之前的损失量,初损历时t0,降雨全部损失 I0,包括初期下渗,植物截留,填洼等。,后损:产流以后的损失,用产流历时(净雨历 时)tc 内的平均下渗率 表示。,(1)初损量(initial losses)I0 的确定 由实测资料分析各场洪水的初损
8、I0,如图,确定初损示意图:,流域较小时,降雨基本一致,洪水过程线起涨点前的累积雨量就是初损 I0。,后损(later losses):指流域产生径流以后下渗的水量,用产流历时内平均下渗率表示。后损过程是非稳定过程,但一般变化不大,将其简化为常数,称为后损平均下渗率。,净雨量:,(2)后损率 的确定,h,6.3 流 域 汇 流(basin flow concentration),6.3.1 暴雨洪水形成过程,设流域内下了一场暴雨,暴雨强度过程线为,下渗过程为。在 之前,全部降雨消耗于损失,实际下渗为 i,在 时刻,时刻之后,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实际下渗为 f,产生地面净雨,净雨强度(净雨率、
9、产流率)i f=a,故在 时刻,流域出口断面开始涨水,此后,流域内各处普遍产生径流,水量也不断,增加,汇入河网并汇集到出口断面,出口断面水位上涨。到 时刻,地面净雨终止,但 之前产生的净雨继续由坡面汇入河网并汇集到河槽,直至全部径流流出流域出口断面,即时刻 为止,地面径流结束。洪水过程延续的时间比净雨历时(产流历时)和坡地漫流历时要长。从 到 称为流域最大汇流时间(concentration time),记为,即流域最远点 A 的净雨流到出口断面 B 所花的时间。,净雨历时:,地面径流历时:,6.3.2 等流时线原理(principle of isochronic line),汇流时间(con
10、centration time):净雨从流域上某 点流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时间。,等流时线(isochronic line):流域上汇流时间相等 的点的连线。如图:标有1、2、的虚 线(为单位汇流时段长)。,设想将流域划分为这样的界线,这种线具有如下性质:同一时刻在该线上形成的净雨都能在相同的时刻流达流域出口断面。这种线称为等流时线。,流域上最远点净雨流到出口断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流域最大汇流时间,简称流域汇流时间,或流域汇流历时(concentration time of catchment),记为。本例:=3t。,等流时面积(isochronic aera):相邻两条等流时线间的面积 f,或称
11、为共时径流面积。本例:F=f1+f2+f3。,t 时段内在等流时面积 f 上形成的净雨 R 都能在两个t 时段内流出流域出口断面。最大流量为:,流域出口断面 t 时刻的流量,就是各等流时面积上在 t 时刻同时流达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之和。,6.3.3 不同净雨历时情况下的径流过程,设流域分为三块等流时面积,=3t,考察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1)净雨历时小于流域汇流时间(),设流域内形成了2个时段的净雨,故净雨历时(产流历时)tc=2t,出口断面形成的流量过程线为:,+,+,Qm,推理公式第一个假定:净雨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均匀,即:R1=R2=R,则 Qm 视(f1+f2)和(f2+f3)的大
12、小而定,记最大者为 Ftc,称为净雨历时内最大共时径流面积,则有:,K:单位换算系数,R:mm;f:km2;当t:h时,K=0.278;当t:min时,K=16.7.,显然,tc=2t,而=3t。所以,tc,洪峰流量是全部净雨在部分流域面积上形成的,称为部分汇流。地面径流汇流时间:,Ftc:为净雨历时内最大共时径流面积,即参与形成洪峰流量的那部分汇流面积,与 tc 及流域形状有关。,RR:形成洪峰流量的总净雨量,即全部净雨量,RR=2R。,:tc 时间内平均净雨强度。,(2)净雨历时大于等于流域汇流时间(),设流域内形成了4个时段的净雨,故净雨历时(产流历时)tc=4t,出口断面形成的流量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算 小流域 面积 设计 洪水 流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3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