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分析.ppt
《典型案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案例分析.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典型案例分析,马 驰 东荣三矿安培中心,年代 序号 起数 死亡人数 50 12 2 291 60 39 7 1453 70 1011 2 215 80 12 1 133 90 1314 2 261 006 1522 8 1216 小计 122 22 3830 历史上有两年是两起:60年,809人;2004年,314人。,1992年至2001年,我国百万吨死亡率为4.99,印度为0.5,而美国仅为0.04;1990-1997年中国矿难不完全统计 1990年伤亡人数10,315;1991年伤亡人数9,777;1992年伤亡人数9,683;1995年伤亡人数10,572;1996年伤亡人数9,974
2、;1997年伤亡人数7,083;1994、1、24,鸡西二道河子多经公司井口,瓦斯爆炸,99人 1990、5、8,小恒山煤矿皮带火灾事故,80人(救灾指挥的矿总工、机电副总和名救护队员),鸡西矿业集团城子河煤矿“620”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内 容 概 要,1、事故时间:2002年6月20日9时45分。2、事故地点:西二采区3B层下山全煤回风道(停工抽水头)距巷口146m处(距水边14m)的范围内。3、伤亡人数:死亡124人,伤24人:4、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5、事故类别:瓦斯爆炸事故,煤尘参与爆炸。6、事故性质: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受瓦斯爆炸波及区域包括:综采队、炮采队、3个掘进队
3、、井下受波及人数139人,遇难人数124人。绝大多数为逃生避险无防护死亡;,矿 井 基 本 概 况,城子河煤矿1938年建井,核定生产能力160万吨/年,2001年实际生产原煤99.4万吨,2002年15月共生产原煤49.7万吨。该矿采用立井开拓,抽出式分区通风。全矿共4个采区,有3个采煤工作面,17个掘进工作面。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22.6 M3/Td,绝对瓦斯涌出量41.75 M3/min,煤尘具有爆炸危险。,矿 井 基 本 概 况,发生事故的西二采区是城子河煤矿的主要采区,共有2个采煤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另有一个排水巷(145综采工作面的临时水仓)。排水巷为全煤巷道,采用锚杆支护,全长
4、240米,至发生事故时积水巷道长度为80米,水面以上的巷道长度为160米。采用28KW风机为其供风,11KW为备用风机。,事故发生及抢险救灾经过,6月20日8:30分,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对城子河矿进行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按惯例,机电专业检查人员9:03分到采区变电所检查检漏的完好情况,随即由工作人员送上了电;正常情况下,当试检漏将在主风机电源停电后,备用风机应通过自动转换开关转到备用电源而自动开启,不存在人工复电问题;但由于自动转换开关被甩掉,造成排水巷停风42min而引起瓦斯积聚(7.21%以上);,事故发生及抢险救灾经过,在对西二采区检查验收过程中,部分人员已检查完毕正在坐车返回。集团公
5、司总经理赵文林和随同的经理办公室主任、城河子矿党委书记和矿长、集团公司机电装备部副部长等四名处级干部,另外还有两名电视台记者等二十余人。正在145综采队工作面检查工作时,于9时45分发生了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及抢险救灾经过,9:50分,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公司调度室作了汇报。鸡西矿业公司,鸡西市委、市政府,鸡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办事处,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先后赶到事故现场指挥事故抢救和善后工作。成立由董事长于佳华为总指挥的抢险救灾指挥部制定了抢险救灾方案,先后抽调11个救护小队深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事故发生及抢险救灾经过,国家经贸委、监察部、全国总工会的领导先后赶到事故现场
6、参加并指导事故救灾和调查工作。国家煤监局按照国务院、国家经贸委领导的指示精神,于当日派出有经验的同志和5名专家赶赴事故现场参加抢险救灾的指导和开展事故调查。由于措施得力和各单位、各级地方政府的艰苦工作,抢救工作进展顺利。至7月3日,在事故中遇难的124人全部找到。在整个事故抢救和调查过程中矿区秩序稳定。,事故直接原因,西二采区排水巷局部通风机停风,造成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浓度,工人启动连锁开关送电时,由于潜水泵插销开关虚插失爆,产生电弧引起瓦斯爆炸,局部煤尘参与了爆炸。,瓦 斯 积 聚 原 因,经调查核实,西二采区排水巷的瓦斯浓度在事故当日早9时03分之时为0.705%,此后一直呈上升趋势,至9时
7、45分事故发生时达3.509%。现场勘察和查阅有关记录,西二采区排水巷的绝对瓦斯涌出量约1.12m3/min,停风42分钟以后,瓦斯涌出量47.04m3;巷道内瓦斯不具备外溢条件,经计算排水巷距水面14m附近断面瓦斯浓度将达到7.21%以上,达到爆炸界限。,引 爆 火 源,经现场勘察,在排水巷内距水面14m处有一连接潜水泵的防爆插销开关(型号为BAC1-16),插头与插座分离0.4m;该插销的柱头明显有被电弧高温灼烧的痕迹。根据调查,该掘进工作面没有安装和使用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被短接而不起作用,调查认定火源是由于潜水泵插销开关虚插失爆,工人启动联锁开关时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事 故
8、主 要 原 因,没有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对安全监察机构和安全大检查中提出的问题不认真整改。2002年1月6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大检查组、黑龙江煤监局,组织鸡西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曾先后对城子河煤矿进行了5次执法监察,发现隐患59条,下达停产整顿执法文书9份。城子河煤矿既没有停产整顿,也没有对隐患进行整改。,事 故 主 要 原 因,矿井用工制度混乱,安全培训不到位。大量使用外包工从事采掘等作业活动,但集团公司、矿两级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将外包工纳入矿井正规管理,以包代管。全矿500名特种作业人员经过三级培训的只有156人,持证上岗率仅为31.2%,特别是全矿现有的94名瓦斯检查员,
9、只由34名是经过培训的,其他都属无证上岗。,事 故 主 要 原 因,“一通三防”管理和技术管理混乱。该矿瓦斯绝对涌出量达41.7 m3/min,采掘工作面回风瓦斯经常超限,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45条规定应该进行瓦斯抽放,而该矿没有进行瓦斯抽放。瓦斯检查员不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不在现场交接班。矿井安全监测系统无专人值班,瓦斯监控管理、调试、检修不到位,随意甩掉断电控制,监测失控。没有严格执行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风-电、瓦斯-电闭锁形同虚设。矿井隔爆设施不齐全、通风设施不完善。没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55条规定配备齐采区之间、煤层之间的隔爆设施。,事 故 主 要 原 因,矿井机电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10、责任制不落实,外包队经常随意接电,随意停、送电;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被甩掉,造成排水巷停风和瓦斯超限的状况下仍能送电,在送电过程中潜水泵插销开关虚插失爆,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事 故 主 要 原 因,安全欠账严重。全公司安全欠帐已达13673万元。尤其是“一通三防”方面,主要是通风系统改造、安全监控、防治瓦斯和矿井防尘方面抗灾能力差。全公司10个生产矿井中,通风能力不足的有4处,应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而未建立的7处,需要完善安全监控系统的7处,需要更新防尘系统16处(一矿多井),对 事 故 原 因 的 点 评,这是一起因通风系统不合理,而造成爆炸和扩大的事故。
11、供电系统不能保证局部通风的要求,责任重大。,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追究刑事责任 7人:电工杨晓恒、李军、朱永滨,施工主任刘俊友,外包队长杨恒山,监测段段长吕宜增,副总兼机运管理科长宋绪东,开除公职、开除党籍1人 通风三段段长郭恒海 行政撤职4人:副总兼通风区长郭春山,总工杨国华,副矿长王洪林,董事长于佳华,行政降级2人 通风副区长陈兆武、副矿长张寿福 行政记过、记大过9人 安检科长刘云刚、驻矿安监处处长朱文彩、安监部部长张夫正、副矿长王成发、王玉平、集团副总、通风救护部主任工程师王广智,副部长孙元山、总工郝福坤、副总经理孙增元、孙永奎、副省长张成义。,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不再追究责任6人
12、 生产队长刘明金、瓦斯检员郭士臣、矿长赵永金、书记张继存、机电副部长冷世海、总经理赵文林。,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11.27”特别重大煤尘爆炸事故,事故时间:2005年11月27日21时22分;事故地点:275皮带道主煤仓口处;伤亡人数:死亡171人(2名地面人员)、伤48人(重伤8人);直接经济损失:4293.1万元;事故类别:煤尘爆炸事故;事故性质:特别重大责任事故;,人员死亡原因及位置,事故发生后处于爆炸点及其附近的人员、无法承受高温、高压导至死亡有18人,爆炸瞬间风流反向,致使在井底车场的44人死亡,其余在一、二、三采区死亡的107人均因为逃生中逃生中一
13、氧化碳中毒死亡,占63%,矿 井 概 况,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共有5个井筒。划分两个开采水平,三个采区,6个采煤工作面和16个掘进工作面,走向长壁后退式,炮采,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全部垮落法。爆破掘进、锚杆支护。双电源供电,主提升为深槽胶带斜井运输机。水平大巷运输采用10吨架线电机车、3吨底卸式矿车运输。中央分列抽出式,中央4个斜井入风,边界立井回风。矿井总入风量6153m3/min,总回风量6390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8.14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2.28 m3/min。矿井安装有KJF-2000型瓦斯监测系统。,矿 井 概 况,主采煤层的煤尘爆炸指数为32.3%35
14、.24%,煤尘具有强爆炸性。矿井地面设有一处防尘和消防用水储水池。井下静压水池共计3座,防尘管路总长度约22000m,井下喷雾点110处,隔爆设施22处;皮带斜井、275皮带道及井底煤仓虽然安装了防尘设施,但由于受冻害没有实现正常的洒水消尘;原设计能力21万吨/年,2005年批准生产能力为50万吨/年;2005年110月共生产原煤43.7万吨,其中10月份生产5.265万吨;现有职工3444人;,事故现场示意图,事故经过及抢险救灾过程,11月27日21时22分,一声巨响,直径长达10余米的大火球从井口喷出,随即停电,井上下通讯中断,井口前面的一平房随即被推平,矿井旁100米处的手选房玻璃全部被
15、震碎,正对着矿井口的皮带机房被摧毁,皮带斜井井颈塌陷;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防爆门被冲开,反风设施被损坏;事故涉及3个采区的22个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及5条入回风井、地面皮带机房等;井下巷道冒落20余处,有的长达50米,采区通风设施基本上被摧毁,通风系统被破坏;采区变电所、运输系统被摧毁;,事故经过及抢险救灾过程,随后值班人员向分公司调度室汇报、通知所有矿领导;现场判断:井下发生了爆炸事故,并立即组织力量进行事故抢险救灾。接到矿井事故通知后,龙煤集团和七台河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赶到现场,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抢险救灾工作方案,紧急调集救护队,同时组织抢修地面供电系统和主要通风
16、机及附属设施。,22时05分左右矿长赶到,随即到皮带井、回风井等现场查看,发现上述情况后,立即判断井下可能发生了瓦斯爆炸,立即回到办公楼向分公司调度室汇报;22时30分救护大队接到分公司调度室电话,22时32分两中队出动,22时57分到达该矿;在此之前22时11分,市救护队已接到事故救援电话;7个中队陆续到达事故现场,随即分别从人车斜井、下料斜井进入灾区侦察。,事故经过及抢险救灾过程,一、制定抢险救灾实施方案:A、紧急调集救护队应急队伍。B、救护队进入灾区侦察搜救遇险人员。C、实施抢修地面供电系统、主扇和各有关附属设施。D、五支救护队分别到三个采区搜救遇险人员和排查遇难人员。E、分别在井上下建
17、立救灾指挥基地,龙媒集团、七台河分公司及救护大队的指挥人员入井指挥。,事故经过及抢险救灾过程,F、构建临时通风设施,恢复灾区通风系统。G、组织矿工救护队指挥部,负责搬运井下遇难人员。H、清点遇险遇难人数,对尚未搜救到的人员进行仔细地勘察和搜救;特别布置对15 个掘进工作面和6个采煤工作面的周密勘察。I、对30101工作面进行气体测定和化验分析。J、逐一对掘进工作面排放瓦斯措施并实施。K、恢复采掘工作面及全矿井的通风、供电系统,事故经过及抢险救灾过程,有38个救护小队共398名救护队员参加抢险救灾工作,共抢救井下遇险矿工73人;同时构建临时密闭210道,恢复排放瓦斯的巷道5140米。至12月5日
18、晚,井下遇难169名矿工遗体全部找到并升井,救援工作宣告工作结束。,事故经过及抢险救灾过程,各救护队抢险救灾情况:单位 时间 救灾投入 救出人员(d/h)(队次/人次)(人/人)七台河 14/336 72/576 49/101 鸡 西 5/120 10/100 21/27 鹤 岗 5/120 11/110 2/4 双鸭山 5/120 6/54-/22 七市队 5/120 3/21-/2 约计 34/816 112/855 74/169,人数变化情况,矿难发生后,龙煤集团上报的井下作业人员为221人。记者调查发现,这一数字是指领取矿灯和井口检身的矿工人数,而考勤簿上记录当时井下有254人作业,二
19、者相差竟有33人之多。龙煤集团负责人当时解释说,根据对这33人的逐一入户调查,事故发生时他们都不在井下。其中4人是点完卯根本未下井,而29人(辅助工)是点卯下井后,干完活,在事故发生前都已升井,事故发生后所上报的221人是准确数字。,随着事故救援工作的推进,不断有新的遇难矿工遗体被发现,221人的核定数字也开始出现了问题。从30日开始,救援人员发现的井下遇难矿工遗体的人数首次超过了最初核定的人数。30日一整天,国务院工作组一再与矿方核对人数问题,矿方的回答一直不能令人信服。,人数变化情况,为彻底查清井下作业人员的准确数字,国务院工作组决定改由市政府组织公安力量介入,进行拉网式排查。查明此次事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典型 案例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36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