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闪器与建筑物外部防雷保护.ppt
《接闪器与建筑物外部防雷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闪器与建筑物外部防雷保护.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接闪器保护原理与建筑物外部防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物理学院 肖稳安Tel:,1751年富兰克林出版了著作电的实验与观察,指出:“关于尖端的功能的知识,可以为人们利用来保护房屋、教堂、船等避免闪电袭击,其方法是在这些物体的最高顶上固定一支更高的镀金的磨尖铁棒,在其下端接一导线挂在建筑物外通到地下,对于船则是通到水中”。该书出版后,在欧洲大陆迅速流传,产生很大影响,不少人照他的见解进行实验。,我国建筑物防雷规范GB5005794规定建筑物外部防雷主要方法是在建筑物顶部安装接闪器(避雷针、线、带、网),通过引下线与埋在地下的接地体连接,将雷电流泄流入地,避免被保护物体遭受雷击,从而达到
2、保护的目的;除此而外,还可用等电位连接来均衡电压、合理布设引导雷电流等方法。,第一节 接闪器 避雷针防雷,亦称富兰克林法,一种最古老、最传统的防雷方法。这种避雷装置包括安装在建筑物最高点(也可以独立设置)的接闪器(即金属杆避雷针)、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避雷针:“将雷电引向自身并泄入大地使被保护物免遭直接雷击的针形防雷装置”。避雷针实际上是“雷电拦截”。IEC定义:装在建筑物上,将雷电流释放到大地中去的金属棒或金属条。在GB5005794中说明: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是直接接受雷击的,统称为接闪器。,第二节 避雷针的防雷保护一.避雷针接闪 避雷针的针状是直接承受雷电的部分,
3、当带电的雷云出现在地面上空时,由于静电感应作用,大地及避雷针上将出现与雷云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先导向下的发展是随机取向的,当阶梯式先导向下发展到邻近地面,在接闪器的顶端处电场将发生畸变,出现局部集中的高电场区,如图中曲线示出的等电位线。接闪器的顶端处的电场强度明显高于其它地方,这就为先导向接闪器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件,容易地将先导吸引到接闪器上,使雷击点出现在接闪器的顶端,而不致出现在其下面的被保护物体上。,避雷针接闪器顶端处的电场畸变,雷击点处热量 现代建筑、高层、金属结构,兼作防雷装置,引导雷电流。雷电流作用,对金属物体的破坏作用必须考虑,雷击金属物时,雷电放电通道直接与金属物接触,在雷击
4、点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在雷电流持续时间内的积分来计算,即,式中 W 热量,J;UAR金属物体上雷击点处电弧压降,其经验值取为2030V;i从雷击点注入金属物体的雷电流,A。,二.避雷针做接闪器的要求,雷击点处的温度升高 由于雷电流的作用时间很短,在计算雷击点处的温度升高以及雷电流通过金属物体所产生的温度升高时,均可忽略散热的影响,于是温升可表示为:式中T温升,;m 金属物体质量,;比热,J/)。,雷击点的热量与避雷针接闪器最小直径要求:当温升值过高时,就会造成金属的熔化,用避雷针做接闪器,不能被熔化毁坏。由试验和理论计算,可估计出注入单位电荷作用下几种常用金属的熔化体积当量为:铝:12mm3/c;
5、铜:5.4mm3/c;钢:4.4mm3/c。,避雷针接闪器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为了保证足够的雷电流通流量,其直径应不小于下表给出的数值。接闪器顶端的针尖应做成圆锥状,具有较大的尖度,且应光滑。,避雷针接闪器最小直径,进入建筑物的各种设施的雷电流分配,金属屋顶或金属罐体做接闪器时的厚度要求:金属的熔化深度:雷击点加热面积的直径取50100mm,相应的面积为19637854mm2。若已知电荷Q值,可估算金属的熔化深度。按正闪击的全部电荷的平均值(50%的概率)为80C负闪击的相应值仅为8C),则熔化深度:铁:0.0450.179mm;铜:0.0550.22mm;铝:0.1220.489mm;
6、已证实,铁板遭雷击时其与雷击通道接触处由于熔化而烧穿仅当其厚度小于4mm时才可能。,在建筑物遭受雷击后,雷电流会沿建筑体内各种金属导体通路流入大地,由于金属体自身存在着电阻,雷电流流过它们时也会产生热量,这种热量可表示为,式中 R金属导体电阻,;i雷电流,A。,从上式还可以看出,严重的热效应还会出现在雷电流通路上有较高电阻的地方,特别是那些引流导体之间的接触不良处,在这些地方常可能产生很高的温升,使金属熔化,甚至出现熔体飞溅。这种飞溅熔体产生的火花对存储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物来说,是极具危害性的。,避雷针的形状示意,避雷针保护的疑问?中国某油库采用有十余根避雷针联合保护油罐区,结果因雷击而引起爆
7、炸;广东某变电站内装有5根避雷针联合保护,仍遭受雷击;莫斯科537m高的电视塔,雷曾绕击塔顶下200m和300m的塔身,甚至打到离塔水平150m的地面。据报道,其附近1.5km内雷击率比莫斯科市平均雷击率高2.54倍。其周围不可能起到保护作用,相反起到了负作用。这表明避雷针没有保护到其下面部分,这就一根垂直避雷针保护范围有十分清楚的了解。,三.滚球法的保护范围 我国GBJ5783标准,使用了30、45、60的圆锥体,按此方法,避雷针越高,则其覆盖的保护范围就越大。事实上却不是这样,许多高耸的铁塔或建筑物上的避雷针不但无法按圆锥体实现保护,往往自身的中部和下部遭遇雷击。在巴黎的爱菲尔铁塔的中部还
8、架设了向外水平伸出的避雷针,以防备侧面袭来或绕过铁塔顶部避雷针的“绕击雷”。从80年代起,经过讨论和研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已采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避雷针对其周围物体的保护范围,常以它们可能防护直接雷击的空间区域来表示,在此空间区域内被保护物体遭受直接雷击的概率非常小。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对于经济可靠地进行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至关重要。,(1)滚球法的原理 在雷云对地放电过程中,下行先导在到达由雷击距所限界定的定向高度范围之前,其发展路径是随机的,直到下行先导头部达到地面上某物体可被雷击的范围时,他才会定向的击向该物体,如图2.1,当先导头部进入建筑物顶上避雷针的雷击范围时,它就定向
9、地向避雷针顶端发展,这样避雷针的顶端即为雷击点。从下行先导头部达到地面上被击物体的距离就称为雷击距。,图2.1 雷击距范围(雷击距),从雷云对地放电过程来看,下行先导在到达由雷击距所界定的定向范围之前,其发展路径是随机的,这就意味着滚球可能会从各个方向随机下落去接触地面和建筑物。因此,为了确定建筑物上各个可能的雷击点,需要从其上空沿各个方向反复多次地抛投滚球,统计出大量被滚球接触过的点,这一做法可以等值地转变为将滚球沿建筑物屋面连续地滚越建筑物的整体。滚球所能接触到的屋面就是建筑物上可能遭受雷击的区域;滚球不能接触到的地方,则可认为是由建筑物的接闪器能够保护的区域,这一区域称为保护区,如下页图
10、中弧AC和DE以下的空间区域就是保护区。,图2.2 滚球法在建筑物面上的连续 滚动确定雷击点和保护范围,以这种雷击过程为基础,根据下行先导发展的随机性和定向性来确定建筑物上以及地面上可能出现的雷击点,这就是滚球法的基本思想。,在运用滚球法确定雷击点时,应先选定一个对应于一定雷电流幅值的滚球半径ds,然后将半径为ds的滚球从天空随机地抛向地面建筑物,滚球与地面和建筑物屋面接闪器相接触的点,即为可能的雷击点,如图2.3中所示的 A点和C点,,图2.3 用滚球法确定雷击点,滚球半径ds,它是基于以下的雷闪数学模型(电气-几何模型):,或简化为:,式中 dr 为滚球半径,I为与dr相对应的得到保护的最
11、小雷电流幅值(kA)。,在电气几何模型中,雷闪先导的发展起初是不确定的,直到先导头部电压足以击穿它与地面目标间的间隙时,也即先导与地面目标的距离等于击距时,才受到地面影响而开始定向。与dr相对应的雷电流按上式整理后为:,在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中,滚球半径的选择应采用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推荐的数值,计算得到第一类防雷建筑物I=5.4kA,二类为I=10.1kA,三类为I=15.8kA。,滚球半径的大小取决于回击时雷电流幅值的大小,由于雷电流幅值是个随机量,则雷电流幅值变化时,滚球半径也随之变化。对于强雷来说,其雷电流幅值大,相应的滚球半径就大,保护区就较大;对于弱雷来讲,其雷电流幅值小。例如图2.4,当
12、滚球半径由ds2减小到ds1时,保护区将缩小,原先受到保护的B点将会与减小半径后的滚球相接触,从而由被保护点转变为雷击点。应用滚球法可以确定建筑物的空间受雷曲面。,图2.4 保护区随滚球半径的变化,如图2.5表示在给定雷电流幅值所对应半径的球在给定外形尺寸的建筑物屋面接闪器(避雷网)上连续地滚动,遍滚球体所能触及到的地方,即为建筑物上易受雷击的部位,如图2.6阴影区。用滚球法,还可以方便地确定复杂形状建筑物上易受雷击部位,这也是滚球法一个显著优点。,图2.5建筑物的空间受雷曲面,图2.6复杂形状建筑物上易受雷击的部位的确定,划分建筑物防雷分类的基本原则: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
13、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物的 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将建筑物分为三类。建筑物防雷分类的目的:减少建筑物获被保护空间遭受直接雷击的损害风险,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2)建筑物防雷规范GB5005794 2000规定的建筑物防雷分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以及具有炸危险环境、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注意:重点考虑雷击后可能造成的巨大坏和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国家级重点文
14、物保护的建筑物。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挡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国家级计算中心、国家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重点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和雷击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易燃液体泵房,当布置在地面以上时,属爆炸危险场所(环境),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但当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泵房又是大型
15、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原油泵房,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a(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重点考虑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省级挡案馆。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次/a(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
16、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火灾危险环境。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建筑。,防雷建筑物分类条件分析 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都涉及到依据预计雷击次数划分防雷建筑物的类别,那么预计雷击次数又是如何得到的?要作好防雷,就要选择防雷装置,选择防雷装置的目的在于将需要防直击雷的建筑物的年损坏危险度R值(需要防雷的建筑物每年可
17、能遭雷击而损坏的概率)减小到小于或等于最大损坏危险度RT值(即R RT)。,取每年RT=10-5,即每年十万分之一的损坏概率。基于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和防雷装置或建筑物遭雷击一次发生损坏的综合概率(P),对于时间周期t=1年,有:R=NP(1)P=PiPid+PfPfd(2)式中Pi 防雷装置截收雷击的概率,或防雷装置的截收效率(也用Ei表 示),其值与接闪器的布置有关;Pf 闪电穿过防雷装置击到需要保护的建筑物的概率,也即防雷装 置截收雷击失败的概率,等于(1-Pi)或(1-Ei);Pid 防雷装置截收雷击后所选用的各种尺寸和规格,保护失败而发 生损坏的概率;Pfd 防雷装置没有截收而
18、发生损坏的概率。,一次雷击后可能同时在不同地点发生n处损坏,每处损坏的分概率为Pk,这些分概率是并联组成,因此,一次雷击的总损坏概率为:Pd=1 分损坏概率包含这样一些事件,如爆炸、火灾、生命触电、机械性损坏、敏感电子或电气设备损坏或受到干扰等等。在确定分损坏概率时,应考虑到同时发生两类事件,即引发损坏的事件(如金属熔化、导体炽热、侧向跳击、不容许的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等等)和被损坏物体的出现(即人、可燃物、爆炸性混合物等等的存在)这两类事件同时发生。出现引发损坏的事件的概率直接或间接与闪击参量的分布概率有关,在设计防雷装置和选用其规格尺寸时是依据闪击参量的。,在引发事件的地方出现可能被损坏的
19、周围物体的概率取决于建筑物的特点、存放和用途。为简化起见,假定:在引发事件的地方出现可能被损坏的周围物体的概率对每一类损坏采用相同的值,用共同概率Pr代替;没有截到的雷击(直击雷)所引发的损坏是肯定的,损坏的出现与可能被损坏的周围物体的出现是同时发生的,因此,Pfd=Pr;被截到的雷击引发的损坏的总概率只与防雷装置的尺寸效率Es有关,并假定(1-Es)。Es 规定为这样一个综合概率,即被截收的雷击在此概率下不应对被保护空间造成损害,Es与用来确定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的尺寸和规格的闪击参量值有关。,将Pi用Ei,Pf用(1-Ei),Pfd用Pr,Pid用Pr(1-Es)代入,此外,引入一个附
20、加系数Wr,它是考虑雷击后果的一个系数,后果越严重,Wr值越大。因此(2)式转化为:(P=PiPid+PfPfd)P=PrWr(1-EiEs)(3)概率Pr应看成一个系数,它表示建筑物自身保护程度,它取决于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存放物或设备。=EiEs(4)或Ei Es为防雷装置的效率。从(1),(3),(4)式得:,(5),如果R值采用可接受的最大损坏危险度RT=10-5,并使,式中 NT建筑物可接受的年允许遭雷击次数。因此,防雷装置所需要的效率应符合下式:,(6),(7),(8),Ei 和Es值,根据IEC 62305-1:2006-01的有关资料,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所装设的防雷装置的有关值如
21、下表,注:1、Ei为防雷装置截收雷击的概率,或防雷装置的截收效率,其 值与接闪器的布置有关,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用60m的滚球 半径,其对应的最小雷电流幅值为16 kA,雷电流大于16kA 的概率为0.84。2、Es与用来定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的尺寸和规格的闪击 参量值有关,小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所规定的各雷电流参 量最大值的概率为0.97。,根据验算和对比,一般建筑物和公共建筑物所采用的PW值如下表:,PrWr值,由上面可以看到防雷装置所需要的效率与建筑物可接受的年允许遭雷击次数NT及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有关,根据上表中给出的数值看看规范中划分第二和第三类建筑物的预计年雷击次数是如何得
22、到的?对保护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效率值为:=0.81 NT=110-2(重大危害)代入(8)式 0.811-(110-2)/N N110-2/0.190.0530.05。N0.05(次/a)只有N0.05(次/a)才能保护R值不大于10-5,从而才能保证防护的效率。若N0.05,R大于10-5,再采用第三类建筑物的防护就达不到应有的效率,因此应升级采用第二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对保护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效率值为:=0.81 NT=510-2(正常危害)代入(3.8)式 0.811-(110-2)/N N110-2/0.190.260.25。N0.25(次/a)只有N0.25(次
23、/a)才能保护R值不大于10-5,从而才能保证防护的效率。若N0.25,R大于10-5,再采用第三类建筑物的防护就达不到应有的效率,因此应升级采用第二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首次及雷击的雷电流参量,(3)建筑物防雷雷电参数取值,后续雷击的雷电流波形参数,关于雷电流波形参数幅值、波头和波长时间,已经累积了各种实测数据,虽然基本规律大致接近,但具体数值却有差别,存在一定的分散性。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雷电放电本身的随机性受到各地气象、地形和地质等自然条件的诸多因素影响;二是测量手段和测量技术水平不同。,长时间雷击的雷电流参量,大气中雷击强度概率分布(符合IEC61024-1),正闪击和负闪击的
24、概率分布,(4)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单支避雷针的高度不大于滚球半径hr(这里hr=hs)a、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b、以避雷针的针尖为圆心,ds为半径画圆弧,该圆弧线交于平行线的A、B两点;c、分别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画圆弧,这两条圆弧线上与避雷针尖相交,下与地面相切。再将圆弧与地面所围面以避雷针为轴旋转180,所得圆弧曲面圆锥体即为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2.8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2.7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计算简图,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0,可确定为:d、避雷针在hx高度的xx平面上和地面上的保护半径:,式中,hs为滚球半径,h为避雷针的高
25、度,hx为距平面x处的高度,rx在高度为hx处的保护半径,各量的单位均为m。,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立体图,单支避雷针在hx高度的保护范围,例一:有一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避雷针的高度为8m,求其保护范 围?解: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滚球半径为45m。,图2.9 单支8.0m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计算,例二:某公司在地面上有两台高2.35m的天线,相距3.6m,为了保护这两台 天线,在其中间装一支避雷针,问此避雷针的高度应为多高?解:判断为第二类建筑物,滚球半径取45m,两台天线相距3.6m,避雷针设 在中间,在2.35m的高度上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要大于3.62=1.8m才能 保护这两台天线。,答:安装大于4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接闪器 建筑物 外部 防雷 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3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