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pt
《第十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运动及感觉障碍,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及躯干部分的麻木、疼痛、异样感,呈袜子样或手套样,甚者肌肉萎缩。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痹证”、“痿证”等范畴。,3,一、西医病因病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e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发生较慢,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认为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与代谢紊乱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相关的多元醇途径活跃及肌醇减少;高血糖引起的血管损伤及神经因子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DPN,此外,也与遗传
2、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变化有两个方面(1)节段性脱髓鞘变性:糖尿病多见于增生性神经病变,周围神经横切面有“洋葱”样增生,这种增生是反复的脱髓鞘和髓鞘再生反应的结果。(2)轴索变性:高血糖引起神经细胞代谢障碍,离细胞较远的纤维受损,病变以后索为主,髓鞘及轴索数目减少,前角细胞也可萎缩变性。,5,二、中医病因病机 1.脾失健运,水津不布是消渴发病的主要机制;2.气阴两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理环节;3.痰瘀阻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关键,6,三、西医临床诊断与治疗1.临床表现(1)双侧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2)单侧非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肌力减退,肌
3、肉消瘦或萎缩2.实验室检查:(1)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S-ab)(2)血浆-内啡呔检测,7,3.神经电生理检测(1)神经传到速度:可反应周围神经病变的脱髓鞘特性(2)单纤维肌电图(3)定量感觉检查(4)诱发电位测定,8,4.感觉检查的方法(1)浅感觉:分别检查触觉、温觉、痛觉的变化(2)深感觉:检查关节位置觉、音叉振动感、压感、痛觉、触觉(3)运动、感觉障碍电生理检查,9,5.诊断要点:具有糖尿病依据或至少有糖耐量异常,肌电图检查可发现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电位波幅降低,可见失神经电位和纤颤波。6.治疗:(1)控制血糖(2)调节代谢: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补充肌醇、糖化作用抑制
4、剂、纠正脂肪代谢紊乱等方法(3)改善微循环:血管扩张剂(4)纠正神经营养障碍(5)应用抗氧化剂、免疫抑制剂及物理治疗。,10,四、中医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1)辨虚实主次(2)辨脏腑病位2.治则治法“络以通为用”的原则3.辨证治疗(1)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候:肢体麻木疼痛,沉重酸胀、倦怠乏力、动则汗出、口渴多饮、手足心热,舌质红或暗红,苔薄白,脉细弱。,11,治则: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方药:周络通(黄芪、生地、水蛭、当归、知母、桂枝、甘草)(2)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证候:肢体拘挛,麻木疼痛,痛如针刺,如电灼,昼轻夜重,皮肤粗糙、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耳鸣健忘,舌红少苔,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或
5、细数。,12,治则:滋补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减(3)脾肾阳虚,寒凝血瘀证候:肢体麻木,发凉怕冷疼痛,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常以下肢为著,每于入夜后明显,常伴神疲乏力,面色恍白,大便稀溏,舌质淡胖,舌色黯淡,脉沉弱。,13,治则:温补脾肾,化瘀通络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4)痰瘀痹阻,脉络瘀塞证候:肢体麻木沉重,酸痛无力,甚者肌肉萎缩,伴形体肥胖,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滑。治则:理气化痰,通络止痛方药:双合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僵蚕、水蛭、桃仁等。),14,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重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
6、赖、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中医病因病机 1.“奇经亏虚,真元颓废”是重症肌无力发病之本2.“络气虚滞”是重症肌无力主要病理环节,15,二、西医临床诊断与治疗1.临床表现:主要变现为骨骼肌的无力和易疲劳性,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晨轻暮重。最常受累的肌群是眼外肌,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眼球活动障碍。面部表情肌受累出现表情障碍、苦笑面容、闭眼示齿均无力。咀嚼肌和咽喉肌无力时,表现咀嚼和吞咽困难、进食呛咳、言语含糊不清、声音嘶哑或带鼻音。四肢尤其是近端肌群受累明显,上肢不能持久上抬,梳头困难。,16,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血液检查:血中乙酰胆碱受体阳性,白细胞介素2水平明显增高,T细胞增
7、殖。(2)免疫病理学检查:神经-肌肉接头处可见突触后膜皱襞减少,终板栅变细,水肿和萎缩。,17,3.肌电图检查(1)重复电刺激实验:动作电位幅度下降(2)纤维肌电图:重症肌无力的病人颤抖增宽,严重时出现阻滞,是当前诊断重症肌无力最为敏感的电生理手段,检测的阳性率高。(3)最小终板电位:降低,18,4.诊断要点(1)肌肉力弱的易疲劳性,同时晨轻幕重、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的特点,但没有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2)抗胆碱酯酶药物的良好反应;(3)电生理学检查发现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障碍,具体表现为低频重复刺激出现递减,高频重复刺激不出现递增的现象或单纤维肌电图出现歧脱现象;(4)血清中测得高于正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第十 糖尿病 周围神经 病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3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