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能撬动地球的支点.ppt
《找个能撬动地球的支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个能撬动地球的支点.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找个能撬动地球的支点,江西省临川二中陈卫章,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出一个会不停地提出问题的人。-克瑞顿 教育是帮助孩子们挖掘自己的潜力。-斯金纳 教育的目的是要使青年们学会在一生中不断地自我教育。-哈金森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各类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教育目的是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为了中考抑或高考。更多的还是应该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知识只有百分之二十来自学校老师的传授,其余都是他们自主学习而来,可见,中考是我们的目标,但决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因此,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远比教给学生知识点高明;
2、让学生自己去研讨去发现去归纳,要比老师把学生当成两脚书柜机械灌输精彩得多。杨雄法言 学行有云:“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意思是说:“通过主动学习获得学问,通过独立思考使学问精深,通过朋友之间的切磋琢磨使自己得到更大的提高,要崇尚学问并敬重有学问的人,要做到终身不懈的努力学习,这才算是好学的人。”基于此,我才有了这堂课的构想,显然,这堂课并没局限于中考。再说,语文方法在课堂,语文能力在课外,方法成就能力。可见,方法于学习的重要性。根据多年的经验,我认为最好的复习方法莫过于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方法的培养。平时养习惯,中考成自然。
3、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立足根本、保持自己的特色、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定是精彩有效的方法。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荀子曰:“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诸如此说,都告诉我们先要树立志向、再坚持下去、始终不改,就一定能形成好习惯、总结出方法,然后才有作为。,本课遵循新颖、实效、可行的基本原则。教学目的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贯穿课堂的线索是学生自主命题。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训练、讨论、归纳。,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诗文教学和评价的要求是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
4、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因此在文言文复习和教学中要紧扣教材,立足学生文言知识的掌握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形成。,我省历年来中考文言文试题之评析比较:1、选文:注重内容的教育性和故事的浅易性。选文的教育性,就是所选文段有一个健康而有教育意义的主旨,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受到一次真、善、美的人文教育。选文的浅易性,主要表现在选文的故事性强,有人物有故事,阅读量少,大多在百字左右,生僻字用注解、注音,使之化难为易,变深奥为浅显。2008年江西省中考课外文言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桑怿传桑怿有勇有谋。2007年江西省中考课外文言文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王猛嫉
5、恶如仇,执法如山。2006年江西省中考课外文言文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笔记卷欧阳修胸襟开阔。2005年江西省中考课外文言文选自三国志 王粲传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2004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选自南史 范缜传 范缜事母至孝,博学多才。200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选自宋史 文天祥传文天祥有高尚的民族气节。200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选自新唐书 王勃传王勃文采出众、与众不同。,2、考查:注重朗读的完整性、字词的常见性和理解的整体性、思维的活跃性。朗读的完整性是要求理清句子结构,不读破句,使朗读流畅。被测字词的常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词语在课内文言文中曾学过;二是该词语可
6、以根据前后文义进行推测。理解的整体性,一般从文章主旨的理解,人物性格品质的概括,事件前因后果的分析,谈谈感想启示甚至说说看法评价等角度设题。这种命题走向,允许考生自主,答案相对灵活。思维的活跃性体现在设题的跨度大、答题的思路广、答案的自主性强。,3、试题:形式稳定、难度适中、强化基础、注重联想。近年来,中考文言文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朗读停顿、解释词语、翻译句子、把握文章重点、概括文章中心以及开放性试题等。注意平时加强朗读方面的训练,加强重点字词的积累,只要把各方面的基本功练扎实,很容易完成文言文的考查任务。有些题型虽然算不上什么新颖,却是靠功底的。平时要多读多看多查字词典,厚积薄发;多
7、思多练,熟能生巧。,具体题型如下:(1)朗读停顿类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示例1:力 过 数 人 而 有 谋 略(2008 江西省)示例2:秦 王 坚 自 河 东 还(2007江西省)示例3:落笔辄为人所传诵(2006江西省)示例4:时 邕 才 学 显 著(2005江西省)示例5:闻 沛 国 刘王献 聚 众 讲 说(2004江西省)示例6: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2003江西省)答案:1、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2、秦王坚/自河东还3、落笔/辄为人所传诵4、时/邕/才学显著(画出其中一外即给分,其它处画线均不给分)5、闻/沛国刘王献/聚众讲说(画出其中一外即给分,其它处画线均不给分)6、遣
8、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只要标对一处即给分,出现读破句不给分)解说:朗读停顿类试题分值为1分,按理应该只划分一下,这样答案更明晰,不易混淆,也有利于试卷评改。做这类试题,首先要将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弄清其句式结构;其次,遵循“整体语意原则”的朗读规律,读顺句子;最后,依据句式句意在不读破句的前提下划分一下。考生应特别注意四种特殊句式:1、倒装句式(状语前置或后置等)2、主谓句式 3、动宾句式4、并列句式,(2)解释字词类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示例1:(1)缚()(2)走()(3)善()(2008 江西省)示例2:(1)为()(2)患()(3)市()(2007江西省)示例3:(1)类()(2)是()(
9、3)夸()(2006江西省)示例4:(1)奇()(2)一()(3)识()(2005江西省)示例5:少()从()善()(2004江西省)示例6:(1)书()(2)涕()(3)殊()(2003江西省)答案:1、(1)绑,捆绑(2)跑,逃跑(3)善于、擅长 2、(1)做、担任(2)祸害、灾害(3)集市(意思准确的其它答案均给分)3、(1)像(2)这(3)夸耀(炫耀)(意思准确的其它答案均给分)4、看重(以为奇)全(满)记(意思准确的其它答案均给要)5、年少跟从好(意思准确的其它答案均给分)6、(1)写(书写等)(2)眼泪(泪、泪水等)(3)特别(很、十分等)解说:这些字词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都是要
10、求积累的重点字词,一般都可以在学过的典范文言文中找到答案;即使不是文中出现过的,那根据前后文意判断即可解决。因此,最为重要的是加强重点字词的积累,同时,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多培养语感。以2007年的三个为例来找课文中的原型:(1)为学(2)生于忧患(3)东市买骏马答案也分别为:(1)做、担任(2)祸害、灾害(3)集市(意思准确的其它答案均给分),(3)翻译句子类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示例1: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2008 江西省)示例2: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2007江西省)示例3: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2006江西省)示例4: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2005江西省)示例
11、5:选出对画线句子“王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A.刘王献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他的门下,觉得无比羞愧.(2004江西省)B.刘王献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他的门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C.刘献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家门口(看),觉得无比羞愧.D.刘王献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家门口(看),一点也不觉得羞愧.示例6:选出对画线句子“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2003江西省)A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逃脱杀头之罪表现忠贞不二之心呢!B国家灭亡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找个能 撬动 地球 支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3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