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接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彭虎.ppt
《总线接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彭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线接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彭虎.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总线发展简介,PC总线 PC总线最早出现在IBM公司1981年推出的PC/XT 电脑中,它基于8位结构的8088处理器,也被称为PC/XT总线。PC/AT总线 1984年,IBM推出基于16位英特尔80286处理器的PC/AT电脑,系统总线才被16位的PC/AT总线所代替。ISA总线 PC/AT总线规范标准化,(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1988年,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架构),PCI总线 1992年,第一个版本的PCI总线工作于33MH频率下,传输
2、带宽达到133MBps。PCI发布一年之后,英特尔公司紧接着提出64位的PCI总线,它的传输性能达到266MBps。,AGP总线 1996年,(加速图形接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1996年7月,AGP 1.0标准问世,它的工作频率达到66MHz,具有1X和2X两种模式,数据传输带宽分别达到了266MBps和533MBps。1998年,英特尔公司发布AGP 2.0版规范,它的工作频率仍然停留在66MHz,但工作电压降低到1.5V,且通过增加的4X模式,将数据传输带宽提升到1.06GBps,这近乎是个飞跃性的进步。,2000年8月,英特尔公司推出AGP 3.0规范
3、,它的工作电压进一步降低到0.8V,不过意义最重大的还是所增加的8X模式,这样,它便可以提供2.1GBps的总线带宽。可与前两代技术一样,AGP 8X标准没有辉煌太长时间,PCI Express总线的出现宣告PCI和AGP体系将被终结。但由于过渡不可能短时间完成,AGP 8X至今在市场上还非常活跃,尤其是在中低端领域还占据着主流地位。,USB接口简介,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是用于将适用USB的外围设备连接到主机的外部总线结构,其主要是用在中速和低速的外设。USB为所有的USB外设提供了单一的、易于操作的标准的连接类型。这样一来就简化了USB外设的设计,同时也简化了用户在判断哪个插头对应哪个插槽时的任务,实现了单一的数据通用接口。,1994年,Intel、Compaq、等七家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和通讯公司成立了USB论坛,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形成了统一的意见,于1995年11月正式制定了USB09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规范,1997年开始有真正符合USB技术标准的外设出现。从20012005年期间USB11是支持USB的计算机与外设上普遍采用的标准。1999年初在Intel的开发者论坛大会上,与会者介绍了USB20规范。,PCI与USB接口应用,基于PCI总线的数据采集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总线接口 微机 原理 接口 技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3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