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ppt
《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第三节 ASAD模型,2,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曲线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3,一、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的基本涵义 美国经济学家曼昆把总需求定义为“总需求(AD)是产出需求量与物价总水平之间的关系。”。需求表示既定的物价水平下人们想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量。AD=C+I+G+X。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的两种表达方法:在不考虑价格水平、国外需求的情况下,总需求表示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的支出数量。这时,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考虑价格水平,总需求表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人们想要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
2、数量。这时,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4,(二)总需求函数和总需求曲线,1、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函数是产量水平和价格之间的关系,表示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的收入水平。通常地,这种收入是指名义收入水平。总需求函数的表达式为:,5,2、总需求曲线,(1)总需求曲线求出的第一种方法:货币余额 根据前面的分析,名义收入水平是与货币数量相关的。即:PY=MV,或以变为:M/P=(1/V)Y 这个公式得出了物价水平P与名义产出Y之间的关系。下图反映了在V不变时的M、P、Y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这条曲线被称为总需求曲线。,6,总需求曲线:,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总需求曲线向右
3、下方倾斜:物价水平P越高,实际货币余额水平M/P越低,从而物品与劳务需求量Y越低(因为M/P=1/VY)。这就是说,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物价水平上升,以至于每次交易都需要更多的货币,那么,交易次数及物品与劳务的购买量就必定减少了。2、为什么AD曲线会向右上方移动?在货币供给M增加时,PY增加;即对任何既定的产出水平而言,价格提高了,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总需求曲线表示:物价水平P与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Y之间的关系。,7,(2)总需求曲线推出的第二种方法:根据简单收入决定模型推出,当价格水平为P1时,均衡的为民收入水平为Y1,于是在(b)中就得到价格水平与Y之间的对应点,即A点。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价
4、格水平上升(从P1到P2),将导致总支出的下降,支出线从AD1移动到AD2,从而使均衡的国民收入下降到Y2,价格水平与收入Y的组合为(b)中的B点。将A、B连接起来就得到总需求曲线AD。总需求曲线表示P与Y之间的关系。,8,(3)从ISLM模型推出总需求曲线,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是一个常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时,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水平。价格水平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收入水平增加。把与此相对应的点描绘到下图中,可以得到价格水平与收入Y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价格水平对IS曲线没有影响,因为,决定IS曲线的变
5、量是实际量。)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关系,9,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一)财政政策对AD线的影响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收缩性的财政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如图:,扩张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时,在同样价格水平下(因为,M不变,其它因素不变,价格水平就不变),Y水平提高。所以,AD曲线向右方移动。但当AD曲线向右方移动后,在同一收入Y1下,价格水平就上升,所以,AD曲线在向右移动的同时,必须向上移动,即右上方移动。,注:分析财政政策对AD曲线的影响,其目的就是要说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很有可能引起价
6、格水平的上升。,10,(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收缩性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如图:在图中,如果价格不变,M增加,使LM曲线向右边移动,与IS曲线形成新的交点,对应在下图中的AD2曲线上。,当货币供给量增加,在同一价格水平下,I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收入水平增加,AD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收缩的货币政策会使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11,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一、总供给的一般说明二、古典的总供给曲线三、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12,一、总供给的一般说明,1、总供给的基本涵义 总供给是指物品与劳务供给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总供给 总需求 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30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