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有效读懂诗歌.ppt
《快速有效读懂诗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有效读懂诗歌.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效读懂诗歌,走好鉴赏诗歌的第一步,1,引语:,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想一想,如何做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2,【热身】,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快速概括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思念,牵挂友人之愁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国破家亡,报国无门之愁,【热身】,3、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
2、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闺中怀人之愁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伤春之愁、家国之愁5、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南乡子)昔盛今衰之愁,【热身】,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羁旅之客愁7、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
3、,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思念情人,孤独之愁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亡国之愁,【热身】,9、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杜甫对雪)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之愁1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失意之愁,【怎样才算“读懂”?】,一、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歌大意:时、地、人、事、景、物二、
4、领会深层意思1.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2.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3.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思考:刚才你是怎么读懂的?,“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常常是读诗的切入点,它往往能提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诗歌类别、感情基调、写作目的、写作背景、主旨等。从题目入手既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又能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储光羲 咏山泉 交代了写作对象(山泉);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柳中庸 征人怨 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
5、山。,怨,(怨年年岁岁戍守边关又频繁调动),(怨跃马横刀,生活单调),(怨边地苦寒),(怨景色荒凉单调),8,第一步:看题目,秦观鹊桥仙 七夕交代了写作对象(七夕);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交代了时令、地点、事件;暗含写作者的所闻所感。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本诗描写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发思乡之情。,9,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
6、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高考题: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结合题目,谈谈这一项为什么不恰当。,“幽居”是僻静的居处。“少邻并”是指“很少有邻居紧挨着作伴”。,读题目,10,下面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态度?,近试上张水部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 张水部:即诗人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时任会试考官。朱庆馀,名可久,字庆馀,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明确】张籍的诗中以“明艳越女
7、”比喻籍贯为越州(今浙江绍兴)的朱庆馀,再以这位出自镜湖(今浙江镜湖)的美女的歌喉抵得一万金,来比喻朱庆馀的诗文功夫,表明自己对朱庆馀才华的欣赏,以此打消他对自己诗文“入时无”的顾虑。,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作者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12,三、看序/注,挖掘暗含信息,第
8、二步:看作者,知人论世,(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处于社会动荡之际,诗风苍凉雄健,倡导建功立业!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靡,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2)看作者的创作风格。一是主体风格: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豪放派婉约派,13,二是个体风格:曹操诗豪放磅礴 渊明诗淡远闲静 昌龄诗雄壮豪迈 太白诗激越豪放 少陵诗沉郁顿挫 居易诗平易浅近王维诗恬淡优美 商隐诗含蓄典雅 李煜词颓蘼伤感 晏殊词明朗疏淡
9、 希文词苍凉悲壮 柳永词婉约缠绵 东坡词雄浑豪放 清照词委婉清新 稼轩词雄奇奔放,(3)、走近作者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经历、观点态度、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如:陶潜的隐逸生活;王维的寄情山水;李白的放荡不羁;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苏轼的乐观旷达;辛弃疾的壮志难酬;杜甫的忧国忧民等,back,Go 15,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15,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面临祖国分裂的剧变时代,
10、早怀报国大志,中年从军西南,晚年退居山阴,壮阔的现实世界、热烈的战地生活,使他的诗歌境界大为开阔,此诗中陆游将自己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和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尽情地倾吐了出来。,第三步、看序/注,挖掘暗含信息,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不见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匡山:指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今四川北部)。问题:你认为作者在诗中对表现出李白怎样的感情?,这首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同
11、情、担忧和思念,抒发了自己对李白怀才不遇的感慨,并期待李白结束飘零生活后,回到四川来。,复活诗中境,妙悟文后情,【看正文步骤】通过对诗歌文本字面义的疏通,明白诗歌的表层意思联系各种信息,揣摩诗歌语言,领会诗歌的深层意思,第四步:看正文,重点着力处!,怎样“复活诗中境”读懂诗家语,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说,搞不懂古诗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不能灵活变通,就无法读懂诗歌。,【如何明白古诗的表层意思?】,【古诗的结构章法】,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或根据理解自行分层近体诗:一般讲究
12、“起承转合”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词:上片(次):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结句过渡下片(主):抒情,尾句直抒胸臆。,【如何明白古诗的表层意思?】,情感词、诗眼、意象及修饰语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语言相对顺畅的句子,重要词句,补充省略,还原语序,整合句意,“三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辞:拒绝。何辞,即何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杜甫岁暮)济:救济,救助。敢:岂敢,何敢。爱:吝惜。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贾岛暮过山村)怪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快速 有效 读懂 诗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3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