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内涵与法规.ppt
《志愿服务内涵与法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愿服务内涵与法规.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志願服務內涵與法規,主講人國立台北大學合作經濟學系副教授 方珍玲,1/4,課程大綱,前言志願服務之定義與特性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志願服務現況之比較國內志願服務國外志願服務志願服務法說明,3/4,前 言,運用志願服務人員提昇服務品質,加強為民服務,擴大社會參與。先進國家均有訂定志願服務方案,如:英、美、德、日等國。志願服務涉及層面廣泛,體系多元複雜,宜透過立法,確定權利與義務,配合工作需要。志願服務法於90年元月公布實施。,2/4,前 言,中國早期之志願服務工作義莊(家族互助)、社倉(糧食互助)、鄉約(人際互助)常見之名詞志願工作、志願服務、志工、義工等Volunteering、Voluntary
2、 Service、Volunteer Program,2/4,志願服務之定義(國外),聯合國有組織、有目的、有方法地調整與增進個人對環境的適應全美社會工作百科全書(1987)沒有報酬,自由奉獻志願服務組織的人們,從事各種類型的社會福利,包括家庭、兒童福利、教育、心理衛生、休閒娛樂、社區發展及都市更新等方面之工作,2/4,志願服務之定義(國外),Smith(1992)志願工作者是指貢獻時間在各個領域直接幫助他人的人。Dunn(1995)志願服務是對於社會責任態度的行動方式,它不是一種義務,並且是不求回報的。,2/4,志願服務之定義(國外),英國志工中心年度調查報告(1996)是一種奉獻時間、不受
3、報酬、以幫助他人,或對環境有益為目的的活動。美國社工協會(2000)是一群追求公益利益,本於自我意願與自由選擇而結合,稱之為志願團體,而參與這類團體工作者稱為志願人員。,2/4,志願服務之定義(國內),蘇信如(1985)志願服務由個人、團體或正式的社會服利組織,依其自由意願與興趣,本著協助他人、改善社會的意旨,不求私人財利的報酬,而經由個別集體的方式,所進行的人類服務。志願服務法(2001)民眾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秉誠心以知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及增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2/4,志願服務之定義(國內),
4、內政部統計處統計名詞定義(2002)秉持利他德操、濟世胸懷、以餘知、餘時、餘力、餘財所從事的一種不求報酬的服務。,2/4,志願服務之特性,是一種基於熱忱,出於自動自發,且只盡義務而不計實質報酬;透過個人意願和團體宗旨,使得志願服務得以在組織使命下,達到服務的功能;是一種業餘的,部分時間的奉獻;是一種人人可參與,處處可展開的普遍性工作;是一種服務者與被服務者間雙向的互動關係及過程。,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社會交換理論互惠式交換理論非互惠式交換理論,志願服務之理論背景,7/14,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生理需求(食物,水),需求層次(高低),自我實現需求(自我發展與了解),尊敬需求(自尊,賞識,地位),社
5、會需求(歸屬感,愛),安全需求(安全,保謢),Blau P.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存在於受贈者與捐贈者之間的需求及渴望的情境,即內在動機及外在影響因素之交互作用;個人或組織的需要從捐贈過程中得到部分滿足。,社會交換理論(1),對非營利組織而言:希望群眾以有價值的東西來交換該組織所提供之利益對關係人而言:支付成本或作某種犧牲,才能收到行為所帶來的利益或好處,社會交換理論(2),犧牲經濟成本捐贈、提供物品、購買產品或提供勞務放棄舊有的觀念、價值或思想婦女是弱者、墮胎是罪過或不是罪過放棄原有之行為模式開車不繫安全帶、開車喝酒、公眾場所吸煙犧牲時間及體力擔任志工、捐血救人經由以
6、上之犧牲,人們可從非營利組織中取得經濟、社會及心理等各方面之回饋。,群眾之犧牲類型,Boulding K.E.(1973)捐贈經濟學(grants economics)A對B單方面之交換過程,B不需要有任何經濟財貨的回報A與B之間存在某種整合性之關係(integrative relationship),可能是地位、身份、社群、法律、忠誠、慈悲等捐贈人期待能透過捐贈而得到尊崇的地位、公開表揚或心理回報,互惠式交換理論,Mixer(1993)以市場價值衡量回報的主張,不認同互惠式之交換關係社會交換中存在之變數交換過程有二個以上之實體,彼此間具有相互信任之社會關係的特徵,信任建構在受贈者未來行動上受
7、贈者在事前無法確切詳述可以提供的回報或恩惠,社會交換是非契約式的、開放的及志願的,回報是沒有固定範籌,期限不固定,不一定在確定時間內發生,非互惠式交換理論,非營利組織,捐贈人,需求,金錢、時間,滿足,心理與社會因素:成就感、目的、地位、權力、歸屬感、自我實現,社會交換過程,4/4,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利他動機-幫助有需要的人意識型態動機-特殊因素及價值觀的影響利己動機-幫助某人或自己的親友物質/報酬動機-得到有形的贈品地位/報酬動機-贏得別人的尊敬資格取得動機-獲得專業認證或資格社會關係動機-接觸人群、交朋友個人成長動機-學習新知能或自我成就多重動機-包含二項以上動機,4/4,志願服務現況之比
8、較,各國國情不同,故志願服務之情況有別,但目前在國際上已逐漸受到各國之重視。歐美國家發展較早,組織化、系統化及體制化,有完整之運作機制,相對更為活躍;亞非國家生活水準較低,發展較為緩慢,公民意識不高,社會參與不活潑,故在志願服務發展上較為沉寂。,4/4,國內志願服務情況,以目前社福領域之志願服務為例依據廣結志工拓展社會福利工作祥和計畫之相關規定辦理,志願服務法頒布施行後,內政部亦修訂該計畫以符法令規定。93年6月底之資料顯示(如表1-4)社福類志願服務團隊至,共計1,085隊,從事有關社會福利志願服務工作。志工人數達62,757人,服務時數達2,550,826小時,平均每人每週服務1.56小時
9、,相當於提供1,968位專職人力。,志工之相關統計資料(1),以行政院環保署1674隊,102,794人最多行政院海巡署、經建會、公平交易委員會等數個單位並沒有志工人員,志工之相關統計資料(2),參與社會服務類別及服務時數,以老人福利30.18%及綜合服務24.55%占比例最高行政院海巡署、經建會、公平交易委員會等數個單位並沒有志工人員,志工之相關統計資料(3),參與社會服務之職業類別分配,以家庭主婦28.11%及工商界人士25.33%所占比例最高退休人員則相對較低,志工之相關統計資料(4),參與社會服務之性別分配,女性志工為男性之二倍以上,顯示女性在態度上較為積極,4/4,國外志願服務情況(
10、1),發展分為以下三階段:一、萌芽階段:志願服務起源於19世紀初西方國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務。早期美國移民為反抗宗教迫害,也為克服困難,故互相幫助。二、擴展階段: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歐美等國家先後通過了一系列有關社會福利方面的法律與方案。三、規範階段: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的志願服務工作不僅進一步規制化,而且擴大成為一種由政府或私人社團所舉辦的廣泛性的社會服務工作。,4/4,聯合國國際志工年訂定2001年為國際志工年,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Volunteers,簡稱IYV美、英、德、日本、澳大利亞等70個國家和紐約、香港兩個城市成立了國際志願者年委員會,其中20
11、多個國家的委員會由副總理級以上高級官員或國家元首擔任主席。辦理活動志願服務團隊30週年紀念大會、聯合國反對種族主義世界大會、世界公民大會、志工管理國際會議、志工活動研討會等,國外志願服務情況(2),4/4,國際志工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Volunteer Effort 簡稱IAVE)創立於1970年,由一群來自於世界各地有意願為解決人類與社會問題的共同願景的婦女組成IAVE理事會由19個國家組成,設世界主席1人、副主席4人、理事17人、財務長及秘書長各1人。總部設在美國華府,與光明基金會(The Point of Light Foundation)合
12、署辦公。IAVE是經由志工結合各國國家志工中心來發展的組織,她們意識到資訊在國際交流之重要性,進而鼓勵與加強全世界志願服務的交流,她們認為這是一種彼此支持的最好方式。,國外志願服務情況(3),1.接受足以擔任所從事工作之教育訓練。2.男女一視同仁,尊重其自由、尊嚴、隱私及信仰。3.確保在適當之安全與衛生條件下工作。4.獲得從事服務之完整資訊。5.參與計畫之擬定、設計、執行與評估。,志工之權利,1.遵守倫理守則之規定。2.遵守運用單位訂定之規章 3.參與教育訓練。4.服務時尊重受服務者之權利。5.取得或獲知之訊息應保守秘密。6.拒絕向受服務者收取報酬。7.妥善保管運用可利用資源。,志工之義務,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志愿 服务 内涵 法规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3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