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的概念和意义.ppt
《心脏康复的概念和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康复的概念和意义.ppt(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脏康复的概念和意义,马东星 博士 副主任医师 武警总医院心内科武警部队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 武警部队心脏病研究所,WHO心脏康复定义,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on)要求保证使心脏病人获得最佳的体力、精神及社会状况的活动总合,从而使病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社会上重新恢复尽可能正常位置,并能自主生活。,AMI卧床休息2个月 _1912年Herrick医生提出,体力活动 室壁瘤、心力衰竭(担心)心脏破裂、心源性猝死病理学(Mallory,30年代后期)心肌缺血坏死 稳定的疤痕时间(6周)心肌重构(MI)梗塞和非梗塞组织的扩展 不适当的体力活动室壁瘤回顾性调查(Jugdutt等)
2、MI(广泛前壁)运动(过早、反复、高水平)室壁瘤,卧床休息的不利影响,卧床休息(3W)体力工作能力20%-25%卧床休息(7-10天)直立性低血压 循环血容量700-800ml反射性心动过速 血粘度血栓卧床休息(1w)肌肉体积和肌肉收缩力10%-15%肺容量、肺活量、肺通气功能氮和蛋白质负平衡心肌坏死愈合 长期卧床焦虑和压抑,心肌梗塞后早期活动,“坐椅子”(40年代,Levine和Lown)新的临床实践的开始 理论:下肢下垂回心血量 每搏量心脏作功 实际:坐位氧耗量平卧位(早期活动益处抵消)早期活动(50年代)AMI 4周 步行3-5min Bid(Newman)14天内(Brummer)早期
3、分级活动方案(61年,Cain)有效性、安全性,心肌梗塞后早期活动(续),AMI常规3W住院期(70年代,研究高潮)第一期心脏康复或住院期心脏康复方案(Wenger)出院前运动试验(80年代,安全性、可行性)危险性分层预后判断(再发心绞痛、再梗塞、猝死)家庭康复为主要模式(90年代,分级锻炼法)运动锻炼为核心内容(至今,各种心脏病),O,Connor报告(Circulation 1989,80:234),4554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效果,随访3年 康复组 对照组心血管死亡率 20%27%致死性心梗 康复组比对照组降低25%,Oldridge等研究(JAMA 1988,260:945),心肌梗塞
4、病人4347例 康复治疗开始:最早第8周,最晚第36周 运动训练持续时间:6-48个月 康复效果:康复组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平 均低于对照组 康复效果:与参加康复治疗时间长短有关,现代心脏康复包括,医学康复 教育康复 职业康复 社会心理康复 医学康复是应用临床医学方法为康复服务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在改善功能或为以后的功能康复创造条件。,多学科:心血管内科 外科 理疗科多门类:营养医学 运动医学 药物学 心理学 伦理学多形式:保健组织多样性 医疗单位组织康复程序 社区性组织康复程序 家庭形式康复程序,心脏康复的功绩在于开展对心血管疾病,尤其对冠心病的初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5、。心脏康复是一个多学科、多门类、多形式的综合性医学保健模式。,冠心病心肌梗塞康复目的,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面都达到理想状态减慢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减少再次心梗或心血管病死亡的危险,卧床对早期心梗病人的有利影响,基础代谢减低减轻心脏压力,减轻心脏负荷降低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和防止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减少和避免心脏破裂,长期卧床对心梗病人的不利影响,运动系统:体力活动能力下降,肌力下降,关节挛缩呼吸系统:肺通气减少,肺不张,肺炎消化系统:食欲减低,便秘血液系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理压力加大,抑郁症发生,体力运动对冠心病心肌梗塞的有利影响,促进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6、减轻体重和调整血脂维持和增强活动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提高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结构:近端冠状动脉、横切面积侧支循环:血流量血管狭窄后:冠状动脉侧枝血管扩张能力:改善内皮功能 血流、血管储备能力,心肌梗塞康复评估方法和应用,心电图、心电监测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试验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显像,冠心病心肌梗塞危险分级 低度危险患者,LVEF50%无安静或运动诱发心肌缺血表现无安静或运动诱发心律失常无并发症心电图运动试验6METs(发病后三周),中度危险患者,LVEF 31-49%心电图运动试验强度5-6METs不能适应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运动诱发心肌缺血,高度危
7、险患者,LVEF30%安静或运动诱发复杂心律失常运动时SBP下降2KPa心原性猝死复苏者心梗并发CHF、心原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重度冠心病或运动诱发严重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后心电图运动试验目的,危险分级以确定监护强度确定运动诱发心肌缺血选择和评估治疗方法评价心室功能、心律失常评价功能储备:确定安全的运动极限;制定运动处方;确定活动力的丧失,心肌梗塞康复分期(三个阶段),期 住院康复期(事件发生即刻至出院)期 中间期(出院至出院后3月)期 维持期(出院后3月至终生),期康复目标,减轻绝对卧床休息对机体和心理的不利影响,防止静脉血栓、肺血栓,减轻压抑和焦虑,促进体力恢复。,期康复治疗内容,卫生知识教
8、育,心理治疗,床上、床边和床下活动,个人生活自理,步行训练等训练监护:心电监测、血压监测活动强度:不应出现任何症状,心率增加10-20次/分,期康复目标,逐渐恢复一般日常活动(轻家务劳动、日常娱乐活动)运动能力达4-6METs,期康复治疗内容,室外散步、医疗体操(太极拳)、气功、家务活动、园艺活动。活动强度为40-50%最大心率。,期康复运动监测,一般不需监测Holter监测门诊随访,期康复目标,巩固第期康复治疗成果控制危险因素改善、提高体力活动能力和心血管功能恢复发病前生活和工作状态,期康复治疗基本原则,个体化:应根据各人的年龄、性别、心理状况、疾病、患病前状况、爱好制定循序渐进:这是根据生
9、理学规律提出的学习适应过程运动效应持之以恒兴趣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方式 包括有氧训练、力量训练、作业训练、医疗体操、气功等。可以采取间断性运动和连续性运动。,运动强度,达到靶强度,即:必须达到一定训练阈值水平,才能产生充分的心血管训练效应,这种阈值称靶强度。靶强度主要根据心电运动试验中出现缺血症状、心电图异常、血压异常或达到最大运动时心率代谢当量来计算。,运动强度预计方式,年龄预计方式:靶心率(次分)=170-年龄心率储备方式:靶心率=心率储备(50-85%)+静息心率心率储备为最大心率与静息心率差值,即:年龄预计最大心率静息心率代谢当量方式:运动试验最大METs的40-85
10、%作为训练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指每次运动训练时间和每周训练的次数时间:10-60分钟频率:3次/周,美国运动医学院制定的MI康复活动,武警总医院 MI3周康复医疗程序(1),武警总医院 MI3周康复医疗程序(2),心肌梗塞康复运动注意事项,康复训练应以下午为宜不应在寒冷或高温季节进行康复活动后不宜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沐浴避免饱餐、咖啡和浓茶后康复活动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人生观,心脏康复的内容,个体化的运动:核心部分 宣传教育:生活方式的指导 心理康复: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心脏康复目的(狭义),运动能力 心脏病的再发率与病死率 生存质量,重返社会,心脏康复概念的扩展,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康复(
11、三级预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康复干预(一级预防)确诊冠心病的康复干预(二级预防)减慢或逆转病变进 预防或减少心脏事件,最终目的-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心脏康复的适应证,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 PTCA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心脏病术后(心瓣膜置换、心脏移植)左心功能不全(各种心脏病,临床稳定),临床上已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是无冠心病患者的5-7倍,因此二级预防的目标主要集中在预防高危病人的心脏事件复发和心脏死亡。,心脏康复的现状(已确诊的冠心病),90%未得到合适的治疗(药物、运动疗法)90%超重、饮食不合理进一步生活方式的改善
12、中获益 90%接受了预防心脏病最佳的药物治疗 7%,心肌梗塞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内容,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冠心病危险因素干预药物处理血运重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 血 压 吸 烟 高 脂 血 症 糖 尿 病 肥 胖 缺 少 活 动 精 神 紧 张,年龄:男55岁 女65岁或绝经后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男55岁 女65岁,许多临床试验表明,积极的危险因素干预可以改善冠心病心肌梗塞预后。,SCRIP study(Circulation 1994,89:975),冠心病心梗病人危险因素干预治疗效果,二级预防-吸烟干预 吸烟是发生Ap和MI的确定因素,可以增加再次心梗或死亡的危险。研究表明,MI存活者中继
13、续吸烟者发生再梗和死亡的危险是戒烟者的二倍 CABG者继续吸烟者预期病死率是手术后戒烟者的2-6倍,戒烟对CABG病人长期结果 对1041例CABG患者进行随访,手术时间为1971-1980年,其中985例(95%)平均随访时间20年(13-26年)。,结论 1、术前是否吸烟不增加术后死亡危险。2、CABG术后戒烟是一个重要预测低危险死亡和再次心脏干预治疗的重要因素。3、术后持续吸烟者有一个相对高的死亡危险性(RR1.68)。,吸烟增加冠心病危险性的可能机制,HDL-C降低(吸烟者可降低12%)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和侧枝循环量储备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
14、二级预防增加体育活动,60%成年人不从事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减少与年龄呈相关体力活动减少与经济收入和教育程度呈逆相关,运动的益处 _ 生命在于运动,锻 炼 心 肺 功 能 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防 治 骨 质 疏 松 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 提 高 生 活 质 量,DNASCO study(DNA Polymorphism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study)-Finland,入选病人:N=128 平均年龄=50岁,男性 随访6年 随机分运动组和非运动组目的:低运动量对致AS因子及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干预:快步走 30-60分/次,4-5次/周 观察指标:颈A
15、斑块(1次/6月)、CRP、纤维蛋白元 BP、血脂 自我感觉 动脉元性PAI-1基因型(激活纤溶抑制物 血凝块的溶解),DNASCO study,结 果 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 CRP16%动脉元性PAI-1基因型49%颈A斑块不同程度改善 自我感觉 结 论低强度的规则运动 激活免疫系统心脏病发作 同一类似研究正进一步进行(年龄75岁、男 女),进行运动试验的男性研究对象的运 动 能 力 与 死 亡 率,方 法对象:男性、踏车试验(临床需要)N=6213观察时间:6.2年 终点:死亡分组:踏车(+)有心血管疾病史或两者兼有N=3679 踏车(-)无心血管疾病史 N=1256,进行运动试验的男性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康复 概念 意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9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