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过程与人格.ppt
《心理过程与人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过程与人格.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心理过程 与人格,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情绪有什么意义及作用?意志的品质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为什么“人如其面,各不相同”?这些心理活动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通过心理过程与人格的学习,我们都会得到答案。但基础理论枯燥无味,不易懂。要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健康成长,就请注意联系自身实际去理解概念,掌握特征及规律,以促进自身发展。重点:认识过程的概念;情绪与健康;人格的成长、发展与健康。难点:抽象概念的理解。,第一节 心理过程,第二节 人 格,目录,第一节 心理过程,第一节 心理过程,一、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
2、意等。,(一)感觉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的分类 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1)外部感觉:是接受外界信息,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等五种基本感觉。(2)内部感觉:是接受机体内部信息,反映自身位置、运动及内脏状态的个别 属性。包括内脏觉、运动觉、平衡觉等。,第一节 心理过程,第一节 心理过程,3.感受性及其意义 人的感觉能力的大小被称之为感受性,衡量感受性的指标是感觉阈限。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域限越高,感受性越低,反之则相反。,第一节 心理过程,(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
3、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同时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形成高阶段的认识。,第一节 心理过程,2.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指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反映。(2)时间知觉:指对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3)运动知觉:指对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反映。,第一节 心理过程,3.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知觉的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知觉的过程中将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进行整合的特性。,第一节 心理过程,(3)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在知觉
4、过程中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的特性。(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对物体的知觉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称知觉的恒常性。,第一节 心理过程,(三)记忆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凭借记忆人才能积累知识经验,不断成熟起来。如果没有记忆,经验将无法积累,人将永远处于新生儿状态。,第一节 心理过程,2.记忆的分类(1)按照记忆内容可分为4类: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表面形象为形式的记忆,如对人外貌的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命题等抽象的语言
5、符号为形式的记忆,如人对语言文字的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为形式的记忆;运动记忆,是对做过的动作的记忆。,第一节 心理过程,(2)按照记忆保持的时间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是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极短时间内的保存,一般为0.252秒,如果这些信息及时被加工,则进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被遗忘。短时记忆,当瞬时记忆的内容引起个体注意后,信息就会由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其保持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较为有限,一般72个项目。,第一节 心理过程,长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反复强化形成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存储
6、容量几乎是无限大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可归纳如下,短时 记忆,长时 记忆,注意,复习,提取,遗忘,遗忘,瞬时 记忆,信息 刺激,第一节 心理过程,3.记忆的过程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过程。(1)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实际就是人的学习过程。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识记分成不同的类型。(2)保持:是对识记过的事物进行加工、巩固和保存的过程。,(3)再认和回忆: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辨认的过程。回忆是识记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能够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是信息提取的高级过程。,第一节 心理过程,4.遗忘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遗忘规律:德国心理
7、学家艾宾浩斯将其规律绘制成曲线。该曲线揭示了两条规律:一是遗忘与时间成正相关;二是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第一节 心理过程,(四)思维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2.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3问题性。,第一节 心理过程,3.思维的分类(1)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不同可分为 1)动作思维:是借助于实际操作进行的思维,也叫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2)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3)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第一节 心理过程,(2)根据思维探
8、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分为 1)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是把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一个方向聚敛进行,形成惟一答案的思维。2)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不同路径,寻找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3)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分为 1)常规性思维:是用惯常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2)创造性思维:是打破常规,推陈出新的思维。,第一节 心理过程,(五)想像1.想像的概念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像的基本素材是表象。所谓表象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2.想像的分类,无意想像,有意想像,再造想像,创造想像,幻想,理想,空想,第一节 心理过程,(六)注意1.
9、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意志努力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第一节 心理过程,3.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所注意的对象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4)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第一节 心理过程,二、情绪、情感过程,(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人对客
10、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情绪情感。,(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情绪与情感表示的是同一个心理现象,统称为感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第一节 心理过程,联系:情绪的变化受到情感的制约;而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化着的情绪中得到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就不可能存在。区别:,情绪与情感的区别,第一节 心理过程,(三)情绪、情感的分类1.原始情绪 又称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与本能活动相联系的情绪。它包括四种类型:(1)快乐:是指个体的生物性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2)愤怒:是指个体需要受到外界干扰而产生的情绪体验。(3)悲哀:是指需要的对象遗失、破裂或幻灭时
11、所产生的情绪体验。(4)恐惧:是指个体为了摆脱某种危险情境的需要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情绪体验。,第一节 心理过程,2.情绪状态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和持续性,可把人的情绪状态分为三类:(1)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背景,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活动。(2)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生活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起。(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度情绪紧张状态。突发事件、意外事故、过强的精神刺激都可导致应激状态。,第一节 心理过程,3.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言行、思想
12、、意图时产生的一种体验。道德感是对客观对象与一个人所掌握的道德标准之间关系的一种体验。(2)理智感:是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理智感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等社会需要相联系的。(3)美感:是对客观现实及其在艺术中的反映进行鉴赏或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体验。,第一节 心理过程,(四)情绪与健康 情绪的发生通常伴随有机体内的生理变化,因此对人的健康有明显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1.积极情绪有利于健康 积极情绪有利于提高人的活动效率,有助于工作和学习,有利于社会适应,有助于身心的健康。2.消极情绪不有利于身心健康 消极情绪降低人的活动效率及社会适应,妨碍人的工作和学习
13、,甚至可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因此,要善于调节、保持积极良好的乐观情绪,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一节 心理过程,三、意志过程,(一)概念 意志是指能够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去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也叫意志过程。具有以下的特征:1.有明确的目的性 自觉确定目的是意志的第一特征。离开自觉的目的,意志便失去存在的前提。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克服困难是意志的核心价值所在。3.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随意运动是指由人的主观意识控制的、完成活动所必备的技能。是意志行动的必要条件,没有其存在就不可能实现行动目标。,第一节 心理过程,(二)意志的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个体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其个体差异很
14、大。它的表现包括四个方面:1.自觉性 是指一个人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并能充分认识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自觉地服从正确目的和社会要求的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目性和独断性。,第一节 心理过程,2.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一种品质。与果断性相对的是优柔寡断和武断。3.自制性 是指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品质。与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和怯懦。4.坚韧性 是指在执行决定时能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坚决地实现预定目的的品质。与坚韧性相反的是顽固性和动摇性。,第二节 人 格,一、人格概念和特征,(一)概念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过程 人格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