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语言学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与语言学概述.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课 程 名 称:普通语言学 课程论文题目:心理学与语言学关系概述 姓 名:吴 优 学 号:2013300091 所 在 学 院:文 学 院 专 业:汉语言文字学 任 课 教 师:李 晗 蕾 2015 年 1 月 5 日,报告人:吴优,心理学与语言学关系概述,报告内容简介:,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二、心理学与语言学的渊源三、心理语言学的形成、发展及研究领域四、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前景展望,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心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复杂而密切,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个观点:语言决定思维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沃尔夫(BLWhorf),他师承萨丕尔(
2、ESapir)关于人的认知和世界图式会受到语言支配的观点,提出了语言相对性和语言绝对性假设。语言相对性假设认为,由于语言不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语言绝对性假设认为,思维是由语言来决定的。思维决定语言这一理论的代表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皮亚杰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思维先于语言,思维决定语言。语言与思维互相独立,又互相作用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维果斯基(L Vygotskg)。维果斯基一方面承认思维的发展受制于语言,另一方面又认为不能把语言和思维等同起来。他认为语言和思维好比两个圆圈,它们有一部分是重叠的,那是语言和思维一致的地方,这可称为有言语的思维,但这并不
3、是包括所有形式的思维和所有形式的有声语言。,二、心理学与语言学的渊源,1、心理学简述心理学(psychology)脱胎于古代哲学,19世纪70年代末以冯特(WWundt)创建实验心理学为标志,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理论心理学是以理论思维的方法对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和规律进行探索,是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应用心理学则是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及理论来克服其他领域中实际问题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威廉冯特(Wilhelm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
4、。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庞杂广博,发展至今大致可概括为十个主要流派:,2、心理学中的语言研究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结合从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之日起就开始了。冯特为心理学家树立的目标是对支配人类认知的原则作出明确的描述,他认为,对人类语言的研究是洞悉人类心智的最好途径。但是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心理学家对语言现象感兴趣主要是想通过语言探索思维过程,而不是为了研究语言现象本身;对语言现象本身的关注大多局限于语言障碍或语言失调的治疗方法。随着近代哲学认识论研究转向语言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同样发生了语
5、言学转向,使得心理学研究转而探究语言的意义、语言的理解和交流、语言的本质等。它把语言本身的一种理性知识提升到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地位。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3、语言学中的心理研究在19世纪的语言学中出现了一种关于语言的生物学构想,这种构想后来发展成为“语言是一种体能机制”的概念。正是基于对语言的这种认识,他们开始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并对语言进行了如下界定:语言是人的内心活动;语言是思维的条件;语言是认识世界的保障;语言是交际的条件;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反映。纵观19世纪语言学
6、者对语言的界定,不难看出,在研究语言本身的同时,学者们已经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关注人与语言的关系,在研究这些关系的过程中,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心理因素。博杜恩德库尔特内则明确指出:“人类语言的实质都是心理上的。语言的存在与发展是由纯粹心理规律决定的。在人类语言和言语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与心理无关的任何现象。因此,语言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只能存在于人的心里。”,三、心理语言学的形成、发展及研究领域,1、心理语言学的形成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是借助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成果研究语言使用(说话和听懂别人说话)的过程和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是
7、心理学与语言学结合的最高形态。1946年美国学者普隆科(NPronk)发表了题为语言与心理语言学的文章,第一次提出了“psycholinguistics”(心理语言学)这个术语。1953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召开的“心理语言学研讨会”及次年出版的论文集心理语言学:理论问题概观(C奥斯古德及T赛比奥克编)明确了这一术语的具体内容,确定了研究方向、对象、范围和方法等根本问题,标志着心理语言学的诞生,而1961年Saporta主编心理语言学读本的出版,使心理语言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地位最终确立。,2、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联想学派(associationist approach)A、
8、代表人物:奥斯古德(CEOsgood)、斯金纳(BFSkinner)B、理论背景: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C、主要观点:a、人的语言行为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他们坚持认为,人没有任何的天赋观念和原则,一切观念和概念都来自生活经验。语言行为与运动行为一样通过反复练习得来。b、语言较人类其他行为并不具特殊性。语言是经过反复的“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的习惯。c、语言是一系列的话语,只有可观察到的材料才能够成为语言。这意味着他们只承认言语,不承认语言,只承认语言运用,不承认语言能为。d、语言是通过联想学会的,语言本身就是一套联想。语言习得就是通过联相不断对刺激作出反应并进一步强化,最后形
9、成习惯。,、第二代-内容学派(content approach)A、代表人物:米勒(GAMiller)、卡兹(JJKatz)、布雷恩(MBraine)、埃尔文(SErvin)、布卢姆(LBloom)B、理论背景:转换生成语法C、主要观点:a、人的天赋的生理机构规定着大脑中的语言内容,即人天生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转换生成语法中所说普遍的语法能力)。这套机制包括一套语言知识及语言分析的普遍过程。儿童能够习得语言就在于听到的语言材料可以激发其先天存在的语言结构,这种结构是生来就可以接受语言的普遍规律。b、语言较人类其他行为具有特殊性,表现为语言机制的先天性。c、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是不同,语言能力
10、是关于概括性的语言原则的知识。生成语法的规则是有限的,可是它却能生成无限的句子,因此语言运用只是语言能力的反映,语言运用必须根据语言能力来加以分析。d、语言是通过语言习得机制中与生具来的语言知识掌握的。,、第三代-程序学派(process approach)A、代表人物:斯洛宾(DSlobin)、弗托(JAFodor)、皮亚杰(JPiaget)B、理论背景:认知心理学C、主要观点:a、人先天有一种认知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加工和整理语言材料,但这种机制不是天赋的语法能力,因而语言是需要学习才能获得。b、语言较其他行为具有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听到的语言材料是有一定结构的;第二说出的话语是受规
11、则支配的。c、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存在区别,语言能力是语言运用的前提,但语言运用又是语言能力的证据,因而语言能力与语言用用同等重要。d、儿童没有先天的语言知识,但有加工语言材料的机制。而语言知识就是在运用机制处理信息的“程序”中产生出来的。,小结:联想学派的理论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语言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他们将语言习得归结为“刺激-反应-强化”的结果。内容学派的理论就是转换生成语法在心理语言学的运用,认为人们先天掌握语言普遍规则,言语行为就由这些规则产生和控制。程序学派把语言能力看成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产生于个体认知发展的一定阶段,而语言的发展又促进认知的发展,将语言看成一种认知过程,人类
12、的语言与认知相一致。,3、心理语言学研究领域,A、“实验心理语言学”(experinemtal psycholinguistics)实验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人类语言使用的问题,包括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心理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语言词汇在大脑中的储存与提取方式、语言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的生成。语言理解研究:,句子的理解与记忆:,语篇的理解与记忆:语篇理解与句子理解的最大区别在于语篇理解时存在连贯性(coherence)。理解语篇首先就是要理解语篇中句子间的连贯性。句子中既有新信息也有已知信息,新信息通过 已知信息同语篇中前面的句子发生联系。语篇理解步骤:,语篇的记忆方式有三种:表层表征记忆、
13、命题表征记忆、情境模型记忆。每种记忆方式 都受到不同变量的影响,所能记住的时间也各不相同。表层表征记忆时间最短,命题表征记忆时间较长,记忆内容既包括语篇本身信息也包括人们对语篇所做推理信息。情境模型记忆建立在语篇中不同成分之间的空间关系或因果关系上,记忆时间最长。,言语产生研究言语产生研究主要采用口误分析法,探讨人是如何形成需要表达的思想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言语产生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关于语言产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三阶段。言语失误是研究言语产生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对言语失误的观察可以了解人们是怎样制定言语计划的。言语失误有转移、倒置、提前、延续、增加、减少、代替和混合等。言语失误反映了言语产生
14、的计划单位,这些计划单位可以是:语音区别性特征、音段、音节、重音、语素、词、语法规则、短语等。言语失误只会发生在这些计划单位的某一层次上,不会在多个层次上发生失误。,B、“发展心理语言学”(development psycholinguistics)发展心理学研究语言习得问题,探讨儿童出生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的习得过程。语言习得研究:,先天论强调人类天生具备一种习得语言的机制,儿童据此从接触的语言中推断出这种语言的结构规则,再用这些规则造出新的语句。这就是“假设-验证”的习得理论。,不管哪一种理论都得承认儿童要有接触外界语言的经验,问题在于依赖天赋和依赖经验的程度。多数心理学家接受儿童
15、生来具有某种语言能力,儿童习得的语言抽象规则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相当于人类所有语言的共性。,儿童语言习得一般过程:,在儿童语方习得早期阶段,首先是习得语音,对语言的区别性特征已有所知觉,但这时他们对语义还不甚了解,随着早期词汇的出现,儿童才将声音与意义结合起来。儿童的词语在两岁的时候有很大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习得词汇,一是使用单个词来表达成人需要使用多个词才可以表达的意思。儿童早期使用的语法结构并不完全符合成人语法标准,只有在进一步发展之后,才能习得语法范畴。在儿童语言习得的后期阶段,大概在入学前几年,他们逐渐习得词法以及一些复杂的句法结构。儿童在习得后期的语法习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
16、连接语法阶段(connective grammar);一是递归语法阶段(recursive grammar)。在连接语法阶段,儿童话语中出现一些可以把单词连接起来的语法标志,如连词、介词、助词等;在递归语法阶段,儿童话语中开始出现否定句、疑问句、被动句、复杂句,其语言意识觉醒。从连接语法到递归语法是语言习得的一个飞跃。,四、心理语言学发展前景展望,目前心理语言学研究大都仍是基于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以英语为研究客体所做的工作,而超出美国心理语言学研究框架的研究尚不明显。特别是在“心智本质”和“语言理解”关系的深层研究方面,还有待更深入探索。以下为几个存在广阔研究空间的方面:1、“第二语言”和“第一语
17、言”学习者语言行为的差异方面;2、语言感知、语言产生、语言理解同语言习得关系方面;3、人类的“行为语言”异同方面;4、心理语言学研究成果语言实践、语言分析和语言研究的应用价值方面。总之,心理语言学要发展成为一门既能把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融为一体又有别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独立学科,还需深化人的思维和心智方面的研究,需更关注语言使用者的心理机制的动作过程和动作规律以及包括哲学在内的一切同语言相关的思维现象。,参考文献,杜桂枝心理学与语言学渊源J外语学刊,2004(6)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633-675李绍山,李志雪心理语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沈家煊心理语言学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2)沈家煊介绍心理学与语言学导论J外国语言学,1983(3)汪福洋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与未来展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肖少北,张文香语言与思维理论关系述评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俞约法关于心理语言学:由来、现状与展望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3)周宁,刘将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谢谢观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