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溺水、电击伤的院前急救.ppt
《心搏骤停、溺水、电击伤的院前急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搏骤停、溺水、电击伤的院前急救.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搏骤停、溺水、电击伤的院前急救,概述:心搏骤停、溺水、触电在急救中都是涉及心肺脑复苏问题。在现场处理上对危重患者采取有效得力措施,有可能使患者获得新生。,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搏。病人心脏原本健康或虽有某种疾患,但心功能基本正常,并无泵衰竭的表现,故心搏骤停有别于病程晚期临终前的心脏停搏,复苏成活率较高。心搏骤停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面色紫绀或苍白,瞳孔散大。,心脏停搏15秒病人意识丧失,30秒呼吸停止,60秒瞳孔散大,心搏骤停全身血液循环也突然停止,也称为循环骤停。心搏呼吸骤停5分钟内未能进行CPR,即使经抢救心肺复苏可能成功,中枢神经系统将遗留下不可逆的损伤。,心搏骤停
2、与猝死的关系:心搏骤停是猝死的直接原因,猝死是心搏骤停后果,二者存在因果联系,但含义不完全等同,只有当心搏骤停是猝死唯一表现,而且缺乏其他疾病诊断依据时心搏骤停才被认为与猝死同义。,猝死一、定义 几种观点:1.临床发病后即刻或几分钟内死亡 2.突然的非意料的(自然)死亡,即刻发生或于急性症状体征发作后的24 h 死亡。3.健康人或虽患某种疾病,但病情稳定或好转时发生非暴力性意外死亡,时限不超过6h.4.原发性心搏骤停作为一个突发事件而缺乏其他疾病诊断依据,估计由于心电不稳引起,如未经复苏或复苏无效,原发性心搏骤停即被认为是猝死。,含义:猝死的基本含义是指突然发生非暴力的意外死亡。患者可以是无病
3、史的“健康人”,或虽有病,但病情稳定或好转。猝死表明发病至死亡时限很短,发病至猝死限定为6 h(1h内猝死大多属心源性猝死),死亡概念和标准的转变:传统死亡的概念:从原始社会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人们一直认为死亡就是心肺功能停止。1951年美国BLACK法律词典就把死亡定义为:“医生确定血液循环全部停止以及由此导致的呼吸、脉搏等动物生命活动停止。”我国的辞海也把心跳呼吸停止作为死亡的重要标准。,现代死亡概念的转变:现代医学伦理学把死亡定义为脑死亡或脑干死亡。大多数国家目前基本上还是采用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出的标准:,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2.自主呼吸停止:人工通气停止3min仍无自主呼
4、吸恢复的迹象,即为不可逆的呼吸停止。3.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运动反射,吞咽反射,喷嚏反射,发育、软腭反射一律消失。4.脑电波平坦或消失 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h或72 h内反复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并排除体温过低及服用过中枢神经抑制剂,即宣告死亡。,淹溺 淹溺(drowning)是指人淹没于水中,由于液体吸入肺内(湿淹溺90%)或喉痉挛(干淹溺)所致窒息。引起低O2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淡水:血容量增加,N a+减少,K+增多 低钠,低钾,低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海水:血容量减少,N a+增多,K+减少 肺水肿,低血容量,高钙高镁血症。,诊断1.临床表现:昏迷,皮肤苍白紫绀,四
5、肢冷,心跳呼吸弱 或停止,复苏中出现心率失常。2448h:脑水肿、ARDS、贫血、急肾功能衰竭、DIC、肺感。临床分级:轻,中,重。从淹溺至临床死亡 一般为5-6分钟左右。2.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生化,EKG,X光,CT。,救治 1.现场抢救:改善恢复通气,组织护送医院是现场主要急 救任 务。呼吸道通畅,迅速倒出胃内积水(切忌倒水过多影响心肺复苏),吸O2,心肺复苏。2.进一步救治措施 3.对症治疗:(脑水肿、电解质、肺水肿、抽筋)。4.注意点:*自己进行体检,对患者病情作出判断。*现场气管插管。*医护配合,运送救护车上的 连续心肺复苏。*不管时间多长,到达急诊科后,仍进行正
6、规 的心肺复苏。*复温*外科情况*注意“第二次淹溺”,电击伤 触电或雷击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电源受到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致使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电击损伤的程度取决于电流强度,电压高低,电流种类,触电部位电阻,接触时间。,诊断1.临床表现:皮肤面部灼伤 全身表现 并发症2.实验室:EKG;X光表现;血尿常规,救治1.现场抢救: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体使患者脱离电源,拉开触电者,并防止自身触电。2.心肺脑复苏:非至复苏或尸斑出现,不应轻易放弃。连续正确徒手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尽早胸外直流电除颤。3.心电监护4.药物治疗: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溴芐胺。5.外科处理(内出血,骨折,筋膜松解术和截肢),
7、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的历史回顾60年代:闭胸复苏术的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定了标准复苏术。70年代:血流动力学机制探讨:重视提高收缩压,咳嗽复苏术导致泵学说。80年代:冠脉灌注压与复苏成功率密切相关,强调提高舒张压以改善CPP,心泵学说和胸泵学说之讨论。90年代:注重胸内负压,调动肺循环,出现相应改良复苏术方法。,心肺复苏分期及步骤:3期9步骤 一期:基础生命维护(basic life support BLS)A:(airway)B:(breathing)C:(circulation),二期:高级生命维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D:drugs E:ECG F:fi
8、brillation treatment,三期:延续生命维护(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G:(gauge)H:(human mentation)I:(intensive care),一、定义: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一般是指患者在心脏相对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为心脏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脑及全身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而导致死亡。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若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有可能使之获得新生。这些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
9、erebral Resusitation,CPCR),其中脑复苏是关键。,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搏,这应称之为“心脏停搏”,而非“骤停”。这类病人当然不是心肺复苏急救的对象。而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骤停,病人虽处于“临床死亡”状态,但经过积极抢救,完全可能复苏并恢复健康生活。,猝死定义与时限 猝死是指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的病人突然意外死亡,约占总死亡率1530%。时限:6小时。心搏骤停是猝死的直接原因,猝死是心搏骤停后果,二者存在因果联系,但含意不完全等同。只有当心搏骤停是猝死唯一表现,而且缺乏其他疾病诊断依据时,心搏骤停才被认为与猝死同义。,四、诊断 当病人神志突然丧失和大动脉搏
10、动消失时就可作出心脏骤停的诊断。临床表现:以神经和循环系统的症状最为明显。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如下;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到;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多发生心脏停搏后10秒);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心脏停搏后2030秒);昏迷:(多发生于心搏停搏后2030秒)。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后出现)。,心电图表现:心脏虽然丧失泵血功能,但并非心电和心脏活动完全停止,心电图表现为下列三种类型:心室颤动(VF)占8085%以上。心室停顿。电机械分离。,五、心肺复苏步骤与具体方法 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规定,心肺脑复苏(CPCR)实施可规纳为3期9步骤:(1)基础生命
11、维护(basic Life support BLS)(A.B.C)(2)高级生命维护(advanced life Support,ALS)(D.E.F)(3)复苏后生命维护(postresuscitative life support,PLS)(G.H.I)心肺复苏对象:猝死临床死亡期。复苏开始时间与预后的关系:立即急救,时间愈短,预后愈好。,1,基本生命支持(BLS):现场急救 BLS系指CPR操作最简单但非常重要的方式,为现场抢救,给病人提供最低限度的脑、冠脉等重要器官组织供血,具体方法如下:,A一(Air Way)开放气道 判定:病人有无反应一呼叫一摆正病人体位使之仰卧一开放气道(仰头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搏骤停 溺水 击伤 急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7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