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保藏增加内容.ppt
《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保藏增加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保藏增加内容.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保藏(增加内容),本章内容: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第二节 基因突变及修复第三节 基因重组第四节 微生物诱变育种第四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及保藏,第一节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一、基因突变二、突变与育种三、营养缺陷型的筛选,一 基因突变,(一)突变类型(二)突变的特点(三)基因突变自发性及不对应性证明(四)基因突变的机制(五)DNA的损伤及修复,(一)突变类型,细胞形态 1、形态突变型 菌落形态 营养缺陷型 2、生化突变型 抗性突变型 抗原性突变(包括细胞内部、表面成分的改变),3、致死性突变型(合成关键性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则表现出致死突变)条件致死突变型 如突变为温度
2、敏感型突变(37死,25活)4、其它突变型 毒力突变、糖发酵突变、产量、产品突变等。,(二)突变的特点,1 非对应性:环境与变异无对应性。2 自发性:非人为的诱变因素下发生。3 规律性:某一特定性的突变率具规律性。4 独立性:一个基因的突变对其它基因突变无影响。5 稀有性:生物自发突变率为10-610-12。6 诱变性:诱变剂可提高突变率10105X。7 稳定性:突变性状稳定、可遗传。8 可逆性:有回复突变。,(三)基因突变自发性及不对应性的证明(自学),自发突变:没有人工诱变因素的参与,生物体自然突变。1、彷徨试验:2、涂布试验:3、平板影印(Replica plating)培养试验:,彷徨
3、试验,(1)抗性细胞的出现,是在接触噬菌体之前(2)喷上噬菌体,仅起淘汰野生型和鉴别抗性株作用;(3)于甲方高度彷徨,说明突变是随机的。,平板影印培养试验,(1)突变与噬菌体无关;(2)涂布使抗性菌株均匀分布;(3)抗性突变可在任何时间发生,与噬菌体存在无关。以上实验用统计学原理间接证明。,影印培养试验,(1)实验表明:从未接触 str 的菌株可发生抗性突变,分离可得到纯的 str 菌株。(2)由此表明:突变是自发的与环境不对应的。,(四)基因突变的机制(自学),1 DNA的复制(核苷酸对掺入错误)微生物自身产生诱变物质(咖啡碱、硫氢化合物、重氮丝氨酸等)环境对微生物的诱变作用(辐射、加热等)
4、,(五)DNA损伤及修复(自学),1 光复活作用2 切除修复3 重组修复4 SOS修复,二 突变与育种,(一)自发突变与生产育种(二)诱变育种,(一)自发突变与生产育种,1.生产选育:群体培养中个别的变异个体表现出生长优势,发现突变种后,随时分离、纯化。2.定向培育:用特定的环境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不断对其移种、传代,以达到积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 体的一种育种方法。,(1)自发突变(spontaneous):在非人为的情况下由于遗传物质的微小变化引起的性状变异。(2)原因可能是:1)环境因素;2)自身有毒产物的积累;3)互变异构效应;,3、自发突变的机制,二 诱变育种,1、概念2、诱
5、变剂3.诱变程序4、诱变的主要环节,1、概念 诱变育种是用物理或化学的诱变剂使诱变对象内的遗传物质(DNA)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引起性状变异并通过筛选获得符合要求的变异菌株的一种育种方法。,(1)概念:凡能提高基因突变频率的理化因素。(2)种类:1)物理因子(phisical agents)物理诱变剂:U.V、快中子、超声波等。2)化学因子(chemical agents)3)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s),2、诱变剂,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s):如:氮芥、硫酸二乙酯、亚硝基胍、NTG等 机制:将烷烃加在含氮碱基上,改变氢键性质。,化学诱变剂:,碱基类似
6、物(base analogs):如:叠氮胸腺嘧啶(AIT)等;机制:在DNA复制时将碱基类似物插入DNA中,而碱基 类似物没有正常碱基的氢键性质,在DNA复制时 出现突变体。,插入剂(intercalating agents):如:溴化乙啶等一些三环分子。机制:与DNA中的一对碱基有大致相同的位点,这些分子不改变碱基的氢键性质,而插入在双螺旋中,加宽间距,引起碱基增加。t,3.诱变程序:,原始菌种 原菌种特性鉴定 纯化 斜面/肉汤 培养单孢子/单细胞悬液 诱变剂处理 计算存活率 平板分离 观察形态变异,挑单菌落 移至斜面 初筛 复筛 小试 良种保藏 中试,4 诱变的主要环节,(1)诱变剂的选择
7、(2)出发菌株的选择(3)单孢子或单细胞悬液的制备(4)设计和采用效率高的筛选方案和方法,(1)诱变剂的选择:1)了解诱变剂的性质、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2)处理方式 A、单一因子处理:先后使用 B、复合因子处理:两种以上因素同时使用单一 因子重复使用。3)处理剂量:测致死率。方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纸片法 一般杀菌率为70%左右。,(2)出发菌株:育种的原始菌种应具备:1)对诱变剂的敏感性高;2)生产中选育过的自发变异菌株;3)本身具有一些有利性状;4)对代谢产物有一定积累;5)已经发生过某些变异。,(3)单孢子或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1)必要性:单细胞可均匀地接触诱变剂,避免出现不纯的菌落菌种退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遗传 变异 菌种 保藏 增加 内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