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ppt
《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第二十三章,要求,1了解抗贫血药铁制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的作用机制,并掌握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2熟悉抗凝血药、促凝血药的作用机制。掌握其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3了解促白细胞生成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熟悉血容量扩张药的作用、应用。,第一节 抗贫血药,分类:缺铁性贫血:铁剂 营养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叶酸和维生素B12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比较困难。,分类及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环孢菌素A、骨髓移植,贫血的治疗,主要应用抗贫血药进行贫血的补充治疗,并根据贫血的类型选择不同药物。一、铁制剂
2、二、叶酸 三、维生素 B12,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等不能缺少的成分。铁缺乏,会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铁 制 剂硫酸亚铁、枸椽酸铁铵和右旋糖酐铁。,制剂特点 硫酸亚铁 为Fe2+,吸收良好,价格也 低,最常用。枸椽酸铁铵 为Fe3+,吸收差,但可制 成糖浆供小儿应用。右旋糖酐铁 供注射应用,仅限于少数 严重贫血而又不能口服者应用,药动学 吸收:Fe2+,小肠上段,被动转运,少部分以主动转运吸收。影响因素 肠粘膜:Fe2+Fe3+去铁蛋白 铁蛋白储存 血液:入血 Fe3+转铁蛋白 造血组织,铁剂,铁,转铁蛋白,造血,影响因素:胃酸、维生素C、食物中果糖、半胱氨酸等有
3、助于铁的吸收。胃酸缺乏以及食物中高磷、高钙、鞣酸等物质使铁沉淀,妨碍吸收。抗酸药和四环素等药物不利于铁的吸收。,转铁蛋白饱和后,吸收停止,未吸收的铁随大便排出。,排泄 肠粘膜细胞脱落、胆汁、尿液、汗液,贮存 铁蛋白和含铁血红素两种形式,作用用途 Fe3+与转铁蛋白结合复合物,再与胞浆膜上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的胞饮作用输送至造血组织,酸性环境下释出铁供造血或储存,而释放出的转铁蛋白恢复其转铁功能。,原卟啉,Fe3+,血红素,珠蛋白,血红蛋白,线粒体,用途,1.慢性失血性贫血 月经过多、消化道溃疡、痔疮等2.缺铁性贫血 营养不良、妊娠、儿童生长期等,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便秘、黑粪 便秘,因
4、铁与肠腔中硫化氢结合,减少了硫化氢对肠壁的刺激作用 2.急性铁中毒 小儿误服1g以上铁剂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坏死性胃肠炎症状,可有呕吐、腹痛、血性腹泻,甚至休克、呼吸困难、死亡。急救措施以磷酸盐或碳酸盐溶液洗胃,并以特殊解毒剂去铁胺,叶酸 folic acid,构成 蝶啶核、对氨苯甲酸、谷氨酸分布 动植物性食物,其中以酵母、肝、绿叶蔬菜中含量最多。特点 不耐热,叶酸类和维生素B12,叶酸,5-甲基四氢 叶酸,VB12,甲基VB12,嘌呤合成 胸嘧啶合成 氨基酸互变,参与核酸、胆碱、蛋氨酸合成、脂肪、糖代谢 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性,四氢 叶酸,食物中叶酸进人体内转化为具有活性的5甲基四氢叶酸。
5、进入细胞后5甲基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给体使维生素B12转成甲基B12,而自身变为四氢叶酸后者能传递一碳单位,参与体内多种生化代谢,药理作用,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啶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用叶酸无效,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因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受阻,细胞有丝分裂发生障碍,影响血细胞发育。胃炎和舌炎 因生长迅速的胃肠粘膜、上皮细胞受损,叶酸缺乏时,临床应用,(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补充疗法,与VB12合用效果更好 但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啶等所致的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因FH2还原酶被抑制,应用叶酸无效。(2)VB12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 大剂量叶
6、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维生素 B12(vitaminB12),含钴复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牛奶、蛋黄中。药用的有氰钴胺、羟钴胺、硝钴胺。,吸收 先与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再与微绒毛膜上的特殊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后释出内因子和B12,B12即进入血中。当胃粘膜萎缩而致“内因子”减少时,B12吸收减少引起恶性贫血。储存 大部分储存于肝内,排泄 尿,体内过程,药理作用 维生素B12为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 1.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B12是dUMP甲基化生成dTMP过程中辅酶,dTMP参与DNA的合成,,2.促进THFA的循环利用 细胞内储存的N5-甲基四氢叶酸,在
7、B12的参与下生成甲基B12和THFA。此反应同时也将B12的甲基转给同型半胱氨酸生成蛋氨酸即甲硫氨酸。,N5-甲基四氢叶酸 四氢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蛋氨酸,3.参与三羧酸循环 B12能促进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甲基丙二酸转变为琥珀酸而参与三羧酸循环,保持有鞘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L-甲基丙二酰CoA 琥珀酰CoA,L-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5-脱氧腺苷胺素,恶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系统疾病、肝病等辅助治疗。,临床应用,红细胞生成素 EPO,1、EPO与红系干细胞表面的EPO受体结合细胞内磷酸化和 Ca2+,促进红系干细胞增生和成熟,并促使网织红细胞释放入血。2、用于各种原因的贫血,尤其
8、肾衰进行血液透析贫血者 3、不良反应少,主要有与红细胞快速增加,血粘度增高有关的高血压、血凝增强等。4、临床用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第二节 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凝血和抗凝血纤溶和抗纤溶 保持动态平衡,共同维持血液的流动性。凝血亢进-血管内凝血-血栓栓塞性疾病抗凝亢进-出血性疾病,血液凝固过程,内源性途径 参与凝血过程的全部物质都存在于血液中,不需要其他组织的物质参加;或血液在体外接触异物表面而触发的凝血过程。外源性途径 在凝血过程中有其他组织的物质(如损伤组织释放的因子)参加而引起的凝血过程。,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组织凝血激素 Ca2+前加速素 前转变素 抗血友病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Stua
9、rt-Prower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 接触因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凝血因子,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血小板的磷脂,一、促凝血药,通过激活凝血过程的某些因子而防治某些凝血功能低下所致的出血性疾病。维生素 K、氨甲苯酸、氨甲环酸,维生素K,基本结构为甲萘醌。K1:存在于植物中K2:由肠道细菌合成K3:人工合成K4:人工合成,脂溶性,水溶性,药动学,吸收 K1、K2需胆汁助溶,K3、K4肠道吸收,肌注时均很快被吸收。分布 先集中于肝并迅速降低,少量贮存于组织排泄 大部分以原形经胆汁或尿排出,药理作用 参与凝血因子II,VII,IX,X活化 氢醌型维生素K 环氧型维生素K,g-羧化酶,维生素K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响 血液 造血 系统 药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