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发展史之4录像艺术.ppt
《影像发展史之4录像艺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发展史之4录像艺术.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影像发展史之录像艺术,录像艺术,序言第一章:录像艺术的诞生背景第二章:录像艺术发展史第三章:录像艺术美学第四章:录像艺术家,序言,一、录像的定义VIDEO一词的含义是指电视,录像,视频。录像艺术是指以电视,录像,视频为核心媒介载体的多种影像处理、装置环境和视觉形态综合实用的艺术。,2、录像艺术的实践形态,一、录像与装置空间的结合(雕塑,绘画)二、游击录像,街道录像(街头记录)三、录像与表演结合(行为)四、录像与计算机数字影像的互动结合(视觉艺术),第一章:录像艺术诞生背景,一、诞生背景1、当观看变成一种信仰现代电视工业,一方面向人们灌输在神秘的某处炮制出来的同质化的意识形态,把群众训导得既天真
2、又愚蠢。另一方面它为家庭内的人们提供的廉价快乐完全取代了传统家庭生活中的聚餐、阅读和讲故事的仪式,对于恋旧的人们而言这可以看成是一种沦落。而新闻的电子采集方式的诞生则从传播速度的角度全然改变了世界按空间分割的结构。传统的与距离远近成正比的信息接受量被代之于即时的“现场直播”的均一性,电视工业在某种程度上取代着传统的教堂,它不但拥有经济力量,而且集散和解释信息。而这种图像信息并不只是生活的某种镜象,它更是一种阐释机制,直接塑造了人们对自身的理解。“观看是一种信仰”。,2、游击电视(60年代开端),1、电视体制的这种不可僻免的强大的文化征服力量与对它的品质的满腹狐疑的判断构成了第一代的录像艺术家工
3、作的假想敌,而这种工作之所以可能开展则与我们谈到过的廉价有关。六十年代便携的手提式摄像机的出现触发的是一场热火朝天的运动,这场运动将自己的任务定为为反电视,这样它使把自己置身于更为广阔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的背景之中,开始了录像艺术的“媒体乌托邦”时代。早期录像带的砂粒使粗糙的画面质量是为了反电视工业的精致制作,单调枯燥和冗长的画面是为了反电视工业的习惯性的叙述模式,就像摇滚乐手把自己打扮成凶恶的暴走族,录像艺术家自命为游击队员,手中的摄像机则是向传媒工业背后的“老大哥”开火的冲锋枪。游击电视(guerrilla Television)这个词意味着挑战与颠覆:用嘲弄的眼光观察主流社会的荒谬,同时以不
4、可理喻的新姿态反判看惯了电视的中产阶级的陈观旧习。,录像艺术确切的源头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家,如玛莎基弗尔(Martha Gever)和玛莎罗斯勒(Martha Rosler)等人有指向的批评引发的反响尤为激烈;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从一开始就同时存在着两种录像实践:一种是由活动家推动的、与非传统新闻报 道有关的纪录片拍摄,另一种是名副其实一些的所谓艺术录像的拍摄。前一阵营里,有所谓游击录像制作人-如出生于加拿大的列斯莱温(Les Levine)和美国艺术家弗朗克吉列(Farank Gillette)-及他们参与的政治活动。他们在没有新闻工作者合法证件的情况下,设法闯
5、入各种政治会议和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现场,进行录像拍摄。1965年,半英寸录像设备刚一上市,莱温即成为首批配此装备的艺术家之一。他拍摄的流浪汉,深入探究了纽约东部贫民区居民穷困潦倒的街头生活。1968年,吉列也对街道产生了兴趣。他录制了一段长达5小时的纪录片,内容是聚居在纽约东区主干道圣马克大街周围的嬉皮士的生活。莱温和吉列的共同特点 是,对于素材他们从不添加任何艺术构思,不做任何导演性的加工。他们的片子都表现出一种粗糙的、具有现场感的即兴创作风格。其题材毫不修饰地被展现出来,丝毫谈不上艺术性。,相形之下,更为纯粹地以艺术为导向的录像史,则要追溯到1965年。这一年,出生于韩国的激浪派艺术家、音
6、乐家白南准在纽约买下了一 台刚上市的索尼便携式摄像机,并在某一天将镜头对准了走在第五大道上的教皇一行。由此,录像艺术宣告诞生。很显然,首度亮相的录像艺术,不仅展示了白南准 从出租汽车里拍摄到的有关教皇的连续镜头,还记录下了他的艺术家出没的阿戈戈夜总会展示其成果的那个夜晚。是什么使白南准拍摄的教皇录像成为艺术?最基本 的理由在于,一位获得公认的艺术家(白南准)在这次拍摄活动中应用了实验性音乐和实验性表演,从而使他的录像成为了他自身艺术实践的扩展。白南准与那些跟 在教皇后面亦步亦趋的新闻人恰恰相反;他生产的是一种粗糙的、非商业化的产品,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他无意报道教皇到访这一新闻事件,他要捕捉的
7、是在 他看来具有文化和艺术魅力的形象。从某种历史角度来看,教皇录像之所以被认可为美国第一部录像艺术作品,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与白南准后来成为了早期录 像艺术家中最丰产、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代表人物有关。而且,白南准还成为了录像艺术的第一位代言人。他说,正如拼贴技巧取代了油画一样,阴极射线管将 一定取代画布。,第二章:录像艺术发展史,一、60年代(李自成)落草为寇,自立为王二、70年代(宋江与以色列)招安或者结盟三、80年代(刘备)登堂入室,三分天下四、90年代(共产党)人民当家作主,二、70年代,1、招安当“录像艺术”被美术馆机制制度化的时候,录像小组则经常被从艺术史中抹去,取代它们的是在主流文化内
8、部的叙事受到攻击的电视工业自身迅速地做出调整,在六十年代夫和七十年代初最有远见的一些大众电视台尝试设立实验电视工作室,将艺术家与工程师结合起来对旁逸斜出的影象想象力施以引导,许多前反体制团体的成员最终成了好莱坞的制片人。它们的成果是一些声光电变幻交织的电子抽象画,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并且可能更加强化了一种未来主义的乐观情绪。,2、结盟,七十年代各种基金会对电视机构中的实验电视金工作室的资助转而变为在美术馆设立新媒体艺术部门或直接资助各种媒体艺术中心。新的资金来源和工作模式使艺术家们的工作内容也随之发重了变化。专业的媒体中心比电枧台实验电视工作室更民主、设备也更先进,录像艺术家得以超越早期一味强调
9、捕捉事件本身的戏剧性而忽略画面关系的偏狭。录像不再被当作仅仅是社会学工具,而是更多地进入对其文化和美学功能的研究,并从中发展出一套“电子形象造句法”(Marita Sturken语)。,由于大基金会的介入和美术馆空间的获得录像艺术己经由单频录像带向占剧空间的录像装置进化。录像装置的一系列语法也被发现:多显示器的画面组合;实物作为投影平面,现场闭路监视系统对观者身体的纠缠,装置中除了电视画面外各种附加物的意义结构等等,都在这个时候形成了一些常规。这个阶段可与文艺复兴时对透视、解剖和油画材料的摸索相比,到这些都成为基础知识普及开来,熟练地运用并将媒体内在的可能性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的伟大作品才会出现
10、。,三、90年代(登堂入室),1、八十年代末期,在美国,录像因其高科技色彩成为反击欧洲的新古典主义绘画思潮,继续维持文化领导权的一块阵地。大量的投入带来了录像艺术的极大发展和广被接纳。各大重要的美术馆都先后开设了新媒体部门,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也纷纷接纳录像艺术作品或举办专题展。录像在艺术界己经验明正身,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了时尚。新媒体成为艺术版图中一个享有特权的区域,由美术馆媒体部门的负责人、媒体艺术节主任和评委等所组成的一个轮流坐庄的圈子。,2、录像艺术在世界各地媒体艺术节成为一种典型的展出方式。它一般会由这样一些环节组成:在展厅中展出的录像装置或音频装置,在大放映厅里的实验短片的播放是按节目
11、单进行的,会包括纪录片、心理短剧、电脑动画甚至MTV。展厅中的电脑中是可供观众亲身体验的互动多媒体CDRom和互联网作品。此外还会有一些特意安排的多媒介的表演艺术以及由电视台制片、传播学学者和艺术家们参与的关于媒介文化的讨论。参展作品可以获得播出费和奖金,并可得到收藏。在录像节上你会看到其他别的录像节的开幕海报或是征稿通知,也能看到一些收费或者免费为艺术制作者提供后期制作设备的机构的广告。有些录像节与电视台的文艺频道合办,展出作品即同时在电视频道播出,影响面就更大了。,3、从这种新媒体节的操作模式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艺术在欧美己经形成一个从生产到收藏,从理论研究到设备配套的一个良性循环的运作机
12、制,由于参与者的众多而构成一场规模巨大的运动。这样,经过前述对语言可能性的精深研究并且在如此一个成熟的机制的呵护之下,一种“录像诗学”终于瓜熟蒂落。它不满足于早期元素分析的概念性与单调,转而追求综合的体验,可感性的现场,从而与传统美学握手言合。同时又在人工智能的介入下强调了互动性。此时也不再有麦克卢汉或拉康那样时代标志性的理论,而代之以日益多元化和具体的问题,如比尔维奥拉对时间本质和人类精神状态的神秘性的持续探寻,伽里希尔对图像与语言关系的反复追问。这一代的录像艺术家不再是半路出家的前画家,他们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从广泛的资料土壤中吸收营养。他们一改前辈以信息社会的传播学等文化理论为依据的唯
13、理色彩,转而追求现场的戏剧性并进入到了个人体验和心理的隐秘处,构造出一种新的超现实主义空间。,四、人民当家作主,而在接近世纪末之时,录像艺术的美学可能性己被充分发掘,几个大师己经占据了可见的那些制高点,录像艺术的使命己基本完成,通过DV摄像机的形式和“DV革命”的煽情口号,它将被转交给大众玩家们,成为一种新的小人物日记书写工具。三维电脑动画技术给录像带来的新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多的时候它被变成一种超现实主义的仿真手段,而真正有志于使用运动电子形象来“搞艺术”的人们被迫向这一媒体的边缘运动。录像艺术出现了明显的边缘化倾向,其典型特征是与其他媒体的杂交:录像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在行为艺术、戏剧、舞蹈、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像 发展史 录像 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