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ppt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废水厌氧处理内容概要:1.厌氧生物处理概述2.厌氧工艺流程3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第一节,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概述,厌氧生物处理,1厌氧生物处理概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废水和粪便处理,反应时间长,出水水质差;1860年法国人Mouras把简易沉淀池改进作为污水污泥处理构筑物使用,1881年法国杂志将Mouras创造的称为自动净化器(Automatic Scasenger)。1895年英国Donald设计了厌氧化粪池。厌氧化粪池的创建,是厌氧处理工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此,厕所等家庭用生活污水可通过化粪池得到较好的处理。,1903年英国出现了Travis池。废水从
2、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两侧沉淀区分离出的污泥,在池中间的中下部分消化,产生的沼气从中间上部分排出,不会影响两侧的沉淀区。1905年德国人Imhoff对Travis池作了改进,设计了Imhoff池,又称隐化池,我国也称双层沉淀池。这种池型构造把污水的沉淀与污泥的消化完全分开,彼此不发生干扰。这种装置在本世纪20年代被广泛应用与欧美各国。化粪池和双层沉淀池至今在排水工程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厌氧生物处理,中期-被好氧工艺取代,在污泥处理方面有应用,污泥的厌氧消化;普通消化池是这时期的主要反应器。70年代后-重新发展,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开发了新的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以UASB,厌氧接触工艺为代表的
3、多种工艺,均实现高的污泥浓度高的负荷,得到广泛应用。应用现状:(A).废水处理,高浓度和高温度废水;(B).污泥处理和城市垃圾处理;(C).生物质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应用.,厌氧生物处理,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厌氧生物处理,1.1 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1).复杂有机物的厌氧生物处理:(A).水解.在细胞外酶作用下,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如多糖-单糖,脂肪-脂肪酸甘油,蛋白质-氨基酸,小分子进入细胞内.难降解或高分子的有机物水解过程较慢,或可能成为速率限制步骤,颗粒有机物的大小,温度,pH,有机物组成成分,氨浓度,水力停留时间等影响
4、水解速率.,厌氧生物处理,水解可以部分实现对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分解,促进后续处理过程的生物有效性,故对难降解废水可以预置厌氧反应器.,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温度,停留时间对水解速率常数Kh的影响,厌氧生物处理,(B)酸化.产酸细菌酸化,将溶解性有机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和醇为主要产物的过程,主要生成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等)、醇(乙醇),H2,CO2,NH3,N2,H2S等;酸化过程速率较快,产物对产甲烷过程影响较大,酸化过程产物与厌氧的条件,底物种类和微生物组成有关系,主要有三类:丙酸型,丁酸型和乙醇型.人们常常将不完全厌氧处理过程称为
5、水解酸化.,厌氧生物处理,(C)产氢产乙酸.水解酸化产物(主要是2个C以上的有机酸,不包括乙酸)在产氢产乙酸细菌作用下生成氢,乙酸和CO2;主要反应:(醇和高级脂肪酸反应生成乙酸)CH3CH2OH+H2O=CH3COO-+H+2H2 CH3CH2COO-+H2O=CH3COO-+H+HCO3-+3H2 丁酸,丙酸等转化为乙酸的过程由于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为正值,只有反应产物H+和H2的浓度低反应可以进行.,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厌氧生物处理,(D)产甲烷.主要在两类不同的甲烷细菌下产生CH4,是严格厌氧过程.乙酸脱羧:2CH3COOH 2CH4+2
6、CO2 氢还原CO2:4H2+CO2 CH4+2H2O3H2+CO CH4+H2O2H2O+4CO CH4+3CO2 此外还有利用醇还原CO2 得到甲烷和有机酸等途径.,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和过程示意:,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复杂有机物,挥发酸醇,CO2+H2,乙酸,CH4,水解 酸化 产氢产乙酸 产甲烷,5%,20%,28%,72%,简单有机物,10%,13%,35%,17%,30%,厌氧生物处理,(2).其他厌氧生物处理A.硫酸盐还原:化能异氧型的硫酸盐还原细菌(SRB,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利用废
7、水的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将氧化态硫化合物(SO42-,SO32-等)还原为低价态硫化合物(HS-,H2S,S2-等)的过程。低浓度硫化合物由于存在对H2的利用,对厌氧处理有机物一定程度是促进的;但较高浓度的硫酸盐会严重抑制有机物的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竞争底物对产甲烷菌不利;产生的H2S对微生物不利)。,厌氧生物处理,B.反硝化:硝酸盐氮(NO3-)和亚硝酸盐氮(NO2-)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被还原为氮气(N2)的过程.C.光合细菌:光能异养的光合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简单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然后在微氧或有氧条件下进行氧化代谢.光合细菌只能利用低分子量的有机物,所以需要水解作为前处理过程.,Water
8、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厌氧生物处理,D.厌氧氨氧化(ANAMMOX,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直接以NH4+为电子供体,以NO3-或NO2-为受体,将NO3-,NO2-,NH4+转变成N2的生物转化氧化过程.N的转化过程并未清楚.,厌氧生物处理,1.2 厌氧生物处理的微生物(A).水解酸化菌: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多为专性厌氧菌或兼性,根据分解有机物的不同,分为纤维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解菌等.(B).产乙酸菌:分2类-产氢产乙酸菌和同型乙酸菌,厌氧或兼性菌.产氢产乙酸菌将有机酸转化为氢和
9、乙酸,同型乙酸菌将H2+CO2转化为乙酸,或将醇等转化为乙酸.,厌氧生物处理,产氢产乙酸菌:将有机酸转化为氢和乙酸.如丙酸转化为乙酸过程:CH3CH2COOH+2H2O CH3COOH+3H2+CO2同型乙酸菌:将H2+CO2转化为乙酸,或将醇等转化为乙酸.如乙醇转化为乙酸:CH3CH2OH+H2O CH3COOH+2H2,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厌氧生物处理,(C).产甲烷菌:严格厌氧菌。对环境的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对pH,温度,氧,有毒物质浓度等较敏感.,厌氧生物处理,厌氧微生物与好氧微生物参数的比较,厌氧生物处理,1.3 厌氧生物处理影响因素
10、甲烷菌增殖速率慢,世代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对pH敏感,产甲烷菌是废水处理系统控制因素,对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是甲烷菌的影响因素.(1).pH:最适宜在6.87.2,由于酸化和产乙酸,系统pH容易降低,此外蛋白质降解的氨能够缓冲,系统中酸、碱度、CO2、氨降解速率达到平衡.,厌氧生物处理,(2).温度:常温,1030;中温,35左右有适宜温度;高温,53左右.高温对微生物杀灭作用强,温度要求波动小.,消化温度与消化时间的关系:,厌氧生物处理,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厌氧生物处理,(3).污泥龄:要求大,2030d,厌氧微生物世代时间长.(4
11、).营养物质:COD:N:P=800:5:1,BOD:N:P=100:2.5:1左右.与好氧工艺相比对N,P等营养物质需求少.(5).氧化还原电位:绝对厌氧条件,-0.2V以下.(6).有机负荷:过高,产酸速率大于产甲烷,酸积累,pH下降;水力负荷大,微生物流失;过低,反应器体积大,运行投资费用大.,厌氧生物处理,(7).搅拌与混合:需要搅拌措施,不能过度搅拌影响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因为产乙酸和产甲烷菌的严格共生关系。(8).有毒物质:H2S和NH3等,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NH3 的毒害作用以NH4+形式,与pH有关。,厌氧生物处理,1.4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特点负荷高:容积负荷高,运行费用低,可
12、回收CH4,好氧法如普通活性污泥0.5,普通生物滤池0.3,生物转盘1.0,生物接触氧化2-5,生物流化床10.0,厌氧法中温,以COD计算UASB,10-20,高温最高达40-50.剩余污泥量少:而且比较容易压缩和脱水,性质稳定,如好氧0.30.6kgVSS/kgCOD,厌氧0.050.1,相当于好氧1/5或更少.,厌氧生物处理,对高浓度废水能耗低:低浓度时厌氧生物处理能耗比好氧高,很高浓度废水厌氧处理有剩余能量.营养物质需要少,COD:N:P=500:5:1左右.,好氧法,厌氧法,废水浓度,能量,厌氧生物处理,应用范围广:可以处理低浓度或高浓度废水,由于厌氧微生物有可能对好氧微生物不能降解
13、的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降解,可以处理难降解废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可以处理高温废水.目前基本上在污泥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难降解废水应用多.对生物质进行处理.脱氮除磷也涉及。卫生:高温法可以基本杀灭病原微生物.,厌氧生物处理,出水水质差:通常需要进一步好氧处理才能达标.微生物增殖速度慢,处理水量宜小,厌氧生物处理的气味较大,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好.操作控制条件要求较严格,设备结构复杂.厌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生化反应过程较为复杂,不同种属间细菌的相互配合或平衡较难控制;厌氧微生物特别是产甲烷细菌对温度、pH等环境因素非常敏感.,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
14、g,1.5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动力学简介好氧的动力学方程仍适用,厌氧生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厌氧生物处理,S底物浓度,X污泥浓度,Y厌氧产率系数,kd厌氧的内源代谢系数.,第二节,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流程,厌氧生物处理,2.厌氧工艺流程2.1 两级厌氧根据厌氧过程CH4产生的规律设计,以节省加温与搅拌消耗的能量.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初始阶段产生CH4多,第一级消化池有加温、搅拌、集气装置,第二级消化池无,节省了能量.2.2 两相厌氧根据厌氧机理设计,使各消化池具有最佳微生物生长环境.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阶段需要环境条件接近,作为第一池(相);把产甲烷阶段作为第二池(相),有加温、搅拌、集气装置,第二
15、池容积小,所以加温搅拌能耗也少,运行管理较方便等.,第三节,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厌氧生物处理,3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第一代厌氧反应器:第一代厌氧反应器由于无法对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分离,造成处理废水的停留时间至少需要2030d,因此处理污水效率低.第二代厌氧反应器:50 年代-厌氧接触工艺,60 年代-厌氧滤池(AF),70年代-UASB 反应器,标志着厌氧反应器的研究进入了新的时代.以这些反应器为代表的第二代厌氧反应器的共同特点,就是实现了污泥停留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相分离,从而提高了反应器内污泥的浓度.,厌氧生物处理,第三代厌氧反应器:高效厌氧反应器中不仅要分离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
16、留时间,保持高的污泥浓度,还应使进水与污泥之间保持充分的接触.但是单纯地改善混合状况有时会出现污泥的流失,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际上相继开发出了以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IC),厌氧上流污泥床/过滤器(UBF)和厌氧序批式间歇反应器(ASBR)等为典型代表的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厌氧生物反应器也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状态分为三类:厌氧活性污泥:悬浮生长污泥厌氧生物膜:附着生长污泥厌氧污泥层:污泥形成颗粒污泥层。,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3.1 化粪池池内分3层,上层浮渣(泥);下层为污泥,中间是水.用来处理含粪便的污水,远离城市的宾馆等污水
17、.流量很小的场合.生活污水一般需经过化粪池处理.,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化粪池示意图,厌氧生物处理,3.2 厌氧消化池 主要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厂的污泥,也可应用于处理固体含量很高的有机废水;圆柱形或蛋形池,有盖子,保持温度、收集甲烷,维持厌氧环境,需要搅拌和加温。特点:水力停留时间长,容积负荷低,可处理SS大的废水甚至有大块物料的废水,结构较简单,固液分离在同池进行,生物量小效率低下,对无搅拌的反应器存在分层微生物与有机物接触不足,温度不均匀等.,厌氧生物处理,(1)传统消化池:传统消化池又称为低速消化池,在池内没有加热和搅拌装置,所以有分层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废水 生物 处理 原理 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723819.html